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腸病毒71型試劑將量產 30分鐘馬上知道

腸病毒71型試劑將量產 30分鐘馬上知道#腸病毒

腸病毒71型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讓不少小朋友家長十分擔心,雖然現在處於冬季腸病毒疫情未傳出嚴重疫情,不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依往年經驗推斷,明年3、4月腸病毒恐怕爆發20萬幼童感染的大流行,而疾管局18日宣布以開發出「腸病毒71型抗體IgM檢驗試劑技術」,已授權給生技公司,預估近期會上市,該項技術能在30分鐘內檢驗出腸病毒71型,可控制疫情、降低死亡率。(圖為腸病毒宣導海報,翻攝自衛生署感染科衛教資訊。)疾管局表示,防堵腸病毒一直是台灣週期性防疫的重點,早期篩檢可以避免腸毒發展成重症,以往長毒檢驗需耗時6小時至最長14天的時間,嚴重拖延病情,該項腸病毒71型抗體IgM檢驗試劑技術僅需30分鐘,利用一滴血檢驗,不需倚賴機器且容易操作,利於一般民眾使用。近期內將該項技術的試劑商品化,如同驗孕棒般檢驗,期待可以幫助醫師診斷、控制疫情,保障民眾生命安全。

幼童染腸病毒 疑相互傳染導致

幼童染腸病毒 疑相互傳染導致#腸病毒

時序已過往年腸病毒流行期,但傳染風險依然存在,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居住台中市的1歲7個月及台南市的1歲3個月男童,分別於本月2、5日出現發燒、口腔水泡、手腳紅疹感染症狀,所幸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狀況穩定;疾管局呼籲,腸病毒疫情尚未明顯趨緩,不論大人小孩都要多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以降低傳染機會。疾管局表示,兩名新增男童病例,本月初感染腸病毒後,出現發燒、口腔水泡、手腳紅疹及嗜睡、活動力減低、肌抽躍合併心跳過速、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送醫治療後已無大礙;疫調發現,2名個案發病前皆曾接觸家中年紀較大的腸病毒病童,研判應是幼童間相互傳染。疾管局強調,不管大人或小孩都可能感染腸病毒,大人與較年長的小孩通常症狀較輕微或是無症狀,但是仍有傳染力,常為年幼病人的感染來源,所以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與家中嬰幼兒隔離,以降低傳播機會。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去年共計57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3名幼兒不幸死亡,目前疫情尚未趨緩,本年已發生2例重症個案,顯示腸病毒71型威脅仍持續存在。由於腸病毒71型已3年多未曾大流行,3歲以下的嬰幼兒大多未曾感染,預估本年3、4月後應有一波大規模流行,家有嬰幼兒的家長應小心防範。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並避免與腸病毒病人接觸。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易在家庭與校園傳播!請勤洗手

腸病毒易在家庭與校園傳播!請勤洗手#腸病毒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居住嘉義縣的5歲女童,自去年12月27日起出現發燒、口腔潰瘍、手足紅疹等腸病毒感染症狀,及食慾差、活動力減低、心跳過速、步態不穩等疑似重症病徵,所幸及時赴大醫院就醫,目前於普通病房住院治療中,恢復情況良好。疫調發現,兩位就讀國中的女童家人,在她發病前一兩天也被診斷感染腸病毒。疾管局呼籲,不管大人或小孩都可能感染腸病毒,大人與較年長的小孩通常症狀較輕微或是無症狀,但是仍有傳染力,常為年幼病人的感染來源,面對蠢蠢欲動的腸病毒71型疫情,大人小孩都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課」,且盡量不要接觸嬰幼兒,以降低傳播及發生重症的機會。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去年56例重症個案皆為感染腸病毒71型所致,其中3名幼兒不幸死亡。時序入冬,但腸病毒71型疫情卻未如往年同期趨緩,目前仍以中區及南區的疫情較高,其他縣市亦陸續出現腸病毒71型的輕症及重症個案,顯示該型病毒的威脅仍在,不可輕忽,尤其家有嬰幼兒的民眾更應小心防範。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並避免與腸病毒病人接觸。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又有腸病毒感染案例!請注意家中幼兒

又有腸病毒感染案例!請注意家中幼兒#腸病毒

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居住台中市的1歲10個月女童、彰化縣的2歲及台南市的8歲女童,分別於本月4、15、19日出現發燒、口腔潰瘍、皮膚紅疹等腸病毒感染症狀,及活動力減低、肌抽躍合併心跳過速、下肢無力等疑似重症病徵,所幸及時赴大醫院就醫,3名個案皆已順利康復出院。疫調發現,此3名腸病毒重症個案發病前皆曾接觸親友中的腸病毒病童。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時序雖已入冬,腸病毒71型疫情卻未如往年同期趨緩,本年53例重症個案皆為感染腸病毒71型所致,其中3名幼兒不幸死亡。雖然整體腸病毒疫情呈現下降趨勢,但感染腸病毒71型常見的手足口病疫情卻未趨緩,目前以中區及南區的腸病毒71型活動情形較高,但其他縣市亦陸續出現感染該型病毒的輕症及重症個案,顯示腸病毒71型威脅仍持續存在,不可輕忽。  疾管局呼籲,面對蠢蠢欲動的腸病毒71型疫情,不管大人小孩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生病應儘速就醫,落實「生病不上課」,在家充分休息以降低傳播的機會,使身體儘快恢復健康。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並避免與腸病毒病人接觸。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影音/流感、腸病毒 估春節達高峰

