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歲老翁本身有硬皮症,長期在風濕免疫科追蹤治療,近日因活動時會喘,在外院就醫發現右心擴大,並懷疑有肺高壓。後續轉到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門診進一步檢查,懷疑為心房中膈缺損所造成的肺高壓,因此安排心導管檢查,確認為輕度肺高壓及大型「心房中膈缺損」。
一名70歲老翁本身有硬皮症,長期在風濕免疫科追蹤治療,近日因活動時會喘,在外院就醫發現右心擴大,並懷疑有肺高壓。後續轉到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門診進一步檢查,懷疑為心房中膈缺損所造成的肺高壓,因此安排心導管檢查,確認為輕度肺高壓及大型「心房中膈缺損」。
小心高血壓也可能造成肺高壓!胸腔科醫師表示,高血壓除了可能是動脈血壓增高外,也可能發生在肺循環而造成肺高壓,可能出現喘咳、疲勞、胸痛、頭暈、暈厥等5大症狀,依嚴重程度可分成4級,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猝死風險,呼籲患者應定期評估心肺功能。
65歲張阿姨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等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後續張阿姨至醫學中心檢查,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所幸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5歲的林女士6年前起,睡覺躺平及運動時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嚴重影響到睡眠與務農工作,被診斷為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考量手術的風險,病人只選擇藥物控制,不但心衰竭問題沒有改善,到後來連走路都呼吸困難,才決定接受手術。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過久會造成心臟功能損害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胡祐寧表示,病人6年來二尖瓣閉鎖不全的情形越來越厲害,且肺動脈壓逐漸升高。手術後病人的二尖瓣逆流情況從重度改善為極輕度,肺動脈壓也回到正常範圍內。胡祐寧醫師強調,絕大多數的二尖瓣閉鎖不全不會因藥物治療而痊癒。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過久,會造成心臟功能損害、心律不整及肺動脈壓升高,甚至影響到三尖瓣也跟著閉鎖不全,增加修補手術的困難度與風險。因此,如確知有嚴重的二尖瓣閉鎖不全,應及早進行手術處理。二尖瓣修補優於二尖瓣置換有3點好處依據美國心臟協會2014年提出的國際建議指出,二尖瓣修補優於二尖瓣置換的3點好處包括:1.較低的手術風險;2.可保留較好的左心室功能;3.讓病患免於置換人工瓣膜後的副作用,術後生活品質與一般人無異。胡祐寧醫師說,豬心瓣膜的平均使用年限在10-15年,牛心瓣膜雖然需要另外支付6-10萬元差額,但年限也僅15-20年,對5、60歲的病人而言尚有不足。而金屬瓣膜雖可使用終身,但也因此終身無法停止服用抗凝血劑。此外,研究也指出,長期追蹤發現,置換人工瓣膜的出血率、心內膜炎發生率,或動脈栓塞的比例,都比接受瓣膜修補來得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走路就喘吁吁可不是老了!近年來常被提及的肺阻塞(COPD)可能隨時入侵你的生活,潛在造成肺高壓的病因很多,甚至連慢性貧血都有可能是病因!一名中年婦女經常感到容易喘,只要走幾步路就會容易產生頭暈,甚至時常伴隨虛弱無力症狀,四處求醫都無法改善,到大醫院看診,才確認是因為貧血導致肺高壓,經由對症治療,才改善她的病況。患者就醫時眼瞼蒼白、血紅素只有一般人的一半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懿哲表示,該名慢性貧血婦人曾經有子宮肌瘤病史,以致經常會有出血症狀,來就醫時眼瞼非常蒼白,血紅素只有5gm/dl,女性正常血紅素值為11~16gm/dl,由於慢性貧血也會造成肺高壓,致使她往往一走路就會喘吁吁。肺高壓有5大原因 之前也曾有過患者因為爬樓梯發病猝死的案例,吳懿哲醫師指出,肺高壓發生原因有5大類,只要肺部動脈壓力過大,就可能出現不適病況,可介入藥物治療的以第一類肺動脈高壓為主,而且有健保給付。至於肺動脈本身病變、原發性先天性心臟病、紅斑性狼瘡、愛滋病、肝硬化、門脈高壓、結締組織疾病等也會造成肺高壓,除了藥物之外,透過手術治療也是另項選擇。診斷黃金標準是要準確檢測肺動脈壓力吳懿哲醫師進一步指出,肺高壓的診斷黃金標準是要準確檢測肺動脈壓力,必須用心導管從靜脈進入到肺動脈,通常心臟超音波只能篩檢肺動脈收縮壓,而肺動脈高壓要確診必要檢查肺動脈的平均壓;所以,如果心臟超音波肺動脈收縮壓檢查發現大於50,會進一步安排肺動脈平均壓導管檢查,若是平均壓大於等於25就可確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肺高壓誤當老症頭?別讓心肺都遭殃!肺動脈高壓因為無特異性,症狀容易被忽略,加上病因多元、病症多樣使得確診時間通常都要耗費2-3年。43歲的干小姐10年前懷孕時出現明顯喘咳、疲倦、水腫等情形,嚴重時甚至連過馬路都會氣喘吁吁,後來在產房大出血,住院長達1個多月,後來才確診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許多患者都因延誤治療導致症狀變得嚴重,有些合併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甚至出現會「藍唇」症狀。