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保養

夏日皮膚美白及保養

夏日皮膚美白及保養#皮膚保養

台灣地區日照強烈,特別是夏天,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皮膚曬傷,陽光的強度跟高緯度地區完全不同,在夏日享受戶外活動的同時,更需要注意皮膚的保養,才能確保皮膚的健康。我們知道皮膚的老化分為內在及外在兩大因素,內在因素主要與基因、身體健康、生活型態有關,外在因素則主要跟防曬、保濕有關。適當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可以減慢皮膚及內在器官老化的速度,而防曬及保濕則可以減少外在環境刺激所造成的皮膚老化,對於夏天來說,防曬及保濕尤其重要,也是我們最容易做到且效果最好。防曬的功用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台灣的夏天又濕又熱,選擇防曬乳除了防曬係數(SPF)外,還需要注意防曬乳的防水性,針對台灣的夏季,建議應該準備兩種防曬乳,一種為水性防曬乳,提供臉部日常使用,另外一種為防水性防曬乳,提供身體部位防曬,戶外及水上活動也可使用。防水性防曬乳可細分為耐水及抗水,耐水指的是在流汗或潮濕的環境下可以提供4小時的防曬效果,抗水則定義有8小時的防曬,但缺點是塗起來很油膩。在海濱及水上活動時必須使用抗水防曬乳,才能真正有防曬效果,倘若使用水性防曬乳,在水上活動時防曬效果只能持續不到20分鐘。小朋友也必須注意防曬,孩童時期如果常常曬傷,長大以後容易長痣,皮膚癌的機率也會較高,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針對小朋友發展出來的防曬噴劑,比較清爽,小朋友的接受度也較高。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醫師 陳志剛表示夏天流汗多,皮膚容易出油,過度的清潔使皮膚表面保護層流失,容易過敏及長痘痘,必須注意皮膚的清潔與保濕工作,特別是對油性膚質的人來說,一天可能會洗臉好幾次,如果使用不夠溫和的洗面乳,會更容易長痘痘。一般來說,中性或是弱酸性洗面皂(乳)較不會傷害皮膚,它可以去除掉皮膚表面多餘的分泌性油脂,卻不影響到皮膚表面的保護層,抗痘洗面乳只適合較嚴重的化膿性青春痘,也並不建議長期使用。拜雷射醫學的進步,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新的醫療儀器來淡化膚色,治療後並不會有結痂及術後返黑的現象,很適合上班族,這些雷射是利用低劑量的雷射光,做全臉大範圍的掃描治療,以達到淡化膚色、縮小毛孔和清除細紋的功能,讓皮膚充分進行新陳代謝,將黑色素及細胞的廢物經由血液循環帶走。

春季的皮膚問題與保養之道

春季的皮膚問題與保養之道#皮膚保養

由於皮膚組織經常無法立即適應多變的氣候,往往容易導致難以忍受的皮膚抓癢問題,傷口遭受病菌的感染,以及出現令人尷尬的外貌,因此除了平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之外,郊遊旅行的時候,切記使用防蚊液,以及防曬乳液保護自己,也最好遠離有毒的昆蟲。臺安醫院皮膚科醫師 沈兆煇表示出國遊玩時,也最好避免接受刺青,因為已經有不少個案在回國後,患部出現紅腫發炎的過敏反應,嚴重的還會出現水泡及潰爛,並且留下疤痕,那是因為皮膚的免疫細胞對刺青所使用的植物汁液產生劇烈的過敏所致,也有民眾到了國外,一時好奇買了來路不明的退斑膏,而產生過敏或返黑的現象,這些困擾,其實都可以事先預防的!然而當皮膚過敏已經發生之後,立即沖冷水或冰敷,其實是蠻有效的止痛、止癢方法,再來就是尋找醫護人員的協助了!《油性的狀態下》可以局部加強清潔旺盛的油垢,避免塗抺保濕產品在油性的皮膚區塊,以免產生阻塞性粉刺,儘量選擇清爽型的產品及防曬用品,油性膚質可以考慮以果酸類的產品作長期保養。 《乾性的狀態下》應避免過度清潔或去角質,以免皮膚受損,可以使用修護霜,營養霜等產品加強保護,也可以使用較為滋潤的防曬膏,含有乳油木果油脂的產品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混合型的膚質》最好以適當的方式因應不同的區塊,來達到最好的狀況。 《去角質的成份》A酸、杜鵑花酸、果酸、乳酸、水楊酸、酵素、磨砂膏、含高領土的面膜….,使用時務必參照說明書正確使用,以免刺激皮膚。 《美白的成份》對苯二酚、甘草萃取、麴酸、熊果素、維他命C…,接受之前應先多做功課,多方比較才能成為聰明的消費者。 《延緩細胞老化的成份》A酸、A醛、高效能維他命C、花青素、多酚類、雷公根萃取、人類生長因子,以及硒、鋅、銅等微量元素,然而,如果您有吸食香煙的習慣,那麼請下定決心戒煙吧!因為除了紫外線能傷害皮膚組織之外,「尼古丁」正是妨礙皮膚組織進行修復的最大障礙。

「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你瞭解多少?