影音/流感、腸病毒 估春節達高峰#腸病毒

天氣愈冷,流感疫情的熱度愈高!上個星期又多了一個死亡病例。疾管局估計、疫情可能在春節前後達到高峰。這次新增的流感死亡病例,是一名家住北部的82歲阿嬤,本身有糖尿病,月初病發後持續惡化,治療後仍不幸死亡。另外、家長也要特別留意、今年的腸病毒疫情到了冬天還沒有明顯緩和,仍然有重症病例出現。不管是大小朋友、都要注意個人衛生。

腸病毒仍肆虐 手足口病就診率持續升

腸病毒仍肆虐 手足口病就診率持續升#腸病毒

時序入冬,腸病毒71型疫情未見明顯趨緩,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居住花蓮縣的3歲5個月男童,本月2日出現發燒、口腔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後續出現活動力減低、肌抽躍等疑似重症病徵,所幸及時就醫,已順利康復出院。疫調發現,該名腸病毒幼兒重症個案發病前曾接觸親友中的生病幼童,疾管局呼籲,面對腸病毒71型疫情,不管大人小孩都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生病應儘速就醫,落實「生病不上課」,在家充分休息以降低傳播的機會,使身體儘快恢復健康。本年50例重症個案皆為感染腸病毒71型所致,其中3名幼兒不幸死亡,目前由腸病毒71型引發手足口病的就診率持續上升,除中南部地區疫情仍未平息,近期其他地區也有零星重症個案發生,且社區監測發現北部地區的腸病毒71型個案有明顯增多的趨勢。疾管局提醒民眾,臺灣地狹人稠,各地區往來密切,極利於腸病毒傳播,各地區的醫師及家有幼兒的民眾均應小心防範。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並避免與腸病毒病人接觸。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醫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影音/腸病毒疫情升溫 注意幼童健康

影音/腸病毒疫情升溫 注意幼童健康#腸病毒

氣象局表示,到了本周四,又會有一波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到時候,天氣又變得濕冷。而就在天氣越來越冷的同時,疾管局也提醒民眾,國內外的腸病毒疫情還是沒有趨緩,尤其是中國大陸跟香港,病例越來越多,民眾過年期間出國旅遊,一定要提高警覺。儘管已經入冬,但最近民眾如果要到香港、大陸和東南亞地區一定要特別注意,根據國際監測資料,今年國內腸病毒疫情入冬後也未見趨緩,今年截至目前,已有46例腸病毒71型重症,其中3人不幸死亡。在越南今年也出現腸病毒71型大流行,截至10月中已累計通報8萬例手足口病病例,有137例死亡,而且多數為兒童。此外,大陸今年至11月共報告150多萬例,其中有470例死亡,香港今年截至12月8日共累計234件手足口病群聚感染,有68例腸病毒71型病例,其中4例重症,並有1例死亡。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中、學校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其中又以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疾管局提醒家長,孩子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等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出國旅遊也要勤洗手,以免感染。※公視新聞提供http://news.pts.org.tw/news_detail.php?NEENO=198586

大陸、東南亞腸病毒疫情持續發燒 孩童出國要小心

大陸、東南亞腸病毒疫情持續發燒 孩童出國要小心#腸病毒

雖然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但是腸病毒的以情似乎沒有緩和下來,日前疾管局就已經發出警告,強調腸病毒71型疫情尚未明顯趨緩,民眾要該要提高警覺。除了台灣之外,疾管局昨(18)提醒民眾,越南、中國大陸、香港等近期腸病毒活躍程度上升,如果要前往當地的民眾,一定要注意相關的衛生情形。(圖片翻攝自疾管局的宣傳單張。)疾病管制局表示,雖然已經入冬季,但是越南、中國大陸、香港等地的腸病毒疫情仍持續延燒,尤其越南出現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大流行,已有137例死亡,而且大多數為兒童。因此疾管局提醒民眾與當地華僑,應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正確勤洗手,對幼童更應加強保護。越南今年出現腸病毒71型大流行,已有137人死亡,其中多數為兒童。此外,中國大陸今年到11月為止,已有470人因為腸病毒死亡,且每月病例數皆高於歷年同期的數字,而且最近還有上升的趨勢。疾管局強調,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疾管局也表示,大部分感染腸病毒的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但是會有少數出現嚴重併發症;一般來說,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若家中兒童發生手足口症,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下面影片是疾管局宣傳勤洗手,分享自Youtub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