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質

月經來潮血鈣降低 鈣質補充很重要

月經來潮血鈣降低 鈣質補充很重要#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性對鈣質的需要量與卵巢的活動有關,有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血鈣降低,而有緊張、暴躁,或是情緒沮喪等現象。在月經開始來潮時,血鈣降得更低,時常造成子宮壁的肌肉痙攣。青春期月精來潮 服用鈣片減緩抽筋青春期的少女情況特別嚴重,若不固定服用鈣片,這種情形可能會從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持續至月經完全結束。如果只是輕微的抽筋,可以每隔一小時服用鈣片,直到不再抽筋為止;此種月經性抽筋,通常會在半個小時內停止。婦女在更年期,卵巢荷爾蒙分泌不足,會產生嚴重鈣質缺乏的症狀。必須補充大量的鈣質,並確定鈣質完全為血液吸收,避免從腎臟流失。充足攝取鈣質 緩和更年期暴躁、盜汗攝取充足的鈣質,可以避免婦女在更年期時暴躁、燥熱、夜間盜汗、腿部抽筋或是情緒沮喪等情形。甚至在月經完全停止後,每個月的月經週期,仍然可以感覺鈣質的缺乏症狀,此時即應該增加鈣質的攝取量。早期的醫學書籍曾記載,以注射鈣質治療肋膜炎的劇烈疼痛。令人不解的是,鈣質並未廣泛的被用來緩和其他各種疼痛。有一位醫師說,他只將一至四克的葡萄糖鈣注射到病人的血管中,不用鎮靜劑,便能立即止痛。(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講座/保鈣飲食知多少?

講座/保鈣飲食知多少?#鈣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體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為鈣質,99%的鈣質是分布在骨骼與牙齒,如果鈣質攝取不足常見的併發症有骨質軟化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一般而言,骨密度會在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隨著年紀增加,骨鈣會慢慢流失。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會比同年齡的男性更快。此場團衛將由林郁珊營養師提供如何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調整飲食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營養科 02-8966-7000轉1305或2046。名稱:保鈣飲食知多少?時間:106年10月23日 星期(一) 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女性大腸癌患者增 與全力防曬有關?

女性大腸癌患者增 與全力防曬有關?#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沒有紫外線,人體就無法製造維生素D,也就無法攝取到鈣質!維他命D是腸攝取鈣時的必要元素!人類的皮膚照射到陽光時,就會製造出維他命D。維他命D具有讓骨骼吸取鈣質的作用,所以如果不照射到紫外線,幾乎無法製造出維他命D。即使你攝取再多的鈣質,如果體內的維他命D不足時,會使身體無法吸收到鈣質。接著為了彌補血液中的鈣質不足,骨骼就會因此而溶解。研究:鈣質可以預防大腸癌攝取鈣質及維他命D與預防大腸癌息息相關,這一點在日本幾乎沒有人知道,從1990年代後半期許多歐美大規模研究中,相繼發表了有關鈣質能夠降低大腸癌的發病風險的報告。另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睽違10年所改訂的2007年的報告書中,做出了這樣的結論:「鈣質幾乎確定可以預防大腸癌。」由肝臟製造後排出腸中的膽汁,雖然是消化液,其中所含的膽汁酸如果在腸內變化為二次膽汁酸,就會致癌。但也有一說是,這種二次膽汁酸只要與鈣質結合,就會無毒化,並排泄在糞便之中。不常照射陽光須多攝取維他命D的食物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的溝上哲也教授等人,在2000年至2003年之間,以福岡市及其近郊的836位大腸癌住院患者以及861位非大腸癌住民為對象進行調查,詢問他們關於148項食品的攝取頻率與攝取量、職業(工作中是否有步行)、抽菸、飲酒、日常生活的活動量等等,詳細地調查了他們與大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為經常照射陽光與不常照射陽光的人,以維他命D的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來分析後發現,不常照射陽光的人,只要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D,罹患大腸癌風險就會降低。總而言之,調查結果顯示,從事內勤工作等不常照射陽光的人,必須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D,這是相當重要的事情。紫外線的確是造成斑點及皺紋的原因,過度曝曬於陽光之下,會帶給皮膚傷害,應該盡量避免。但其實日本女性癌症罹患率第1名就是大腸癌,這個數據應該與日本女性過度杜絕UV紫外線有關係吧。照射陽光時皮膚會製造出大量的維他命D,以預防癌症的觀點來看,適度的日光浴是相當重要的。你覺得,減少斑點及皺紋重要,還是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較令人安心呢?(本文摘自/自然醫學博士教你真健康常識/蘋果屋出版)

講座/保鈣飲食知多少?

