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保養

用對方法,擺脫富貴手

用對方法,擺脫富貴手#皮膚保養

外來刺激是致病主因富貴手跟個人體質有關,但是外來刺激原(如清潔劑)的影響更大。因此,預防及治療富貴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減少接觸水及清潔劑的次數,並養成戴手套做家事、擦乳液的習慣;較嚴重時需擦藥膏或內服藥。「富貴手不是大病,但是小毛病也會讓人不舒服、生活不方便,」不少病人抱怨富貴手總是一再復發,好像永遠治不好,因此特別提醒力行「少碰清潔劑、戴手套」的護手原則,並配合擦藥,三個月左右應可完全治癒。病人一定要下決心改變生活習慣、減少接觸刺激原才能見效,只靠藥物控制效果有限。 最好在富貴手初期開始脫屑、脫皮時就儘早治療,否則蔓延開來更難治癒;如果富貴手已到皸裂、有傷口的地步,更要快就醫,因為如果致病細菌從傷口進入,可能引發局部蜂窩性組織炎。

肥皂的時代又回來了!

肥皂的時代又回來了!#皮膚保養

厭倦了瓶瓶罐罐?在一片復古、回歸自然的風潮下,肥皂又悄悄的出現在浴室中,而且搖身一變,成為時尚與個人品味的象徵。 今日的肥皂以不同的造型、顏色及香味,逐步搶回了近2、30年來被洗面乳、沐浴乳等合成洗劑所攻佔的市場,任何人走過擺滿這些香皂的展示架,目光都很難不被吸引。 傳說肥皂是在古羅馬動物祭祀時,獸脂經雨水沖刷混合草灰流入泰伯河而自然形成,西元前2800年古巴比倫人則以熱油混草灰自製肥皂 ,在16世紀才開始有肥皂的商業販售。  肥皂歷史 源遠流長 所謂肥皂,是混合動物性的牛油、羊油,或植物性的椰油、棕櫚油、橄欖油以及皂鹼而形成的清潔成分,必定為鹼性,多數做成塊狀。不過不論天然皂鹼或是合成洗劑,其實都可以做成塊狀或是液體狀。 相對而言,現有的合成洗劑,最早是在1946年因應海軍需要而誕生,因為傳統肥皂會形成皂垢,無法在含有鈣、鎂等礦物質的海水中清潔。合成洗劑最早用於清潔物品,在個人衛生使用上,崛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傳統肥皂的清潔力較強,對於勤於清潔的現代人常過於刺激,而額外添加油脂的肥皂又有洗不乾淨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傳統 肥皂的鹼性,在許多測試中都被發現對於皮膚溼疹者不利,此外維持皮表的弱酸性,有利於角質層正常代謝,可防止青春痘產生。  過度去油 易引起溼疹 傳統肥皂的殺菌及除菌力較強,除垢、去油力較佳,但同時也會洗去皮膚的油脂,引起溼疹惡化及改變皮膚酸鹼度。而合成洗劑可任意調節清潔力以及酸鹼度,又不沾手,似乎更符合個人衛生的要求。 在歷史上,西元一到三世紀的羅馬人是最重視清潔的,遍布的羅馬澡堂就是最佳的見證。之後18世紀英國的清教徒更強調皮膚的清潔是心靈純淨的一部分。在細菌未被發現前,戰時就發現以肥皂清潔傷口可防止感染,因此醫療界也在推廣肥皂的使用。不過在1979年,現代皮膚科學大師Frosch及Kligman提出肥皂刺激試驗,將8%濃度的肥皂 水做貼膚測試,進行刺激度排名後,興起了清潔觀念革命,自此徹底清潔的觀念逐漸為溫合洗淨所取代,不過所謂的溫和也就是清潔力下降,換言之越溫和也就是越洗不淨。  溫和清潔 最恰當 其實對於多數的現代人,溫和的清潔是好的,其實即使不用清潔劑,如果沒有油垢,只用清水也是無妨的,溫和的洗劑也能接受。只有在有皮膚感染時,才建議配合殺菌劑使用。一份調查顯示每25名法國人中有一位幾乎不洗澡,而皮膚科醫師也往往教育溼疹或老年人只用清水洗澡。 肥皂又回來了,而且似乎已全然脫去了傳統給人的刺激感。目前這股回歸肥皂的風潮,主要是由一些標榜環保、自然及植物配方的化妝品業者發動,網路則有不少合成洗劑致癌的不實謠言,使人對天然肥皂愈有好感。 平心而論,合成洗劑因含水量高,必須添加了防腐劑及其他抗氧化成分,的確比不上純天然肥皂本身就有的抗菌能力。但即使添加了植物精華或其他保溼成分,天然肥皂的鹼性對受損皮膚不利的事實也並無法改變。 清潔在現代人心理的需求其實大於生理,洗後的感覺、特別是香味才是多數人選擇的焦點。不過就科學觀點而言,痤瘡患者還是建議用弱酸性合成洗劑,而油性健康肌膚者則不妨以肥皂清潔,至於溼疹、富貴手及皮膚乾糙患者雖然建議使用合成的低刺激性洗劑,不過清水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皮膚科醫師就是化粧品的製造者?

