#黃斑部病變

黃斑病變恐致失明 陽明院區設篩檢站

黃斑病變恐致失明 陽明院區設篩檢站#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以往,白內障是造成台灣地區老年人視障主因,隨著醫學進步,目前白內障幾乎都能以手術治療。但是,新堀起的視力殺手「黃斑部病變」,逐漸成為主角,成為眼科醫師下一個防治目標。段婆婆今年七十歲,明明白內障就已經手術過十多年了,但視力還是慢慢的減退。有一天,突然視力大幅下降,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復視力。醫師指出,婆婆得了老年黃斑部病變,併發黃斑部出血才會造成視力喪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張延瑞主任指出,據台北榮總和陽明大學的調查,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早期黃斑病變的發生率約9.2%,末期黃斑病變的發生率約1.9%,但是因為從前對此疾病所知有限,又沒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大部份的醫師一旦診斷出此疾病後,就不會再給予病患積極的治療,彷彿是判了眼睛慢性死刑。黃斑部病變及早發現 才能挽救張延瑞醫師表示,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眼科及中華民國愛盲協會將於2014年3月3日至6日老人健康檢查開始登記日,在陽明院區設置「黃斑部病變護眼站」,進行黃斑病變的篩檢,提供阿姆斯勒方格表篩檢、民眾疾病衛教與協助掛號轉診之服務。張延瑞醫師也提醒,黃斑部病變雖然可怕,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多數病人還是能維持相當好的視力,也請台北市的年長民眾不要錯過這次不可多得的機會,除了進行全身健康檢查外,更能早期發現並治療黃斑部病變。

他放棄晚上開車 竟是黃斑部病變導致

他放棄晚上開車 竟是黃斑部病變導致#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開計程車為業的張先生服藥控制糖尿病十多年,去年底他開車發現燈號都從圓形變成橢圓,綠燈讀秒的數字也扭曲變形,最讓他擔心的是車距抓不準,夜間視力明顯變差,這讓他也放棄了晚上開車。張先生原本以為這是糖尿病造成視力惡化,只能順其自然,後來利用帶家人看眼科的機會也順便做了檢查,才知道這種糖尿病造成的黃斑部水腫可以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治療。  愛盲協會致力於救盲和提倡視力保健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家境清寒的中低收入戶眼疾患者,針對其治療無法獲得健保給付的部分提供醫療補助,補助範圍包括眼角膜移植、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的新生血管抑制劑注射治療和光動力療法等。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 三總眼科視網膜科專科主治醫師張雲翔表示,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視網膜黃斑部病變,可以利用簡便的「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每次以單眼注視格線,如果方正的格線有扭曲現象,就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必須盡快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治療,以免惡化導致失明。

積極治療免失明 107歲人瑞「看見台灣」

積極治療免失明 107歲人瑞「看見台灣」#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紀錄片《看見台灣》不僅得到金馬獎肯定、更創下亮眼票房,為了讓眼疾患者也能親眼目睹台灣的美麗,中華民國愛盲協會和台灣諾華公司23日舉辦電影欣賞會,邀請協會會員、病友和眼科醫師共同參與,並藉此提倡視力保健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積極治療。視網膜黃斑部病變而視力受損的患者在積極治療後,也能重拾健康視力,和大家一起看見台灣!現年107歲的人瑞林阿公早年做過白內障手術,近幾年卻覺得視力越來越模糊,原本以為是單純年紀大了,但透過例行健康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林阿公表示,「眼睛看不到,人生就是黑白的」,在積極接受治療後逐漸恢復視力,不僅能再繼續寫他熱愛的書法、看譜唱日本歌外,更在協會的邀請下,進到久違60幾年的電影院,和大家一起感受台灣的美。林阿公表示,上次看電影是在台灣光復後,由社區主辦的戶外免費電影院中觀賞的,至今已超過一甲子的時間沒再看過電影,這天在孫子的陪伴下再度步入戲院,感覺像是上輩子的事。黃斑部病變恐失明 方格表扭曲現警訊中華民國愛盲協會表示,長年來致力於救盲與提倡視力保健,並針對家境清寒的中低收入戶眼疾患者提供部分醫療補助,如眼角膜移植、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的新生血管抑制劑注射治療和光動力療法等,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免於失明的威脅,並鼓勵民眾積極治療,才能恢復健康視力。三總眼科視網膜專科張雲翔醫師表示,可透過以下方法檢視是否患有視網膜黃斑部病變,提早發現警訊,才能避免惡化失明,早期治療。● 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每次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單眼注視格線方式,若方正的格線有扭曲現象,就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並3-6個月定期檢查一次。● 黃斑部病變警訊:看到的線條會變扭曲、視力出現模糊、看見的顏色會變淺、變灰等。

