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腸病毒進入高峰 家長該準備全面防堵

腸病毒進入高峰 家長該準備全面防堵#腸病毒

繼上周新增一重症死亡病例,衛生署疾管局發出警告,正式宣布腸病毒已進入流行高峰期,由監測資料顯示,北部及台北地區最為流行,皆已突破警戒值,並又新增一例腸病毒重症71型確定病例,患者為年僅3個月大的男嬰且住在台北地區,顯示腸病毒都是在人口密集區流竄,家長必須警惕並對家裡的孩童進行陸海空防疫大作戰。

手腳掌心出現小水泡又嘔吐嗜睡 當心得了腸病毒

手腳掌心出現小水泡又嘔吐嗜睡 當心得了腸病毒#腸病毒

疾管局日前發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合併死亡個案,一名1歲10個月女童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致死,疾管局預估今年9月開學後,可能會是腸病毒流行的高風險期。衛生署台東醫院小兒科20日表示,家長必須注意小孩的日常衛生,當孩童出現手腳掌心起小水泡、持續嘔吐、嗜睡等症狀,就要特別當心,要送醫觀察。衛生署指出,該名女童於5日發病就醫,經醫生診斷為疱疹性咽峽炎,出現發燒且食慾下降,8日住院時明顯出現活動力降低、嗜睡等症狀,9日凌晨多次咳嗽合併嘔吐,之後還四肢冰冷、呼吸、心跳停止,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因為已經連續2年沒有明確的流行,以致於相當多的小朋友身上沒有71型的抗體,疾管局擔心今年9月可能會是腸病毒71型流行的危險期,提醒家長當心。衛生署台東醫院小兒科指出,腸病毒是經由口沫、或吃下含有遭病毒所污染的食物而傳染,因此家長要提醒小朋友在飯前飯後都要洗手,因為小朋友可能沒有洗手而抓食物吃,連帶將病毒吃下肚。台東醫院小兒科表示,當孩童出現手腳掌心起小水泡、持續性嘔吐、嗜睡、喉嚨痛吃不下東西、晚上睡覺時手腳會抽筋,甚至發燒等症狀,就要特別當心,必須送醫觀察。疾管局也開始進行相關的管制措施,並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的家長,要注意勤洗手、清潔以及各種玩具的消毒,盡量不要讓小朋友去公共場所玩耍,以免感染腸病毒。馬偕醫院提供資料顯示,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絕大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民眾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維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與通風,尤其是家有準媽媽或新生兒、幼兒的民眾更要特別注意防範。˙酒精對腸病毒無效!洗手才是避免感染的王道˙醫師呼籲:腸病毒變身了,請小心!˙腸病毒好發期 手腳出現紅疹應注意

女童因腸病毒致死!家長應提高警覺 注意前兆病徵

女童因腸病毒致死!家長應提高警覺 注意前兆病徵#腸病毒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1日接獲1例1歲10個月女童腸病毒併發重症通報個案,衛生局發現該女童於5日因發燒就醫,8日再因出現活動力不佳、肢體無力症狀就醫,惟出現病情急速惡化,雖經醫院緊急搶救,仍不幸於9日死亡,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驗結果判定為受腸病毒71型病毒感染而引發重症死亡案例。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本年度截至第27週(7/3~7/9)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率已達千分之5.93,目前腸病毒疫情仍持續上升,社區中仍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且適逢暑假期間,衛生局提醒家長勿輕忽此波腸病毒疫情,應持續注意寶貝的個人衛生及加強洗手;而為減少可能與疑似病患密切接觸之機會,應避免幼童進出擁擠之公共場所。衛生局也已提醒臺北市各醫療院所加強腸病毒診治,及對營業場所提醒應加強兒童遊樂設施之清潔與消毒;並請幼托機構加強環境消毒與通報,以維護幼兒健康。衛生局特別提醒家長,如寶貝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特別注意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嗜睡、意識不清、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等,若有務必攜幼童前往各大醫院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民眾如有傳染病相關問題,可撥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通報及諮詢服務專線1922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23753782,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或至衛生局網站(腸病毒疫情通報)查詢。

今年首例 一歲女童染「腸病毒71型」死亡!