皮膚科醫師就是化粧品的製造者?#皮膚保養

由於皮膚科醫師對皮膚保養的專業,當產品掛上「dermatologist tested」,也就是「皮膚科醫師測試」時,似乎也代表了產品療效及安全性的保障。然而究竟甚麼是「皮膚科醫師測試」,是作貼膚試驗?患者臨床測試?醫師娘試用?還是醫師本身作為「消費達人」,在媒體上推薦自己使用的產品?其實並無清楚的定義。 傳統上皮膚科醫師是皮膚病患最信賴的諮詢對象,他們協助患者找出最經濟且安全有效的產品,一旦產品使用出現問題,也試圖釐清原因,作為廠商及患者間溝通的管道。但白袍化妝品正在迅速發展,也衝擊到傳統的醫病關係。  美國醫師率先獨創成份配方 白袍化粧品於80年代末期起源於美國,最初是以醫師獨創的成份或配方為賣點,但之後更多產品是直接以醫師白袍形象為訴求。醫師站到第一線,甚至產品直接以醫師姓名作為品牌名稱,因此被稱為白袍化妝品。 皮膚科醫師基於皮膚病治療輔助治療的需要,傳統上都會建議消費者使用適當的清潔、防曬及保溼產品,在導入美容醫學後,介紹手術後持續的居家美白、及抗老產品自然也是順理成章。除了由現有產品中挑選外,基於專業照護的需求,皮膚科醫師也會對廠商提出研發建議,或是直接成為公司的顧問,甚至進一步為產品代言。然而在發現化妝品背後的龐大商機時,自創品牌對醫師而言似乎是最佳的選擇。  皮膚科醫師擅長自己調劑 傳統上皮膚科醫師就是化粧品的製造者,臺灣40歲以上的皮膚科醫師許多都有調劑的經驗,有時也會指導患者自行製造便宜有效的保養品。在台大醫院80年代以前的外用處方集內,醫師配方的品項甚至超過藥廠進藥品項。這些品項目前已漸消失,療效、藥品製造規範及醫藥分業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健保核價過低,毫無利潤,以至廠商不願承接生產更是主因。 近年來,新的白袍化妝品在行銷及價格上都有了顯著的不同。我們看到醫師在鎂光燈下,穿著白袍,擺出最佳的姿勢,手中拿著產品,臉上露出如同蒙娜麗莎般的神秘微笑。 從美國到臺灣,白袍化妝品的發展其實也非一路平順,民國80年的臺灣,就有皮膚科醫師集資千萬,但品牌並未成功,1年就黯然拆夥收場。不過10幾年後的今天,國產的白袍化妝品已經站穩腳步。 白袍化粧品的成功,除了行銷外,成份的選擇自然重要。醫師傳統在診間的銷售,由於經過與患者一對一的問診,因此可以更大膽用藥,因此療效較佳,也因而建立起消費者信心。      走入大眾通路優勢已不存在 但一旦走入大眾通路,這樣的優勢就已不存在。細看坊間白袍化妝品成份,其實與一般化妝品很難有所不同,頂多只是使用濃度較高,甚至有些只是就現有市售產品重新包裝,改掛自有品牌。也有白袍化妝品只是標榜使用高價藥性成份,例如在抗老化妝品中使用的生長因子,分子比注射的胰島素還大,在學理上根本不可能在正常皮膚吸收。 皮膚科在許多國家都是最熱門的醫療行業,筆者曾與美國的交換學生閒聊原因,竟然有人是因為羨慕皮膚科醫師不用看病,只要賣化妝品就能賺錢。最大的化妝品業者L’Oreal不久前收購了美國知名醫師品牌SkinCeuticals,而不管美國還是臺灣的連鎖藥局都紛紛與醫師簽約,積極介入此一市場,說明了此一發展趨勢確實是銳不可擋。 由醫師檢驗到醫師推薦,之後則是醫師代言,最後則是由皮膚科醫師直接自創品牌。白袍化妝品雖然為傳統化妝品造成衝擊但也帶來了新的成份及保養觀念,目前似乎對化妝品業者、醫師及患者都有好處。診間直接販售產品,對患者最為方便,多數消費者也能接受,而白袍化妝品所提供的價值也不比傳統化粧品遜色。但白袍化妝品是否能進一步成為主流,還是只是扮演關鍵性的少數,長遠來說取決於產品本身的價值及社會對醫師兼商人的觀感。

