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今年首例 一歲女童染「腸病毒71型」死亡!

今年首例 一歲女童染「腸病毒71型」死亡!#腸病毒

夏季時家長常帶小孩出外遊玩,不過要特別注意衛生,避免快樂外出卻染疾回府!衛生署疾管局15日日公佈,台北市1名1歲10個月大女童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經醫生搶救和葉克膜治療仍回天乏術。據衛生署透露,該名女童於本月5日發病就醫,經醫生診斷為疱疹性咽峽炎,出現發燒且食慾下降,8日住院時明顯出現活動力降低、嗜睡等症狀,9日凌晨多次咳嗽合併嘔吐,之後還四肢冰冷、呼吸、心跳停止,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疾管局指出,目前腸病毒急診比例有上升的趨勢,其中社區流行病毒株以約占90%的克沙奇病毒為主,而腸病毒71型僅占1%。但過去重症或死亡個案多為感染腸病毒71型,因此提醒民眾千萬不可輕忽,尤其家中若有5歲以下幼童更應隨時注意健康與衛生狀況。衛生署建議,家長可教育孩童洗手5時機,包括「用餐前」、「如廁後」、「擤鼻涕後」、「看病後」、「與小朋友玩之前」,並落實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便可大大減少罹患腸病毒的機率。由於腸病毒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以有效減少腸病毒傳播,當然最省錢的方式就是照射太陽光殺菌滅毒。

暑假安親班腸病毒發威 若染71型嚴重恐致命

暑假安親班腸病毒發威 若染71型嚴重恐致命#腸病毒

根據疾管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暑假因孩童上安親班、參加營隊增加感染腸病毒的機率,目前台灣已經進入感染腸病毒的流行期。醫師表示,今年感染腸病毒的病例以「克沙奇A病毒」最常見,若不幸感染「71型病毒」將會侵犯中樞神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甚至致死。醫師建議,家長和孩童都應養成勤洗手的習慣,若孩童出現發燒、嗜睡、嘔吐、四肢抽搐或呼吸急促等重症前兆,一定要盡速就醫。醫師表示,今年腸病毒來得較晚,五月才開始出現病例直到六月後逐漸上升,提醒家長一定要做好防範。除了讓孩童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之外,家長也必須遵守在飯前、看病前後、如廁後、擤鼻涕後、照顧小孩前等「洗手五時機」,以肥皂配合正確的洗手步驟「濕、搓、沖、捧、擦」才能有效減少手上的細菌及病毒。此外,家長也應該避免和小孩共食同份食物,並在返家後立即更衣、洗手再和小孩接觸,減少傳染機會。醫師表示,腸病毒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的兩周內,都可經由唾液、飛沫傳染給他人。若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嗜睡、嘔吐或呼吸急促等,最好趕緊就醫並在家休息、減少外出,並戴口罩預防傳染。此外,腸病毒常伴隨咽峽炎,在喉嚨深處、靠近咽峽軟顎的地方會出現潰瘍、紅點和水泡,造成疼痛及進食困難。這時家長除了讓病童按時服藥之外,也可以避免給予太燙或太熱的食物,進食困難則可以吃點冰涼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等。˙酒精對腸病毒無效!洗手才是避免感染的王道 ˙病毒活躍 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入 ˙進入腸病毒高峰期!洗手記得「搓」乾淨

氣候變化大 腸病毒傳染疫情開始上升

氣候變化大 腸病毒傳染疫情開始上升#腸病毒

近來氣候變化大,呼吸道及接觸性傳染疾病伺機而動,例如:流感、痲疹、腸病毒、水痘及腸胃道腹瀉疾病等。腸病毒流行季節多在每年4~9月,疫情於3月下旬開始上升, 5月底~6月中旬達到高峰,衛生局呼籲家長和小朋友提高警覺,腸病毒傳染力雖強,只要透過正確的衛生保健習慣及勤洗手,即可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是防治腸病毒傳播最好的預防方法。腸病毒可經由在外就學或就讀安親班的兄弟姊妹、同住之青少年或成人自外面帶回家中,並藉由接觸或飛沬途徑而傳染;玩具亦為幼童間傳染的媒介,因此照顧幼兒的大人或從外面返家的家人,一定要先洗手後才能接觸幼兒,避免傳染機會的發生。 衛生局為確保幼托機構具備良好的洗手設備,每年1~3月及7~9月期間查核幼稚園、托兒所及小學等機構之洗手設備,並宣導腸病毒防治知能,教導正確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減低腸病毒之感染。幼兒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家長仍要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疑似腸病毒重症的症狀時,可至本市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臺大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新光醫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馬偕醫院、長庚醫院、國泰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仁愛、婦幼等院區)就醫,儘速接受妥適的治療。民眾如有傳染病相關問題,可撥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諮詢專線1922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諮詢專線(02)2375-3782,將有專人為您服務。延伸閱讀「腸病毒與重症感染比較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87

