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

登革熱疫情未減 4步驟遠離病媒蚊

登革熱疫情未減 4步驟遠離病媒蚊#預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往年入秋後,病媒蚊指數會隨著氣溫而下降,但今年氣溫時冷時熱,目前仍處於登革熱疫情流行期。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務必徹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並做好個人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防蚊劑,以防止登革熱發生。登革熱之典型症狀為:發燒、頭痛、出疹、眼窩痛、肌肉或關節痠痛等,部分登革熱感染者症狀雖不明顯,但該感染者如於病毒血症期遭病媒蚊叮咬,仍有可能造成登革熱疫情於社區傳播。衛生局呼籲民眾若有上述症狀應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或旅遊史;另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並特別留意病患是否有登革出血熱症狀。 防治登革熱民眾應經常做好「巡、清、倒、刷」四步驟才能遠離登革熱。1)巡視居家周圍環境的積水容器。2)清除家屋內外或家屋附近有不需要之盛水容器,如鐵桶、廢輪胎、空罐等。3)每週倒棄一次必須盛水的容器,例如花瓶、水缸。4)清潔盛水容器,用刷子將容器內壁用力刷洗,才能將病媒蚊的卵洗淨。

防治結核病 增強免疫力與抵抗力

防治結核病 增強免疫力與抵抗力#預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當然也可以透過各項防治措施,例如:胸部X光篩檢、結核菌素測驗、痰液檢查等加以預防。目前可以運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肺結核七分簡易篩檢法」,讓鄉親簡單地進行自我檢測,相關方法如下:咳嗽兩週(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如果加總上述症狀達5分以上,建議可到鄰近醫療院所胸腔內科檢查。劉建廷局長呼籲,防治結核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應該保持規律運動、營養均衡、增強身體免疫力與抵抗力及居住環境保持通風,同時也要定期健康檢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有咳嗽超過兩週的情形就應該要提高警覺,儘速就醫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把結核病傳染給週遭的親友或是其他人。

大腸癌發生率第一 早期發現有助治療

大腸癌發生率第一 早期發現有助治療#預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公布101年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連續蟬聯31年首位,平均每12分2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等於每天約有120人因癌症死亡。而惡性腫瘤又以「大腸癌」為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死亡率為第三名佔所有癌症11.8%,僅次於肺癌和肝及肝內膽管癌。依據研究顯示,個人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是影響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危險因子。但由於醫學的進步,定期接受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敏感度高、效果佳且不受飲食或藥物影響,是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早期發現 有助治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起即提供50歲至69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延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今年6月1日開放擴大受檢年齡從50歲至未滿75歲,納入健保預防保健服務項目中。衛生所關心您、守護您,勿讓健康亮起紅燈,請定期每兩年持健保卡至衛生所進行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有助於早期預防和早期診斷及治療。

結核病定期服藥 約六個月痊癒

結核病定期服藥 約六個月痊癒#預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 任何器官均有可能得到結核病,但以肺部最多,感染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等出現嚴重症狀,如:咳嗽、吐痰、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咳血、夜間盜汗時病情已加重。因此,定期的檢查非常重要。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結核病已經能夠被有效的控制和治療,只要按時服藥並定期回醫院檢查,約六個月療程就可痊癒,但如果不按時服藥、自行停藥、選擇性服藥等,可能促使結核菌產生抗藥性,反而增加治療的複雜性。 衛生福利部全力推動直接觀察治療,藉由關懷員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到口、吃完再走」,關懷個案服藥治療過程,確保每一個病人規則服下每一顆藥,在治療的過程中,幫助病人重拾健康,也讓社會減少一個感染源。 而防治結核病除早期發現結核病人、徹底治療外,還需要大眾擁有正確的結核病知識,並給結核病患多一點關懷、多一點平常心,少一點傷害,這樣結核病人便能安心的治療,終結結核病的願景才有實現的一天。提供防治結核病方式: 1)嬰幼兒應依規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 2)均衡營養、規律生活、適度運動以保持身體健康。 3)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規則服藥早康復 最後提供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簡易篩檢方法如下︰● 咳嗽兩週(2分)● 有痰( 2分)● 胸痛(1分)● 沒有食慾(1分)● 體重減輕(1分)如果有上述症狀達5分以上,建議戴外科口罩趕快就醫檢查。

