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

防子宮下垂 產後一天就可開始運動

防子宮下垂 產後一天就可開始運動#產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時代在變,大環境在變,思維要改變,改變坐月子不可以「動」的舊觀念。運動的目的在於活化體內的細胞,促進新陳代謝,解除產後疲累。練習如何讓自己放鬆,恢復精神,讓心情保持寧靜,消除緊張和壓力預防產後憂鬱症。增強會陰肌肉的彈性,促進子宮收縮、恢復位置產後運動在坐月子期間就要開始。因為它不但可以增強會陰肌肉的彈性,促進子宮收縮、預防子宮、膀胱、陰道下垂,讓產道恢復彈性,並使子宮恢復回原來的位置,所以產後瑜珈是促進骨盆腔血液循環很好的運動。不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雖然恢復情況不同,但大致來說準媽媽們在坐月子期間即可依個人體質及傷口癒合情況逐漸練習產後瑜珈。簡單的瑜珈伸展動作均可苗條身材,保護內臟,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皮膚的彈性和光澤,改善腰酸背痛,讓產道恢復彈性。謹此祝福諸位準媽媽們產後更健康、更美麗、更有自信、更性福。產後復原運動:1. 產後第一天:舒緩產後的疲累可做胸式呼吸,輕輕吸氣慢慢擴胸,輕輕吐氣,吐氣要比吸氣「長」,慢慢放鬆,使心情寧靜、祥和,促使內臟機能提昇,腰部以下務必完全放鬆。2. 產後第二天:可開始做「腹式」呼吸輕輕的鼻子吸氣,肚子膨脹,慢慢的吐氣縮肚子(剖腹的媽媽兩星期後才可以做)。腹式呼吸法可以排出體內的濁氣、消除緊張、焦慮與壓力,促進內分泌平衡預防產後憂鬱症。產後復原的體位法,因為每一位媽媽的傷口癒合情況不同,體力恢復狀況也不盡相同,所以需要視個人狀況給予適當的引導。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中伸展筋絡,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促進內分泌平衡。使鬆弛的產道恢復彈性,預防或改善脫肛、漏尿,預防便泌,改善腰酸背痛,調整骨盤前傾,肩頸酸痛、僵硬,預防或改善手腳冰冷、消水腫,預防抽筋,促進乳腺分泌,亦可強化性功能,同時可達到消脂塑身之功能。(本文摘自/生產坐月子圖解手冊/遠流出版)

產婦大出血 竟是子宮外翻害的

產婦大出血 竟是子宮外翻害的#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4歲的林姓婦女產下重達3480公克的男嬰後,突然劇烈疼痛且大量出血,隨後緊急送到急診室,經婦產科檢查後發現,婦人因產程導致「子宮外翻」。過度擠壓、拉扯胎盤或先天組織脆弱豐原醫院產科主任張崑敏表示,「子宮外翻」在生產後發生機率為1/2000,一年至少會有一、兩例,死亡率達15%。主要原因是生產時過度擠壓、拉扯胎盤,或產婦先天組織脆弱,生第二胎以上,或做過多次人工流產手術者會導致子宮組織脆弱,有可能提高子宮外翻的機率。生產完子宮沒有收縮就要進行徒手復位通常生完產後子宮需要收縮,如果子宮沒有收縮回去就會掉出來造成大量出血,此時需要緊急進行徒手復位,順著子宮的構造,用手或器械把她推回骨盆腔,通常需要整手臂伸入產婦身體內近40公分,才能順利將外翻的子宮「推」進產道內、「喬」回原本的位置。推回後手還不能馬上伸出來,不然子宮可能會再掉出來,需要像揉麵團方式邊揉邊推,如果徒手復位還是不行就必須要進行開刀,甚至切除子宮與結紮動脈才能防止大量出血,所幸這位產婦在半個鐘頭裡順利完成徒手復位。張崑敏主任表示:不論是哪個年齡層或生產過幾次的產婦,生產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不可預期的危險,須正確認知及快速處理,才能確保母嬰安全。

吃辣「暖身」 這些人不適合!

