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質

吃的健康仍有心血管問題? 營養師:鈣攝取不足!

吃的健康仍有心血管問題? 營養師:鈣攝取不足!#鈣質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現代人年輕注重體態、中年注重養生,但因環境的關係、生活習慣的失衡,導致仍有許多人有心血管疾病,到底是為什麼呢?營養師沈舉茀說,「鈣」攝取不足,影響血管彈性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該怎麼補鈣呢?沈營養師說,飲食除了吃高鈣的食物外,也應該搭配運動與曬太陽,才是補鈣最正確做法。成年人鈣質攝取不足高達9成以上鈣質缺很大?小學營養午餐都會喝牛奶,小朋友鈣質攝取率應該很足夠,錯了!沈營養師說,104年國健署資料顯示,儘管小朋友有喝牛奶的習慣,鈣質攝取不足的比例還是高達6成以上;至於成人,衛福部研究指出,成年人鈣攝取不足率竟然則高達9成以上,顯示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的隱憂。她表示,缺鈣除了會引起骨質疏鬆或骨質軟化症,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鈣是身體肌肉調控的重要元素,假使身體鈣質不足,血管彈性便會下降,心血管疾病、失眠、抽筋等問題就容易發生。高鈣食物、曬太陽是補鈣重要手段沈營養師說,以成人來說,每人每天鈣的參考攝取量為1000毫克,除了牛奶、起士等食物外,像是小魚乾、豆漿、黑芝麻、深綠色蔬菜都含有大量的鈣質。「不過,補鈣同時別忘了曬太陽!」她提醒,鈣質吃進身體,要靠維生素D來幫助吸收,若維生素D補充不夠,攝取再多鈣質也沒有用,沈營養師說,補充維生素D只要曬太陽就可以了,建議在紫外線強度不高的環境下,每天曬個10到15分鐘即可。補鈣?植物鈣、鈣片、液體鈣有何不同?許多人會有吃鈣片的習慣,沈營養師表示,其實針對不同年齡層,對鈣質的需求都不同,假使是一般健康的成人,選擇鈣片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針對年紀太大、吞嚥有困難,或是腸胃吸收不好、吃鈣片會便秘等族群,有喝植物性的液體鈣可供參考使用,因為液體鈣腸胃道不需要花力氣分解,就能夠吸收,尤其老人家對鈣質吸收率僅有3成不到,溶在水中的液體鈣,除了不容易引起結石與便祕,還能幫助他們吸收鈣質。其中,目前市面上出現鈣、維生素D3與酪蛋白磷酸胜肽(CPP)三者合一的鈣保健品,沈營養師說,這樣的組合的確有助於鈣質的吸收,因為維生素D3與CPP都是能夠增進鈣質吸收的物質,若搭配在保健品裡,的確可提升鈣被身體吸收的程度。 解惑迷思:有結石就不能補鈣?很多人以為有結石就不敢補鈣,其實缺鈣也可能導致結石!原因在於,身體若處於缺鈣的環境下,為了平衡血液中的鈣質,身體反而會從骨骼提取鈣到血液,這時候若又吃了含草酸較高的食物,比如菠菜等食物,就容易延伸變成結石。