美容危機停、看、聽

美容危機停、看、聽#皮膚保養

美容及抗老市場近年來推陳出新,由化妝品、健康食品、到各式機器、注射劑,新的產品多的目不暇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要擺脫價格戰,除了提昇品質外,獨特性及誰能掌握市場先機,也就特別重要。許多「率先引進」、「全球首創」、「獨家代理」,的行銷方式履見不鮮,然而在這許多的第一背後,其實也潛藏著許多的危機。3年前開始流行的脈衝光所引起的「斑馬線」,及最近磁波光﹝拉皮機﹞所引發的「烤肉網」,就是明顯的例子。由於醫療資訊的普及化,民眾接觸到各式新的美容訊息,醫療無國界,科技無時差,消費者在這些訊息的洗禮下,要求更新、更好的治療,當然是這波要求「台灣第一」,甚至是「世界第一」,最重要的推手,因此醫師也需要密集的參加各式研討會,學習最新的資訊及引進最新的治療。然而新的不見得就是好的,特別是目前的醫療資訊也有明顯的商品化現象,常是特定廠商或相關從業人員炒作的結果。雖然許多轟動一時的療法,不久就消失無蹤或是乏人問津,但只要能拔得頭籌,搶得先機,至少還是有一波熱錢流入。如何開發新的治療,顯然是維持競爭力的重點,然而多數技術還是要搭配醫材,不管是新的皮膚填充劑,新的保養品,還是懸吊拉皮線、雷射、磁波機。但是已經公開販售的產品往往已失去獨特性,因此有些醫師會由國外攜入國內尚未核准的產品,而有些則是廠商在衛生署查驗登記前,就已經偷偷販售。更「貼心」的廠商,還會優先讓其產品在全球首先在台灣開始銷售,拿台灣當作試金石。能夠率先接觸享受新的醫療,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新的醫療科技往往需要在不斷的重複錯誤中累積經驗,其中也有不少還來不及上市就被淘汰,一味講求台灣優先的結果,就是導致之前提到的「斑馬線」,及「烤肉網」。即使如此,廠商及業者也只是表示是因為初期的機種設計不良,新的機種會加以修正。不只是機器,其實包括注射添充用的人工真皮Cymetra、小分子玻尿酸、間皮療法﹝中胚層療法﹞、懸吊拉皮線,都可能有著同樣的問題。依照規定,原本這些醫療技術或器械、材料,都需要經核准,否則初期只能在醫學中心測試,找出國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但只在醫院或診所中單次使用的產品,其實追查不易,而在各醫療單位追求搶得先機情況下,即使仍未核准,廠商仍然不怕沒有市場。如果為了趕上新醫療發展的速度,或是搶佔先機,其實還情有可原,更糟糕的情形是為了節省成本,明明有合法產品,卻偏要用未經核可的低價產品,那就只能用貪婪來解釋。先前美國爆發的非法肉毒桿菌素中毒事件,就是一個例子。許多百貨公司都會對消費大戶在週年慶前提供優先選購服務,但愛美一族在面對各種美容新療法時,則不應急在一時,還是該多打聽一下所使用的機器或是產品,是否有足夠客觀文獻支持,是否已經被核准上市,或是已經衛生署核准在醫學中心進行人體測試,否則率先作了人形白老鼠,可別後悔莫及。