講座/保鈣飲食知多少?#鈣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體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為鈣質,99%的鈣質是分布在骨骼與牙齒,如果鈣質攝取不足常見的併發症有骨質軟化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一般而言,骨密度會在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隨著年紀增加,骨鈣會慢慢流失。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會比同年齡的男性更快。此場團衛將由吳詠如營養師提供如何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調整飲食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營養科 02-8966-7000轉1305或2046。名稱:保鈣飲食知多少?時間:106年6月30日 星期(五)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5種營養素發功 補鈣才會成功!

5種營養素發功 補鈣才會成功!#鈣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加上飲食習慣不良、少運動,越來越多人面臨骨質流失、骨鬆威脅。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師趙順榮指出,骨骼健康、骨密度都與鈣攝取量息息相關。若想補充鈣質、提升鈣質吸收率,除了鈣離子,維生素D、B群、礦物質鎂、鋅等也都非常重要。5種營養素共同作用 促進骨骼健康趙藥師分析,研究顯示,攝取充足鈣質,不但可預防骨質疏鬆症,對降低直腸癌、男性前列腺癌風險也有幫助,鈣濃度充足,肌肉、心臟才能正常收縮,神經功能也才能維持順暢。維生素D則可促進鈣質吸收,當缺乏維生素D,骨骼容易變薄、變脆。鈣:鎂 黃金比例2:1此外,礦物質鎂可幫助骨細胞對鈣的吸收、利用,臨床研究證據顯示,鈣與鎂的比例為2:1,較能提升鈣質吸收率、利用率。而礦物質鋅主要在促進骨骼形成,對於提升免疫力、維持正常食慾、味覺,也有正面效益。至於維生素B群則可以維持心臟、神經系統健康,並減少腰酸背痛發作風險。碳酸鈣 較為穩定、安全趙藥師表示,「鈣補充劑主要成分為鈣化合物,如碳酸鈣、磷酸鈣、檸檬酸鈣等」,以吸收率來說,磷酸鈣約25%,碳酸鈣約27%,檸檬酸鈣為35%,民眾選購鈣補充劑時,要多注意鈣離子含量、來源。依據美國藥典鈣元素比率數據,碳酸鈣為40%,因此較為穩定、安全。正常成年人 每日鈣攝取量建議800-1000毫克以一般正常成年人來說,每天鈣質攝取量約需要800-1000毫克,更年期女性為1000毫克,建議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睡眠服用鈣片,避免食物影響鈣質吸收。至於維生素D3,建議每日補充800-1000國際單位,以利鈣質吸收。規律運動、健康飲食 降低骨鬆風險趙藥師也叮嚀,根據2015年台灣骨質疏鬆症防治共識、指引,想預防骨質疏鬆症,就要適量攝取鈣質、維生素D3,避免過度節食,也不要吃太鹹,不要攝取太多含磷食物及蛋白質,避免攝取過多咖啡因,不要抽菸,飲酒不過量,也要多運動、定期做骨密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補鈣用對方法 不怕更年期骨流失危機

補鈣用對方法 不怕更年期骨流失危機#鈣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更年期過後的女性鈣質流失速度驚人,骨質流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隱形殺手!儘管許多人都知道平時勤補鈣與保養關鍵環節,也能常保有行動力,但大多數人都忽略了鈣質流失的速度大於補充的速度,若要真正做到骨骼保健,需要補鈣也要延緩骨流失。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65歲的人中,每9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而其中女性的比例遠高過男性,尤其是停經後婦女,更要特別留意骨質流失對健康帶來的衝擊。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一旦骨密度檢測值T小於-1時,就應該要記得補鈣、規律運動與晒太陽。骨質營養群協同作用 延緩骨流失鈣是人體的重要營養素,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而且在35歲之後,骨質就會以每年0.5%到1%的幅度下降,更年期之後下降的幅度更為驚人,為年輕時的2到3倍。儘管很多人都知道,可以從日常飲食中補充鈣質,避免骨質流失,然而許多人都忽略了,要避免骨質流失,重要的關鍵在於補充鈣質的質量是否能比得上鈣質流失的速度。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的主席坎尼斯(John.A.Kanis)就曾說過「要避免骨質疏鬆,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繼續流失」。很多人都認為喝牛奶、奶粉或其他乳製品就可以延緩骨質流失,但其實不是通通都有效。想要預防骨質流失,營養師江姿瑩建議,除了補鈣外,還要攝取完整的骨質營養群,才能幫助鈣質吸收。像是維生素D可以增加小腸對鈣質的吸收力,菊苣纖維能促進大腸鈣質的吸收功能,而鎂與維生素D的結合,更能維持血鈣平衡,大幅提升鈣質的吸收能力。因此,選擇補鈣產品,除了足夠的鈣含量外,擁有完整的骨質營養群才能發揮協同作用,提升鈣質吸收力,延緩骨流失。健康補鈣 有國家認證才有好骨力不過,坊間補鈣產品那麼多,到底要如何選擇,才能讓更年期婦女維持骨力和行動力呢?營養師江姿瑩建議,選擇補鈣產品,最好選有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才有保障。她強調,每天喝奶粉補鈣,是最無負擔、也最沒壓力的作法,因此她建議除了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外,不妨選擇添加2倍優質鈣、菊苣纖維、維生素D3、蛋白質及鎂等完整骨質營養群,同時挑選有骨質保證延緩骨流失國家認證及實證的奶粉,維持好骨力,讓生活「鈣」有活力!