挑對食物防骨鬆 7大類營養素必吃

挑對食物防骨鬆 7大類營養素必吃#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接下來介紹能預防、改善骨質疏鬆症的飲食:1)充分攝取鈣質/為提升骨密度,每天要攝取骨骼主要成分鈣質800毫克。尤其乳製品的鈣質吸收率特別好,首先請養成喝牛奶與優酪300毫升的習慣。此外,起司、連魚骨都可以一起吃的小魚乾、?仔魚、沙丁魚乾、蝦米、蘿蔔乾絲、海藻、蕪菁、蘿蔔葉等所含的鈣質也很豐富。2)維生素D、K對吸收鈣質有幫助/維生素D能幫助腸道吸收鈣等礦物質、運送到全身骨骼,維生素K能讓鈣質穩定附著於骨骼。在納豆菌產成的黏絲中,就含有豐富維生素K。另外像香芹、長蒴黃麻、紫蘇、明日葉等都含有維生素K。3)攝取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的分子結構跟雌激素很相似,可活化成骨細胞。每天約攝取50毫克,等於納豆一小盒、豆腐2/3塊。毛豆或黃豆粉也不錯,大豆製品都含有鈣質。4)適度攝取優質蛋白質/構成骨小樑的膠原蛋白原料是蛋白質。請攝取含必需胺基酸的牛肉、豬肉、雞肉、蛋、魚貝類,一天約55公克。不過,如果攝取過多,體質會偏酸性,身體為了中和會消耗鈣質,必須留意。5)檸檬酸能幫助鈣質吸收/鈣等礦物質不容易溶於水,所以無法從腸道順利吸收。為幫助吸收鈣質,可攝取檸檬及梅乾中含有的檸檬酸。檸檬酸有美容作用,鈣質與檸檬酸結合後會轉化為水溶性物質,變得容易吸收。6)維生素C可幫助膠原蛋白生成/維生素C是胺基酸合成膠原蛋白時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多吃西印度櫻桃、奇異果、檸檬、草莓、番茄等,可讓骨小樑更結實。由於維生素C很快就會透過尿液排洩,一天分數次攝取效果比較好。7)攝取鎂增加骨鹽/鎂也是維持骨密度重要的營養素。納豆、糙米、胚芽米、芝麻、堅果類都含鎂。另外,請小心控制食物中的成分像「鈉」(鹽分)、食品添加物「磷」。它們都會使鈣質排出體外。讓食物的調味淡一些,少吃魚漿製的食物或泡麵等含鹽量多的加工食品。飲酒過多也會防礙鈣質的攝取與維生素D活化。(本文摘自/要美也要長壽/天下雜誌出版)

多喝牛奶好健康?研究:恐增過敏、乳癌發生率

多喝牛奶好健康?研究:恐增過敏、乳癌發生率#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牛奶補鈣質,多喝牛奶有益健康?李醫師說:多喝牛奶未必健康。牛奶殺菌處理皆用巴氏殺菌法殺死牛奶中的微生菌,延長牛奶的保存期限,但也破壞了牛奶的營養價值,特別是牛奶中原有的牛奶鈣。近幾年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乳製品在歐美已成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等女性癌症,與幼兒呼吸道過敏的元凶釐清乳製品的迷思乳製品包括牛奶、羊奶、乳酪(起司)、優酪乳等。一般大眾認為乳製品含豐富的鈣質,有助於骨骼健康,可以預防或改善骨質疏鬆症。特別是優酪乳含腸道益菌,能幫助消化,改善便祕,提升免疫機能。但你可能不知道,當全球科技越來越進步的時候,我們所喝的牛奶,所吃的乳製品毒素卻越來越高,營養價值反而越來越低。歐美牛奶殺菌處理皆用巴氏(Pasteurization)殺菌法,這是全世界公認較安全的牛奶殺菌處理方法,可以殺死牛奶中的微生菌,延長產品保存期限,但也破壞了牛奶的營養價值,特別是牛奶中原有的牛奶鈣。目前消費者從牛奶中獲取的鈣,大多是乳品公司外加回去的碳酸鈣。碳酸鈣不如牛奶鈣容易吸收。根據學者研究發現,人體對高麗菜中鈣的吸收率為30%,高於牛奶中鈣的吸收率27%。近年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乳製品在歐美成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等女性癌症,與幼兒呼吸道過敏的元凶之一。除了乳製品中的荷爾蒙、農藥、抗生素、殺蟲劑等殘餘為主要原因之外,還有一個主因就是乳製品助長黏膜液的產生,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生痰」。你吃完乳製品之後是否感覺喉嚨的痰變多,或舌苔變厚了呢?有慢性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氣喘或肺癌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乳製品,避免加重病情。(本文摘自/食林改錯 七大排毒迷思/康鑑文化出版)

想預防骨質疏鬆?這三樣缺一不可!

