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

擋「毀滅性寒流」!濃縮魚油「護心」2倍效

擋「毀滅性寒流」!濃縮魚油「護心」2倍效#寒流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帝王級、霸王級、毀滅性寒流接連來襲,急凍了全台,氣溫驟降造成血管收縮劇烈,也「急凍」你的心血管了嗎?魚油因被證實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成為入冬以來最夯的保健食品,近來由於食品衛生審查及把關變得嚴格,市面上每種魚油含量似乎都能達標,究竟還要注意哪些小細節,才能找到最符合理想的魚油產品呢?有請營養師來解答!EPA及DHA達「護心」黃金比例 保健效果更佳目前市面上看到的魚油分為濃縮魚油以及一般魚油,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彰化基督教醫院謝薰慧營養師說明,一般魚油1克大約含有30%的Omega-3,也就是其中的EPA及DHA大約含有300毫克;而濃縮的天然魚油,Omega-3含量是一般魚油的兩倍之高,換算下來,EPA及DHA的量可以到600毫克。而一般魚油中的EPA及DHA比例為3比2,也就是食用一般魚油1克,就能攝取約180毫克的EPA及120毫克的DHA,這是最基本的攝取量;而濃縮魚油則含量加倍,可以降低人體因為吸收過程不完全,而補充不足的疑慮。小型魚種汙染問題低 添維生素E、無腥味配方好「貼心」魚油產品最令人擔心的就是重金屬汙染的問題。謝營養師說明,的確,深海魚有重金屬汙染的風險,所以建議民眾在挑選時先以小型魚種為主,例如鯷魚、沙丁魚或鯖魚,這類小型魚重金屬汙染問題相對比較低,其次再挑選有定期檢測重金屬及戴奧辛的廠牌。謝營養師補充道,有些業者會在魚油中添加抗氧化劑維生素E,是因為魚油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相當高的油脂,很容易接觸到空氣就氧化掉了,所以一定要添加維生素E才能讓魚油安定,避免氧化。至於很多人不喜歡吃魚油後打嗝發出的魚腥味,謝營養師建議,其實可以在餐前或是隨餐後食用就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加上現在有紐澳保健品業者推出「無腥味魚油」,較沒有食用上的時間限制。當然保健品是否有通過相關的檢驗,審查標準嚴不嚴謹,也是民眾購買的指標之一;應儘量選擇深褐色不透光的瓶裝魚油,才能完整阻隔光線與空氣的破壞,延長魚油的活性與品質。另外,最近很多人喜歡選擇來自紐澳地區純淨、高品質的產品,但須慎選有通過澳洲療效管理局(TGA)認證、且是經由GMP認證工廠所生產製造、100%原裝空運來台、不經二次分裝改標,才能確保挑到的是安全有保障的魚油產品!

寒流來襲 桂枝湯、保健操不怕手腳冰冷

寒流來襲 桂枝湯、保健操不怕手腳冰冷#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寒流來襲,讓許多人抵擋不住寒意,尤其平時怕冷的民眾更覺得手腳冰冷、四肢僵硬。中醫師羅珮琳表示,手腳冰冷,大多是因為身體氣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流暢、血液量不足,所以比一般人容易怕冷;平時可透過中藥茶飲來促進血液循環、使血管擴張、改善虛弱體質等功效,幫助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桂枝湯促進發汗 紅棗養血安神羅珮琳醫師舉例,如禦寒桂枝湯可散寒通脈、促進循環,適合虛寒體質、怕冷、喜喝熱飲者,以桂枝2錢、炒白芍2錢、乾薑(老薑)3錢、龍眼肉3錢、紅棗2錢,以熱水熬煮約20分鐘,即可飲用。桂枝湯屬溫補方,桂枝擴張血管、促進發汗,炒白芍養血柔肝,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龍眼肉、紅棗養血安神,整帖養血補血,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改善手腳冰冷。然而熱底體質的人,就不適合喝這帖茶,避免越喝越上火,導致長痘痘、嘴破、便秘等情形發生。5分鐘 幫助手腳恢復知覺此外,針對手腳冰冷四肢僵硬,開業診所中醫師廖婉絨分享「暖手溫足保健操」,動動手腳,按按穴道,藉由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只要5分鐘,手腳就會開始暖和起來:1) 站立,兩腳張開與肩膀同寬,手肘彎曲。2) 雙手握拳,中指用力刺激位於掌心的「勞宮穴(手掌中央,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保持6秒。3) 墊起腳尖,同時將手肘打直,手指打開,保持6秒。4) 重複3、4動作20下,或感覺手腳回溫時。廖婉絨醫師說明,以上動作藉著活動四肢,促進末梢血液循環,而且墊腳和手握拳的動作,可分別刺激到位於足底的湧泉穴,和位於掌心的勞宮穴,更加強暖手溫足的功效。

