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腸病毒警報持續!入冬疫情仍未趨緩

腸病毒警報持續!入冬疫情仍未趨緩#腸病毒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居住嘉義市的4歲女童與4個月男童,以及新竹市的4歲男童,分別於本月1、2、9日出現發燒、口腔潰瘍、皮膚紅疹等腸病毒感染症狀,及活動力減低、嘔吐、肌抽躍合併心跳過速等疑似重症病徵,所幸就醫,兩名孩童已康復出院,4個月大幼童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這3名病童在發病前均有與親友生病幼童接觸過。(圖:取自疾管局)今年46例重症個案皆為感染腸病毒71型所致,其中3名幼兒不幸死亡,時序雖已入冬,但該型病毒的流行程度未見明顯趨緩,除中南部地區的疫情仍未平息外,近期北部地區亦有零星的重症個案發生。疾管局呼籲,不管大人小孩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就算天氣冷,確實洗手20秒的動作千萬不可馬虎。此外,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課」,在家充分休息,以降低傳播的機會,並使身體儘快恢復健康。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天冷不愛洗手 腸病毒持續發威

天冷不愛洗手 腸病毒持續發威#腸病毒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雖然腸病毒好發季節都在夏季,但今年入冬後腸病毒依舊活耀。根據疾病管制局監測結果,腸病毒就診千分比達到6.28,表示腸病毒疫情進入流行期,近一個月腸病毒就診千分比已達到5.47,且仍有攀升跡象。 衛生局推測,腸病毒仍持續發威的主要原因是幼童洗手步驟不正確,加上冬天冷颼颼小朋友不愛洗手,導致病毒藏匿在指縫、指甲中,透過日常生活的任何接觸動作,把病毒帶入口中引發腸病毒。衛生局表示,避免腸病毒發生,得採取正確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並落實洗手5時機─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等。不論大人及小孩都應該使用肥皂勤洗手,以有效降低傳染機率。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目前台中市仍有17個班級因腸病毒停課中,累積至今已經有282個班級停班。衛生局呼籲學校及機構加強洗手5步驟,並落實腸病毒通報及停課規定,進行腸病毒相關通報及停課作業,如違反上述規定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及第70條規定,處新台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之罰鍰。優活聚焦:●少見慢性萊姆病 高壓氧治療改善患者症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34&HN_Yr=0&HN_Mon=0●憂鬱症患者服用藥物 並非都有成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37&HN_Yr=0&HN_Mon=0●百年新娘想瘦臉 電波拉皮幫大忙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07&HN_Yr=0&HN_Mon=0

確實洗手20秒!降低腸病毒感染

確實洗手20秒!降低腸病毒感染#腸病毒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皆為4歲以下幼童,其中嘉義縣2例,桃園縣及台中市各1例,所幸4人都及時送往大醫院治療,目前皆已康復出院。今年39例重症個案皆為感染腸病毒71型所致,其中3名幼兒不幸死亡,目前該型病毒的流行程度尚未趨緩,預期明年春天疫情可能為幼兒健康帶來威脅。(圖:腸病毒症狀,出現小水泡紅疹。取自疾管局)疾管局呼籲,不管大人小孩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就算天氣冷,確實洗手20秒的動作千萬不可馬虎。此外,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課」,在家好好休息,以降低傳播的機會,並使身體儘快恢復健康。為因應明年可能發生大規模流行疫情,疾管局已於上月底召開專家會議研商因應策略,目前除透過跨部會局處合作機制,持續加強教托育機構、公共場所的防治整備情形查核作業外,另防治工作需要醫療體系全力支援,疾管局將於年底前召集責任醫院的兒科、重症等相關科別醫師加強辦理臨床處置教育訓練,並強化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的合作聯結,以利病人快速增加時,醫療資源得以調度順暢,並確保醫療品質。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急診就診率升!幅度逼流行期

腸病毒急診就診率升!幅度逼流行期#腸病毒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都是5歲以下幼兒,目前腸病毒急診就診比率持續攀升,幅度已逼近流行期,且各地區仍持續有腸病毒71型輕症與重症個案,與往年入冬後疫情即快速下降的狀況明顯不同,與2005及2008年腸病毒71型大流行的前一年冬季非常類似,預期明年疫情可能極為嚴峻,各地區的民眾與醫師均不可輕忽。新增2例為居住彰化縣的4歲5個月男童及嘉義縣的4個月大男童,兩者分別於11月21日、22日陸續出現發燒、口腔潰瘍、皮膚紅疹等腸病毒感染症狀,及嗜睡、嘔吐、肌抽躍合併心跳過速及高血壓等疑似重症病徵,所幸即時至大醫院就醫,前者康復出院,後者病況目前趨穩定,不過因肢體無力現象尚未完全改善,仍住院觀察中。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全國已有3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不幸造成3名幼兒死亡,個案分布以中南部地區較多,主要集中於彰化縣、嘉義縣、雲林縣及台南市,北部地區亦有病例。疾管局呼籲民眾,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課」,以有效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而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疫情增2重症 腸病毒71型明春恐爆大流行