天涼病媒蚊仍活躍 南市現登革出血熱

天涼病媒蚊仍活躍 南市現登革出血熱#預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臺南市自入夏以來通報確診7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北區長榮里個案於11月26日經疾管署確認為登革出血熱,為臺南市102年入夏後首例登革出血熱個案。入夏至11月25日止,全國本土登革熱病例累計達335例,屏東縣284例、高雄市34例、臺南市7例、臺北市8例、新北市1例、臺中市1例,出血性登革熱累計6例(屏東縣5例、臺南市1例)。一般感染登革熱的病人,不見得有明顯發燒、頭痛、全身劇烈疼痛等症狀,且經過適當的治療,多預後良好,但有慢性、免疫系統疾病或曾感染過的病患就應提高警覺,以避免出現致命性高的登革出血熱。現階段天氣雖然轉涼,但病媒蚊仍活躍,衛生局呼籲,每週仍需巡視住家、工作的戶內戶外環境,刷洗有使用的盛水容器,清除未使用的積水容器,避免因積水導致孳生登革熱病媒蚊;有至東南亞國家或外縣市旅行時,需加強防蚊措施,返家後若有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酸痛或關節酸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活動史、旅遊史。

北市確診首例德國麻疹 疫苗有效預防

北市確診首例德國麻疹 疫苗有效預防#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台北市6日確診首例德國麻疹。個案為馬來西亞籍21歲旅客,於10月20日入境來台旅遊,31日出現發燒症狀,隔日出疹,目前仍住院隔離治療中。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經疫情調查結果為境外感染,已掌握211名接觸者(北市94名),目前尚未發現有疑似德國麻疹症狀者,提醒欲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的民眾應於行前評估是否施打疫苗;未滿1歲及未完成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的幼兒則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德國麻疹屬高傳染性疾病,潛伏期平均約14-17天,發疹前1週至發疹後至少4天(約7天)具有傳染力,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德國麻疹可透過疫苗接種有效預防,衛生局呼籲家長應於幼兒滿1歲時,儘速帶往院所接種MMR疫苗;育齡婦女,如經檢驗不具德國麻疹抗體者,也可拿抗體陰性報告,至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院外門診免費接種1劑MMR疫苗。孕婦及小孩應特別留意德國麻疹一般人感染德國麻疹後大多症狀輕微,如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但孕婦若無抗體一旦感染則會造成死產、自然流產,胎兒可能發生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如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心臟病等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

改變飲食多運動 80%第二型糖尿病可預防

改變飲食多運動 80%第二型糖尿病可預防#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人對於糖尿病都有錯誤觀念,認為糖尿病是無可預防的慢性疾病,萬芳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糖尿病衛教中心主任李亭儀醫師表示,只要通過改變飲食、規律運動和改變生活型態,高達80%的第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美國「糖尿病預防計畫」指出,每週維持150分鐘快走或相等程度的運動,4年內可有效降低58%糖尿病發生率。李亭儀醫師指出,規律運動不僅可改善糖尿病患之糖化血色素及血糖,對血壓及膽固醇也有顯著的改善效果。運動可控制血糖 預防併發症大約每3位糖尿病患者就有2人死於心臟疾病,高血糖還會損害血管,導致血栓風險,患有糖尿病的人也會因血管損傷,提高中風率,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邱妃杏護理師說,運動確實可有效控制血糖,也可預防或延緩併發腎臟相關疾病,同時控制血壓也很重要。報告指出,每週走路至少2小時,可降低34%至53%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且規律運動的糖尿病人,血糖改善的機率是無規律運動習慣者的2.8倍,只要積極改變生活型態,糖尿病是可有效控制及預防的。

方塊踏步課程 降低銀髮族墜跌事故

方塊踏步課程 降低銀髮族墜跌事故#預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開闢【你運動、我陪伴~互動式方塊踏步運動專區】,由受過日本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方塊踏步協会認證的護理師及志工教導方塊踏步運動,以愉快有趣方式進行強化下肢機能、提升認知及生活機能預防跌倒,現場還有復健師專業指導。根據101年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白璐教授協助進行臺北市事故傷害監測資料顯示,內湖區造成事故傷害的種類第三名為跌墜事故(23.3%),而跌墜事故以65歲以上族群最容易發生,隨著年齡的增加,長者的感覺器官逐漸遲鈍,身心健康功能狀況也衰退,平衡功能退化、肌肉無力、關節僵硬,皆是導致跌倒的原因。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今年在社區辦理「銀髮族方塊踏步」課程,為期八週,共有53位長者參加,活動結束後長者在體能檢測結果方面,多項指標顯示參加者的體能因此課程而有所改善。特別是與跌倒有關之下肢體能指標「30秒屈膝起立」次數有顯著性的提升,另外,上肢肌力及上肢柔軟度亦有顯著性的提升,心肺適能有顯著的改善,體重及BMI均有顯著下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