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

大掃除姿勢不良 小心背痛、肌肉受傷

大掃除姿勢不良 小心背痛、肌肉受傷#過年

年終歲末將屆,過年前醫院復健科、骨科門診常常可以看到因為大掃除發生扭傷、下背痛的病人,或者是在搬動重物時,也有的是過度且不當的使用肌肉所造成。高雄健仁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佳璋建議,大掃除工作應該把握「分工分時」、「合作」與「善用工具」等原則,不要嘗試一次完成大掃除的所有工作,也不要去做超過腰椎所能負荷的工作,寧可因分次而多花時間,使每次動作都在腰背所能承受的範圍內,對於無法分次而個人又無法一次完成的工作或動作如重物的搬動,就要尋求家人的合作,避免下背痛或扭傷等事故發生。(圖:正確搬重物姿勢) 李佳璋表示,下背痛的原因,一般常見為姿勢不正確,以及在不正確的姿勢下不當的使用肌肉,或肌肉用力過猛,引起腰部肌肉的傷害。這樣的傷害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尤其遇上年終大掃除,趕在期限內或倉促下要完成許多打掃的工作,明明已有腰部不適的徵象而應該休息或改變工作的方式,卻勉強將工作繼續完成,而導致背痛的復發。 李佳璋指出,避免傷害發生,大掃除應分時段、分工作階段、家人一起合作,以及善用長柄的掃帚、合適的握把等,都能有效防範下背痛和肌肉傷害,其次是掃地、抹地板、搬東西的姿勢要正確。一般而言,不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反覆使用同一動作過久;搬重物應該彎膝、蹲身下去搬物,不要只彎曲上身探身搬東西。還有,適當大小、長度、省力的打掃工具,可以避免不良的打掃姿勢。有慢性背痛的人,可以適時穿戴軟背架保護腰椎。 一旦出現下背疼痛的症狀時,首先就是休息,而且是完全的臥床休息,除了上廁所、用餐、洗澡之外,應完全的臥床休息數小時,甚至數天。臥床的姿勢適個人舒適感決定,要平躺或側睡均可,雙腿微彎及雙膝間夾一枕頭都是可以幫助放鬆的姿勢。  其次,可以泡熱水澡或使用按摩浴缸等,可以舒緩肌肉疼痛,使用熱毛巾、熱敷墊也有消除疼痛、放鬆肌肉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過熱導致燙傷;有時急性下背痛使用冰敷也有止痛效果,如仍感不適或反覆發生,則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治療。

春節期間飲食原則 預防常見腸胃疾病

春節期間飲食原則 預防常見腸胃疾病#過年

農曆春節期間常見罹患腸胃疾病之病患,究其原因不乏有腸胃炎或輪狀病毒現象,大多是因飲食習慣、食物和水的不潔或未烹煮熟所感染,而引發腸胃方面的疾病。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邱康程醫師提醒,銀髮族的飲食特別要謹記「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及適當熱量」,飲食均衡、吃八分飽。嬰幼兒要小心的是病毒性腸胃炎、流感、腸病毒,而國小學童最要留意的則是病毒性腸胃炎及流感。邱康程醫師表示,春節期間,由於多吃甜點及油膩食物,或暴飲暴食,青少年及成人則要留意飲食性腸胃炎、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胃炎。有些像水土不服,或是外食吃到不潔食物中的細菌及毒素,引起消化不良,或因誤食容易造成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有:陣發性腹絞痛、噁心、嘔吐、厭食、腹瀉,嚴重者還會出現發燒、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等現象。症狀輕微者只要禁食幾小時,口服葡萄糖電解質補充液或不冰的運動飲料,吃清淡的食物,通常二、三天內會自然痊癒;而較嚴重的病例,則應立即就醫診治,在醫師的指導下適時的接受點滴液補充及服用胃腸藥,並配合飲食限制治療,一般在三~五天內即可痊癒。 由於經濟景氣的變化,工作及生活的壓力導致作息不正常,有些易引起大腸急躁症,時而便秘時而腹瀉,也有人會因為休假太長,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也就是所謂的「懶人病」。這和免疫力下降有關,必須調整好生活作息多留意,才不會掛病號,少了過年的興致。春節期間的飲食該怎麼吃?才能保腸胃健康,以下幾點邱康程醫師提供民眾作為參考,讓大家快樂過節沒煩惱。1、過年應景食品,若過甜、過鹹、油膩、高膽固醇及不易消化等,應淺嚐即止。多增加蔬果類、豆類、全穀類等纖維質食物量,因為它可減少脂肪攝取並降低血膽固醇值,此外可延緩血糖上升,並有助排便,預防便秘。2、銀髮族的咀嚼、吞嚥能力較差,所以年菜要以好消化素材為主。食物切細,烹調選擇以清蒸、燉、燒、滷,替代油炸、油煎、火烤。並且老人家進食要細嚼慢嚥,口中含食物時,避免與之交談;尤其是吃年糕時更要仔細觀察,避免老人家噎住喉嚨,造成意外。 3、銀髮族的味覺、嗅覺漸退化,若調味料加多,會影響健康;加少,則又食而無味。這時可用檸檬、番茄、鳳梨、醋等酸味調味,並添加有風味佐料及食材,如蔥、薑、蒜、洋蔥、八角、海帶、香菇,讓食物可口美味。此外,採熱食上桌,可增加香味的散發。 4、過年的飲食量比平日多,所以運動量或活動量更要比平日增加,以消耗多餘的熱量。