曬太陽防骨鬆 不塗防曬才有效

曬太陽防骨鬆 不塗防曬才有效#鈣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維生素D可以從曬太陽來獲得;然而,國人卻普遍不愛曬太陽,如果無法從食物中攝取,又沒有補充維生素D,可得要小心有很多疾病會上身。營養師提醒,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之外,也和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失智症、癌症都有相關性,不要輕忽!骨質疏鬆和乳癌、卵巢癌都有相關性台北市中山醫院營養師林素貞表示,維生素D是人體必須營養素,目前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只與骨骼與牙齒有關,還與老化和癌症有很大關係,如果維生素D缺乏,也和女性的乳癌、卵巢癌,男性攝護腺癌有關係,甚至失智症也有相關性。雖然食物中也可以攝取到維生素D;不過,林素貞營養師指出,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的包括有牛奶、奶酪、蛋黃、魚、肝臟與魚肝油,但是因為維生素D是油溶性,攝取這些食物有可能膽固醇太高,也有可能會導致攝取不足。手腳不要塗防曬乳 每天日曬10至15分鐘此外,雖然可以從日曬獲得維生素D,但是東方人卻很怕曬太陽;林素貞營養師進一步指出,西方人白皮膚不怕曬太陽,東方人卻不曬太陽,深怕會曬黑或是長斑,反而是維生素D缺乏比西方人高。所以,建議手腳不要塗防曬乳,每天曬10至15分鐘。嬰幼兒至成年人補充200IU 老年人是400IU然而現今空汙嚴重,陽光遭受阻隔,想要靠日曬獲得足夠維生素D有困難。林素貞營養師表示,越來越多人關注維生素D不足,所以目前會建議嬰幼兒至成年人每天要補充200IU,老年人是400IU;甚至於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維生素D普遍攝取不足,因而要上修每日維生素D的攝取量,預計在2017年4月底就會做出修正。(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骨折後才知骨鬆?5成媽媽忘顧骨本

骨折後才知骨鬆?5成媽媽忘顧骨本#鈣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4歲兒孫滿堂的王老媽媽去年不小心跌坐後髖骨骨折,一夕間連吃飯、洗澡都只能靠別人。還一躺就躺了半年。根據研究顯示,骨密度T值下降一個數值,將增加2倍的脆性骨質風險,王老媽媽治療前的骨密度T值是-4.1,因此骨折風險是一般人的2-8倍。恢復骨密度回到年輕的狀態因為患者年紀大,骨頭品質差,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醫師表示,透過有別於以往、更積極使用促進骨骼製造的骨鬆治療方式,能協助改善王並恢復骨密度與骨品質,讓她的骨頭恢復到年輕時的健康狀態。不到一年,王老媽媽現已經可以靠著枴杖輔助自由行走,再次到教會唱詩歌、去插花班上課,甚至還能和孫女到公園抓寶。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的數據顯示,女性一生中每3人就有1人會罹患骨鬆性骨折,吳至行醫師依據文獻與臨床觀察發現,7成婦女即使有腰椎壓迫性骨折後,仍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症,顯示出國人常忽視骨品質與骨鬆與骨折的重要性。更令人擔憂的是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無息的疾病,至少有5成以上高風險婦女未曾接受過完整骨質疏鬆症檢查。錯誤觀念橫行 長期就會骨鬆吳至行醫師表示,許多民眾以為骨折後,只要手術把斷掉的骨頭接回去就能恢復行動,也因此沒有積極治療骨鬆,無形中暴露於再次骨折的高風險中。為提高國人對骨鬆骨折治療的觀念。骨骼的正常代謝需要藉由破骨細胞及造骨細胞不斷地汰舊換新,隨著年齡的增長,破骨細胞的活性漸漸大於造骨細胞,長期下來就會造成骨鬆。吳至行醫師提到,只要現有藥物積極治療恢復骨密度與骨品質,不只能降低骨折風險,還能再次恢復原有的自在生活。呼籲天下子女,應時時注意媽媽的骨質健康。影片將發送到全台各大醫院播放,歡迎各地健康促進機構索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