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照顧腸病毒孩子沒洗手就抽菸 父也中招

照顧腸病毒孩子沒洗手就抽菸 父也中招#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4歲陳姓男子日前照顧感染腸病毒的孩子,疑因照顧完沒有洗手就到外面抽菸,手指與唾液接觸後,自己也感染了腸病毒,醫師表示,預防腸病毒要勤洗手。抽菸手指與唾液接觸感染入冬後,除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外,腸病毒也呈現緩升趨勢。衛福部豐原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馬瑞杉表示,該名患者在抽菸的過程中,手指與唾液的接觸進而感染,雖然大人感染腸病毒的症狀比較輕微,但是若過去沒有得過這類型的腸病毒,還是有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該名患者的手、腳有明顯疹子及喉嚨痛症狀,當疹子好一點時,出現手腳脫皮、癢、痛,指甲碎裂情形,馬瑞杉指出,因為腸病毒可以細分到100種以上的分型,少數的腸病毒會在亞急性期出現以上症狀,這些情況都屬於病毒感染的表現過程,大約維持一至二周時間就可慢慢恢復。發病兩周內會傳染他人 勤洗手是最有效預防方法馬瑞杉表示,大人感染腸病毒,病毒仍會在口腔、糞便一段時間,發病後一周的傳染力最強,兩周內還是有機會傳染給別人,即便狀況改善還是有傳染機會,最好的預防方式還是勤洗手、戴口罩。馬瑞杉建議,腸病毒為飛沫傳染、糞口傳染,即將進入年節期間,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勤洗手,進出公共場所戴口罩,避免接觸患有腸病毒的病童,環境可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擦拭。

開學病毒蠢動 乾式蒸汽5秒滅腸病毒

開學病毒蠢動 乾式蒸汽5秒滅腸病毒#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開學在即,好發於夏季7至9月的腸病毒,隨著學童群聚一起上課及活動,開始蠢蠢欲動,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遭受病毒威脅,小兒科醫師提醒,許多媽媽認為「酒精可殺死腸病毒」是錯誤觀念,酒精跟肥皂都沒效,漂白水和高溫才有效。酒精無法消滅腸病毒 高溫及漂白水才有效愛林醫院小兒科醫師林智葳表示,5歲以下孩童是腸病毒高危險群,其中71型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包括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若孩子出現持續昏睡、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出現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症狀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預防腸病毒不論大人或小孩都要勤洗手,保持生活空間整潔與通風,孩子容易觸摸的桌面、門把、樓梯扶手,及兒童玩具尤其是絨毛玩偶更應經常消毒清洗。正確洗滌衣物也很重要,衣服上沾附的細菌比想像的更頑強,病毒、細菌和小蟲可以在紡織品或物體上存活數天。肥皂與酒精無法消滅腸病毒,需至少加熱至56°C超過30分鐘,或使用漂白水才有機會降低活性。病毒量抑制率達99.99% 難纏71型也有效瑞士熨燙品牌LAURASTAR主打高溫乾式蒸汽技術,蒸汽溫度達150°C高溫,經台灣獨立實驗室證明,5秒快速消滅腸病毒71型,病毒量抑制率達99.99%以上。而且不只是衣物,可針對絨毛玩偶、摩托車安全帽、門把手、床罩和窗簾快速清潔淨化。Laurastar瑞士熨燙系統,瑞士設計、歐洲製造,40 年專注於熨燙技術,品牌核心「Beautify & Purify」,讓熨燙不麻煩,解決熨燙所有煩惱!獨家乾式蒸汽技術,讓衣物不留水漬、乾爽不留水印;同時可以節省一半熨燙時間,在家就能輕鬆保養衣物,讓衣物纖維恢復蓬鬆,延長衣物壽命;並且深度清潔織物及居家織品,守護全家人健康。

