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怎樣才算「真財富自由」?PTT神人揭「1公式」提前退休沒問題

怎樣才算「真財富自由」?PTT神人揭「1公式」提前退休沒問題#理財

低薪族、月光族,跟「理財」沾得上邊嗎?縱橫PTT理財規畫板多年,因擅長客觀剖析各式各樣的理財難題、為網友做財務健檢而封神的「A大」,出版了第一本書《A大的理財金律》鼓勵即使是零存款的人,也應該有財務分配的觀念,為生涯規劃打下基礎,逐步累積財富,踏實地朝夢想前進。以下為原書摘文:

別再問投資環境!華爾街操盤手:5大整體財務規劃,你準備好了沒?

別再問投資環境!華爾街操盤手:5大整體財務規劃,你準備好了沒?#理財

投資環境年年在變,尤其疫情流行以來,全球市場出其不意,加上戰爭、通膨,即使最高明的操盤手,也是年年都在猜題。但是被路透社譽為「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台東出身的財經作家闕又上在《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書中,提醒讀者,最為重要的是5大整體財務規劃,才能在風雨飄搖中依然保有財務穩健,無懼虧損。以下為原書摘文:

股市韭菜是你?理科工程師用「5心法」扭轉暴賺期待,為自己加薪

股市韭菜是你?理科工程師用「5心法」扭轉暴賺期待,為自己加薪#理財

每個進入股市的散戶無非都是想增加額外收入,最好能提前實現財富自由,綽號老吳的工程師吳宜勲當然也不例外,在《自組ETF,讓我股利翻倍的存股法》書中,他分享了自己從幾次慘賠中學習到,與其投機卻暴露於高風險,不如透過自選ETF組合,並調整投資心態,反而能朝著獲利目標依序前進。以下是原書摘文:

培養孩子財富智商 跟猶太父母這樣做

培養孩子財富智商 跟猶太父母這樣做#理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從孩子八、九歲開始,猶太父母就鼓勵孩子透過勞力賺取零用錢。有一天,我兒子帶回一張薩克斯風演奏會門票,門票價格只有兩謝克爾(Shekel,以色列貨幣,一謝克爾等於十新台幣),原來是兒子的同學舉辦的。聽兒子說,這個孩子家裡算是當地殷實的中產階級,他開這場演奏會,除了分享對音樂的喜愛,也可以存錢。他爸爸幫他開立帳戶,帳戶裡有他為家人洗車、掃廁所、在家門口擺地攤、在麵包店幫忙促銷等用汗水換回的報酬。難道他爸爸是個守財奴?難道他爸爸不愛孩子? 在學校的家長會上,我見到他父親並向他請益,對方說:「在我看來,這個帳戶可以讓孩子從小明白一個原則:不能不勞而獲。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必須對社會做出貢獻而獲得報償,透過努力獲得成功。另外,也讓我的孩子看到他憑勞力賺到的錢如何升值。如果他願意拿錢做些小型投資,比如,買一些商品再批發出去,我很樂意提供一些生意經,指導他做生意。」 別覺得不可思議,孩子的財商就來自父母的理財啟蒙教育。猶太父母把培養孩子的財商視為一種生存能力,隨時隨地加以培養,尤其是「財富創意」。紐約的破銅爛鐵 讓他揚名立萬有關猶太人的財富創意,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麥考爾(MacCall)公司董事長的故事,他所說的這則故事,正是猶太人靈活的財富思維的最佳體現。小時候,父親曾問我:「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我回答:「三十五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德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三十五美分,但是做為猶太人的兒子,你應該說三十五美元。只要把一磅銅做成門把,它就能擁有這樣的價值。」二十年後,父親去世了,我獨自經營銅器店。一九七四年,美國政府為了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所丟棄的廢料,向社會招標,但沒人去標。看到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我未提任何條件,立即簽字。很多人取笑我購買了一堆垃圾的愚蠢舉動。可是,當我把廢銅融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鑰匙,再把從自由女神像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讓這堆廢料變成了三百五十萬美元現金,讓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一萬倍後,當初笑我的人都變得十分驚訝。紐約州的垃圾讓我揚名立萬,這都要感謝我父親從小對我灌輸的觀念──財富是一種創意。 【猶太父母這樣做】告訴孩子,有創意的理財才能創造價值──鼓勵孩子做生意賺取零用錢,實際體驗「努力才能獲得成功」(本文摘自/猶太媽媽給孩子的3把金鑰匙:生存力、意志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野人文化)