吃辣「暖身」 這些人不適合!#產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辣椒好處多,但禁忌也多。辣椒性味過厚過重,又是入血的,上入人的嘴巴,下過人的肛門濁竅,所以吃得太多,嘴裡容易生瘡,也有可能會便血或者肛門疼痛,所以痔瘡患者一定要注意少食。辣椒性大熱,過量食用則易生火、散氣耗血,同時還會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感冒吃辣椒會使口乾鼻燥情況嚴重所以有發熱、鼻出血、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便祕等熱證者要忌食。雖然可以發汗,降體溫,但辣椒一般不用來治感冒,尤其是風熱感冒病人吃了會使咽喉腫痛、口乾鼻燥等情況加重。 眼病患者不要吃辣椒。葷辛害目,視力不好或者患有紅眼病、角膜炎等眼病者,吃辣椒會加重病情。在治療過程中,大量食用辣椒、大蒜、洋蔥等辛辣食品,會影響治療效果。 腸胃功能不好時不要吃辣椒。辣椒刺激性太強,雖能增進食慾,但腸胃功能不好時,或患有胃潰瘍、食道炎時再吃辣椒,會加重病情。產婦、甲亢病人都要遠離辣椒產婦產後要慎吃辣椒,因為貪吃辣椒不但會使你自己出現口舌生瘡、便祕、痔瘡等上火症狀,還會通過哺乳加重嬰兒的內熱,所以產婦飲食宜清淡,忌辛辣燥熱。甲亢病人要遠離辣椒,因為患有這種病本來就容易心動過速,吃了辣椒後心跳會更快。除此之外,經常吸煙、喝酒的人,還有小兒也要少吃辣椒。辣椒外用可以治凍瘡。但如果不是凍瘡,而是其他以濕熱為主的瘡瘍腫痛,再吃辣椒或者擦辣椒則會使紅腫熱痛更加嚴重,要注意。另外吃辣椒要量力而行,可不能因為逞能,或者為了過癮不顧身體的承受能力,而影響身體健康。(本文作者/王鳳岐)(摘自/中醫師的養生餐桌:三餐食材篇/八正文化出版)

肥胖又抽菸 小心產後大出血

肥胖又抽菸 小心產後大出血#產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產婦一旦出現產後大出血,嚴重甚至可能致命。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產房主任陳震宇指出,產後大出血與惡露最大差別在於,產後大出血時,出血量往往很多,呈鮮紅色,如果出血量「超過平常月經的最大量」,或合併心跳、血壓的變化,必須立刻就醫,以免情況持續惡化。產後出血 發生機率約4-6%​陳震宇醫師指出,一般而言,胎兒出生後陰道出血量在500毫升以上,剖腹生產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便稱為「產後大出血」。胎兒出生後24小時內出血為「立即性」產後大出血;生產24小時後、6星期內出血則稱為「延遲性」產後大出血。產後大出血發生機率約4-6%,陳震宇醫師表示,產後大出血發生率與生活、飲食習慣關係不大,常見危險因子包括產程較久、急產、患有子癲前症、接受產鉗或真空吸引等器械輔助生產、絨毛膜羊膜炎患者等,若巨嬰、雙胞胎、羊水過多等,造成子宮擴張過大,也會增加產後大出血風險。產後大出血 不影響流產風險雖然產後大出血可能對產婦健康帶來威脅,不過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這一胎出現產後大出血的女性,下一胎出現懷孕併發症風險並不會特別升高。這項英國亞伯丁婦產醫院團隊所進行的研究,分析1986年至2005年間3萬4千多名產婦數據,結果發現,無論產婦有無產後大出血,懷孕併發症、流產風險都一樣,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婦產科醫學期刊〉(BJOG)。年齡大、體重重、抽菸容易大出血研究作者蓋爾‧佛勒頓醫師研究團隊也發現,年齡較大、體重較重的新手媽媽,以及抽菸的人,較容易出現產後大出血。佛勒頓接受外電媒體訪問時表示,對於女性與其伴侶而言,產後大出血常帶來很大壓力,有些女性也許憂心到不願再次懷孕,這項研究報告可讓女性較為放心。美國麻州綜合醫院產科醫師勞拉‧李蕾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建議,女性若要避免產後出血,懷孕時最好維持健康、合理體重,避免體重增加過多、降低產生巨嬰機率。另外,由於生產會失血,建議飲食要多補充鐵質,提升體內鐵質儲存量,以應付生產所需。(2016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特別報導)(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免擔心!產婦專線助好「孕」

