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痛

喉嚨痛85%由病毒所引起 如何能有效解決?

喉嚨痛85%由病毒所引起 如何能有效解決?#喉嚨痛

(撰文/Megan Chen)(專業諮詢/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李國森醫師、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邱怡喬醫師)(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糟糕,喉嚨癢癢痛痛的,好像快感冒了…」秋冬之際,在日夜溫差大的氣候情況下,因感冒而求診的比例也逐漸提升,其中又以喉嚨痛最為常見,而對付初期的喉嚨痛,你會怎麼選擇呢?邱怡喬醫師說,一般感冒的發生,最常以上呼吸道感染來表現,像是喉嚨痛、咳嗽、流鼻涕等等,都是典型的症狀,其中因喉嚨痛就診的病患又屬最大宗。超過85% 的成人及孩童的喉嚨痛 皆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 「為什麼會發生喉嚨痛呢?」根據文獻資料指出,高達85%以上的喉嚨痛都是來自於病毒的感染,導致喉嚨的紅腫疼痛,常見的病毒像是腺病毒(Adenovirus)、鼻病毒(Rhinovirus)、流感病毒(Influenza)及冠狀病毒(Cornavirus);其他才是由細菌的感染,像是肺炎鏈球菌等。很多民眾會想知道,病毒及細菌傳染的喉嚨痛有何不同?邱怡喬醫師說明,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傳染的途徑,但在症狀表現上有時很難區分,病毒性感染的喉嚨痛多半靠飛沫傳染居多,如打噴嚏、被旁人講話的口沫噴到等,而細菌感染的喉嚨痛則以直接接觸感染為主,主要發生在人與人的親密接觸,常見如接吻、共享食物等引起的感染。再者,邱怡喬醫師補充,因病毒引起喉嚨痛、感冒,多半會教民眾多休息多喝水,讓自己的免疫力提升,自然就能痊癒,除非是快篩出A型流感的感染,則必須先行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人;而細菌性的感染則會施以抗生素類的藥物,如:盤尼西林藥物治療,有時醫師也會佐以碘甘油塗抹咽喉患部,達到殺菌作用。含喉片、喉糖甘有效?醫:作用僅止痛喉嚨痛除了到診所報到外,你會怎麼選擇?根據調查,大部分民眾發生喉嚨痛問題,會買喉糖或喉片來自行緩解,但這樣的舉動有效嗎?邱怡喬醫師指出,喉片或喉糖這類的保健食品,不少民眾覺得好像可以緩解症狀,其原因在於喉糖或喉片的止痛成分,但其實無法消滅存在喉嚨的病毒;李國森醫師則說,喉糖或喉片裡頭的成分如川貝、薄荷等,可讓喉嚨覺得清涼,緩解喉嚨痛的症狀,但效果也有限。口腔噴劑 有助消滅喉嚨的病毒與細菌  值得提起的是,目前市面上出現一種含PVP-I、普維酮碘配方的口腔噴劑,李國森醫師表示,簡單來講,這種口腔噴劑成分中是添加比較淡的優碘消毒成分和薄荷,和耳鼻喉科醫師使用的成分相同,味道接受度高且效果好,噴在患處時,可以達到殺菌或殺病毒的功能。建議民眾一旦喉嚨覺得卡卡、腫痛等不舒服時,可以直接將噴劑噴於患部,殺死致病菌,從根源解決問題。才可讓喉嚨消腫舒緩不適,避免讓喉嚨感染的小問題惡化。有喉嚨痛 應先就醫讓醫師診療 大部分民眾發生喉嚨痛時通常抱持不予理會的態度,李國森醫師說,多休息、多喝水,一般喉嚨痛大約七天就會緩解,若病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就建議看醫師;邱怡喬醫師則說,其實還是建議民眾就醫檢查,讓醫師評估感染情形和嚴重程度,甚至是需要隔離的流感病毒,除了施藥的選擇不同外,也可以避免傳染給他人。 守住喉痛的第一道防線:http://goo.gl/nYT2S6