DIY美容面膜,別亂敷!

DIY美容面膜,別亂敷!#皮膚保養

先來杯紅酒,再來些蕃茄、豆腐、蛋黃、葫蘿蔔、混合鮮乳、酵母粉,小黃瓜切片,再擠些檸檬汁,三滴白醋,最後再來一罐原味優格,一顆新鮮葡萄柚,還有一杯綠茶。如果不喜歡葡萄柚,也可以用蘋果或是香蕉。這可不是什麼美容食譜,而是近幾年在台灣頗為流行的美容面膜,將各式食材直接研磨榨汁,敷在臉上。 這股將廚房轉變成化妝品工廠的風潮,究竟有多普遍,由相關的書籍熱賣,及報章、電視的密集報導就不難想見,但在醫學上則是偶爾會見到因DIY面膜不當而因起副作用的個案。一般傳統天然面膜,由於只能發揮部分清潔、保濕的效果,談不上療效,問題也不大,但有些坊間美容師建議的面膜,為了顯現自己的專業並達到特定的療效,會刻意介紹添加一些化工原料,甚至使用市售藥品,以達到如去角質、殺菌、美白、抗老的功效,此時消費者在使用這些面膜後就可能因為不了解本身皮膚狀態,或是調劑不當而引起皮膚的傷害。當然介紹外用蔬果養顏,就如同是使用一般化妝品,並不需要許可證的,但如果是刻意添加外來化學成份就可能成為藥用化粧品,甚至成為藥品。臺灣現行的美容DIY面膜,其實部份是游走在法律邊緣的。將蔬果、食品,運用在美容保養品上,由來已久,較為近代出名的例子則是一家起源於英國的連鎖美容商店,以一連串天然、環保的議題,創辦人在沒有任何化學、醫藥背景下,建立了全球性美容體系,而最近各個傳統的化妝品大廠,也在自然風之下引進了多項以食物內所含植物性抗氧化成分為訴求的產品,例如紅酒、綠茶多酚,或是豆類植物雌激素。這類添加了傳統食材內所擁有成分的化妝品,也稱為營養性化妝品,往往索價不低,也因此自製化妝品也更有了市場及賣點。化妝品的高利潤是眾所皆知,有時產品是貴得沒有道理,然而在學術上所更關注的是究竟產品的療效及安全性是否有保障。雖然許多知名品牌化妝品所添加的成分,其實在產品功效上並無幫助,只是便於宣傳,然而所謂的紅酒、綠茶多酚,或是豆類植物雌激素絕不是單靠直接敷上紅酒、綠茶或是豆腐就能經由皮膚攝取而發揮效果。皮膚不像腸道有足夠的吸收功能及分解酵素,這當中也牽涉了有效成分是否濃度足夠、及是否有效成分必須經由萃取才能分離吸收。以最近的紅酒面膜而言,原本是要利用其中的紅酒多酚,但直接倒在臉上的紅酒,最可能感受到的反而是其中的酒石酸,產生去角質功能,或是單寧酸,產生收斂作用。期待自己擁有最佳的皮膚狀態,不要只是相信一些美容專家或是媒體中的使用者見證。在目前媒體經營困難下,其實這波蔬果、紅酒美容風,其實背後還是有著濃厚的商業動機。未經特殊處理的蔬果食材,外用是很難發揮真正足夠的美容效果。中國菜的美味雖然世界聞名,但把自己的臉上當作菜覘板,出了問題可不是電視上的美容專家,或是蔬果供應商、酒商所會負責的。

