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

新手媽媽成隱形人 拿回主導權才有解

新手媽媽成隱形人 拿回主導權才有解#產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新手媽媽常常會感嘆,為什麼大家都只看見寶寶,自己彷彿變成了隱形人!雖然沒有人因此後悔生小孩,但她們總想不明白,是自己太敏感?還是就像老公說的,是自己想太多?不過,依診間裡的會談經驗,這其實太常見了。至於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點:1) 新手媽媽要勇於開口表達/首先,沒有人忽略新手媽媽,只是不會刻意去關切。棘手的寶寶就卡在眼前,而媽媽至少是大人了,如果真的有什麼需要,應該會自己講吧,難道還要人晨昏定省?所以,媽媽只是被寶寶優先了。因此,我建議新手媽媽如果有任何需求或想法,自己要開口表達。然而,也可能是刻意忽略。畢竟,傳統觀念常以為女人當媽媽之後,要為子女犧牲,隱忍自己的需要,才能顯出母愛的偉大。如果還想顧念自身,就是自私。因此,或許為了成就母職的偉大,旁人會有意無意地無視人母,傾向將她視為孩子的附屬品。不過,更可能的是,根本沒人有空想到她。為什麼沒有呢?畢竟,「凡事先想到自己」才是人性。例如,她的公公,首度升格當阿公,高興到昏頭。他只想到當年怎麼幫小孩取名字,所以就跑去找命理師。他沒意識到取名字是父母的事,自己已是阿公,除非被父母拜託,硬幫小孩取名字算是越權。而婆婆也只能依照當年自己坐月子的方法,幫她準備,哪有可能還去看書、上網查新知,改良她的坐月子方式。至於三姑六婆的評論,純粹是聚會社交所需,反射性的附和、閒扯罷了。這類閒話活像牆頭草,風往哪一邊吹,話就往哪一邊偏,完全不負言論責任。至於躺在旁邊打呼的老公呢?老公當然希望老婆可以搞定全部,自己的生活完全不需要改變,他只要當個現成的爸就好。2) 女性要拿回主導權/對這一群哀怨的新手媽媽,我只能殘忍地先潑盆冷水,請你們醒醒吧。雖然,全家都很高興寶寶的出生,但其實卻又希望照顧寶寶是新手媽媽一個人的事。所以,請別再期待有人發現你「識大體,在隱忍」,而替你出頭,去改變這一切。如果你是一位覺得因為自己做得夠好,所以應該有人為自己挺身而出的新手媽媽,請放下這一種迷思。你的困境,只能靠自己救。沒有吃飽太閒的勇者會來幫你打大魔王的。唯一的解法,就是拿回「主導權」。與其怨嘆被無視,不如直接講出自己的需要,主導整個局面。需要什麼,就直接講,不要等人發現,不要等別人猜到。雖然寶寶無法說話,但媽媽可以的。女性可別當了媽媽之後,就跟著寶寶化了。3) 讓丈夫實際分攤育兒/例如,當你真的很累,需要休息的時候,可別只會抱怨累、哭泣、摔東西、暴躁,這種行徑與不會講話的寶寶一樣。新手媽媽需要清楚地表達自己需要「喘息時間」,而「喘息時間」是從幾點到幾點。在這段時間內,請爸爸將寶寶帶出去房間,不論任何原因,都不准進來打擾媽媽補眠。或是,讓新手媽媽外出散步,爸爸自己在家帶寶寶,且不准打手機求援。對新手媽媽來說,最好是她帶手機出門,但關機。媽媽可以單方面主動聯繫,但爸爸不可以打擾或打斷媽媽的休息時間。這樣清楚執行幾次下來,新手媽媽會發現自己經過充電後,耐心與脾氣都變好了,而老公的育兒技能,也成熟了一些。當然,如果與公婆同住,就要特別提防他們因為心疼,而想出手救援。此時,絕對要堅定勸阻。可以試著向公婆說明,必須趁機讓丈夫體會小孩有多難養,丈夫才會體會父母的恩情,將來才會對公婆孝順,因為「養兒方知父母恩」。這也是對長輩的一種機會教育。(本文摘自/好女人受的傷最重:精神科醫師教妳立下界線,智慧突圍/寶瓶文化)