肺高壓加上心臟病的患者易產生「藍唇」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王主科醫師表示,肺高壓源於肺動脈壓力增加導致心臟負荷增加,症狀為容易喘咳、胸痛、頭暈、水腫,某些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因此出現心臟衰竭,甚至會有唇色變藍的現象發生。肺高壓患者若出現「藍唇」現象,表示症狀已經非常嚴重,王主科醫師表示,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不及早治療數年後會產生肺高壓,易產生「藍唇」,例如心房間隔有破損,若不及時治療,肺高壓產生時,右心的血液流到左心時,也會更容易出現「藍唇」現象,為避免疾病互相誘發造成身體負荷,應盡早安排就醫。患有心臟的癌症一定要積極治療哪些是肺高壓的好發族群?王主科醫師表示,患有較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自體免疫系統有問題等患者都屬於高危險群,一定要在未發病時積極治療,千萬不要讓它有惡化的機會。早期肺高壓無專屬藥物,因存活率低於癌症又被稱為「心臟的癌症」,近年來已有多種藥物對於紓緩肺高壓症狀有所幫助,只要患者積極接受治療一樣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造成肺高壓的病因很多,竟然連慢性貧血都有可能是病因!就有一名中年婦人經常容易喘,而且會有頭暈等虛弱症狀,四處求醫都無法改善,之後進一步到大醫院看診,才確認是因為貧血導致肺高壓,經由對症治療,才改善了她的病況。血紅素只有5gm/dl收治這名婦人的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懿哲表示,該名慢性貧血婦人曾經有子宮肌瘤病史,以致經常會有出血症狀,來就醫時眼瞼非常蒼白,血紅素只有5gm/dl,女性正常血紅素值為11~16gm/dl;而由於慢性貧血也會造成肺高壓,致使她往往一走路就會喘噓噓。肺動脈高壓可用藥物治療吳懿哲醫師指出,肺高壓發生原因有5大類,只要肺部動脈壓力過大,就可能出現不適病況,可介入藥物治療的以第一類肺動脈高壓為主,而且有健保給付。至於肺動脈本身病變、原發性先天性心臟病、紅斑性狼瘡、愛滋病、肝硬化、門脈高壓、結締組織疾病等也會造成肺高壓,除了藥物之外,也可透過手術治療。心導管診斷肺動脈壓力至於要如何確診有肺高壓呢?吳懿哲醫師進一步指出,肺高壓的診斷黃金標準是要準確檢測肺動脈壓力,必須用心導管從靜脈進入到肺動脈,通常心臟超音波只能篩檢肺動脈收縮壓,而肺動脈高壓要確診必要檢查肺動脈的平均壓;所以,如果心臟超音波肺動脈收縮壓檢查發現大於50,會進一步安排肺動脈平均壓導管檢查,若是平均壓大於等於25就可確診。(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醫學研究統計,約0.8%的新生兒會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一出生心臟就有缺損,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暨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王主科指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約有5~10%會續發肺動脈高壓,主因為心臟分流異常,導致肺動脈血流與壓力增加,長久下來使其內皮細胞受損與血管壁增厚,進而續發肺動脈高壓。右心室過度負荷、肥大增厚恐致死肺動脈高壓與一般高血壓有很大差異,皆屬於高致死率疾病,有續發肺動脈高壓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比無者高2倍,王主科醫師說明,與一般高血壓會讓全身動脈緊縮不同,肺動脈高壓是一種血液動力學及病理學的症狀,會使肺部血管緊縮,進而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導致右心室過度負荷、肥大增厚,嚴重可能產生心衰竭致死。5大症狀為喘、咳、血、腫、暈王主科醫師表示,及早發現與治療肺動脈高壓,對後續的療效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要確診肺動脈高壓非易事,肺動脈高壓的主要5大症狀為喘、咳、血、腫、暈,因症狀特異性不高,且在後期症狀才較為明顯,甚至早期完全沒有任何症狀產生,加上診斷複雜,故難以早期發現,被認為是無聲殺手。他說明,若及早診斷接受合適藥物治療,仍可以讓病情獲得有效控制,目前台灣核准使用於先天性心臟病續發肺動脈高壓的主要藥物包括第五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PDE-5 inhibitor,簡稱PDE5i)及內皮素受體拮抗劑(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簡稱ERA)。先天性心臟病患活越久 易發肺動脈高壓王主科醫師表示,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友在接受手術治療後,仍需長期照護與觀察,可能會面臨多種疾病包括續發肺動脈高壓等的威脅,根據研究顯示,當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存活越久,就越有可能產生續發性肺動脈高壓,若未定期回診追蹤,健康上如同埋有一顆不定時炸彈,可能危及生命,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