年節聰明吃 營養均衡不發福「撇步」

年節聰明吃 營養均衡不發福「撇步」#過年

歲末迎新春重頭戲之一團圓飯,難免造成熱量攝取過剩,營養師提醒民眾,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團圓圍爐,享受豐盛美食,應如何兼顧美味與健康,吃出好采頭,以力行【牛】轉乾坤新計畫-天天蔬果迎新春,並藉著無壓力、無負擔健康用餐,以避免新春之際,健康亮紅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洪若樸說,該院區本著【牛】轉乾坤新計畫-天天蔬果迎新春,推動「年貨小心選」,當為全民「年菜健康煮」主軸,同時以「年節聰明吃」配合「年閒認真動」作為這項運動主要訴求。洪若樸針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年節聰明吃』,來加強宣導。尤其在新春期間,大吃大喝之餘也不會發福,「撇步」是:★ 減少豬,牛、羊肉畜類,增加魚,豆、禽類食品。多吃蔬菜,食用新鮮水果。★選擇適當烹調方式,多蒸煮、適度煎熬、少油炸。善用電鍋、不沾鍋、烤箱等設備。★利用相似低脂食物代替高脂食物。例如:牛小排改牛腿肉。可見脂肪不要吃,額外油脂不要加、糕餅、花生、瓜子等,點心要節制。適量均衡飲食,少吃絞肉類半成品,減少裹粉用量。近年來,衛生署不時鼓吹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成人每日應吃三碟蔬菜,其中至少一碟是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一碟蔬菜為100公克,約三兩,所以每個人一天要吃300公克,等於半斤蔬菜。一家四口一天要吃兩斤蔬菜。每天二份水果,如兩個中等大小柳丁或橘子。不同水果份量不太一樣,例如柳丁一粒或香蕉小半根。洪若樸對於年菜怎麼吃才健康?提出以下四點供民眾參考:一、 吃:年菜量多需妥善分類儲存,烹調宜清淡求均衡勿暴食。二、 喝:零嘴不斷飲料猛灌損健康,應酬連番拼酒乾杯傷心肝。三、 玩:行前巧安排莫忘健康檢視,健身又休閒確保闔家歡樂。四、 樂:通宵打牌跳舞歌唱看電視,攪亂生理時鐘疾病悄悄至。最重要的是:降低脂肪攝取量、增加高纖食物、力行均衡飲食金字塔配套,多做運動,舒筋活骨保健康。總之,年菜無節制、病痛跟著來,歲末迎春,家家戶戶享受豐盛團圓飯時,如何兼顧美味與健康,建議民眾注意下列事項:‧ 掌握八分飽,避免暴飲暴食。‧  減少脂肪攝取,少吃油炸、油膩花生瓜子糕餅甜點,避免吃過多肉類、內臟等高脂,高膽固醇食物。‧  講求均衡飲食,年菜大魚大肉,蔬菜水果常被疏忽,不妨多設計高纖清淡蔬菜料理,以講求葷素搭配,達到均衡飲食原則。‧ 享受團圓之樂時,避免攝取過多糕餅甜點、湯圓、糖果等,高糖分食物,特別是糖尿病、肥胖患者。‧ 少鹽,烹調選擇清淡、爽口食物。‧ 避免添加過多調味料、醬油、沙茶醬等配料。‧ 年飯菜色多樣化,注意新鮮,衛生、選擇未經加工食品。‧ 年菜份量不宜多,避免吃不完再加熱,原味盡失大鍋菜。把握以上原則,營養均衡多樣最健康,利用年假多踏青運動,一樣可以過個健康優質新年。