想預防骨質疏鬆?這三樣缺一不可!#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上了年紀之後,有些人一被醫生診斷為骨質疏鬆症,就焦急地想攝取鈣質,而每天喝下好幾杯牛奶。但如果只攝取鈣質,卻沒有一起攝取能促進鈣、磷吸收的維生素D,就無法使身體有效吸收。努力喝牛奶卻達不到效果,實在是得不償失。「想吸收鈣質,就要一起攝取維生素D」先把這個重點記起來吧!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當中,一般常見的就是香菇。以日本人為例,在食材的搭配變化上總會加入香菇,只要稍微刻意地多吃一點香菇,就能充分攝取到維生素D。攝取維生素D之後 還需要晒太陽但維生素D不是進入腸胃後,就能馬上發揮作用,攝取完後還要透過日照,照一照紫外線才能讓它活化。維生素D進入體內、在身體表面的血管中流動時,照射到紫外線就能變成活性型的維生素D3。像一直待在辦公室裡工作的上班族,或整天窩在家中的老人、長輩,即使攝取再多維生素D也幾乎沒有意義。如果可以的話,儘量走到戶外曬曬太陽吧!在不造成曬傷的情況下,適度的日光浴可以活化維生素D,進而促進鈣質的吸收,這是非常適合用來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還有,除了鈣質之外,蛋白質等也是構成骨骼的營養素。因此,不只是牛奶和香菇,也必須吃少量的肉,一定要有少量的蛋白質和鈣質、維生素D一起搭配攝取。總之,組合搭配和均衡都很重要,因此,建議攝取小魚等可以整個吃下去的食物。將小生物完整吃下去,就能均衡攝取到蛋白質和鈣質。小沙丁魚、柳葉魚、小魚乾、吻仔魚等,在這方面可說是相當優異的食物。(本文摘自/日本醫生驚人的健康祕訣/康鑑文化出版) 

火鍋鈉量超驚人 攝取過多鈣質恐都流光光

火鍋鈉量超驚人 攝取過多鈣質恐都流光光#鈣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火鍋在台灣不管是任何季節,還是圍爐、聚餐都少不了它,且仔細一看,坊間上有很多業者都標榜著鮮美湯頭,但事實上為了節省時間,往往都會添加許多食品添加物,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吃下肚,使健康亮起了紅燈。營養師提醒,不只是食品添加物問題,更擔心湯頭含鈉過高,因為過量的鈉也會造成身體鈣質流失,長期將影響兒童發育、成人骨質疏鬆,所以,呼籲民眾在食用火鍋時,不妨選擇清爽的鍋底,蘿蔔泥、薑末等取代沙茶醬,以減低鈉攝取量。國、高中生鈉攝取量 遠超過建議的2倍大林慈濟醫院凃宜辰營養師表示,根據國健署調查發現,台灣人的鈉攝取量,從國小到成年人皆攝取過量,且越年輕問題越嚴重,像是國、高中生的鈉攝取量,就遠遠超過建議的2倍,其中20至39歲的年輕族群,平均每12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然而,罹患高血壓的主要一大原因,就是鈉攝取過量,因此,若能減少鹽巴的攝取量,不僅控制血壓的效果佳,也能降低血壓高所引發後續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風險。湯底選擇昆布鍋、蕃茄鍋 清爽低鈉又養生既然如此,火鍋到底怎麼吃才不會吃進太多的添加物及鈉?營養師建議外食族可選擇較清爽的鍋底,如昆布鍋、蕃茄鍋或原味鍋,用蔬菜的原味來取代,避免重口味或較濃稠的湯頭如麻辣鍋、牛奶鍋或咖哩鍋。吃火鍋常見的各式餃類或丸類通常都是高脂及高鈉的加工品,其中蛋餃脂肪含量甚至達到70至80%,三顆就等於半碗豬蹄膀的油脂,丸類的鈉含量比餃類更高,只要2顆花枝丸或3.5顆貢丸就達每日建議量的1/6。至於在家吃火鍋的湯底,凃宜辰則建議可用中型高麗菜半顆、洋蔥1顆、香菇5至6朵、昆布或海帶1碗、白蘿蔔半根、紅蘿蔔半根來熬煮4至6人份的湯底,若中途想加湯底時,可改用熱開水取代湯底;而沾醬部分,則可以薄鹽醬油取代一般的醬油,加入大量蔥花、香菜、蘿蔔泥或薑末、辣椒、白醋適量,最後滴上幾滴檸檬汁,就完成了低鈉又養生的天然沾醬。