腸病毒疫情增2重症 腸病毒71型明春恐爆大流行#腸病毒

往年4~9月為腸病毒盛行的階段,今年將要進入12月,腸病毒疫情仍未見趨緩。昨(22)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分別是嘉義市一名1歲女童及台南市一名6歲男童。疫情主要分布於雲嘉南地區,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腸病毒71型已3年未發生大流行,以目前情況來看,明年春季爆發大流行的機率逐漸升高。今年為止累計重症有28例,有3例不幸死亡,幼童家長須提高警覺。(圖片翻攝自疾管局)周志浩副局長指出,因為自2008年以來,腸病毒並沒有爆發大流行,所以幼兒的抗體比率較低;加上腸病毒容易傳染,發生群體感染的機會高,如果在學校等公共場所中更容易增加感染的機會。因此周志浩副局長提醒家長,若小孩有感染症狀如發燒、嗜睡、手腳無力、連續嘔吐、全身肌肉無故收縮等,應就醫診斷並在家休息,可減少與其他幼童接觸,避免造成傳播腸病毒的機會。周志浩副局長表示,腸病毒重症主要由腸病毒71型所引起,今年9月至今仍持續出現許多輕重症案例,又以雲嘉南地區的重症案例居多。通常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若沒有經過醫師治療,病程會快速惡化,最後僅有幾個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因此家長需要隨時注意小朋友,如果有相關的症狀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最後他提醒大人小孩都應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生病避免進入公共場所,才可防範腸病毒大流行的發生。小腹脂肪「挪移」豐胸 自體脂肪隆乳恐有爆漿風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81&HN_Yr=0&HN_Mon=0愛吃生魚片、活蝦 小心染沙門氏桿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8鴨肉很毒恐致皮膚病惡化?薑母鴨能進補嗎?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1&mon=11&id=459

又有腸病毒! 務必把握黃金治療期

又有腸病毒! 務必把握黃金治療期#腸病毒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居住嘉義縣的5歲9個月女童及台南市的5個月男童,兩者分別於11月8日、9日陸續出現發燒、口腔潰瘍、皮膚紅疹等腸病毒感染症狀,及活動力減低、嘔吐、肌抽躍合併心跳過速等疑似重症病徵,所幸於重症前兆初期即至大醫院就醫,於加護病房及普通病房觀察治療後,皆已順利康復中,1人已出院。依據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急診就診比率、腸病毒71型輕症及重症疫情以南區最高,中區次之,累計全國目前已有26人感染腸病毒重症,其中3人死亡;另15個縣市出現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71型已3年未出現大規模流行疫情,因此大部分三歲以下的新生兒、幼兒體內沒有腸病毒71型抗體,目前已累積為數可觀的可感染對象,加上臺灣地狹人稠,且各地交流頻繁,極有利於疫情蔓延,提醒家有嬰幼兒的家長及醫師千萬不可輕忽。疾管局呼籲民眾,無論家長及學童皆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時時正確勤洗手,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課」,以有效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幼稚園、托兒所、安親班)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影音/腸病毒疫情不減 雲嘉南今年特別高

影音/腸病毒疫情不減 雲嘉南今年特別高#腸病毒

天氣轉涼冷,但腸病毒威脅不減!疾管局今天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分別是在嘉義中埔鄉的1歲3個月及5歲一個月的男童。另外,疾管局也發現,今年雲嘉南地區腸病毒急診就診率,以及腸病毒71型輕症、重症疫情,高於全國其他地區,所以提醒家長一定要特別留意。儘管已經進入冬季,腸病毒還是持續發威,上周又新增2例腸病毒71型重症病例,分別是居住在嘉義中埔鄉的1歲3個月及5歲一個月的男童,所幸在初期,就立即診斷就醫,目前已經康復出院。疾管局提醒,目前雲嘉南地區腸病毒急診就診比率,及腸病毒71型輕症、重症疫情,都明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由於腸病毒71型已經有3年沒有出現大規模流行,疾管局預計明年可能爆發大流行的機率會逐漸升高。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很強,在學校、安親班等場所最容易傳播,而且又以學齡前的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疾管局提醒,平時除了要勤洗手之外,一旦孩子出現嗜睡、嘔吐、活動力不佳、高燒或呼吸急促等症狀,就要立刻就醫治療。※新聞內容由公視晚間新聞提供雲嘉南腸病毒疫情高! 已有8例重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22&HN_Yr=0&HN_Mon=0流感大流行致社會失序怎辦? 衛生署進行推演強化應變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23&HN_Yr=0&HN_Mon=0女性吃口服避孕藥後「嘿咻」 恐致男性攝護腺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31&HN_Yr=0&HN_Mon=0

雲嘉南腸病毒疫情高! 已有8例重症

雲嘉南腸病毒疫情高! 已有8例重症#腸病毒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居住嘉義縣的中埔鄉的1歲3個月及5歲1個月男童,兩者分別於11月4日、11月5日陸續出現發燒、皮膚紅疹、口腔潰瘍、活動力減低及肌抽躍等症狀,所幸於重症前兆初期立即至大醫院就醫,兩者於加護病房及普通病房觀察治療後,皆已康復出院,經疫調發現,兩者與其同住或同班的幼童,先前皆有人曾感染腸病毒。疾管局呼籲民眾,不論家長及學童皆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時時正確勤洗手,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課」的防疫觀念,以有效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目前雲嘉南地區腸病毒急診就診比率、腸病毒71型輕症及重症疫情皆明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今年迄今該地區已有8例重症個案,皆由該型病毒造成,並有1人不幸死亡。提醒民眾,由於該型病毒已有3年未出現大規模流行疫情,預期明年爆發大流行的機率日益升高,目前除雲嘉南四縣市之外,還有其他11個縣市亦有腸病毒71型輕症或重症個案,遍及北中南東與離島,全國統計已有3名幼童不幸死亡,所以雖然進入冬季,已過往年腸病毒主要流行季節,提醒家有嬰幼兒的家長及醫師仍然不可輕忽。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與教托育機構(幼稚園、托兒所、安親班)等場所最容易傳播,以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童隔離,減少接觸,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