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腸病毒肆虐 全台已累計四例重症

腸病毒肆虐 全台已累計四例重症#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腸病毒已進入流行高峰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教育局共同辦理「腸病毒防治宣導記者會」,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5時機「看病後」、「接觸幼兒前」、「如廁後」、「擤鼻涕後」、及「吃東西前」。衛生局呼籲,家長跟師長們也要一起來「手」護寶貝的健康。北市腸病毒疫情較去年嚴重臺北市衛生局林奇宏局長表示,歷年來腸病毒約自4月初進入流行期,6月達高峰,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今(103)年截至6月16日止,全國已確診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臺北市近4週(21~24週,5/18~6/14)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平均值也高於前3年同期平均值。鑑於腸病毒進入流行期,北市衛生局已於3月底前,針對本市國小、幼兒園與托育中心與孩童喜歡出入遊玩的大型公共場所等,完成環境消毒、洗手設備等腸病毒防治查核與輔導工作,提醒教托育機構加強宣導勤洗手、定期進行環境消毒、落實病例通報,保持高度警戒心與落實各項防治工作。正確洗手是防範腸病毒的基本功,且可有效降低腸病毒傳播機會,臺北市衛生局及教育局會持續透過不同的宣導管道與方法,提醒大人小孩,勤洗手(溼、搓、沖、捧、擦)及洗手5時機(看病後、接觸幼兒前、如廁後、擤鼻涕後、吃東西前)的重要性。也提醒家長注意,若幼童出現發燒、嘔吐、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等部位出現小紅疹或水泡等疑似腸病毒症狀時,應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學童應請假在家休息;若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性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時,應儘速至大醫院就醫,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腸病毒疫情高峰 落實勤洗手預防

腸病毒疫情高峰 落實勤洗手預防#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4月進入流行季,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成。因此嘉義縣衛生局為加強腸病毒防治宣導,特別邀請麥當勞叔叔下鄉,現場示範「勤洗手預防腸病毒」的正確觀念,教導大人小孩如何正確洗手,預防腸病毒。謹記正確洗手5時機衛生局長鍾明昌表示,腸病毒對幼童的傳染性極強,尤其感染的兒童多為五歲以下的幼兒,因此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便是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正確洗手五時機-「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應確實做到「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守護自己與孩子健康。另外,提升自體抵抗力,也是預防腸病毒很重要的一環。因此活動除了繼續強調「洗手」這個基本的防疫動作外,更要教導小朋友養成「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勤洗手 吃得巧 動得好 」才是增強身體免疫力的三大法寶,希望藉由此一活動的推廣,小朋友們都能身強體壯、健健康康!

腸病毒升溫 衛生局撥發2萬瓶漂白水

腸病毒升溫 衛生局撥發2萬瓶漂白水#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防範腸病毒疫情,桃園縣衛生局緊急撥發20,867瓶漂白水提供轄區內各幼兒園使用,針對幼童常接觸的門把、桌椅、餐桌、樓梯扶手及玩具等,以1:100稀釋倍數漂白水進行擦拭,以加強校園環境消毒。衛生局監測腸病毒就診人數第23週全國為2,186人,較前週上升13.7%。 洗手記得擦乾 減少病毒再沾附衛生局建議,環境以500PPM稀釋漂白水(市售含氯漂白水與清水比例1:100)擦拭可預防腸病毒,另外最有效方便的方法就是洗手,有鑑於市售乾洗手產品主要成分為60至75%酒精,但腸病毒外層並無脂質外套膜,因此市售產品75%以下的酒精性乾洗手液對預防腸病毒並沒有效,唯有透過洗手時的搓洗動作,才可有效減少病毒數量。洗手時也需注意,兒童指縫間最易被忽略,家長應留意孩子指縫清潔,洗後記得將手擦乾,以減少再沾附病毒的機會。 衛生局提醒家長,幼童生病應在家中休息,並觀察是否出現「高燒不退」、「嘔吐」、「肢體無力」、「睡夢中抽搐」等腸病毒重症前兆,如有這些病徵應迅速送往腸病毒責任醫院就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獲得妥適治療。