「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你瞭解多少?#皮膚保養

對正常膚質的人而言,每天15分鐘的日光浴,可以讓皮膚活化維生素D3來促進骨鈣的合成;對某些特定的皮膚病(如:乾癬……),更可以藉由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來達到減輕症狀;然而過量的戶外活動、或是常常把皮膚曬成古銅色,卻是會對皮膚造成莫大的傷害。《日光性傷害》每天在室外逗留的時間超過15分鐘的話,你就可以算是接受過量的紫外線照射了。一般的遮蔭、衣服、帽子、甚至抗紫外線的陽傘,都只能有效的防止曬傷,並無法預防光過敏的反應,更無法預防紫外線所造成以後永久的傷害。醫學研究已經證實,人的一生當中80%的紫外線傷害在18歲以前早已經造成,且紫外線的傷害是一直會累積下去,使皮膚細胞到中年以後出現皺紋、色素斑,甚至於出現皮膚癌。因此,為了維護皮膚健康,正確的防曬措施,使用防曬乳液的行為應該從小開始學習做起,尤其幼兒及孩童的皮膚更需要家長細心的防曬照料。然而,當皮膚已經出現歲月的痕跡之後,切忌聽信偏方或自行處理,應該尋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協助診療才是最實在的途徑。《認識皮膚癌》除了光過敏反應、曬傷、色素斑、皺紋與老化,經年累月的紫外線破壞之下,會導致臉部、頸部、耳部及手部等暴露在外的皮膚細胞產生皮膚癌症。臺安醫院皮膚科醫師 沈兆煇指出常見的有「基底細胞癌」與「鱗狀細胞癌」,所幸的是只要早期接受治療就不至於造成太多的後遺症,比較危險的是黑色素細胞癌,經常會危及性命。所以皮膚上一些不痛不癢的腫塊或是痣細胞發生改變的時候,千萬記得請皮膚專科醫師診斷或接受切片檢查。另外,戶外旅遊活動時無論晴天或陰雨天,戶外活動時所接受的紫外線照射量都遠遠大於室內,尤其是在高空的飛機艙內、遊覽車上或坐船遊玩,甚至滑雪的時候都會照射過量的紫外線,像是海水、石頭或冰雪都能反射紫外線,應該多加注意,除了皮膚之外,尤其易造成眼部的傷害。如果是易長青春痘的膚質,只要能配合醫師的處方治療,青春痘都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至於防曬乳液,可以選用不含油脂的配方來減輕皮膚的負擔,且重複補充之前最好先把多餘的油脂及汗水拭去。

做好皮膚保濕預防冬季癢

做好皮膚保濕預防冬季癢#皮膚保養

初冬來臨時,還未有真正的寒意,但是春江水暖鴨先知,一些年紀較大、或是原先皮膚就比較乾燥的人,卻發現他們的皮膚,早一步反映出冬季燥冷所帶來的種種不適。這種因燥冷的冬風所帶來的皮膚乾裂不適,就稱為冬季癢或是冬季溼疹。臺北縣立醫院 吳貞宜醫師指出,正常健康的皮膚有很好的水分保持能力,不會因為外在環境溼度降低,就失去水分;但是如果是老化肌膚,表皮游離脂肪酸及胺基酸含量減少,不再能保持皮膚適當的濕潤度,皮膚自然顯得乾燥、沒有彈性,甚至出現許多細小鱗屑脫皮,更嚴重者還會皸裂出血。這種皮膚乾裂會帶來搔癢不適,常使病人不由自主的搔抓,反而進一步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發炎,而使乾裂的情況更為惡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避免使用電熱器將室溫提高太多:室內室外溫差太大,很容易降低空氣中的濕度,應把室內溫度調整到不覺得冷即可。《不要用太熱的水洗澡》雖然在寒冬裡洗個熱水澡,渾身舒暢,甚至會暫時不覺得癢,但是熱水會去除掉皮膚僅有的油脂,使皮膚乾裂惡化更嚴重。另洗澡的次數也不要太頻繁。洗澡時鼓勵使用溫和的沐浴乳、或是不含皂配方的清潔劑,甚至只用清水洗澡,以避免過度洗去油脂。泡澡時,可以在澡盆中加入適度的沐浴油,以保持表皮的油脂,但會造成浴室較為滑膩,年紀大者必需慎防滑倒。《避免穿太緊或羊毛質的內衣褲》太緊或羊毛材質的衣物容易摩擦皮膚,不管是機械性摩擦、或是化學性刺激,都容易造成皮膚搔癢不適。《適當的使用皮膚溼潤劑》要防止皮膚乾燥,就是要想辦法儘量將水份維持在皮膚上,因此在沐浴完後趁皮膚將乾未乾之際,最好馬上全身塗抹乳液或保養霜,維持住皮膚的水分與溼潤度。如果乳液中含有果酸、乳酸、尿素或燕麥等天然保濕因子,效果更好。《配合使用藥膏治療》若已造成冬季溼疹,可以配合使用含類固醇的油性藥膏,快速的減輕皮膚乾癢,症狀減輕後,再慢慢替換回單純的溼潤劑,既可以治癒冬季癢,又不致擔心長期使用類固醇的後遺症。