《健康把關,過好年》北市各大醫院門診開診情形

《健康把關,過好年》北市各大醫院門診開診情形#過年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許多民眾因為歡樂氣氛,影響正常作息,甚至有慢性病患者忌諱平時的服藥習慣而放年假,導致舊疾復發或引發急性症狀,造成感冒、腸胃不適、氣喘、心臟病發及中風等疾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 1月24日(星期六)小年夜至2月1日(星期日)初五之春節連續假期,臺北市各大醫院急診照常服務不打烊,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確保民眾就醫安心,門診醫療各醫院不同,提醒民眾留意。統計各大醫院門診開診情形:1月26日(年初一)至27日(年初二)門診多停止服務(唯市立萬芳醫院及臺北醫學大學1月26日至1月27日上午維持門診看診,下午休診),1月28日(年初三)至1月29日(年初四)部分醫院恢復門診服務但開診科別及診次減少,1月30日(年初五)雖為政府行政機關補假,但多數醫院已恢復正常門診開診,避免急診就醫人潮過度擁擠,影響緊急就醫病患。民眾若有就醫相關問題,可電洽1999市民專線詢問,或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首頁「熱門連結」,查詢各教學醫院春節門診時間連結網址。依據往年春節急診統計排行榜前3名疾病,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腸胃炎和急性腹痛,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民眾常說的感冒及腸胃炎幾乎佔了四分之ㄧ以上。春節正逢寒冬,許多民眾為了闔家團圓南北往返、舟車勞頓,加上人多聚集是病毒傳染好發時機,影響所及,抵抗力差的小孩或長輩容易感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初春好發上呼吸道疾病,應儘量避免長時間停留在通風不良場所,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保健,到人潮擁擠的地方可戴口罩,返家後記得洗手。腸胃炎的主因為暴飲暴食,過年期間容易因歡樂氣氛,不知不覺大吃大喝使身材走樣或因飲食不正常,嚴重者發生腸胃炎現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呼籲市民飲食要節制、飲酒宜適量,繼續保持適當運動,避免熬夜,以提升自我免疫力,若有身體不適,切勿忌諱就醫,而延誤病情,急性腹痛可能是膽囊炎、盲腸炎、胰臟炎或便秘,如發生急性腹痛時應儘快就醫,避免演變成更嚴重的腹膜炎甚至引發敗血症、休克。另提醒慢性病患者別忘了按時服藥,以維持病況穩定,為方便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民眾用藥不中斷,民眾持慢性病處方箋領藥時間,如適逢春節假期,可提早領藥備用,例如給藥屆滿日前7日,可憑原處方箋調劑、領藥,這樣就可以安安心心歡度優質健康年,並預祝每一位市民都有健康快樂的假期。

少油煙、減油脂 聰明烹調享健康

少油煙、減油脂 聰明烹調享健康#過年

農曆春節將至,從年夜飯開始,過年期間大宴小酌不斷,餐餐大魚、大肉,加上糖果、餅乾、零食,導致飲食「三高一低(高油、高鹽、高熱量、低纖維)」嚴重不均衡,腰圍與體重在過年期間不知不覺向上飆升。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聰明烹調,智慧選購過年食品,才能健康年年、事事如意。衛生局指出傳統年俗,過年期間飲食一定要豐盛,餐餐大魚、大肉,加上糖果、餅乾、零食,年假結束,健康也亮紅燈,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參考以下原則:(一) 烹調方法儘量減少油炸、油煎,改以蒸、煮、川燙、涼拌等「少油煙、減油脂」的烹調方法,「煮」出家人健康。(二) 選用當令食材,除了採購方便、營養價值高外,價格也實惠。(三) 飲食適可而止,切勿貪多,暴飲暴食,造成腸胃不適。(四) 多用新鮮食材,少用加工食品:一般加工品的油脂與鹽分含量較高,建議以新鮮食物代替加工品。(五) 蔬菜、水果不能少,每天要吃三份蔬菜、二份水果(1份蔬菜約等於半個飯碗熟菜的份量,1份水果大約是1個拳頭大小或切好約1碗),達到『天天5蔬果』的目標。(六) 飲料選擇對身體負擔較少的無糖飲料或茶,飲酒要節制。(七) 零食或甜點慎選擇,可以考慮選用蒟蒻乾等讓量低或以天然食材烹煮的湯品,高熱量的核果類(花生、瓜子、核桃、腰果、開心果等)要適量。(八) 聰明選購不貪多,注意適當保存,冰箱只能延緩食品腐敗、變質的時間,並不能殺菌、防腐,食物貯存過度擁擠會影響冷氣流通,導致冰箱內冷凍(藏)溫度不足,適量購買食品,才是保證食品衛生、安全的上策。此外,包裝食品要注意保存條件為『冷凍』或『冷藏』,不要擅自更改保存條件。(九) 乾貨、蔬果清洗要仔細,可以使用少量的水多沖泡幾次,再將乾貨、蔬果仔細清洗,就可以免於食品添加物與殘留農藥的危害了。此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慢性病患者更應注意,不要吃得太多、太鹹、太油、太濃(火鍋等湯類越煮越濃,溶出的普林也越多,是痛風病患大忌),以免加重病情。把握上述飲食原則,落實「三少一多」、「天天5蔬果」及飲食多樣化,相信必能健康無「腹」擔,樂活過好年!

