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已婚男性,近來遇公司轉型改制,工作環境浮動氣氛差,壓力負荷過大,開始出現視力模糊情形,擔憂因此失明,但是到眼科檢查卻正常;更因腸胃道不適、心悸、焦慮、失眠嚴重、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緊繃、異常疲累等症狀,被診斷出廣泛性焦慮症。精神科醫師提醒,只要超過6個月、有3種以上的焦慮症狀就要就醫尋求協助。
46歲已婚男性,近來遇公司轉型改制,工作環境浮動氣氛差,壓力負荷過大,開始出現視力模糊情形,擔憂因此失明,但是到眼科檢查卻正常;更因腸胃道不適、心悸、焦慮、失眠嚴重、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緊繃、異常疲累等症狀,被診斷出廣泛性焦慮症。精神科醫師提醒,只要超過6個月、有3種以上的焦慮症狀就要就醫尋求協助。
2023年初香港發生震驚華人圈的名媛分屍案,據媒體報導,該名媛(死者)離婚後還照顧前夫全家、買豪宅登記在前公公名下、聘請前大伯擔任司機⋯等,親友對死者生前的性格描繪則是善良、為人客氣有禮、樂於付出。而韓劇《今生是第一次》也寫女主角婚後與婆家相處的生活,女主角是溫和、善良、不善於拒絕別人的人,卻一直被婆婆拗去做許多勞力活,雖面有難色但聽到親戚輪番誇讚時,又顯得得意的複雜情緒⋯
很多準媽媽懷抱孕期孤獨感,這是正常的嗎?有人甚至從未感受過這麼強烈的孤獨,或許你也這樣。不管是荷爾蒙、身體的變化,未滿3個月前不能說,或是缺少支援、暫時退出朋友圈,千外別對這樣的感受感到難以啟齒。
對一向都在觀察他人需求的照顧者來說,要回過頭來照顧自己,常常會不知所措,或是感到內疚。愛長照整理了7個給照顧者的自我照顧建議。我們不妨先從心裡的自我肯定開始,一步步由內而外的,補充內心的能量。
性騷擾事件不斷延燒,性騷擾常發生在權力不平等的關係中,但其實處於相同情境的,還有「親密暴力」所帶來的傷害。專家指出,親密關係暴力普遍存在,包括看得見的肢體暴力、跟蹤騷擾,及看不見得精神暴力,對被害人身心皆帶來偌大影響,可透過5招預防。
台灣性騷擾「#MeToo」風暴連環爆,娛樂圈大咖藝人、政治界官員全都大翻車!身心科醫師黃苑婷指出,當更多曾遭遇性騷擾的受害人,願意勇敢說出口,代表社會正更加認真看待這個議題的重要性。相對的,短時間爆出大量事件,意味著許多人長期壓抑,代表這些案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許多人默默背負著痛苦生活,或許有些傷害仍是現在進行式。
孩子在學校被霸凌,爸媽該如何發現?如何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指出,全台2.5%青少年有被網路霸凌的經驗,推估全台有高達2.8萬名國高中生,曾受網路輿論傷害,其中近2成因此出現自我傷害的企圖。精神科醫師呼籲,爸媽應優先做「1件事」,遏止網路霸凌行為,保護孩子身體及心理不受傷害。
你是哪一種媽媽,一起來看看!一早起來,是不是又想著「我昨天又對小孩發脾氣了,我真是個壞媽媽,對小孩一點耐性都沒有」,還是會一個人默默筆記「今天要幫女兒買教具,明天要幫兒子送餐盒之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