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常常喉嚨痛到食不下嚥,但醫師常提醒感冒不要吃生冷食物,應該吃溫熱食物才營養,這是真的嗎?營養師打臉「答案是吃涼的更好吞」!實際上,若生病時喉嚨已經痛到什麼東西都吃不下,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營養才是關鍵,這時吃冰涼、柔軟的東西反而比較好,建議舒緩喉嚨痛可吃這6種點心,超商就能買到。
感冒常常喉嚨痛到食不下嚥,但醫師常提醒感冒不要吃生冷食物,應該吃溫熱食物才營養,這是真的嗎?營養師打臉「答案是吃涼的更好吞」!實際上,若生病時喉嚨已經痛到什麼東西都吃不下,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營養才是關鍵,這時吃冰涼、柔軟的東西反而比較好,建議舒緩喉嚨痛可吃這6種點心,超商就能買到。
「歌神」張學友7日在小巨蛋《張學友60+》第4場巡演唱會演出前,緊急宣布取消演出,據悉是因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出現喉嚨痛、流鼻水、鼻塞症狀,影響肺活量且無法正常發聲,因此取消演唱會,讓大批歌迷相當擔憂。醫師提醒,除了嬰幼兒,老年人若有6類情況者,也是RSV高風險群,感染後可能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
流感高峰期來了!每年12月至隔年2月份為流感的高峰期,加上農曆過年期間不少民眾團聚、出遊,這些都加劇病毒傳播力。醫師指出,若感冒變得特別嚴重,別懷疑,很有可能就是A流;而其他呼吸道疾病中,有的症狀可能會發燒,建議若有相關症狀快就醫,並早日接種疫苗。
農曆年節過完了,各行各業紛紛開工,學校也開學了。醫師提醒,從農曆年前因呼吸道症狀就醫患者增加至少3成,這一波交叉感染多,且喉嚨痛、咳等症狀都很嚴重,仍需要持續觀察未來幾天疫情變化,若發燒超過3天應快篩檢並趕緊就醫,籲戴好口罩、勤洗手,保護彼此。
30歲李先生多年來反覆出現水腫症狀,一開始偶爾莫名出現在單側肢體,每次發作持續3~5天便會自行痊癒,但因水腫處僅有輕微疼痛而不以為意;然而隨發作頻率逐漸增加,變成每兩個月就發病一次,多次就醫檢查仍未能找出病因。直到有次水腫發生在喉嚨,險些壓住氣管,才經由急診室轉診風濕免疫科進一步檢查,最後確診為第一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
大部分的人都有過「喉嚨痛」的經驗,喉嚨痛依照部位與原因不同,可以區分為咽部發炎、喉嚨發炎與扁桃腺炎⋯等。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於《黃瑽寧醫師感染輕百科》一書中,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整理小兒感染症的原因、症狀、治療與預防,帶給讀者最全面照護知識。以下為原書摘文:
70歲吳先生,發現自己近半年來喉部異物感變重,而近來1個月還出現聲音沙啞的情況,擔心長了腫瘤前來就醫。門診理學檢查發現,吳先生左側杓狀軟骨有一突出腫瘤,耳鼻喉部無其他異常,疑似良性乳突瘤,建議手術切除。病患住院接受喉直達鏡顯微手術後,術後恢復良好,病理報告亦證實為良性「乳突瘤」。
免疫負債來襲!腸病毒來勢洶洶!每年4~6月是腸病毒好發季節,且每3、4年就會有一次大規模流行,今年恐需慎防腸病毒大爆發。疾管署表示,近期國內腸病毒就診人數,光上週就飆到近8千人次,腸病毒創6年來同期新高,最快約5月中就會進入流行期,預估在暑假前達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