多吃各色蔬果養眼 免黃斑部病變

多吃各色蔬果養眼 免黃斑部病變#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在科技氾濫的時代,3C產品隨時環繞在你我身邊,隨之而來的是近視族群不斷增多、近視度數不斷增加,就連以往18歲過後近視不再加深的印象也隨之顛覆。因此,要如何保養與愛護自己的靈魂之窗,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廖士傑醫師提醒,可進行養眼四大招:1)近距離工作要適時休息平時若近距離工作,要適時休息,建議40歲以上的人,1小時可休息3-5分鐘,可讓眼睛望遠凝視、閉眼休息或護眼操等。2)注意防曬進行戶外活動時,要注意眼睛防曬,如戴帽子、太陽眼鏡,隔絕紫外線,以免紫外線過度曝曬,而釀白內障或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的高風險。3)多吃蔬果飲食方面鼓勵多攝取各色蔬菜水果,因其中富含的葉黃素、花青素和胡蘿蔔素等,是屬於抗氧化的維他命,可保護水晶體、延緩或減少造成白內障和黃斑部病變的機會。4)定期檢查建議年輕人每年做1次檢查,注意血糖及視力的變化,超過40歲者則半年1次,若視力出現變化時,應儘早就醫治療。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免失明危機?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免失明危機?#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疾,除了一青二白,還有「三黃」,青光眼、白內障已是廣為人知造成視力變差的原因,但卻很少人聽過「黃斑部病變」,專家指出,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此疾更是導致中老年人永久性視力損害的首要原因,千萬不能輕忽。除青光眼、白內障 黃斑部病變也是視力殺手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黃松盈醫師表示,「黃斑部病變」年齡是重要的致病因子,隨著人口老年化,民眾若無此疾病的正確認知,恐造成生活上嚴重影響,直接影響到閱讀、辨識、駕車及任何需要精密視力的活動;黃斑部是一種視網膜退化的疾病,使中央凹視覺喪失,且惡化速度相當快,兩年內若未積極治療,9成患者視力可能惡化至0.1以下而失明。黃斑部位於視網膜正中央,是負責細微中心和大部分色彩的視力,隨著隨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開始增生,導致視網膜黃斑部結構及功能發生改變,造成中心視野受損;典型症狀為視力「模糊」、視物「扭曲」「變形」、甚至視野中心會產生「黑影」或空缺,患者只能用餘光看東西。雙眼有代償作用 「睜一眼閉一眼」自我檢視眼科蔡裕棋主任也表示,黃斑部病變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若不了解疾病,耽擱就醫時間又找錯專科,改善的效果就有限;且雙眼視力有代償作用、正常眼睛會在視覺上補常惡化的眼睛,因此初期黃斑部病變很少同時影響雙眼,因此當單眼患病時,患者常難以察覺視野有出現任何扭曲、變形的症狀,而忽略治療。蔡主任提醒,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至眼科進行相關檢查,並時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檢視眼睛健康,避免讓自己陷入失明危機,也切記眼睛有分專科,若出現視力模糊、扭曲變形、有黑影等症狀,可盡速至「視網膜專科」諮詢。