寫一份理財任務宣言 確保按規定用錢

寫一份理財任務宣言 確保按規定用錢#理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講到堅守理財目標,維持簡單就是上策。你越能簡化決策,就越不需要在考慮該不該買某樣東西時,動用你有限的意志力。這就是理財任務宣言的目的,概述呼應你人生優先事項的花錢哲學,意思是將錢用在可為人生增值的事物,拒絕用在其他不必要的事物上。這個宣言也是一種指導方針,不僅可以避開勸敗火種,還能傳遞個人的全面性目標。為了整理出你想收錄在理財任務宣言的花錢哲學,以下提出幾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請你作答,然後找出可以呼應主題的共同答案,要是你有另一半,請和對方一起作答。你覺得哪一筆開銷花得最值得?或許你的腦海馬上就浮現答案,沒有的話,請回到第2章,回顧你最快樂的回憶。你當時在做什麼?你需要付出什麼?這筆花費是否帶給你長久幸福感,而不是短暫的多巴胺激增,之後又回到享樂跑步機狀態?花這筆錢是否讓你的人生變得輕鬆?有趣?好玩?你是否從中獲得珍貴記憶?這筆開銷對你有具體的好處嗎?哪一筆經常開銷讓你覺得最開心?所有的經常開銷中,哪些讓你長久感覺到幸福?是什麼讓你覺得幸福?是否有讓你的人生變得更美好?哪一筆開銷是你日後不大會想念的東西?哪些開銷是即使沒有也無關緊要的東西?請特別往無腦或衝動購物的方向思考,即使割捨了也不痛不癢?你現在的開銷之中,是否有你過去不太會特別花錢、即使刪減也不會對你造成太大影響的事物?哪些開銷是你心中的必要支出,比存到一大筆錢更重要?哪種開銷對你而言毫無討論空間,無論未來人生願景有多美好,都無法誘惑你?割捨之後會讓你覺得即使達成最終目標,你也不會開心?在減少開銷的前提下,能否享受你最重視的事物,也不犧牲最重要的經驗?對你而言,最重要的開銷真的需要花到這麼多錢嗎?能不能減少花費,同時獲得差不多的經驗?要是你熱愛跑步,是否可以不去健身房,只在戶外跑步?如果你熱愛和家人慶祝節日,是否可以節省禮物花費,享受彼此相處的時光即可?哪個時期讓你覺得過得很快樂,卻不須花費太多開銷?請回想你成年後的每個人生階段,是否有某個人生階段,讓你覺得過得很快樂,卻不需要花費那麼多錢,甚至是不花錢反而更快樂?你是否有可能回到那種消費水準,割捨後來才造成通貨膨脹的生活方式?有沒有你非常享受卻願意為了目標而割捨的事物?你是否有哪些昂貴嗜好,其實可以不用花那麼多錢?假設你很滿意現在的家,但要是換成小一點的房子,是否可以一樣開心?你是否享受開車馳騁的感受,卻心知肚明,即使換成一部平價二手車,同樣可以抵達目的地?如果你居住的城市有便利的公共交通網,你是否可以完全不靠汽車代步?你喜歡打扮時髦新潮,但內心很清楚,只穿基本款服飾的話,可以穿個好幾年不過時?為了更快展開不被工作綁住的人生,你願意拿什麼來交換?現在你已經回答完所有問題,請像先前找出人生最優先事項那樣,也找出對你而言最具意義的共同主題,你覺得刪減卻不至於念念不忘的事物,以及你即使縮減開銷也能同樣享受的事物。如果有意外的答案,請特別做記號。接著請回顧第2 章裡列出的人生優先事項,問問自己,第2 章的內容是否和本章的重要開銷重疊。是否哪樣開銷出現南轅北轍的答案?你能否完全放棄或至少縮減某樣事物的開銷?要是答案是不行倒也無妨,尤其是工作必要的生財工具。至於這一類開銷,可以標註為脫離工作限制後可以刪除的開銷。最後,綜合你所得出的答案,請運用下列句子,整理成你個人的花錢哲學:• 為了某件事物花錢時,我很謹慎,不會有罪惡感。• 為了某件事物花錢時,我只把錢花在刀口上。• 我不會在某件事物上花錢。就某方面來說,最後一句話的威力最強大,直接否定。下次碰到是否該為某件事物花錢的情況時,就不必浪費時間思考,因為你已知不會花這筆錢,或是你現在已經不這麼用錢。這就好像你問一個吃素的人吃不吃牛排一樣,他們根本不用停下來思考,因為他們早就知道答案。把這些決定變成下意識的動作,就是為了保證你成功完成屬於你的提早退休計畫,努力組織的系統之一。(本文摘自/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采實文化)