媽媽產後返職場 維持泌乳量有秘訣

媽媽產後返職場 維持泌乳量有秘訣#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3歲的李太太產後2個月返回職場上班,乳量從本來的180毫升遽降不到50毫升。試過坊間發奶茶、魚湯、按摩,都沒提升乳量,想用吸乳器增加泌乳量,反而引發乳暈水腫,乳水更分泌不出來。李太太就醫按醫囑進行,喜見乳量大躍進,如願兼顧工作與家庭。乳量下降 首要調整哺集乳的方式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表示,不少哺乳媽媽甫返職場因奶水量大減而十分困擾,有些人因此放棄哺餵母乳改用配方奶。事實上母乳好處多多,可以提供最好保護力,就像是給寶寶的天然預防針,提供疾病抵抗力、抗過敏,建議仍應儘可能提供母乳。導致乳量減少的原因很多,如果返回職場的哺乳媽媽遇到乳量下降問題,可以尋求專業協助,調整哺集乳的方式。如果調整後乳水量仍未能達到需求,還有促進乳汁分泌效果的藥物可以配合使用。但藥物並不能一直使用,哺乳媽媽還是要配合心情穩定、周遭環境的支持,有足夠時間擠乳或餵奶,才能持續維持奶量。乳暈水腫以毛巾冷敷、反向施壓法緩解針對李太太乳暈水腫導致無法泌乳,臺中慈濟醫院母嬰親善個管師徐慧冰表示,問題出在吸乳器的管徑。吸乳器也有尺寸的分別,吸乳器的管子套住乳頭後,乳頭與管壁間能維持3厘米寬度是最適合的尺寸。尺寸太寬會吸住乳暈,容易造成乳暈水腫、太窄則會造成乳頭受傷,都會導致媽媽難以泌乳。如果媽媽已經發生乳暈水腫,可以毛巾冷敷,或利用「反向施壓法」緩解腫脹。「反向施壓法」,是以4隻手指指腹放在乳暈輕輕下壓,每次按壓數秒後放開,上下左右輪流按壓,也可以用兩隻手的大拇指沿著乳暈輕輕按壓,也能讓乳暈周圍的水腫消退。不少上班族媽媽擔心返回職場後沒辦法親餵,索性寶寶一出生後就用瓶餵。徐慧冰個管師建議,仍應儘量親餵以通暢乳腺,直到返回職場前2周,提早模擬上班後的擠乳時間,例如出門上班前寶寶還沒有要吃奶可以先擠出來,出門前寶寶已經要吃奶就親餵。設計交互運用的操作表以銜接職場規律,調整寶寶哺餵方式,兼顧家庭與職場,也可以很簡單。