酒精對腸病毒無效!洗手才是避免感染的王道

酒精對腸病毒無效!洗手才是避免感染的王道#腸病毒

台灣今年隨地球暖化效應氣候的丕變,一些體質較弱的如老人、小孩、孕婦等較容易因天氣的變化而感染疾病。天主教聖功醫院皮膚科張賴妙珣醫師表示,今年除了流感疫情嚴重,另外腸病毒病情更顯得不一樣!醫師特別提醒民眾多留意,以免延誤診斷。張賴妙珣解釋,腸病毒這個名詞經由大眾傳媒長期的報導,一般社會大眾並不陌生,只是認識不深而已。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喉嚨腫痛或輕微嘔吐等類似一般感冒症狀,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少數重症併發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等,甚至多年前在台灣曾有造成人心惶惶的致死案例。典型的手足口病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具特色的橢圓形灰白色小水泡(旁邊合併一圈紅色外圍),主要分布於口腔內部及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疼痛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張賴妙珣說明,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腸病毒潛伏期為2~10天,平均約3~5天。夏季、初秋是腸病毒大流行時期,通常9月開學後為高峰,之後疫情會漸緩,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今年10月疫情持續上升,未見趨緩。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6歲以下幼童居多,但今年出現較多青少年及成人患者。根據報導,香港今年的腸病毒破十年紀錄,成年人感染腸病毒的案例也明顯增加。腸病毒是常見疾病,即使症狀不嚴重,也要就醫檢查,如果罹病,最好能停止上班、上課,居家隔離1周在家多休息,並消毒接觸過物品及環境,避免傳染他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喉嚨破、喉嚨痛難以進食時,可多吃涼的食物,例如布丁、牛奶、豆漿或果汁)。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若孩子高燒三天不退、不能吃、不能睡,且睡覺有抽搐現象,即是腸病毒重症的初期症狀,應立即送孩子赴大醫院救治。張賴妙珣提醒民眾,腸病毒不怕酒精,不怕含抗菌成分的消毒液,因此吃飯前後、如廁後、幫小孩換尿布後,一定要用清水及肥皂將手洗乾淨,且洗手後,盡量不要用手接觸眼、口、鼻等黏膜處,避免感染。腸病毒的預防包含出門要戴口罩,少去密閉、人多的空間,避免被感染。咳嗽時,要記得掩口,減少口沫散布。孕婦、新生兒及幼童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當然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是預防保健的不二法門。延伸閱讀「腸病毒案例」: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517

法定傳染病有63種疾病之多 如何避免被傳染?