九成民眾鈣質攝取嚴重不足!全台陷骨鬆危機

九成民眾鈣質攝取嚴重不足!全台陷骨鬆危機#鈣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國人的鈣質流失以及攝取不足,有多嚴重?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六歲以下的兒童,六成鈣質攝取不足,其他年齡層,更高達九成以上鈣質攝取量全都未達標,讓全台陷入骨鬆危機!除了鈣質攝取不足的問題之外,事實上,全台百萬上班族,因長期久坐辦公室、少曬太陽,以及更年期婦女,都極易讓鈣質在不知不覺當中,悄悄流失,以下列出三大保鈣要點,除了在飲食上,應多攝取深色食物外,運動、曬太陽同樣不可偏廢: 1) 從各種食物勤補鈣/每日1.5~2杯低脂乳品,奶類除了提供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B12及鋅等營養素之外,更是豐富鈣質的來源,每杯(240毫升)低脂乳品約含240 毫克的鈣質,可提供青少年及成人一日約1/4的鈣建議攝取量。其他高鈣食物,例如,起司、黑芝麻、小魚干、蝦米、傳統豆腐、豆干、紫菜及深綠色蔬菜等。2) 適當的日照、多運動/適當日照將有助於維生素D的製造,幫助體內鈣質吸收;若在冬季由於日照時間減少、皮膚裸露面積減少,人體合成的維生素D會隨之降低,提醒別忘了每天應適度日照,並避開中午及陽光強烈照射的時段,以免過度暴露於紫外線照射。平日也建議從事適當的負重運動來增進骨質,如慢跑、散步、爬樓梯、健行等, 尤其是從事戶外運動時,還可兼顧適當日照。3) 減少咖啡、茶類攝取/避免過度攝取咖啡因,如:咖啡、茶及可樂等,而降低鈣質吸收。多喝白開水,保鈣又健康,民眾應養成多喝白開水的健康好習慣,同時可避免鈣質流失。

預防骨質疏鬆!7道補鈣養骨特效食譜

預防骨質疏鬆!7道補鈣養骨特效食譜#鈣質

黃芪汽鍋雞材料/黃芪10公克,母雞一隻,薑、蔥、鹽、料酒、味精、花椒、水各適量。將所有原料加入汽鍋煲45分鐘,調味即可。功效/益氣,益骨髓,提高精神。適用於氣血不足、體弱怕冷者。腎壯骨湯材料/濕海帶500公克(用水泡發、洗淨,切成絲狀),黃豆150公克。加入適量的鹽、油、薑等調味品,每天煮湯。功效/補充腎氣不足,防止或延緩人體骨質疏鬆,增強體能活力。五色健骨豆材料/青豆250公克、黑豆250公克、枸杞30公克、山藥50公克、鮮薑15公克。將上述五味加入清水中,用文火煮爛,再加蠔油、鹽、調味料等,即可食用。功效/補腎填精,壯腰健骨。通絡拌雙絲材料/紅蘿蔔300公克,黑木耳(水發)150公克,生薑適量。紅蘿蔔及木耳切絲,生薑切片,加清水煮熟,加入鹽、麻油、調料等,即可食用。功效/補血順氣,通經絡,消食健胃,增強筋骨活動能力。桂圓酒材料/桂圓300公克,首烏20公克,紅花30公克,加50度以上的白酒500毫升。浸泡一個月即可,晚飯後飲用20毫升。功效/適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膝痠軟及貧血的人群。雙菇肉絲材料/鮮香菇、鮮蘑菇各100公克,瘦豬肉10公克,油、鹽、味精及鮮湯適量。將鮮香菇、蘑菇洗淨,對切,瘦肉切絲。將香菇和蘑菇先入熱油鍋煸炒入味,再入鮮湯煮沸,最後放入肉絲煮熟,適當調味便可。功效/益氣養陰,滋補骨筋,強身健體,人人適用。天杞酒材料/黃精、炒白术、枸杞子各250公克,松葉300公克,天冬(去心)250公克。將上述材料共研成粗末,浸入適量米酒內,密封浸泡30天,過濾即成。每天喝3次,每次30毫升。功效/補精益髓、強筋健骨、抗衰老、延年益壽。對於經血不足、脾氣衰弱、困倦乏力、早衰白髮、腰背無力等患者療效明顯。(本文摘自/養骨就能救命/好的文化出版)