免擔心!產婦專線助好「孕」#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準爸媽總有各式疑問,為守護母嬰健康,國民健康署建置免付費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提供孕產期婦女及其家人貼心的諮詢小幫手,陪伴準爸媽一起迎好「孕」,另外為服務新住民婦女,國民健康署設置的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也提供越南話及印尼話的諮詢服務。產前3大問 call in來解決孕育新生命對家庭而言是一大挑戰,孕產婦免付費關懷專線提供準爸媽及家人在孕前、孕期及產後能獲得便利及專業性的健康照護資訊服務,國民健康署分析104年至105年7月民眾來電諮詢問題,除了母乳哺育及寶寶照護議題外,準爸媽最關心的產前3大問題及說明如下:1)    懷孕需要補充保健食品嗎/懷孕期間許多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需求量增加,準媽媽們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主要來自天然食物,而非選擇單一營養素或礦物質補充劑,或可在醫師建議下選擇市面上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以補充孕期足夠的礦物質和維生素。2)    請問懷孕了,還繼續哺乳會影響胎兒嗎/只要孕婦本身身體健康,沒有迫切性流產的病史及徵兆,沒有子宮收縮疼痛及出血的問題,孕期體重增加理想,可以持續哺餵母乳,寶寶吸吮時,媽媽覺得有宮縮疼痛情形,建議媽媽稍休息一下,再讓寶寶吃母乳,如果情況未改善,則不宜持續哺乳。3) 孕吐吃不下該怎麼辦/孕吐的原因可與荷爾蒙的改變有關,有時心理因素也可能造成孕吐。孕吐的情況大多自懷孕5周起,到第12周以後會自然減輕,孕吐期間可起床前先吃些蘇打餅乾、乾吐司或穀類食品後,再下床,避免用餐時喝湯或開水,少量多餐,避免油膩、不易消化或調味濃烈之食物,孕吐後漱口,嚴重時可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止吐藥物。                          

防骨鬆 每日晒太陽15分鐘

防骨鬆 每日晒太陽15分鐘#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現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代名詞,許多產婦、停經婦女、年輕上班族若長期維持同一姿勢,久坐不動、常駝背、走路低頭,也會提早有骨質疏鬆的問題,發生骨折之前並不會有明顯徵兆,一般人會以為樓梯爬不動、容易喘只是因為年紀大的症狀,忽略了治療骨鬆的最佳時機。日晒、無障礙設施、服藥、手術另外,孩童喜歡攝取油炸食物,不僅可能造成兒童肥胖,更重要的是會影響鈣質吸收,可能導致兒童高血壓,未來也可能會有慢性病潛在風險,骨質風險可能會增加,想要改善骨質疏鬆,有5方法能夠嘗試:1)    健康的生活習慣 /養成規律的運動,達到每週3次、每次30鐘的頻率來增加肌力,或是學習打太極拳增加平衡感,每天早晨或傍晚至戶外曬太陽10~15分鐘,增加維生素D的生成,以幫助鈣質吸收,飲食要均衡,維持良好體重。2)    居家設置無障礙設施 /無障礙設施不是公共場所的專利,居家環境中更需要完備的設施,由於老人跌倒的地方多是浴室、廁所和廚房,因此明亮的燈光、扶手、矮床、沐浴椅、無階梯等都是預防老人跌倒的必要設施。3)    適度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 /鈣質的每日攝取量建議青少年為1200mg、成年人為1000mg,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51~70歲的民眾為400IU,超過70歲則需要700~800IU,另外,由於女性在35歲之後,骨量會逐漸走下坡,因此建議女性朋友要適度的補充鈣質,以降低未來骨折的風險。4)    服用減緩骨質流失藥物 /有口服及注射2種,有1天、1周至1個月服用1顆藥的形式,或者3個月1次的注射針劑,適合婦女停經後及老化性骨質疏鬆症使用。5)    手術治療 /如不慎跌倒骨折,應盡早接受手術治療以解除疼痛,並且避免長期臥床,才能減少褥瘡、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 