皮膚清過頭,小心變成「紅蘋果」

皮膚清過頭,小心變成「紅蘋果」#皮膚保養

清潔是一種重要的皮膚保健,不只是人,所有的動物都有清潔的習慣,然而對多數動物,清潔純粹是去除汙垢或其他皮膚表面附著物的功能。現代,清潔則包含更廣泛的意義,也包括放鬆情緒,增進外觀,乃至全身的健康,市面上充滿著各式外形顏色香味的產品,而除了單純的清潔外,清潔產品除了香味外,也添加了各式的訴求成份,然而當清潔的效果,被不斷放大的同時,醫學上則見到許多清潔過度的患者,這些患者因為深信清潔是保養最重要的程序,更相信所有塗在臉上的東西,特別是白色的乳霜、防曬品、彩妝都需要完全去除才不會傷及皮膚,因此做的包括卸妝、洗面乳、化妝水、去角質霜、面膜、濕面布等,多次的過度清潔,最後反而引起臉部紅腫。另一方面,由於過度清潔,導致發炎及肥皂皂鹼對皮膚的傷害,不斷被強化清潔不足,有時反而又成了另一個問題。肥皂原本是去除油脂、細菌而被發明,但在過度強調,皂鹼傷害皮膚的情況下,尤其在1979年一篇關鍵性肥皂刺激的測試報告出爐後,市面上也開始以溫和當做好的清潔最重要指標,肥皂有些不只無法殺菌,有時反而成為細菌本身滋生的溫床,而在說服力方面,有時清潔的結果,反而是在皮膚上,留下更多的殘餘、外來油脂。皮膚原本就有著自清的功能,不管是水溶性、油溶性的污染,分泌物都會在日常的皮膚自然再生,及剝落過程中自然排除,因此健康的皮膚,其實是可以在清潔不足及過度清潔中,自然達到平衡,輕度的過度清潔也許會有乾澀的一般緊繃現象,但半小時內就會被重新分泌的油脂改善,單純的清潔不足,對皮膚也不是問題,反而是如果在原本就已油份較多的皮膚上,又在每次清潔中,補充新的油脂,反而會引起皮膚的發炎及負擔,在醫學上,最常看到因清潔而出問題的,其實都是保養過度的患者,這些患者才是這些溫和洗劑的最佳客戶,但對這些客戶而言,直接用清水洗淨,或許是最安全的方式。當然如果已經有發炎的皮膚,也是可以採同樣的清潔觀念,老一輩的皮膚科醫師,常對老年的皮膚或溼疹患者,建議不用肥皂,只用清水清潔,新的年輕醫師,則可能會建議用溫和但有些昂貴的洗劑,不過這兩種之間的清潔結果,差異不大,如果只是要利用這些溫和洗劑中的額外添加成份,最經濟的方式,還是在清潔後,直接塗抹保溼滋潤成份,這樣的道理就如同再好的雙效合一洗髮精,還是比不上清潔後一罐普通的潤髮乳。肥皂因其皂鹼成份,的確對皮膚有較高的刺激性,但這種刺激是多數皮膚所能承受的,有些清潔乳的成份,其中所含的清潔劑成份,可能比皂鹼對皮膚有更深遠的傷害。而適度的去除油脂,甚至達到暫時的乾澀感,有時是油濕皮膚要達到洗後清爽感所必需的。當然過強的去油力,如果引起發炎,也會誘發青春痘的形成,也是不被鼓勵的,這樣的清潔模式,往往發生在,原來就有青春痘的患者,其實青春痘患者,不一定油脂分泌量就多,真正在醫學上,對青春痘有益的清潔方式,不是把油脂去除,也不是所謂的深層清潔,而是用弱酸性的肥皂,及維持正常的皮膚為微酸性,但這也主要是在防止粉刺的形成,至於發炎性的病灶,也就是膿包,則可選擇一些添加Trichosan或Chlorhexidine的洗劑,但這些洗劑的效果,其實都遠不及直接使用治療青春痘的藥品,同樣的觀點,也適用在抗菌藥皂中。不同的膚質在清潔上其實是差異不大,真正的區分只在皮膚油膩與否,因為清潔劑的存在,原本就只是要去除油脂,只是去油力強的成份,常常也會有較強的皮膚刺激性,因此真正的清潔上的挑戰,是來自發炎或所謂敏感性皮膚,一方面我們可以減少清潔劑的使用量,及去污力的強度,甚至完全不用清潔劑,只有在又合併油脂分泌量也較高時,才真正需要用到昂貴的洗淨成份,但更為經濟而務實的做法,應該是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治,找出皮膚發炎或過敏的原因,對症下藥。