防疫有成 腸病毒10年首見沒流行

防疫有成 腸病毒10年首見沒流行#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好消息!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民眾防疫意識提升,連帶使國內多項傳染病疫情下降且低於去年同期,其中流感、腸病毒疫情比2019年同期下降7到近9成,腸病毒更是10年來首見6月完全無流行跡象,而麻疹今年至今更是零確診,比去年同期下降100%。腸病毒疫情降9成 麻疹零確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5月31日至6月6日)國內類流感及腸病毒就診人次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71.1%及88.2%,腸病毒也是10年來首見到6月尚無腸病毒流行跡象。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如麻疹、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德國麻疹、百日咳等確診病例數較去年同期下降39~100%,而蟲媒傳染病,如日本腦炎、恙蟲病、登革熱確診病例數也較去年同期下降43~100%。疾管署推測,是因為民眾落實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加上邊境管制政策,除了阻絕武漢肺炎傳播外,也同時預防感染其他傳染病。漢他病毒病例略增 消毒防鼠患較上述傳染病趨勢不同的是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今年累計5例,較2016至2019年同期為高,病例居住地分別為南部3例、北部2例;自2010年以來累計19例,以男性12例為多,年齡以40歲以上15例為多。疾管署提醒,除了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外,也應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措施,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 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清理。

腸病毒不是小孩的專利 大人也會感染

腸病毒不是小孩的專利 大人也會感染#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50多歲身材壯碩的陳先生,因為半夜嚴重喉嚨痛跑到醫院掛急診,經過醫師初步處理之後,隔天不僅症狀沒有好轉, 喉嚨反而更紅腫、不舒服,同時出現發燒的情形。陳先生再到耳鼻喉科看診,醫師當下反射性地檢查,發現他的手掌與腳掌長了不少小紅疹,還有一些小水泡與潰瘍,醫師告訴他是感染到「腸病毒」! 他很納悶,這不是小朋友才會得的手足口病,怎麼大人也會得?    時常看到小朋友,因感染腸病毒而停課或是死亡的案例。其實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症狀大多比較輕微,也因此民眾常會和感冒與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疾病相互重疊,容易搞混。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就像狗有分柴犬、貴賓狗、拉布拉多犬等),每一型的腸病毒感染後的臨床症狀也不完全一樣,其中最惡名昭彰的是「腸病毒71型」。它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也因為腸病毒有太多型別了,即使曾經被腸病毒感染過,未來還是有可能會再被感染的。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一個種類還可再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小兒麻痺病毒因疫苗的施打關係,在台灣發生的機率偏低,但近年來仍有感染的案例發生,而其他種類的腸病毒,就有可能輪流發生。此外, 5歲以下的幼兒和新生兒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更要小心留意病情的變化。由於台灣氣候溫暖潮濕,而腸病毒又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因此以夏季4月到秋季9月為主要流行期。但其實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的個案,冬天也會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少而已。腸病毒傳播途徑與症狀腸病毒又稱為「手足口病」,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也正因為如此,在學校及公眾場合容易發生群聚傳染的狀況。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家中嬰幼兒也可能因父母或照顧者,從戶外環境或公共場所將病毒帶回家中,經由上面所提到的接觸或飛沫而感染。因為大人症狀比較輕微,所以嬰幼兒也可能因為接觸到無症狀但帶有病毒之家長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5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要特別小心留意病情的變化。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5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注意,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到大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在發病前幾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具有傳染力,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感染腸病毒後約2到10天開始出現症狀,可以在喉嚨發現水泡。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指出,每一千名5歲以內的腸病毒患者,約有1~2名會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一旦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腸病毒的死亡率可高達33%!雖然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仍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來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預防方法*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力。*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避免傳染給別人。 *注意居家及校園等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流行季節,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兒童玩具應經常清洗、消毒。 *幼童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回家後應立即洗手、更衣,沐浴。(本文摘自/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橙實文化)