羊水栓塞 產婦須大量輸血

羊水栓塞 產婦須大量輸血#產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產婦出現羊水栓塞的病例並不常見;但是,卻可能會要人命!而要能救活發生羊水栓塞產婦的關鍵,則是需要靠大量的輸血搶救,而且醫護團隊緊急應變能力也要非常敏捷,才有可能救回一命。 救不回來 醫病關係緊張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會發生大約10例產婦羊水栓塞案例,而只要碰到產婦羊水栓塞,醫護團隊往往是人仰馬翻,而且還有可能會搶救不回來,致使醫病關係非常緊張。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育倫表示,誰都不想碰到羊水栓塞,但是就曾經碰到過,而且搶救一名羊水栓塞的產婦,可能自己就要老十歲! 子宮血流不止由此可見羊水栓塞的危險性!蔡育倫醫師指出,肺栓塞是血塊堵住肺部血管,而羊水栓塞則是會造成身體出現巨大變化,全身性的凝血功能異常,且會誘發子宮收縮不良,一直流血不止,進而造成產後大出血,你可想像子宮是一個大血管,則其失血情況有多可怕! 產婦突然無意識 得剖腹產婦發生羊水栓塞的原因目前尚不明;蔡育倫醫師進一步指出,原本還好好在待產的產婦,下一秒就出現羊水栓塞,羊水跑入循環系統超過幾十CC,就會產生一連串身體反應,而其症狀則是會造成產後大出血,這時得立即進行剖腹產,否則幾分鐘內,產婦就會突然沒有意識。 要比出血情況輸更多血搶救羊水栓塞的產婦就是要大量輸血,蔡育倫醫師強調,輸血就是要比出血情況更多的血液提供,評估產後大出血時若是會流2000CC,則要提供3、4000CC血才夠,1小時流1000CC血,則1小時就要輸1250CC血,並且要打很多條點滴來輸血,否則一休克就找不到血管。 打很多條點滴來輸血 補充凝血因子與血小板不只是要幫產婦打很多條點滴來輸血,而且還要有很多人力來幫忙按壓輸血袋,如果院內血液不夠,還得立即去捐血中心找血。蔡育倫醫師說,碰到產婦羊水栓塞,通常是人力物力都要投入,否則救不起來,而除了輸血之外,宮縮藥只是輔助性,因為輸進健康的血液,就可以讓她維持生命,能夠補充凝血因子與血小板,這樣才能讓其恢復凝血功能,也才能止血。(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研究:高齡產婦 易生出憂鬱女兒

研究:高齡產婦 易生出憂鬱女兒#產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晚婚是現代社會的趨勢,高齡產婦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現象,根據研究指出,高齡產婦的女兒在進入成年初期時,可能會增加面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風險。醫師指出,母女之間的年齡差距越大,時代間不同價值觀也容易導致衝突。年齡代溝 可能讓孩子感到壓力此研究發表於《異常心理學期刊》,研究者針對一千兩百名出生於1989年至1991年的澳洲人,進行20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出生時母親年齡在30~34歲的女性,在20歲時的壓力水平,較出生時母親年齡輕的女性高;出生時母親年齡大於35歲的女性在壓力、焦慮和憂鬱的水平上更是高出許多。研究者指出,母女之間可能因為年齡的差距,在價值觀上產生巨大代溝,導致關係緊張,讓孩子感到壓力、擔心和悲傷,特別在成年初期的過渡階段。另外,也可能是當女性超過30歲之後生孩子,到孩子成年時她們已經50多歲,這時期所出現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可能帶給孩子負面的影響。高齡產婦背負壓力 教養過程較嚴格開業身心診所醫師吳佑佑表示,母親對女兒的要求本來就比較高,原因可能跟社會文化、女性情感較敏感有關。當母親經歷更年期時,因情緒波動較大,易陷入負面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高齡產婦在懷孕過程往往比年輕媽媽承受較多的被期待與壓力,加上在照顧與教養過程中易產生更多的「求好心切」,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容易比年輕媽媽有更多照顧上的要求,令孩子無法調適而生壓力。醫師:理性思考 了解彼此差異葉雅馨說,女性的情感敏感度通常高於男性,而母女的年齡間距過高、價值觀與所接觸的社會氛圍有很大的差異,溝通方式不同,都會導致女兒在成長的摸索過程中不易、甚至無法向母親尋求協助,在面對挫折下,憂鬱的風險自然提高。吳佑佑醫師則建議,當親子發生價值觀衝突時,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了解彼此時代處境的差異,才有助於雙方的溝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