寒流威脅 3招避免心疾、中風發作

寒流威脅 3招避免心疾、中風發作#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強烈大陸冷氣團寒流來襲,臺北市衛生局提醒,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易致血液在血管內凝固,誘發心臟病、急性中風,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保暖;衛呼籲長者及三高、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家族史的民眾,外出時做好保暖措施,並多注意飲食、運動及氣候變化,控制好三高,減少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胸悶痛、呼吸困難是徵兆依據103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分別位居之第2、第3及第8名,佔死亡百分比近四分之一。因此,提醒如果民眾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要儘速就醫接受治療。此外衛生局也提供民眾3大禦寒保健措施,有助減少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1)注意保暖/不論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再進行活動。民眾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避免深夜或大清早出門,建議長者結伴運動並先暖身。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應立即停止運動。隨時保持全身血液循環順暢,手套、襪子、保暖衣物、帽子和圍巾都很重要。2)定期監測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另每日早上起床一小時內測量血壓及服藥。3)泡湯提醒/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泡湯時間勿超過15分鐘,溫度勿超過40℃,避免獨自在個人池,最好有親人陪同,起身時動作放慢,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避免剛喝過酒,或吃大餐後馬上泡湯,怕心臟負荷不了,更易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最好等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進行。

超級寒流來襲 嚴防心臟病、中風發作

超級寒流來襲 嚴防心臟病、中風發作#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周末受到寒流南下影響,各地區氣溫明顯下降。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特別呼籲長輩,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年長的長輩一定要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泡湯應有人陪 不超過15分鐘為宜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為遲緩,在寒流來襲這幾日,建議長輩暫不出門,另外,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配合人體的生理時鐘,早晨起床動作要慢一點,起床後可以先喝一杯溫開水來調節生理機制與禦寒。另有民眾欲上山賞雪並順道泡湯,國民健康署提醒,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以15分鐘為限,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泡湯後也要注意勿太快起身,以免發生暈倒意外。邱淑媞署長提醒民眾,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患者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若剛喝過酒,或吃過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要避免飯後馬上泡湯,最好等飯後1.5~2小時再進行。死因逾3成為心血管疾病造成103年衛福部死因統計,共有46,440人因為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而死亡,佔總死亡人數28.5%,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管收縮使血壓容易不穩定,這樣的現象會增加血液在血管內凝固機會,進而增加冠心症等心臟病及梗塞型中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國民健康署特別呼籲有三高疾病的民眾,不要因為假期而忘了遵照醫囑規律服藥。另寒流期間,在飲食定量並注意情緒,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多喝溫熱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以嚴防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儘速送醫。

冬天實用文!6招瞬間讓腳變暖

冬天實用文!6招瞬間讓腳變暖#寒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寒冬時,冷風會從褲口往裏灌,雙腳麻、木、涼、痛,加上從足心到小腿,再到全身,被凍得瑟瑟發抖。這是我30年前曾有的經歷,現在想來,更能體會「寒從腳下起」的意思。現在的人很少能體會腳凍的感覺了,但還是有腳涼的時候。如果不採取正確的方式,可能一夜都雙腳都不會暖,這可是不利於健康的。以下介紹的,是能夠讓腳瞬間暖和起來的六種方法,看起來簡單,卻是很有效的。1)踏步法/做原地踏步動作。腳落地時稍用力,只需5到10分鐘,雙腳就會暖和。注意選擇地點,儘量不要在臥室,以免打擾到樓下的鄰居。2)頓足法/同時抬起雙腳腳跟,腳尖著地,再迅速頓下腳跟,反覆50至60次。此法對便秘有作用,但老年人不宜。3)按摩法/盤坐在床上,兩腳掌相對,用雙手摩搓足背以及小腿。然後再搓足心,到溫熱為止。睡前按摩足部,更能改善血液循環,達到安神鎮靜、促進睡眠的作用。4)浴足法/用溫熱水泡雙腳,邊泡腳邊揉搓按摩。也可以在熱水中加入少數鹽待溶化後浸泡,有消炎作用。有灰指甲、足癬等足病者,可以用苦參30克、白蘚皮30克、蒼術30克、枯礬10克,煎水泡腳,既能暖足,又能治病。5)薑湯法/腳涼,全身又覺得有寒氣的,可以熬一碗薑湯趁熱喝下,再蓋被取暖。特別是涉水、淋浴後,腳部受寒的,更適合用本法。6)舉腿法/仰臥床上,雙手置於身體兩側,將兩條腿緩緩舉起,垂直於身體,稍作停留後,再緩緩放下,如此重複數次。本法還可以鍛鍊腹肌,有助於減肥。(本文摘自/人體排寒手冊/台灣廣廈出版)