做月子必吃麻油雞?根據體質調養更佳

做月子必吃麻油雞?根據體質調養更佳#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古代產婦坐月子為什麼要吃麻油雞?坐月子雖然是先人流傳下來的智慧,但我們應該探討古人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不那樣做,並配合當今的生活環境與條件,加以靈活調整運用。古代居住條件差,洗澡時容易受寒。現在禦寒的條件好,只要不受寒,以前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的禁忌當然就可以解禁了。懷孕時把脈了解體質 飲食更能貼近身體狀況坐月子吃麻油雞,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天經地義,但為什麼要吃麻油雞呢?古代生活貧苦,除非是官員或富貴人家,不到過年過節,一般人平時是無肉可吃的。閩南話有句嘲諷人家沒見識的俚語:「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古時候豬肉是富貴人家才有的桌上菜餚。窮人家平時可以吃到肉的唯一例外,就是婦女生產後進補。家家戶戶都會養雞釀酒,加上容易取得的麻油和薑,就能煮出麻油雞酒了。以前的人平時只能吃到蔬菜,體質偏寒涼,而麻油屬性燥熱,剛好可以藉以調和體質。但綜合觀之,華人坐月子產婦所吃的食物,幾乎都是偏熱性的,現代產婦掌握這個原則而變化食材就行了。至於吃不吃麻油雞酒,就看個人體質,隨個人好惡自行選擇了。建議懷孕時,就找一位德術兼備的中醫師把脈,了解自己的體質屬性,諮詢坐月子時飲食當注意哪些事項。生產後再請中醫師針對你的體質和當時的身體狀況,為你開生化湯和調補身體的藥方。飲食、起居生活、工作性質、情緒、人際關係,舉凡生活的種種,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氣候(濕度、溫度、風力等等)和環境(空氣、飲水、噪音等等)也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老外不坐月子 也能活得好好的老外對華人坐月子嗤之以鼻,但她們還是活得好好的,憑什麼?古人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一個地方的水土、氣候都不同,生長其間的人類,經過幾千、幾百年的適應形塑出來的體質,已經和當地的水土氣候調和了,所以甲地的人到乙地去,就往往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了解這一點,就知道不僅不同膚色的人體質不同,即使住在不同地方的同種同族人,體質也會不一樣。既然人與人之間有存在多樣的不同質,就不必相互對照比較或依樣畫葫蘆了。了解自己的體質,依照自己的需要調養身體,是最輕鬆而且最有利的。(本文摘自/女人愛自己,從調養氣血開始/布克文化)

辨別產婦憂鬱!產後2至4週是關鍵

辨別產婦憂鬱!產後2至4週是關鍵#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家族中如有新成員加入,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以及闔家歡樂團圓圍爐,別忘了多給予產後婦女關懷。根據研究指出,在春季或冬季生產的女性,罹患產後憂鬱症的風險較低。夏、秋季生產 婦女罹患憂鬱症風險較高一篇發表於《美國麻醉醫學會年會》研究中,20,169名產婦中,有817名女性罹患產後憂鬱症。分析結果顯示,相較於春季和冬季,在夏季或秋季生產的女性罹患產後憂鬱症的風險較高。研究也發現,婦女生產疼痛時數越長、BMI越高、妊娠週數及社經地位越低者,有較高的產後憂鬱症罹患風險。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劉嘉逸說明,產後憂鬱情緒與憂鬱症不同,近80%女性在產後2至4天會出現短暫憂鬱情緒,稱為「產後心情低落」,主要受產婦社會及心理因素影響,若有完善的支持系統,2週內可完全恢復。1成產婦憂鬱症 需積極治療然而約10%的產婦在產後2至4週後會出現「產後憂鬱症」,主要受個案體質及產後賀爾蒙快速變化影響,症狀與重度憂鬱症相似,需特別注意、積極治療。台灣四季氣候變化不大,憂鬱症與季節的關聯性不如西方來的明顯,建議民眾應時時關心產後婦女的情緒,維護母子及整個家庭身心健康。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並沒有明確指出季節影響產婦罹患憂鬱症風險的原因,但可能因為冬、春季天氣較差,較不鼓勵戶外活動,在室內活動更多,對新手媽媽較方便及愉快。建議產婦家人,給予直接的協助會比在旁教導更為實際。若無法支援照顧的家中長輩,可給予經濟上的協助,去產後月子中心,減輕新手媽媽的擔憂,讓孩童與產婦在身心上得到更充足的照護。