法定傳染病有63種疾病之多 如何避免被傳染?#腸病毒

民國98年H1N1流行期間,入境人士多數會說:「我沒有怎樣呀!飛機上有些悶熱,所以體溫比較高。」;法定傳染病新通報個案會這樣說「會傳染嗎?我都好好的耶!」;家人或朋友通常是「我們住在一個屋簷下,會被他(她)傳染嗎?可不可以把他關到好了再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社區傳染病防治組護理長胡寶筠表示,傳染病即便是到了科技發達、生活水準大幅提昇的二十一世紀,仍然是一件讓染病者或是社會大眾會產生騷動事件。胡寶筠指出,其實傳染病的傳染途徑大概分成5種:透過糞/口傳遞、空氣或飛沫、血液或體液交換、蟲媒傳染,或是腸道。近年較廣為人知的有:腸病毒、結核病、紅眼症、H1N1、愛滋病、B或C型肝炎、登革熱、恙蟲病、阿米巴或桿菌性痢疾、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現有法定傳染病共有5類,63種疾病別,另外還有約11種較常見的非法定傳染疾病。這些疾病的傳染方式現多已能確定,只要有正確防護觀念,是可以避免傳染情形擴大。為杜絕傳染疾病,需要練就「防疫金鐘罩」的功夫。胡寶筠說明如下:第一式「洗手」,正確洗手五步驟(乾濕洗手要正確)再加上應洗手的5時機,可以有效阻絕大部份傳染疾病。第二式「戴口罩」,當自己體能狀況較差、處理大眾餐飲服務或有流鼻涕、咳嗽的症狀時,應正確配戴防護口罩。處理鼻涕或痰液時,應以衛生紙包裹妥適後再丟棄。第三式「環境處理」,善用漂白水(含氯成份)、75%的酒精或是日光曝晒方法,去除環境病原體。居家或辦公地點的積水容器,應該持續「巡,倒,清」守則。第四式「疫苗接種」,讓身體產生對抗能力,例如每年接受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有了這樣的能力,疾病很難上身。另外還要避免與他人有體液或血液交換的機會,不要共用針具、稀釋液等物品,進行兩情相悅也要使用保險套,記得定期接受傳染疾病篩檢,尤其是懷孕婦女或婚前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影響伴侶或下一代健康。「99年全民驗愛滋活動」將於11月26日展開,至12月3日截止,提供年滿20歲民眾,愛滋病毒及梅毒檢測。臺北市的活動地點可以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索取,聯合醫院各院區及院外門診部皆可服務,歡迎所有市民關心自身健康情形共同參與!延伸閱讀「外科口罩穿戴步驟」: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543

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 該如何防範?

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 該如何防範?#腸病毒

文/奇美醫院電子報第26期 小兒感染科主任 陳俊達醫師2009 年春天,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H1N1 新型流感(豬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剛開始以星火燎原之勢擴散,但經醫學界及各國政府努力,從對此種結合豬流感、人類流感的新病毒型所知不多,到研發出疫苗進而控制疫情,也終於讓國人緊繃的神經可稍微放鬆,可是隨著氣候加溫,腸病毒的季節又來了!腸病毒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持續的存在於人類生活環境之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皆可能有感染個案發生。加上每年約有二十萬新生兒出生,易成為感染的危險族群,因此,腸病毒感染的流行,每年仍將週期性在臺灣地區出現。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流行種類可能隨時隨地有所不同,感染某一種血清型腸病毒後,只對該型病毒具有免疫力,並不能保護不受其他血清型腸病毒感染,但是有可能臨床症狀逐漸減輕。特別是腸病毒71 型是近年來最常引發台灣重症或死亡病例血清型,很遺憾的是尚無疫苗或特效藥可預防或治療。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可經由腸胃道(糞、口、水、食物)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及糞便即都有病毒存在,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排放出病毒,時間可長達4 到8週之久,成為潛在感染源,增加防治上的困難。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約有50%到80%的人不會發病,或只有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不自覺成為傳播媒介,將病毒傳給嬰幼兒,引發嚴重症狀,且臺灣地狹人稠,若未及時控制, 很容易年復一年造成全面流行。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心肌炎、流行性肌肋痛、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等。其中最常見兩種疾病分別是:疱疹性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 至7 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手足口病:特徵為發燒及出現黏膜小水泡及潰瘍,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皮膚小水泡主要分佈於四肢,特別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臨床常因口腔嚴重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約為7 至10 天。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如退燒、點滴注射以避免脫水及低血糖,咽峽部潰瘍的止痛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 到10 天內逐漸自行痊癒,僅有極少數病患會出現嚴重併發症(腦幹腦炎、肺水腫、肺出血)。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治療,首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方面仰賴臨床醫師提高警覺,更重要是讓第一線照顧者有敏銳警覺性,必須不斷提醒教育他們了解三大重症前兆:「持續昏睡、持續嘔吐與肌躍型抽搐」。對於腸病毒感染病患,應該囑咐家屬特別注意觀察這三種重症前兆,一有懷疑即應立刻轉送醫院治療。雖然腸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但可簡單藉由養成良好衛生保健習慣,也就是「洗手」來預防,洗手為降低腸病毒感染機會最實際又有效方法,故積極宣導「勤洗手,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的預防觀念,為醫生和醫療單位責無旁貸責任。