新年期間 聖馬爾定醫院守護健康不打烊

新年期間 聖馬爾定醫院守護健康不打烊#過年

春節假期在即,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本著全年無休,提供最佳醫療服務的宗旨,在春節期間調整部份門診,服務春節期間有就醫需求的民眾。聖馬爾定醫院院長陳美惠表示,聖馬爾定醫院在嘉雲南地區服務四十年,向來秉持著不斷提昇醫療品質,全力服務鄉親的精神;今年的春節假期,該院已做好春節期間醫護人員的人力調配,醫療品質與服務不放假。一如平時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的服務,務求在春節期間提供最好的醫療水準,守護鄉親們的健康。  春節連續假期期間,聖馬爾定醫院門診調整情形如下:‧大雅院區:急診照常二十四小時服務;門診部分:除夕至初二(1/25~1/27)期間,看診科別為:胸腔內科、新陳代謝科、感染科、腎臟內科、心臟內科、小兒科與一般內、外科等部分門診照常服務,初三起大部分門診恢復服務。‧民權院區:精神科初三(1/28)恢復正常門診、中醫部初五(1/30)恢復正常門診。‧阿里山醫療站:照常二十四小時不打烊服務。‧芳安院區中醫科:初五起恢復正常門診。‧聖光診所:初三(1/28)上午看診、初四起恢復正常門診。聖馬爾定醫院並提供春節期間各院區詳細門診調整表,歡迎民眾索取,或上網查詢:http://www.stm.org.tw,或請電洽聖馬爾定醫院總機-2756000轉9,有專人為民眾服務。陳美惠表示,以往在春節期間,有不少就醫的民眾是因為飲食不當引起不適,她提醒民眾,年菜固然好吃,太油、太鹹、過量都有礙身體的健康,請大家要注意飲食的控制。另外,春節期間的舟車勞頓,也讓車禍發生的頻率較平時高出許多,陳院長也叮嚀民眾,要多留心交通安全。

春節期間,臺中市7家醫院持續提供急診服務

春節期間,臺中市7家醫院持續提供急診服務#過年

今年(98年)春節連續假期長達9天,臺中市衛生局關心市民的健康及就醫情形,由本市7家急救責任醫院,於春節期間加強急診醫療服務,民眾如有需要緊急就醫時可至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室就診。臺中市衛生局提醒大家,寒流來襲期間日夜溫差變化大,早晚多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春節期間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做好體重控制、勿暴飲暴食,過個健康年。春節連續假期期間,臺中市急救責任醫院如下:‧臺中榮民總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澄清綜合醫院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行政院衛生署臺中醫院‧林新醫院急診與門診看診時間,請至臺中市衛生局網站查詢:http://www.tcchb.doh.gov.tw/ch/02bulletin/01_main.aspx?sn=3607

過年大掃除 巧用輔助工具 避免肌肉酸痛

過年大掃除 巧用輔助工具 避免肌肉酸痛#過年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不少民眾展開大掃除工作,但卻因為掃除時施力過當,或姿勢不正確,導致腰酸背痛,還有人因此舊疾復發。尤其過年前後,因掃除導致受傷到門診就醫的患者,更比平常增加成2到3成。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曾頌惠表示,近來門診有一位因網球肘,疼痛難耐就醫的男性,在接受1、2星期治療後,原本恢復況良好,卻因為近來大掃除,忙著粉刷牆壁,不斷重複使力的結果,又導致舊疾復發。曾頌惠醫師表示,大掃除時最好運用適當輔助工具,例如打掃天花板高處灰塵,建議拿梯子或椅子墊高,避免頸部因為仰頭過久受傷,打掃沙發或桌子底下時,最好使用長柄掃把,或把家具移開,減少因長時間彎曲造成膝蓋壓力。而採買提重物,盡量不要以雙手提,很容易造成拉傷,最好使用有輪子的推藍,減輕肢體的負擔。曾頌惠也提醒民眾,掃除時可以戴著護膝或護腕,而不管是坐著整理東西或大掃除,每1個小時一定要稍作休息,避免因重複動作,施力過當,產生身體傷害。而掃除過後,民眾也可以做做肩頸部,手肘腕拉筋運動,舒緩酸痛。【大掃除常見受傷部位】◎ 肩部:肌腱炎、肌膜炎原因:抬東西、刷洗、清洗高處◎ 手肘:網球肘        原因:提東西、刷洗◎ 腰部:腰背痛、椎間盤突出    原因:搬東西、提重物、蹲著整理東西過久、搬重物◎ 膝部:關節痛、滑液囊發炎 原因:蹲姿整理物品、刷洗地板、擦地板跪太久◎ 頸部:頸部疼痛、頸神經根壓迫 原因:長時間仰頭清洗高處窗戶、抬重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