男子老是喉嚨痛 原來是扁桃腺長「痘痘」

男子老是喉嚨痛 原來是扁桃腺長「痘痘」#喉嚨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70歲老伯伯,因為喉嚨反覆疼痛,卻無法找出引起喉嚨疼痛的原因,跑遍很多家醫院及診所,止痛藥怎麼吃也吃不好,本來是喉嚨痛而已,最後止痛藥吃太多反而變成肚子痛。門診檢查發現,這位老伯伯扁桃腺內長「青春痘」,按壓扁桃腺可見內含黃黏黏顆粒球被擠出,擠出這些黃黏黏顆粒球後,病人喉嚨疼痛感即刻少一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陳泰岳說,門診常見很多病人因為喉嚨痛的問題就醫,常見為:感冒、勞累併睡眠不足、劇烈咳嗽、鼻涕倒流、胃酸逆流、喝酒過度狂吐、狂歡連續唱歌並少喝水、魚刺卡到喉嚨、藥丸停滯喉嚨等原因引起。盛夏季節民眾往往口乾舌燥並且少喝水,再加上經常享受美食,炸辣烤食物吃太多的結果,導致咽喉長期處於乾燥環境,若再加上本身就有慢性咽喉炎問題,唾液腺經常分泌不足,甚至從前曾經有過急性扁桃腺發炎病史,就容易造成慢性扁桃腺發炎問題。陳泰岳表示,慢性扁桃腺發炎的病人,喉嚨總有卡卡的感覺,甚至反覆疼痛,經常吃止痛藥會好一陣子又痛一陣子,經年累月困擾不已,他建議這類病人在日常生活要經常保持口腔清新,少吃辛辣食物並且多漱口,可以減少慢性扁桃腺發炎的形成,若是反覆發炎,建議摘除扁桃腺。

男子過量飲酒 食道癌誤認感冒喉嚨痛

男子過量飲酒 食道癌誤認感冒喉嚨痛#喉嚨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49歲潘姓男子,喜歡喝烈酒,每天把烈酒當做飲料在灌,一喝就是10幾年。約兩年前,他出現吞嚥困難及乾咳等症狀,一開始以為只是感冒、喉嚨痛,並不以為意,但症狀越來越嚴重,最後連喝水都非常困難,直到101年4月份爆瘦,才到屏東某醫院就醫,經食道鏡檢查赫然發現有一顆潰瘍性的腫瘤,切片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即所謂的食道癌。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醫師詹建勝指出,電腦斷層顯示食道中段有一顆腫瘤,因太大壓迫食道導致通道細小,讓潘先生無法進食。                    詹建勝表示,美食當前卻無法入口,就算吃也吞不下去,這就是食道癌的病症。近年來食道癌死亡率有逐年攀升及年輕化趨勢,食道的鱗狀上皮癌與抽煙、喝酒有極密切的關係。潘先生長年抽煙、重度飲酒,一直到近年出現吞嚥困難、乾咳等症狀,好在及時治療,讓潘先生又可以繼續享受美食。詹建勝呼籲,唯有遠離菸酒檳榔,才是預防癌症的根本之道。