任何人均無法避免的困擾→肌膚老化

任何人均無法避免的困擾→肌膚老化#皮膚保養

皮膚雖可以保護身體避免受到外物的侵害,卻會因為歲月流失、風吹日曬、環境污染、賀爾蒙…等因素,而使臉部逐漸出現皺紋、斑點或毛孔粗大…等皮膚問題,雖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卻影響了美觀。除了身體的健康,外表的美麗仍是人們生活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而拜科技進步之助,傳統用於皮膚問題治療的雷射儀器,為了符合現今人類追求壽命延長的同時,也逐漸和抗老化的預防工作及同步治療的觀念相結合,發展出較溫和的治療原理及改良的雷射儀器,使得抗老化雷射能夠幫忙老化肌膚重現生命的光采,且不會產生令人困擾的傷口照護,更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實在是生活在廿一世紀追求生命延長、延緩老化的現代人另一項福音。什麼是『柔膚再生雷射術』(Soft Peeling Refreshment )?柔膚雷射因為對於毛孔粗大的治療特別有效,而且治療過程不傷害皮膚,也稱為『毛孔縮小雷射』。毛孔粗大是許多人困擾的皮膚問題之一,若要徹底改善需要很長的時間,容易讓人失去信心不易持續;因為大部份阻塞毛孔是由於皮膚本身老廢角質所造成,柔膚雷射(毛孔縮小雷射)創新採用『親脂性能量元素碳』,能夠輕易的與皮膚角質相結合,深入毛孔並均勻吸附住皮膚,再藉由高能量柔膚雷射結合大光點的治療特性,穿透深入真皮層,除了清除毛孔內皮脂及老化角質層外,主要的作用是使毛孔周圍膠原蛋白和纖維再生、緊緻重組,進而可修復並縮小毛孔,抑制皮脂過度代謝,並保持皮膚的彈性及張力,更可改善顏面的細小皺紋。『柔膚再生雷射術』的效果:清除皮膚黑頭粉刺縮小毛孔使皮膚柔細、清透、更具光澤再生膠原,增加皮膚彈性,改善凹洞『柔膚再生雷射術』的優點:不會如化學換膚引起皮膚不良的反應無反黑現象可立即恢復日常活動非剝除性,表皮不會破損,不會引起疼痛、流血、結痂、感染不論任何膚色均適合治療效果持久『柔膚再生雷射術』的禁忌:過敏皮膚曬傷皮膚皮膚細菌或病毒感染,如扁平疣等急性外傷或手術傷口痤瘡急性發炎期 縮小毛孔最快速的治療——『柔膚再生雷射術』:柔膚再生雷射術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治療過程,約每隔2~4周治療一次 (每周回診追蹤),經過1至2次的治療之後,毛孔即見改善,可以明顯看到皮膚變得很清透,並感受到皮膚呈現出粉嫩、白淨、柔滑,細緻的完美新面貌。一般在5~6次治療後可獲得滿意的改善,效果可達8個月至2年之久。請配合醫師持續進行療程,隨著治療次數的增加而獲得整體的改善,讓你告別毛孔粗大,做個細緻美人﹗治療須知:治療部位會出現類似日曬後輕微紅熱的感覺,此時可冷敷約5-10分鐘,即會消褪。治療後1~2天,勿使用磨砂膏、刮毛,請遵循醫囑擦拭專用的皮膚保養產品,切勿使用果酸或酒精成份的化妝水及保養品。治療後當天勿上妝防曬非常重要,平日應避免日曬,每日應塗抹防曬係數 SPF>25之防曬乳,出門應儘量撐洋傘、戴帽防曬,不可直接曝曬陽光。治療後的第一週請回門診複診,並接受美白導入加強治療。請先接受專業醫師諮詢評估後,再接受治療。