做月子過食麻油雞 恐使惡露排不乾淨

做月子過食麻油雞 恐使惡露排不乾淨#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生產對女性非常重要,臺灣俗語說「生贏雞肉香,生輸四塊板」。中醫重視坐月子,認為坐月子的好壞悠關女性生產後一輩子的身體健康。成功的產後休養,除了可以恢復正常生理狀況外,對懷孕前的一些宿疾,如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及子宮肌瘤等,更是改善體質的契機。做月子以生化湯補身 勿自行抓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坐好月子關鍵在於去瘀生新,產後不能因身體虛弱就亂補一通。去瘀生新成了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及子宮肌瘤等疾病的關鍵,特別在於生化湯的使用。生化湯藥方為當歸、川芎、桃仁、生甘草及炮薑,生化湯改善子宮環境,也改善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狀況。生化湯可排除產婦惡露且幫助身體製造新血,服用生化湯要在合格的中醫師指示下服用,不建議直接去中藥房抓藥。很多產婦在坐月子時,常常服用過多麻油雞或十全大補湯。然而產後惡露仍多,還是不要峻補,以免產婦惡露不淨、腹痛連連。過於溫補反而提高產生痔瘡風險,建議產婦是氣血虛弱體質再服用。產婦宜食母雞湯、蒸蛋 補充高蛋白周宗翰醫師表示,產婦的脾胃功能較差,特別是在分娩後的半個月內。如果這時吃過於溫補油膩的食物,容易使脾胃運化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建議吃清淡又能健胃的食品,如豆腐、薏仁粥、玉米粥、紅棗薏仁粥、瘦豬肉湯、蒸蛋。分娩後,產婦面臨子宮復原,逐漸消除惡露,飲食應營養,每天需補充3千卡熱量以上。宜吃高蛋白的母雞湯、蒸蛋、豆腐製品、鯽魚、黃豆、小麥製品,產後藥膳以藥粥和藥肉膳為主。月子做的好,是改變女性體質的重要契機,女性朋友一定要好好把握。

避免產後心臟衰竭 5要點防血栓塞!

避免產後心臟衰竭 5要點防血栓塞!#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陳小姐自懷胎6月起,因子宮收縮,臥床安胎直到生產,產後隔天呼吸跟心跳加速,血氧濃度下降。緊急將陳小姐轉診,經診斷為肺栓塞。會診心臟內科、心臟外科醫師並手術後,終於解除陳小姐的危機。初期症狀喘 久引發心臟衰竭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張炳勛表示,肺栓塞指由心臟通往肺部的肺動脈突然被血塊塞住,肺部血液供應不足,病人會喘,而心臟的血打不出去,會產生心臟衰竭,死亡率非常高。醫師掌握懷孕過程中的病史非常重要,若是不知陳小姐長期臥床安胎病史,醫師可能就無法快速診斷,建議孕婦最好找固定的醫師產檢、生產,才能第一時間掌握各種病情變化。保持身體活動、補充水分 預防肺栓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鄭進和提醒,懷孕時容易血液循環不良,安胎久躺不動更容易發生血管栓塞。若是單腳腫脹、痠痛、變色、發熱,走路後更痛,按摩抬腿後仍無法改善,可能代表腿部靜脈栓塞。若是呼吸困難、心跳加速、胸痛,就可能是肺栓塞的症狀,產後更要特別小心,應盡速就醫。遵循以下5要點,預防孕期血管栓塞:1) 避免久站久坐不動2) 控制體重3) 穿彈性襪4) 喝充足水5) 必要時由醫師處方抗凝劑