喉嚨痛引雷米爾氏症 女子鬼門關走一回

喉嚨痛引雷米爾氏症 女子鬼門關走一回#喉嚨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26歲陳姓女子,因喉嚨痛、發燒至醫院求診,沒想到嚴重病菌感染,住院後病情迅速惡化並引起雙側肺炎併發膿胸及急性呼吸衰竭,所幸經由醫療團隊合作照護下,順利拔除呼吸管,成功脫離呼吸器,從鬼門關走了一回。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黃建文表示,陳小姐僅26歲且並無慢性病史或免疫系統的疾病史,因此住院就引起雙側肺炎併發膿胸及急性呼吸衰竭,這些嚴重併發症確實較少見,所幸,安排各項檢查,且合適地使用抗生素,也因為醫護團隊細心的向家屬詢問病史並在血液培養中鑑定出極難培養出的厭氧菌,經感染科醫師確診陳小姐是罕見的雷米爾氏症 (Lemierre syndrome)。 豐原醫院感染科醫師王唯堯表示,此疾病主要由口腔正常菌落中的絕對厭氧菌經由口咽部位途徑,如急性化膿性扁桃腺炎和扁桃腺周邊膿瘍等,侵入單側的內頸靜脈造成敗血性的栓塞,之後細菌便會藉由微小靜脈栓子,經血液循環侵犯到全身各部位的器官,如肺部、骨骼、肝臟甚至腦部。雷米爾氏症候群非常罕見,多發生於15至24歲原先健康狀況良好並且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輕族群,文獻報告發生率約為每百萬人年發生率有1人,在丹麥的追蹤文獻報告為每百萬人年發生率有13-14人,發生率與季節變化或家庭因素無關。常被誤診為頸部淋巴腺腫大和單純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抗生素發明之前,雷米爾氏症候群的個案死亡率高達32-90%,即使在現代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和外科清創引流手術,死亡率仍可達9-17%,若併發腦膜炎,即使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死亡率仍高達30%,約半數存活的病人仍有中樞神經功能異常等後遺症。黃建文提醒,雖然一開始只是類似感冒症狀的小病,但背後居然是足以危及生命的細菌感染,在此呼籲民眾若有類似感冒久治不癒甚或發燒超過三天不退,建議宜即早就醫,由醫師詳細問診及檢查,以儘早做好疾病控制與治療。

研究:蘋果太酸易蛀牙 搭配起士吃可酸鹼平衡?

研究:蘋果太酸易蛀牙 搭配起士吃可酸鹼平衡?#喉嚨痛

英國科學家日前發現,平時若常拿著一顆蘋果慢慢咬,對牙齒恐怕不太健康,甚至比碳酸汽水更加傷牙,因此英國專家建議民眾,可以一邊吃蘋果一邊吃起司,幫助酸鹼中和來保護牙齒。不過苗栗為恭醫院周家伶營養師表示,沒聽過這種說法,吃完東西漱口最有效。雖然蘋果日前被美國檢驗出農藥含量過高,但它對人體的營養價值卻是不可否認,無論是預防心臟病、幫助減肥等,都能幫上忙。但英國研究卻發現,如果慢慢吃蘋果,蘋果中的高酸性物質會侵蝕牙齒,建議能藉由吃含鈣的食物如起司,來中和酸性維護牙齒健康。周家伶營養師表示,不曾聽過這種酸鹼中和的保養模式,其實吃完東西後漱口,才是對牙齒最棒的保護。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的水果營養價值中,蘋果富含的營養成分相當多,包括維生素A、C、E、β胡蘿蔔素、鐵、鉀、非水溶水性纖維等;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副院長雷孟桓醫師表示,蘋果不但可減少體內的壞膽固醇,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防止心血管疾病,也可以增加腸胃蠕動幫助排泄。署立台東醫院家醫科醫師黃泓碩提醒民眾,要讓牙齒健康不作怪,除了養成平時吃完東西漱口的習慣,以及切記早晚刷牙之外,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牙齒,成人最好也每年洗牙兩次,才是維護牙齒健康的最佳方式。鮮乳漲翻天 專家:喝豆漿也很營養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63&HN_Yr=0&HN_Mon=0健康促進、學習交流 讓長輩過喜樂的銀髮生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06&HN_Yr=0&HN_Mon=0良好睡眠是健康基礎 別忽視睡眠疾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83&HN_Yr=0&HN_Mon=0

喉嚨發炎可靠按摩治療? 中醫:僅有舒緩效果

喉嚨發炎可靠按摩治療? 中醫:僅有舒緩效果#喉嚨痛

喉嚨發炎常造成難忍的疼痛,有些患者甚至食不下嚥,就算吃藥也無法馬上改善,還得擔心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因此,有大陸網站建議可以藉由按摩身體上的穴位來治療喉嚨發炎的情形,但台灣自行開業的中醫師鄧正梁認為「按摩」的確有幫助舒緩疼痛的效果,但無法有效根除造成發炎的原因。

「急性會厭炎」誤認為感冒 嚴重恐致命!