擦防曬到底會不會致癌?

擦防曬到底會不會致癌?#皮膚保養

每當談到皮膚保養或是防癌抗老,規則使用防曬劑是必然到的話題,即使在冬季也不例外。然而最近英國則有報導一種防曬成份PBSA可導致細胞染色體突變,而有致癌的可能。防曬劑是否真會致癌?PBSA是2-phenylbenzimidazole-5-sulphonic acid的縮寫,在臺灣的防曬品內並不多見。防曬劑致癌的疑慮,事實上由來已久,最早是擔心防曬劑內有亞硝酸胺,1995年瑞典又有使用防曬劑者婦女產生惡性黑色素瘤反而是不使用者3.7倍的報告,但未何儘管防曬劑致癌的傳聞不斷,醫療界卻從未中斷對防曬劑之鼓吹?原因很簡單,至目前為止,有關防曬劑防癌抗老的證據,遠遠多過其負面之報導。在試管內發現的危機與真正在人體的作用有一大段距離,更何況防曬劑的設計是停留在皮膚上,真正吸收比例甚小,而亞硝酸胺在防曬劑內是污染物,而非應有成份。至於產生惡性黑色素瘤比例增加,目前一般歸因為使用防曬劑不確實,或早年之防曬劑效果不彰。此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原本會使用防曬劑者,往往就是容易曬傷,產生皮膚癌及惡性黑色素瘤者。尤其長波紫外線防曬的觀念是到近年來才被重視,早年之防曬劑並未考慮到長波紫外線防曬,而現今研究則指出雖然中波紫外線是造成惡性黑色素瘤的主因,但中、長波紫外線協調作用,效果更強。過份依賴及相信防曬劑,若因而在陽光下停留更久,反而對皮膚產生更大傷害!今日的防曬劑雖然防曬效果明顯改善,各種高防曬係數(SPF)的商品輕易可見,然而塗抹量不足,或有些部位往往遺漏未擦到,或是未能依需要補充,都可能使防曬效果大打折扣。而在長波紫外線防護上,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成份avobenzone﹝又名Parsol 1789﹞其實並不穩定,在日曬不久後有很高比例會產生結構改變,而失去防曬效果,尤有甚者,反而可能使另一種目前最常用的防曬成份Parsol MCX連帶受影響。且長波紫外線防護的效果,目前並無公定的測定標準,不論消費者或醫師,都難以單憑外包裝說明,而作推薦或選購。除此之外,有些人雖然避開了正午的太陽,但若同樣是曬傷,當下午太陽斜射時曬傷,反而會接受更多長波紫外線,這是因為一般曬傷是由中波紫外線所引起,其中長波紫外線的影響只佔20%,但當太陽斜射時,陽光中會含有更高比例的長波紫外線。對防曬劑期望太高,可以說是一般人共同的問題,也是醫療界過份強調使用防曬劑的結果。▲正確的防曬觀念應該是以減少任何不必要的日曬為先,其次使用衣物、帽子,乃至加裝防紫外線玻璃窗,再過來才是使用防曬劑。目前市面上已輕易可以買到添加防曬成份的陽傘及衣服,其防曬效果可輕易超過市面上最好的防曬劑,而即使是一般衣服,只要織得夠密,防曬效果也不差。防曬劑自1928年正式問市以來,最初只被定位在防止曬傷,但隨後的研究則指出防曬劑的角色不僅於此。雖然70餘年來,防曬劑已大有改良,但仍有更多尤待改良處。真的想靠光擦防曬劑達到防老、抗癌的目的,而不在其其它方面同時加以配合,這樣的期待恐怕太高了些!