遠離寒流威脅 7招防心疾、中風發作

遠離寒流威脅 7招防心疾、中風發作#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近日氣溫驟降,當溫度變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易致血液在血管內凝固機會,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衛生局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保暖,如果民眾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要儘速就醫。據103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分別位居之第2、第3及第8名,佔死亡百分比近四分之一。而若有高血壓的患者,如未按時服藥,血壓控制不良者,及飲食無節制,尤其暴飲暴食者,更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老人、三高者 寒冬保暖措施更不可少呼籲長者及三高、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的民眾,應多注意飲食、運動及氣候變化,外出時做好保暖措施,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於正常範圍,減少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而臺北市衛生局也曾傳授民眾禦寒保健措施:1)注意保暖/不論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再進行活動。隨時保持全身血液循環順暢,保暖衣物可別少。2)均衡飲食習慣/勿太鹹、太油,少吃高膽固醇東西,避免刺激性食物。三餐勿吃太飽,多吃蔬菜水果、雜穀食物,預防便秘,避免排便時用力。3)維持規律運動/避免深夜或大清早出門運動,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並建議長者結伴運動,且先暖身。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應立即停止。4)定期監測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另每日早上起床1小時內測量血壓及服藥。5)正常生活作息/充足睡眠與休息,以增加抵抗力,不過量飲酒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6)不抽菸/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鼓勵吸菸民眾要立即主動戒菸。7)泡湯提醒/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泡湯時間勿超過15分鐘,泡湯後勿太快起身,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以免心臟負荷不了,易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誘發心臟病、中風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誘發心臟病、中風#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入秋後最強一波冷空氣本周南下,氣溫驟降,北部及東北部地區低溫可能降至13℃,與上週溫暖天氣相比,溫差超過10度。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每當溫差過大時,可能導致血管收縮,引發血壓的變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臟病及中風之急性發作。保暖護心!三高、長者高危險族群要注意依據國健署研究顯示,台灣20歲以上民眾超過700萬人有三高問題。當氣溫降低時,血管收縮,血液濃稠度增加,血液在血管內凝固機會亦增加,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因此,平日除了規律服藥外,尤其頭頸部及四肢保暖更要注意。另生活作息也要規律,情緒不宜起伏太大,且保持愉悅快樂的心情,才能避免低溫對健康的危害。反應不敏銳  老年人慎防低體溫邱淑媞署長進一步提醒,65歲以上長輩,由於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當氣溫較低時,要確實保暖及攝取足夠的熱食與水分;如發生低體溫情況時,要設法取暖,迅速送醫。此外,濕冷的天氣應儘量減少外出,以免因地面濕滑,或因老人週邊血液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遲緩,而增加跌倒、前臂骨折及髖骨骨折的風險。牢記心臟病、中風徵兆 爭取黃金搶救期據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3年因為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6,595人,平均每天就有百人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提醒民眾如果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心臟病徵兆/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中風徵兆/牢記「FAST」口訣,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1「F」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2「A」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3「S」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4「T」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流感蓄勢待發!農曆春節前後恐達高峰

流感蓄勢待發!農曆春節前後恐達高峰#寒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寒流來襲,國內已進入流感流行季節,一般在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於3月後脫離流行期。雲林縣衛生局提醒家有幼童、長者與慢性病患者為流感高危險群,家長與病患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如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低血壓及活動力低下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 預防流感 接種疫苗較有效衛生局也特別呼籲,民眾應多加留意與預防以確保家人健康安全無慮,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其他包括:勤洗手,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等都是防範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