疫情高峰期 1歲童染腸病毒克沙奇A型

疫情高峰期 1歲童染腸病毒克沙奇A型#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腸病毒重症案又添一例,日前疾病管制署公布今第4例腸病毒重症案,是一位住在南部1歲多男童,他在5月多時出現發燒、咽峽炎、抽搐、左下肢無力及步態不穩等,疑似急性腦脊髓膜腦炎症狀,所幸即時就醫治療,目前已康復出院,經研判後確診為克沙奇A5型腸病毒重症。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為止主要流行的腸病毒為克沙奇A型,而截至為止前,已累計共4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克沙奇A2型、A16型、A5型各1例,另一例為腸病毒71型。A型病毒多為輕症表現 5歲以下幼童為高危險群感染克沙奇A型病毒大多數是以輕症表現,過去少有重症個案,最容易導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並無明顯開始活躍的跡象,研判近期發生大規模重症疫情的風險仍低,但請醫師與民眾持續保持警覺,注意防範。疾管署提醒各位民眾,家中若有5歲以下的嬰幼兒應多加留意,因為他們為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此外,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更需特別注意,腸病毒感染者有時症狀並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但仍具傳染力,且不容易察覺及預防,所以,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才能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中醫教你對抗腸病毒 3茶飲提升免疫力

中醫教你對抗腸病毒 3茶飲提升免疫力#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腸病毒疫情也來到了流行高峰,對此,中醫提醒民眾,除了透過洗手、環境清潔、均衡飲食等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降低感染機會外,平時也可利用中藥煮成的免疫茶來提升免疫力。新生兒及3歲以下幼兒為高危險群根據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紓怡醫師表示,腸病毒是經由接觸、飛沫傳染,或食入受到病毒感染的食物、水而引發的,其中又以10歲以下學童為好發族群,尤其是新生兒及3歲以下幼兒更為高危險群。一般潛伏期約3~6天,多數人感染後沒有症狀,而典型的腸病毒感染臨床症狀為手足口症,包括口腔黏膜、牙齦、舌頭等出現潰瘍,手足掌側、臀、膝蓋等處出現紅皮疹,雖然以上的臨床表現都可透過治療緩解,但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持續嘔吐、呼吸急促等情況,則需立即就醫治療,以避免疫情更加嚴重。中醫治療預防3部曲 降低腸病毒發生率就中醫觀點來看,認為腸病毒以臨床表現應歸屬溫病、濕溫、時疫,為風邪熱毒,兼夾濕邪,蘊於肌表為病,治療以疏風清熱、涼血解毒為方向,因此,楊紓怡醫師提出治療、預防3部曲,幫助民眾對抗腸病毒。1)預防勝於治療/針對高危險群的新生兒及嬰幼兒,補足脾、肺之氣,以加強提升免疫力,避免感染腸病毒,建議用免疫茶做為調節,材料包括黃耆3錢、白朮3錢、防風2錢、茯苓2錢,以1000c.c.水煮開後轉小火悶30分鐘,待涼即可飲用。2)清熱解毒/感染腸病毒後會出現發燒、咽喉疼痛、嘔吐、身痛等症狀,此時可用銀花薄荷茶來緩解,材料為金銀花3錢、板藍根3錢、連翹2錢、薄荷1.5錢、紫蘇1.5錢,以1000c.c.水煮開後轉小火悶30分鐘。若是出現手足、臀部等的水泡,則可酌加涼血藥如生地黃2錢、白茅根2錢一同熬煮。3)益氣養陰/腸病毒發病後期,水泡、潰瘍等皆已減輕,此時體力尚未恢復、容易感到疲倦等,也可能會產生咳嗽、慢性咽炎等症狀,建議可用養陰生津茶來滋養,材料包括沙參2錢、麥門冬2錢、桔梗2錢、紫蘇2錢、玉竹2錢,以1000c.c.水煮開後轉小火悶30分鐘即可。改善飲食、生活習慣 降低感染機會最後,楊紓怡醫師提醒各位民眾,除了中藥茶飲可以幫助症狀緩解外,飲食方面也要以清淡、冷熱適宜的流質食物為主,另外,可適量飲用椰子汁、蓮藕汁等來達到清熱涼血的功效,在生活習慣上,注意居家衛生及個人衛生問題、勤洗手,將感染機會降至最低,進而達到標本同治的效果。 