臉部保養須知

臉部保養須知#皮膚保養

【使用酒槽須知】1. 儘量選用非皂鹼洗面乳(泡沫量較少的)2. 加強保濕,並儘量選用不含: 香料,酒精(alcohol),山梨酸(sorbic acid),丙酮(acetone),果酸(glycolic acid),金縷梅/山榆(witch hazel),薄荷,尤加利油,丁香油的保養品3. 儘量選用物理性防曬4. 儘量淡妝5. 避免磨皮及去角質6. 避開惡化因子【避開的食物】1. 肝臟2. 優格,起士(不包括鬆軟的白乾酪),酸奶油,香草,巧克力,酵母萃取物,辛辣(食品/調味品),濃(咖啡/茶),蘋果(汁/酒)3. 茄子,蕃茄,菠菜,豌豆4. 酪梨,香蕉,葡萄乾,無花果,柑橘類的水果

機能性保養品,怎麼用最有效?

機能性保養品,怎麼用最有效?#皮膚保養

1、果酸乳液或乳霜:甘醇酸可以有去角質、去粉刺、縮小毛孔、美白及抗老化的作用,適合在晚上使用,白天要配合防曬及少曬太陽。2、A酸藥膏:有去角質、去粉刺、縮小毛孔、美白的作用。許多篇醫學報告指出,A酸藥膏可以增加真皮的膠原纖維,所以有抗老化的作用。適合在晚上使用,白天要配合防曬及少曬太陽。在各種A酸中,第一代的A酸效果最明顯,但是要注意藥物的刺激性,須從低濃度開始使用。3、A醛或A酯:可以減少A酸的刺激性,但是兩者在皮膚可以轉化為A酸,仍然有抗老化效果,是另外一種選擇。4、維他命C:抗氧化劑,塗抹的維他命C可以在局部皮膚,達到比口服維他命C高數倍的濃度,所以可以有美白除皺的效果。要注意的是只有左旋的維他命C才能被人體吸收,而且維他命C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分子,使用上須注意保存方法及期限。另外維他命C是屬於一種酸類,所以會有點刺激性,如果皮膚有傷口或是受損的狀況下,(例如剛做完果酸換膚後)最好暫停使用。而酯化的維他命C雖然可以增加保存的穩定度,增加保溼度,但是抗老回春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為了增加維他命C的吸收,可以使用超聲波或是離子電泳導入的方式來加強效果。5、美白產品:屬於藥妝品的麴酸、熊果素等,是衛生署核可的美白成分,使用上須注意配合防曬。6、凱因廷(kinetin):具有除皺以及保濕的功效,刺激性較A酸為低。使用機能性保養品的建議,可以依照個人需求來調整,例如晚上使用抗老除皺及保濕的產品,白天使用美白淡斑及防曬的產品,例如在晚上使用果酸或是A酸或是美白產品,白天使用維他命C。

洗臉洗過頭小心外油內乾

洗臉洗過頭小心外油內乾#皮膚保養

「醫師,為什麼我的皮膚會外油內乾?」在皮膚科門診中,常會碰到患者這樣詢問。以一般的皮膚科學常理判斷,皮膚的油脂可以保持住皮膚的水分,所以當皮膚呈現油性的狀況下,應該也有許多水分被保持住,也就不會出現皮膚乾燥的現象。不過,臨床上卻常看到臉部皮膚看起來油油亮亮的,但卻又合併一些脫屑、粗糙,造成病患極度的困擾,也不知如何保養及改善。這種理論上不存在,實際上卻發生的皮膚情況,該如何解釋?在深入了解皮脂及角質層結構及功能後,會發現外油內乾不是一種固定膚質,而是一種皮膚狀態,這情形常發生在過度清潔的油性皮膚患者。清潔劑的某些成分會破壞角質層的脂質結構,導致皮膚的保水度降低,造成皮膚乾燥,這是皮膚「內乾」的原因。另一方面,因皮膚乾燥導致皮脂腺的活性增加,過度分泌油脂,導致皮膚外觀上呈現油油的現象,這就是「外油」的由來。問題是: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不是也會吸收及保持水分,改善皮膚的乾燥狀況嗎?為什麼還會有所謂的「外油內乾」的情形呢?這樣的情形在科學上有合理解釋嗎?由附表可以發現皮脂與角質層的成分及結構的不同,所以角質層油脂的保水度遠勝於皮脂。這也就是當患者過度清洗臉部時,角質層油脂結構被破壞,雖有大量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替補,但保水度卻大幅下降,導致皮膚內部呈現乾性(內乾),以及皮膚表面因為有皮脂附著而呈現油性(外油)的現象。皮膚「外油內乾」的治療及保養,要改用溫和的清潔用品,洗臉時減少搓揉、摩擦,尤其忌用去角質或磨砂類產品,以及減少清洗的次數。另外,要加強保濕產品的使用。經過一段時間的保養,就可逐漸改善肌膚的狀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