擔心「老後貧窮」 理財8問預作準備

擔心「老後貧窮」 理財8問預作準備#理財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我這個人天性樂觀,一向以「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過日子,儘管歷經風不平、浪不靜的驚險歲月,總能在沉著冷靜、努力成長的自我激勵下度過重重難關。才發現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人生面向。「老後貧窮」四個字特別刺眼,我老了嗎? 為什麼上車有人主動讓座? 為什麼電視主播以「老婦人」稱呼同齡的人?至於「貧窮」,雖不至於「三餐不繼」也未達家財萬貫、華屋豪車的富人生活。養老金、遺產 均需列入老後理財考慮再不及早規劃財務,真有可能成為無人聞問,每花一毛錢都要斤斤計較甚至捉襟見肘的下流老人。儘管心胸寬大、志向無限,不遺餘力倡導「活到老、學到老、樂到老、做到老」,此刻也得乖乖面對現實,認真審視自己現在與未來的財務能力。我要走向老後貧窮的人生嗎?答案當然是:NO!既然不想、不要也不肯做個「老後貧窮的大大人」。如何找出「安心晚年」的撇步?按照《人生中場拉警報!財富、健康、人際關係一網打盡,遠離老後貧窮的惡夢》,整理出必須勇敢面對的心理扣問:一、我準備的養老金,足夠安穩過到最後嗎?二、我的身體照護,還有哪些不足之處?三、 我的人際關係有緊密的連繫網絡嗎?四、 我最需要幫手時,至少有5個人能隨傳隨到嗎?五、 我目前的工作型態能確保甚或增加往後「持續性的收入」嗎?六、 我的遺囑照顧到每位家人的感受和需要嗎?七、 我能夠留給家人具有精神價值的傳家寶嗎?八、 我如何轉換「變老是養債」成為「變老是養財」的正面人生?身體健康、財富獨立和人際關係 皆做好養老規劃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問自己這些嵌入心坎的習題,終於找到及時拉自己一把的契機:王乾任老師在書中仔細地教導我們―審慎核算個人退休金、及早開發未來「持續性的收入」的活水源頭,學習如何保持健康、讓孩子參與養老計劃、創造被需要的價值並規劃熟年人生的醫療和照護開銷等。凡事不怕遲,只怕沒開始;大大人只要從身體健康、財富獨立和人際關係各個面向做好個人的養老規劃,同時轉身關心周邊的大大人們,助他們一臂之力,大家一同脫離「老後貧窮」來邁向美好晚年。(本文摘自/酷老樂活:吳娟瑜給大大人的10堂幸福課/出色文化)

與父母同住很穩定?易失去財務警覺心

與父母同住很穩定?易失去財務警覺心#理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財務自由需達成幾個要件才算完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管想做什麼,錢都要夠用。前提就是沒有任何負債,即使有也必須要有能力清償,並且考量財務槓桿的貸款,而非單純的負債。生活穩定、開銷少 仍無法防備意外今年三十二歲的Helen,單身和父母、妹妹同住,薪水不高,沒有什麼特別的物欲也沒有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唯一樂趣就是一有錢就到國外旅遊。因為住在家裡,父親工作位居高階,收入頗高,所以家裡的房貸、水電瓦斯、伙食費等,Helen從來沒出過一毛錢。扣除自己的基本開銷,每次戶頭上只要多出一萬,她就開始訂機票,不足的部分就刷卡分期付款,最愛到日本旅遊,錢全都用在旅遊上。即使戶頭上的存款沒有增加,當了好幾年月光族,Helen也沒擔心過自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因為大環境不景氣,父親的公司開始無預警資遣高階員工,父親被迫提早退休,家中頓失主要收入。單身和父母同住 對財務失去警覺Helen的父母親沒有太多的存款,房貸需要由她跟妹妹負擔,這時才發覺原來妹妹沉迷購買名牌包,卡債竟高達上百萬。家裡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爆發,最後只好賣掉長久居住的房子,一家人過著欠債度日的生活。人生的難題很多時候都是發生於一瞬間,沒有穩健的財務狀況,就得失去選擇的權利。即便單身與父母同住,很多生活開支其實都是父母負擔,才會出現「目前不太需要錢」的錯覺,對財務狀況失去警覺心,陷入卡債的惡性循環。此外,若家中出現不長進的兄弟姊妹,或因父母親幫親戚作保而牽連財務問題,除了需面對自身的財務狀況,甚至還得替家人解決困難。(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養育好燒錢?2小孩花費等同千萬房

養育好燒錢?2小孩花費等同千萬房#理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有人計算養一個小孩需要花多少錢,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從懷孕期間到小孩讀到大學畢業,至少需要五百萬,那麼養兩個小孩,幾乎等同要價一千萬的房子了。單親爸媽 一定要有賺錢、理財本事離婚後的單親生活是場無情的戰鬥,假設幸運嫁個有錢又願意負責的人,有充足贍養費可養孩子也就算了,但多數人沒那麼好運,就算原先是老公負責養家,薪水也不見得多高,如果離婚協議沒協調好,可能一毛錢都拿不到。幸福的婚姻絕對存在,只是有保鮮期,所以無論為了什麼理由結婚或離婚,女性想要在保鮮期過後還有資本可選擇自立,就一定要有賺錢的本事。有孩子要養的單身者,由於保障的需求增加,務必在小孩出生後就重新考量資產配置、開戶和投保等事。15歲以下孩童死亡 壽險不理賠從新生兒各種疫苗注射、奶粉與尿布等支出開始算起, 如果單親媽媽需要上班,則每個月還有一至兩萬元的保母費或托嬰中心費用。再加上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的學費,也是不小的負擔,所以更需要未雨綢繆,在孩子出生後就開始準備專門帳戶,儲存教育費用。也需要調整自己和小孩的壽險和意外險需求,例如原本自己的壽險需求是五百萬, 但衡量至孩子成年之前,可能需要提高至一千萬。相對地,為了避免誘發道德危險,政府規定,十五歲以下的孩童就算有買壽險,死亡也不理賠,只能加計利息退還保費或帳戶價值,所以小孩的壽險不用著急,反而需著重在意外傷害與醫療保障上。(本文摘自/我的生活我作主/好的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