擔憂孩子鈣質攝取不足?快吃十大含鈣食物保「骨本」

擔憂孩子鈣質攝取不足?快吃十大含鈣食物保「骨本」#鈣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如果有一個手拿式的鈣質警示器,能看透每個人的鈣質攝取量足不足夠,再往街上的人群一掃,將出現滿街都是「紅通通一片」的景象,因為根據衛生福利部所調查的資料指出,全台國小、國中及高中的男性及女性學生的鈣攝取近100%未達建議攝取量,成人也有八成補鈣不足,恐導致年老之時,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大增!錯過補鈣黃金期 長大再補救已為時已晚你知道一生的骨本是從何而來的嗎?骨本的建立,事實上,早在十八歲之前,就已存足九成左右,倘錯過青少年存鈣期,未來如何拼命攝取鈣質,也是徒勞無功,只能達到保養功效,長大之後發生骨質疏鬆的機率將隨之增加。也因此,對於青少年而言,鈣質攝取尤其重要,觀察孩子補鈣情況多時的榮新診所小兒科醫師潘俊伸指出,門診中遇過許多家長以為補鈣可以長高,拼命給小孩子吃鈣片,事實上,鈣質從牛奶或其他天然飲食中就可以輕易取得,吸收效率也比較好。他說,兒童、青少年時期可以牛奶為主要來源,佔含鈣飲食來源七、八成,9至18歲的孩子每天需要1300mg的鈣,以每杯240ml牛奶中有300mg的鈣為例,每天約需要3杯以上牛奶。不愛喝牛奶?還有其他食物可代替不過,有些孩子除了不愛喝牛奶之外,也可能有乳糖不耐症的情況,因此其它含鈣食物的攝取,就極為重要,至於那些食物富含鈣質?以下以每一百公克食物,所含的鈣質量排名,逐一列出。小魚乾(2231mg)、髮菜(1263mg)、蝦米(1075mg)、乾昆布(737mg)、小方豆干(685mg)、乳酪(574mg)、麥片(468mg)、巧克力(250mg)、黃豆(140mg)、鮮乳(111mg)。此外,只補鈣還不夠,促進身體對鈣質的吸收,也同樣重要,潘俊伸說明,近年來孩童戶外活動太少,或是怕紫外線曝曬,防曬防過頭,維生素D容易有不足的情形,由於鈣質吸收必須要有足夠維他命D的配合才有加乘效果,而陽光能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中鈣質的累積,使骨骼快速生長,建議每週至少三次,每次五至十五分鐘去戶外曬太陽,就可以獲得3000IU(達到五天維他命D總合攝取的標準量)。醫師同時也提醒,青少年時期應少喝碳酸類飲料,以免導致鈣質的流失, 此外,高蛋白質的食物,也應避免過度攝取,像是雞排,甚至是近期被炒得火熱的雞精,多吃多喝,反而會有長不高的疑慮,應能避就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