「急性會厭炎」誤認為感冒 嚴重恐致命!#喉嚨痛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內科加護病房陳憲青醫師表示,最近短短二週內加護病房住進了三、四名急性會厭炎病人,由於會厭炎是屬於耳鼻喉科的急症,症狀與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相似,但如果延誤治療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不可輕忽之。因此,特別呼籲民眾重視!陳憲青醫師指出,一名40多歲的男性病人,因為喉嚨痛、吞嚥困難、發燒到耳鼻喉科求診,經診所醫師診斷為急性會厭炎,並轉診至該院急診求治。由於會厭軟骨位於聲帶上方,為氣管的屏障,防止食物從食道掉入氣管,為重要的構造之一,若遭細菌病毒感染,會導致會厭軟骨快速發炎腫脹,嚴重會呼吸衰竭。經由醫師解釋後,病人同意插管接受呼吸器及適當抗生素治療,目前已拔管脫離險境。陳憲青醫師表示,急性會厭炎好發於冬春之際,常見病菌如B型嗜血性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其症狀與一般呼吸道感染相似,但不同是會有嚴重吞嚥困難、說話含糊、呼吸困難,很容易被誤認是一般感冒,嚴重時會呼吸衰竭,甚至要緊急氣切,不可輕忽之。最後,陳憲青醫師還是呼籲民眾,身體如有不適時,如喉嚨痛、吞嚥困難、呼吸費力,應盡早就醫,不可小看,不要小病變大病,適當生活作息,正常飲食及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方為健康之道。

春節期間 呼吸道感染人次再創高峰

春節期間 呼吸道感染人次再創高峰#喉嚨痛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五天連續假期,羅東博愛醫院急診24小時服務。根據院方7日統計,今年五天年假期間,就診人次高達2,332人次,較去年同期1,485人次,增加847人次。其中,呼吸道感染位居第一名,多達860人次求診,腸胃疾病與跌倒、意外傷害分居二、三名。羅東博愛醫院指出,今年農曆春節期間,呼吸道感染、腸胃疾病及跌倒/意外傷害,仍位居求診項目的前三名。其中,二月二日(除夕)到二月六日(初四)五天年假之中,因呼吸道感染就診多達860人次,佔36.88%,與去年除夕至初四期間共360人次因呼吸道感染求診,佔24.24%相比,高出許多。急診醫學科許智翔醫師表示,今年農曆春節期間,A型流感與諾羅病毒大流行,家庭聚會增加群聚感染,放假期間一同外出旅遊或出入人潮眾多之處,也增加傳染的機會。許智翔醫師提醒民眾,未來幾天將有另一波冷氣團報到,心血管疾病患者請注意保暖;孩童以及老人最好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的次數,且出門時儘可能戴上口罩,並養成常洗手的習慣。一旦有發燒、倦怠、喉嚨痛及肌肉痠痛等症狀,應即就醫。小兒科簡仁宗醫師則說,農曆春節期間小兒科求診以流感就診居多,往年流感高峰期是十一、二月,今年則落在一月。加上過年前寒流一波接一波,過年期間雖然天氣轉好,但家庭聚會與出外旅遊,均增加感染的機會,他提醒家長有感冒症狀,務必先戴上口罩,以免傳染給小朋友。延伸閱讀「諾羅病毒的感染症狀」及民眾求診統計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88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