產後飲食聰明吃 3階段食補不出錯

產後飲食聰明吃 3階段食補不出錯#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孕婦產後氣血虛,需6至8週才能恢復孕前生理狀態,這段時間若能把握機會調整體型,或治療生產以前的身體症狀,按照正確方法坐月子,好好補充營養及休息,就能帶來往後健康身體。但產後不同時期,婦女生理狀態變化,因此在飲食及藥物調養上須分階段性的照護。產後一週飲食宜清淡 蛋白質湯補奶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說,剛生產完傷口還在復合,飲食宜清淡。而孕婦身體容易積累水分,飲水宜限制在1000cc以內,也可飲用杜仲煮水減少水腫。一般女性的一日所需水分大約為2000cc,因為後續哺乳需求,不足的水分建議以雞湯、魚湯、排骨湯等蛋白質水分來補充。根據臨床研究統計,生化湯明顯減少產褥熱與感染,子宮供血充足,改善收縮,甚至幫助修復子宮內壁,減少將來子宮內息肉及沾黏。可服用7帖生化湯,促進惡露排出。一至二週適度食麻油 主要補血略補氣經過一周恢復,飲食上可以適度補養。謝明憲醫師表示,第二週可食用不含酒的麻油料理,麻油爆香不爆黑,炒腰子、瘦肉、豬肝、蛋、紅蟳,或是搭配腰仔或豬肝、桂圓料理,食材屬性偏熱,若本身屬燥熱體質,煮麻油料理時不爆薑不用酒。麻油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油脂還能改善排便,但仍不宜食用大補的麻油雞。杜仲腰仔湯作法則是以杜仲、腰子、老薑、麻油料理,並加入少許水、米酒、調味料即可上桌。此時補血為主,稍作補氣,可以加減使用當歸補血湯,藥材或飲食中亦可以酌加四神湯材料,幫助消化吸收及減少水腫。產後兩週可大補 米酒料理助恢復生產後經過2至3週的休養及調理,已經可以大補,此時可食用米酒料理。產後14天後,可以開始吃麻油雞,這道料理含酒,屬於燥熱食物,不宜在產後初期食用,平均在產後的第15天開始食用,直到坐月子結束。還可服用十全大補湯用以大補氣血,與麻油雞交替食用,幫助卵巢、骨盆恢復,補腎固筋骨。

落紅、陣痛 我該入院待產了嗎?

落紅、陣痛 我該入院待產了嗎?#產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陰道出血 俗稱為落紅,是進入產程的前驅症狀,孕婦會發現有混雜著紅色或褐色的黏稠狀分泌物,自陰道排出。表示子宮頸已經開始成熟軟化慢慢在擴張了!(二)破水像尿失禁或水龍頭漏水一樣有無色、透明清澈、有點腥味、鹼性液體自陰道無法控制的持續排出。羊水不會立刻完全流乾,因為胎兒會持續製造出羊水,所以準媽咪破水當下並不需要過度驚慌;但是破水容易使陰道和子宮頸口附近的細菌進入子宮,造成母親和胎兒的感染,同時胎兒臍帶也可能被羊水往陰道衝出造成臍帶脫垂,導致急性胎兒窘迫缺氧(注意:胎位不正的臍帶脫出風險會明顯增高許多),所以孕婦一旦出現了破水狀況,應該要趕快就醫。至於破水的時機會因人而異,有的是快生時才破水;有的是陣痛後不久才破水;也有少數孕婦未陣痛就破水了!(三)陣痛真陣痛:收縮的頻率會變得緊密而有規則性,收縮的強度慢慢增加,即使改變姿勢或躺下來休息,收縮情形仍然活躍不已。不適感從整個腹部逐漸延伸到背的四周,後腰也開始痠了起來;它會造成子宮頸逐漸擴張和變薄且孕媽咪不會因走動或休息而減輕這種規則陣痛。如果是初產婦每隔3分鐘陣痛一次合併有落紅且持續30分鐘-1小時以上,就可以到醫院待產;經產婦 ( 有生產過滿20週以上胎兒經驗的孕婦 ) 則是子宮開始有了規則性收縮,每5分鐘到7分鐘收縮一次,就可以到醫院待產。分別真陣痛及假性陣痛,區別如下:(四)馬上要來醫院檢查的高危險妊娠徵兆˙ 陰道大量出血 ( 一小時就浸濕一片衛生棉墊 )。˙ 全身性的水腫,孕婦一週內體重增加 2.3公斤 ( 2,300公克 ) 以上˙ 持續頭痛、視力模糊、視野變暗、飛蚊症。( 懷疑妊娠毒血症 ) ˙ 胎動減少。( 如12小時內胎動小於3次,或沒有胎動出現 ) ˙ 持續強烈的下腹疼痛。( 整個肚子硬梆梆的,懷疑胎盤早期剝離 ) ˙ 有便意感且肛門不自主地想用力。(本文摘自/生產坐月子圖解手冊/遠流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