腸病毒高峰期 勤洗手降低感染率

腸病毒高峰期 勤洗手降低感染率#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目前國內腸病毒案例,正持續上升中,且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急診腸病毒個案比率持續上升達16.40%,已進入流行高峰。近期仍將維持上升趨勢,推估將在6月中下旬到達高峰後逐漸下降。對此,疾管署呼籲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應隨時注意嬰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落實時時正確勤洗手的好習慣,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家長及醫師也應注意重症前兆,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國內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型國內主要流行的腸病毒為克沙奇A型,截至為止共累計3例重症個案,其中克沙奇A2型、A16型各1例,另一例為腸病毒71型。此外,疾管署表示,感染克沙奇A型病毒大多數以輕症表現,過去少有重症個案,最容易導致重症的腸病毒71型並無明顯開始活躍的跡象,研判近期發生大規模重症疫情的風險仍低,但請醫師與民眾持續保持警覺,注意防範。欲前往大陸旅遊者 應當心手足口病除此之外,中國大陸手足口病的病例正快速增加中,將於5月初達高峰,截至為止已累計逾120萬例,較去年同期增加2倍,感染病毒型別以EV71型為主,新加坡、泰國及韓國近期病例數持續增加,均略高於去年同期。其中韓國感染病毒型別以CA16型為主,其他如香港、日本、越南等地,雖病例數較去年同期為低,惟疫情仍處於上升趨勢,越南去年病例分散全國,而今年則高達8成集中於南部省市。5歲以下嬰幼兒 為感染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疾管署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的嬰幼兒的民眾,應多加留意,因為他們為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此外,腸病毒感染者有時症狀並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但仍然具有傳染力,卻不容易察覺及預防,所以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才能降低密切接觸時感染與傳播的機會。此外,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71型重症 5歲以下幼童要當心

腸病毒71型重症 5歲以下幼童要當心#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鄰近的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及越南等國腸病毒疫情亦持續攀升,多以腸病毒71型為主要流行株。嘉義市衛生局籲請民眾儘量不要帶5歲以下之幼兒,前往腸病毒71型流行之國家,以免感染併發重症。感染併發重症 3歲以下為高危險群嬰幼兒因為免疫力較低,且本身無行為自主能力,容易經由大人摟抱、親吻,或與其他孩童遊戲互動時而感染腸病毒。由於多數大人感染腸病毒後不會出現症狀,或症狀輕微類似一般感冒,無形中可能將病毒傳播給家中嬰幼兒卻不自知,而3歲以下嬰幼兒是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衛生局提醒特別注意自身與嬰幼兒的衛生,自外面回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大人及小孩務必正確洗手,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為避免疫情持續上升,衛生局除透過各種管道宣導外,亦持續偕同教育處至國小、幼兒園進行腸病毒防治之查核;提供漂白水請校方務必配合每週定期以500ppm含氯漂白水擦拭消毒地板、門把、課桌椅、學童玩具及遊樂設施。

腸病毒疫情升溫 5歲以下為高危險群

腸病毒疫情升溫 5歲以下為高危險群#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第3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中部的2歲5個月大男童,5月初因發燒、手足口病等腸病毒症狀到診所就診,2天後出現頻繁之全身抽搐,疑似腦脊髓膜炎病徵,所幸及時就醫並轉診大醫院治療後已康復出院。經該署研判為克沙奇A16型腸病毒感染,為今年第1例由該型病毒引起的重症個案。經疫調發現,個案發病前其家人曾有腸病毒症狀,為可能的感染來源,對此,疾管署呼籲民眾,為避免腸病毒的危害,大人小孩都要落實正確勤洗手,有重症前兆立即至大醫院接受治療。克沙奇A型病毒 致病力低於71型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近來急診腸病毒個案比率已達12.28%,疫情快速攀升,主要流行病毒株仍為克沙奇A型病毒,最容易引起重症的腸病毒71型活躍度尚低。此外,疾管署也指出,國內每年均有克沙奇A型病毒之流行疫情,每年所流行之型別不同,整體而言,該型病毒的致病力不如腸病毒71型,引發重症的比率極低,所以,民眾無須過於恐慌。養成良好洗手習慣 降低感染率只是,家中有5歲以下的嬰幼兒的民眾需多加注意,因為他們為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且多數的腸病毒感染者沒有症狀或僅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成人的症狀更加輕微,不容易察覺及預防,成為潛在傳染源,所以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才能降低密切接觸時感染與傳播的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