注意!春冬流行的輪狀病毒在夏季出現

注意!春冬流行的輪狀病毒在夏季出現#腸病毒

暑假來臨,又到了腸病毒與腸胃感染的高峰期,尤其抵抗力差的小朋友需要更加小心。光田綜合醫院急診室與小兒科門診上周就接獲數例因腸病毒或消化道感染問題住院的小朋友,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原本於春天和冬天流行的輪狀病毒,竟然也在夏天出現,目前院內已有兩例個案,因此呼籲家長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小兒科江國樑醫師表示,輪狀病毒好發於每年的冬、春兩季,但是近期北部卻陸續發現數例感染個案,而光田醫院也已出現了兩例,需要大家提高警覺。醫師解釋,輪狀病毒好侵犯三個月至二歲的嬰幼兒,潛伏期約二至七天,發病初期幼童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發燒、睏倦,之後便有反覆的嘔吐,之後即逐漸因腸黏膜發炎而開始腹瀉,由於幼童年紀小,因此極易因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而使得病情惡化。因為輪狀病毒的傳染力很高,因此家長需特別留意。此外,減少幼童出入公共場所及照顧幼童前多洗手,亦是杜絕病菌傳播給小孩的機會。另外也提醒民眾要力行「濕、搓、沖、捧、擦」的正確洗手方法,且家長自身也別忘了要勤洗手,尤其在外出返家後最好先洗手後再抱小孩,以免讓自己也成為病毒的傳播媒介。若發現家中小朋友出現上述輪狀病毒症狀或有持續性發燒、食慾不振、口腔潰瘍、嗜睡、抽搐、意識不清、手腳無力或呼吸急促等腸病毒症狀時,即應儘早就醫。

夏日腸病毒來襲 家長須注意

夏日腸病毒來襲 家長須注意#腸病毒

家中有小寶貝的家長們要注意啦,令人聞之喪膽的腸病毒要發威囉!!天主教聖功醫院小兒科謝佩穎醫師表示,除了腸病毒之外,由於天氣太熱而引起的異位性皮膚炎加劇與中署,也是家長們不可輕忽的健康問題。大多數感染到腸病毒的小朋友症狀很輕微,在口腔會出現潰瘍。腸病毒典型的表現以手足口病或咽峽炎較為常見,單純只有口腔後方有潰瘍稱為咽峽炎,若口腔有潰瘍而且手掌以及腳掌有水泡,這就是手足口病。大多數被感染兒童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腸病毒的種類太多,沒有疫苗能預防,且不是得過一次就不會再得,遇到不同病毒,仍有可能再得病。如何避免呢?只要平常多洗手、多注意孩子營養,就能夠降低感染到腸病毒的危險。謝佩穎說明,「異位性皮膚炎」是溼疹的一種,容易發生在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慢性搔癢性皮膚病變,容易復發且致病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明確,目前被視為是一種天生皮膚的缺陷且和遺傳有關,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異位性皮膚炎在夏天的時候偶而也會有惡化的情形。主要的原因在於夏天天氣比較炎熱,比較容易出汗,而出汗容易引起癢感,因而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且惡化。因此可考慮使用空調降溫,避免戶外激烈的活動可減緩不適。同時也要避免用過熱的水沐浴、沐浴時間不宜過久。洗完澡,在身體處於微濕時立刻擦上凡士林或保濕乳液。此外,避免讓皮膚直接接觸粗纖維的衣物,如毛衣、尼龍,並穿著寬鬆的棉織物,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中暑」係因環境溫度過高,引起體溫極度上升,而產生的身體不適及昏迷。幼兒較大人容易中暑,尤其是台灣的炎炎夏日,氣溫又高、溼度又重,更不能掉以輕心。謝佩穎進一步說明中暑的症狀與預防:第一種症狀:寶寶起先是煩躁不安及哭鬧,接著馬上會不醒人事,或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第二種症狀:膚色紅潤,但觸摸感覺乾燥、溫熱,體溫升高甚至可達40℃以上。第三種症狀:呼吸及脈搏加速。中暑的預防:不要把小寶寶包裹太緊。注意水份(清淡液體)的給予,尤其若原本就有生病發燒或腹瀉的情況,特別要注意補充水分,勿使身體水分喪失過多而導致脫水。勿使寶寶在大太陽之下曝曬。維持四週環境的通風,並保持適宜的溫度。此外「登革熱」也須小心注意。感染登革熱時會有發燒、劇烈的關節疼痛和肌肉痛症狀;更嚴重時,會有致死的危險。目前治療方法為退熱劑和鎮痛藥物來減輕病症。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是登革熱傳播的媒介,滋生的場所為屋內外各種積水容器中。謝佩穎提醒民眾,避免蚊蟲叮咬,例如:裝紗窗、紗門、清除居家附近的積水容器等,是目前對付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