台南首例 2歲女童染腸病毒重症

台南首例 2歲女童染腸病毒重症#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南市本周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患者是北區一名2歲女童,1月中旬發病後,手掌出現輕微紅疹、喉嚨紅腫、持續高燒,看診後返家突然抽搐,再被送醫,確診是腸病毒71型引起腦幹腦炎。台南市衛生局提醒,家長和學校應注意孩童健康,教導孩子勤洗手。勤洗手防疫不二法門這名女童是台南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也是全國第二例重症患者,經靜脈注射人類免疫球蛋白治療後,抽搐及高燒症狀明顯改善,已康復出院。台南市衛生局提醒,腸病毒雖未進入流行期,但社區仍可能有腸病毒71型零星個案出現,學校、教托育機構、補習班業者及家長應督導學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確實洗手,生病不上學。手部衛生為預防腸病毒最重要方法,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如廁後及擤鼻涕後應確實執行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雙手抹上肥皂,指尖、指縫、手心、手背、腕部徹底搓揉至少20秒,再以清水沖洗乾淨,防疫不二法門還是用肥皂勤洗手。使用稀釋漂白水消毒環境環境消毒建議使用漂白水,可破壞細菌、病毒蛋白質,是便宜且功效快速的消毒劑;消毒濃度建議使用 500 ppm漂白水,巿售家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6%,取 100 ml漂白水,加入 10 公升的清水中攪拌均勻即可,清潔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等防護衣物,擦拭時消毒反應時間至少10分鐘以上,再使用清水擦拭清潔,課桌椅、教具、玩具、遊樂設施、門把、娃娃車等為重點消毒目標。出現嗜睡抽搐應速就醫衛生局呼籲,腸病毒71型傳染力極強,幼童感染易造成腦膜腦炎、腦幹腦炎、腦脊髓炎,學校、教托育機構及家長應持續注意孩童健康,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盡速送醫。

照護腸病毒病童 4大注意事項

照護腸病毒病童 4大注意事項#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腸病毒於校園間傳播,並可能成為家庭與社區間疫情傳播的橋樑,導致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於8月25日至8月31日開學期間,已經新增5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疾管署提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務必加強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並落實正確勤洗手與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腸病毒71型感染的併發症 主要會出現腦炎與心肺衰竭疾管署統計,近期國內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仍處流行高峰期,今年累計3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感染腸病毒71型有25例。腸病毒感染的特殊表現,包括手足口病與疹性咽峽炎,其中腸病毒71型感染的併發症特別厲害,主要會出現腦炎與心肺衰竭,有很高的死亡率。腸病毒71型感染有一些特殊的症狀,例如:手腳水泡與紅疹特別小、大部份出現在小於5歲的兒童、通常有持續昏睡、持續嘔吐、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肌躍型抽搐)症狀。成人也會感染腸病毒卻不自知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腸病毒的風險,但一般人感染後,多為無症狀或僅有輕微感冒症狀,因此容易忽略它,許多人已感染卻不自知仍四處趴趴走。更危險的是,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就具傳染性,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嬰幼兒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遭受感染。照護腸病毒病童 4大注意事項疾管署再次呼籲,目前為腸病毒流行期間,如要清除手上的病毒和細菌,民眾應時常清洗消毒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及教導幼兒落實正確勤洗手。照護腸病毒病童注意事項:1、確實做到隔離:讓病童應居家隔離與充分休息,避免前往學校或公共場合,以免交互感染。2、適量補充水分:若孩子因為發燒、嘔吐、胃口不佳而脫水,應多喝水平衡身體的電解質,嚴重多水需經醫師評估給予點滴注射治療。3、可吃冰涼食物:口腔因腸病毒造成潰爛而疼痛,應避免熱食、刺激性的食物,可選擇易吞嚥的與可增加食慾的食物,如:果凍、布丁、冰淇淋、冷稀飯、冰地瓜。4、加強個人衛生:需正確使用「濕、搓、沖、捧、擦」方式洗手及勤洗手。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一旦發現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大醫院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