敏感性皮膚保養有學問

敏感性皮膚保養有學問#皮膚保養

「我好不容易找到一種可以用的牌子保養,雖然貴得有點捨不得,但至少不會發紅刺痛,但最近不知道為甚麼,連擦這種牌子也會刺激,醫生你能不能建議我現在該擦些甚麼來保養?」「擦這個也癢,擦那個也癢」,敏感性皮膚的話題,近來似乎成為一股潮流,而「敏感性皮膚專用」的化妝品,也在市場上應運而生,甚至仿彿非要用這類化妝品,才能襯托出皮膚之嬌貴。然而對於甚麼是敏感性皮膚,則是眾說紛紜。一般所指敏感性皮膚,往往是指在使用化妝品,或季節變換時,臉上出現不適現象,包括刺痛、灼熱、緊繃、發紅、脫皮或發癢。醫學上有人乾脆把此種情形稱為「化妝品耐受不良徵候群」,而一般人則把敏感性皮膚歸於化妝品過敏。其實敏感性皮膚的成因,並非來自化妝品過敏,而主要是因皮膚受損。受損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皮膚抵抗力較弱、後天性日曬或藥物傷害,或是因疾病而形成,如潮紅性體質、濕疹等。而化妝品內,常或多或少有些刺激性質存在。原本這些物質應該被阻隔在皮膚之外,然而因為皮膚保護功能受損,這些外來物質便得以長驅直入,而引起種種皮膚不適。一般來說,化妝品中的香精、人工色素、酒精、化學性防曬劑、防腐劑,及一些酸性物﹝如果酸、水楊酸、維生素C﹞、界面活性劑,較可能造成刺激。而除了皮膚受損外,少數敏感性皮膚是因表皮內神經過於敏感或免疫發炎反應過強所致。一般使用化妝品的人,碰到皮膚敏感的問題,常常最初的反應是換一種更好﹝更貴?﹞的化妝品,希望能克服不適,這其中最大的誤解是敏感性皮膚專用化妝品,目的是在減少刺激,而非治療敏感。因此消費者應該作的是先將所有使用中的化妝品拋開,尤其是色彩鮮艷及含有超過十種成份者,並找出皮膚敏感的原因,加以治療。皮膚敏感,常是皮膚受傷的早期警訊,換一種更低刺激的產品,如同是掩耳盜鈴,粉飾太平。一般人習慣自行到藥房買藥塗抹,而此類皮膚敏感常被當成濕疹,而給予類固醇。類固醇在臨床使用上,雖可以減輕神經性發炎而使接觸時的刺痛及發癢現象改善,但對潛在的皮膚受損現象不僅無益,長期反而有害,並不適宜。唯有正視皮膚存在的問題,加以治癒,才是正途。較安全的敏感性皮膚外用製劑──1.防腐劑:paraben 2.潤滑劑:凡士林、矽靈(dimethicone、cyclomethicone) 3.保濕劑:甘油 4.界面活性劑:isothionate、sulfosuccinate、betaine、 acylglutamate、sarcosinate 5.防曬劑:二氧化鈦、氧化鋅 6.香料:玫瑰水 7.抗敏成份:蘆薈、尿囊素、洋甘菊、bisabolol、硝酸鍶 8.劑型:油劑、水溶液、PEG、粉劑、軟眼線筆 9.彩妝:眼影/眼線(黑色)、shadow (earth tone) 10.產品特性:成份單純(<10種)、含抗氧化物、避免已知刺激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