今年首例 一歲女童染「腸病毒71型」死亡!#腸病毒

夏季時家長常帶小孩出外遊玩,不過要特別注意衛生,避免快樂外出卻染疾回府!衛生署疾管局15日日公佈,台北市1名1歲10個月大女童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經醫生搶救和葉克膜治療仍回天乏術。據衛生署透露,該名女童於本月5日發病就醫,經醫生診斷為疱疹性咽峽炎,出現發燒且食慾下降,8日住院時明顯出現活動力降低、嗜睡等症狀,9日凌晨多次咳嗽合併嘔吐,之後還四肢冰冷、呼吸、心跳停止,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疾管局指出,目前腸病毒急診比例有上升的趨勢,其中社區流行病毒株以約占90%的克沙奇病毒為主,而腸病毒71型僅占1%。但過去重症或死亡個案多為感染腸病毒71型,因此提醒民眾千萬不可輕忽,尤其家中若有5歲以下幼童更應隨時注意健康與衛生狀況。衛生署建議,家長可教育孩童洗手5時機,包括「用餐前」、「如廁後」、「擤鼻涕後」、「看病後」、「與小朋友玩之前」,並落實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便可大大減少罹患腸病毒的機率。由於腸病毒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以有效減少腸病毒傳播,當然最省錢的方式就是照射太陽光殺菌滅毒。

暑假安親班腸病毒發威 若染71型嚴重恐致命

暑假安親班腸病毒發威 若染71型嚴重恐致命#腸病毒

根據疾管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暑假因孩童上安親班、參加營隊增加感染腸病毒的機率,目前台灣已經進入感染腸病毒的流行期。醫師表示,今年感染腸病毒的病例以「克沙奇A病毒」最常見,若不幸感染「71型病毒」將會侵犯中樞神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甚至致死。醫師建議,家長和孩童都應養成勤洗手的習慣,若孩童出現發燒、嗜睡、嘔吐、四肢抽搐或呼吸急促等重症前兆,一定要盡速就醫。醫師表示,今年腸病毒來得較晚,五月才開始出現病例直到六月後逐漸上升,提醒家長一定要做好防範。除了讓孩童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之外,家長也必須遵守在飯前、看病前後、如廁後、擤鼻涕後、照顧小孩前等「洗手五時機」,以肥皂配合正確的洗手步驟「濕、搓、沖、捧、擦」才能有效減少手上的細菌及病毒。此外,家長也應該避免和小孩共食同份食物,並在返家後立即更衣、洗手再和小孩接觸,減少傳染機會。醫師表示,腸病毒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的兩周內,都可經由唾液、飛沫傳染給他人。若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嗜睡、嘔吐或呼吸急促等,最好趕緊就醫並在家休息、減少外出,並戴口罩預防傳染。此外,腸病毒常伴隨咽峽炎,在喉嚨深處、靠近咽峽軟顎的地方會出現潰瘍、紅點和水泡,造成疼痛及進食困難。這時家長除了讓病童按時服藥之外,也可以避免給予太燙或太熱的食物,進食困難則可以吃點冰涼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等。˙酒精對腸病毒無效!洗手才是避免感染的王道 ˙病毒活躍 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入 ˙進入腸病毒高峰期!洗手記得「搓」乾淨

氣候變化大 腸病毒傳染疫情開始上升

氣候變化大 腸病毒傳染疫情開始上升#腸病毒

近來氣候變化大,呼吸道及接觸性傳染疾病伺機而動,例如:流感、痲疹、腸病毒、水痘及腸胃道腹瀉疾病等。腸病毒流行季節多在每年4~9月,疫情於3月下旬開始上升, 5月底~6月中旬達到高峰,衛生局呼籲家長和小朋友提高警覺,腸病毒傳染力雖強,只要透過正確的衛生保健習慣及勤洗手,即可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是防治腸病毒傳播最好的預防方法。腸病毒可經由在外就學或就讀安親班的兄弟姊妹、同住之青少年或成人自外面帶回家中,並藉由接觸或飛沬途徑而傳染;玩具亦為幼童間傳染的媒介,因此照顧幼兒的大人或從外面返家的家人,一定要先洗手後才能接觸幼兒,避免傳染機會的發生。 衛生局為確保幼托機構具備良好的洗手設備,每年1~3月及7~9月期間查核幼稚園、托兒所及小學等機構之洗手設備,並宣導腸病毒防治知能,教導正確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減低腸病毒之感染。幼兒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家長仍要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疑似腸病毒重症的症狀時,可至本市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臺大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新光醫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馬偕醫院、長庚醫院、國泰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仁愛、婦幼等院區)就醫,儘速接受妥適的治療。民眾如有傳染病相關問題,可撥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諮詢專線1922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諮詢專線(02)2375-3782,將有專人為您服務。延伸閱讀「腸病毒與重症感染比較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8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