司機長期日照 恐造成黃斑部病變

司機長期日照 恐造成黃斑部病變#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計程車司機在馬路上到處載客,無法避免強烈的陽光,對眼鏡卻造成傷害,因此台灣大車隊希望「把愛傳出去」,共針對8千多名台灣大車隊司機接受阿姆斯勒方格表篩檢,近1200名隊員及員工接受眼底鏡檢測,此次活動於今年度8~9月執行,除了對內宣導黃斑部並定期檢測重要性,,活動期間並於計程車內置放為期三個月之黃斑部病變衛教廣告,以及衛教手冊等供乘客索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部主任蔡景耀表示,此次檢測宣導活動發現司機對疾病的認知普遍不足,約有9成的司機沒聽過黃斑部病變,以為只是自然老化現象,或誤以為葉黃素具有治療效果,因此當務之急,應充分讓全國47萬職業駕駛了解黃斑部病變,及加強宣導定期檢測、正確就醫之觀念,希望透過台灣大車隊的響應,未來更多職業駕駛團隊也能共襄盛舉。蔡景耀主任表示,常接觸強烈陽光是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之一,職業駕駛並非待在車內就不會受到陽光威脅,紫外線會經過車窗照射進入眼睛,對黃斑部造成累積性的傷害,研究發現,戶外工作者(每日於戶外工作5小時以上)發生黃斑部病變比例較室內工作者高出2.4倍3,建議除職業駕駛之外,如農民、漁民、交通警察、建築工人等,需長時間曝露於陽光下之職業亦需注意。台灣大車隊企劃部經理黃韋寰表示,車隊全台共有1萬2000名隊員,對司機隊員的照顧是一大使命,過去曾辦理司機戒菸、戒檳榔等健康服務,此次是第一次針對司機的視力健康著手,身為全國第一個推動黃斑部病變檢測宣導的車隊,台灣大車隊希望透過此次的活動,可以更直接保障隊員的生計來源,也希望提升其他職業駕駛對視力的重視。

中老年黃斑部病變 視力惡化迅速

中老年黃斑部病變 視力惡化迅速#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55歲蘇先生,開了13年計程車,也因為職業駕駛的工作罹患早期之黃斑部病變,因初期症狀還不明顯,原本認為先吃葉黃素等保健食品就好,幸好及早發現並就醫,若病情拖更久,恐怕無法再開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部林人傑主任表示,黃斑部與閱讀、辨識、駕車等需要精密視力活動的能力直接相關。林人傑主任表示,門診中曾有黃斑部病變病友硬著頭皮開車,沒多久就停在路邊,請朋友來相救,因為發現道路標線從直線變曲線,看煞車燈等發亮的號誌燈,顏色也突變,紅色變成粉紅色,即使想開車也沒有辦法上路。黃斑部病變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台灣65歲以上每10人就有1人,且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中,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黃斑部病變更是導致中老年人永久性視力損害的首要原因。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也會開始增生,導致視網膜黃斑部結構及功能發生改變。而除年齡之外,家族史、抽菸、肥胖、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常接觸紫外線照射、高度近視也是高危險群。最新治療健保有給付  早期診斷把握黃金治療期  有機會回復正常視力。黃斑部病變可能造成的視力影響包括了:立體感變差,行車距離難拿捏;路標、號誌模糊;道路線條、斑馬線條扭曲;甚至無法辨認號誌燈顏色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部蔡景耀主任表示,雙眼的視力會有代償作用,正常的眼睛會在視覺上補償視力惡化的眼睛,而黃斑部病變初期很少同時影響雙眼,所以單眼受影響時,患者常不覺得有任何異狀,也能正常開車、打理日常生活,但一旦開始惡化、影響視力,兩年內患者視力就可能惡化至0.1以下2,達到法定失明標準。應持續積極與醫師配合並定期追蹤檢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保護雙眼遠離失明威脅。

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 可初步自我檢測

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 可初步自我檢測#黃斑部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尤其對於全國47萬名1領有職業駕照的運將而言,更是重要的生財工具,長時間曝曬陽光下 全國47萬職業駕駛成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保不住視力,飯碗也將不保。有鑑於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部特別與台灣大車隊及諾華藥廠合作,共同宣導,若是懷疑自己或家人有黃斑部病變,可初步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檢測。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部主任方怡謨建議,民眾可多利用簡便的自我評估工具「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或「家中磁磚」、「窗框」等直橫條排列處),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左右單眼依序注視格線,若視線模糊、扭曲變形,甚至中央有黑影或部分出現空缺,就應盡速向「視網膜專科」醫生尋求專業諮詢。除了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等自我檢測外,50歲以上者,不管是否有症狀,每年都應定期至眼科進行如眼底鏡等相關檢查。方怡謨主任指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治療方式包括光動力療法、雷射光凝固療法、及最新治療方法─使用「新生血管抑制劑」,目前醫界普遍採取新生血管抑制劑作為治療主流,每個月注射一次,可有效阻止新生血管增生,改善或穩定視力,目前已有健保給付。方怡謨主任也呼籲先前已接受過治療的患者,應持續積極與醫師配合並定期追蹤檢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保護雙眼遠離失明威脅。(照片/示範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