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

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

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胃酸

在過去的觀念中,胃酸過多始終被認為是消化性潰瘍最主要的原因。直到1983年澳洲的Warren和Marshall發現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才大大改變以前的觀念。此菌感染生長在胃上皮細胞,引起的慢性胃炎與消化性潰瘍、胃癌、及惡性貧血有關。在大人的十二指腸潰瘍中,80%有此菌感染;在兒童的十二指腸潰瘍,更有高達90%可在胃竇黏膜發現此菌。一但將此菌根除,可以讓十二指腸潰瘍真正的痊癒,可見其診斷的重要。至於胃潰瘍,在大人有60%與此菌有關,而兒童的胃潰瘍大多是因為消炎止痛藥物等其他原因所引起,跟此菌比較無關。與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在兒童多以陣發性上腹痛來表現,而且與大人潰瘍常在吃飯時間疼痛相比,症狀通常不是那麼典型。另外,如果有半夜肚子痛到醒過來,或是反覆性嘔吐合併上腹痛,或是慢性腹痛合併吐血、吐咖啡色的胃液或解黑便,都要懷疑可能有此菌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有時候甚至會以缺鐵性貧血來表現,病童看起來臉色蒼白。幽門螺旋桿菌可說是最常見的腸胃道感染,通常在孩童時期(五歲以前)就已經感染,社會經濟狀況較不好、較擁擠的家庭感染機會更高。傳真途徑尚不明確,但很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的散播傳染。在發展中國家十歲以前的孩童,有高達80%的盛行率,所以此菌和消化性潰瘍,絕不只是大人的專利;我們也碰過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消化道大量出血緊急被送進醫院,結果證實為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嚴重病例,所以有上述症狀時,父母應該提高警覺就醫檢查,才不會延誤了診斷的時機。通常在排除掉其他原因(如長期吃止痛退燒藥)引起的上腹痛之後,如果使用藥物治療一直無法改善,就必需進一步作十二指腸胃鏡來確定是否真的有潰瘍,這也是診斷消化性潰瘍最有效而準確的方法。但是小朋友不像大人一樣耐得住「吃管子」,所以通常會給予短暫的鎮靜劑,待睡著後透過內視鏡詳細檢查食道、胃、十二指腸的胃黏膜,看看有無發炎、出血、或是潰瘍,同時可在胃竇黏膜採取小塊組織作幽門螺旋桿菌的尿素酵素試驗,如果陽性表示有感染。感染此菌的小朋友,胃鏡檢查常常可以見到胃竇(幽門前方)黏膜有如苦瓜表面般(如健康步道或許多的鵝卵石一樣)的小小凸起,合併十二指腸潰瘍或嚴重的胃十二指腸黏膜紅腫發炎。奇怪的是,有些人雖然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卻不一定會有症狀,原因為何現仍不甚清楚,所以並不是所有受此菌感染的人都得治療。根據1997年在新加坡幽門螺旋桿菌亞太共識醫學會的結論:如果確定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再加上有消化性潰瘍、出血性潰瘍、胃黏膜相關之淋巴組織淋巴癌、嚴重異常胃炎、及胃癌早期切除後,就建議應該進行所謂的「三合一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療法」,也就是一種制酸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加上下列三種抗生素(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metronidazole)任選其二,治療一至二個星期,通常可以達到九成以上的根除率。如果只是像過去一樣,單單使用制酸劑和一般胃藥治療這種潰瘍,通常效果很差,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辛辛苦苦做檢查,確定潰瘍是否合併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重要原因。當然,只靠診斷和藥物治療是不夠的,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還要同時配合適當的飲食和作息,放鬆心情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避免酸辣和刺激性食物,少吃鳳梨或木瓜等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的水果,如此才能收最大之療效。總之,兒童(特別是小學至國中年齡)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是一個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問題,如果有警覺到家中半大不小的孩子有上述的症狀與腹部不適,應該提早就醫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胃酸過多?!胃藥最好飯後再吃

胃酸過多?!胃藥最好飯後再吃#胃酸

制酸劑就是俗稱的胃藥,主要作用就是中和胃酸;當胃酸ph值>4時,可抑制胃壁黏膜上蛋白 (Pepsin)的蛋白分解活性,提高PH值也能誘發幽門竇釋出胃泌素,增加食道下方括約肌的張力,緩解上消化道的疾病,使用範圍包括輕度消化不良、心灼感至消化性潰瘍。臺安醫院藥師 呂玉鳳表示,大部分的藥品不會引發腸胃不適,即使有也相當輕微。只有約有20%的藥品〔解熱鎮痛劑(如阿斯匹靈類藥物)、鐵劑,少部分抗生素等〕可能會對胃腸產生副作用,但很少會因此造成急性胃炎、潰瘍、出血等嚴重副作用,除非是長期服用。若是因某種藥物所導致之腸胃不適,而非因胃酸分泌增加,則制酸劑使用的效果有限。當胃酸過多引起胃部不適時,是制酸劑的使用時機。藥師呂玉鳳指出,一般用餐後因為食物還停留在胃部,會中和大部分胃酸,所以餐後一小時才是服用制酸劑比較恰當的時間。制酸劑是屬於症狀治療,長期規則性的服用醫界有所爭議。制酸劑因成分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副作用,如鎂鹽會腹瀉、鋁鹽會便秘等。制酸劑與某些藥併用會降低其療效或使藥品副作用增加,如腸溶錠劑型併用制酸劑藥效會降低,刺激胃部的副作用會增加,所以正確的使用制酸劑非常重要。藥師呂玉鳳提醒,個人平時應注意日常生活作息的正常,勿熬夜、勿過度勞累,定時定量的飲食,避免過度服用促進胃酸分泌及傷害胃腸黏膜之食物,如碳酸性飲料、麻辣食品、咖啡、茶、酒、糯米等刺激性或不易消化之食物。

胃酸過多 每餐最好七分飽

胃酸過多 每餐最好七分飽#胃酸

兒童慢性上腹痛(肚臍以上的部位)、心窩或胸後有燒灼感、喉嚨有酸味往上衝,都有可能是胃酸過多的徵兆。經醫師診斷確定有與胃酸過多相關的疾病(消化性潰瘍、慢性胃十二指腸炎、胃食道逆流、逆流性食道炎等),應該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臺安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方旭彬表示,胃酸過多者,在飲食上最好少量多餐,每餐吃七分飽即可,飯前飯後一小時內不可運動或洗熱水澡,兩餐之間可以蘇打餅乾當點心。飯後不可斜躺沙發,最好坐直或散步十分鐘。嚴禁含咖啡因食物(咖啡、紅茶、綠茶、奶茶、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及酸辣的刺激性食物。水果應避免檸檬等酸性水果以及會刺激胃酸分泌之木瓜、鳳梨(因為含木瓜酵素、鳳梨酵素)。禁吃酸梅、芒果青等零食。方醫師提醒,心情盡量放輕鬆,過度熬夜或壓力也會使胃酸分泌增加。

對付胃食道逆流 先改變生活飲食型態

對付胃食道逆流 先改變生活飲食型態#胃酸

游小姐(化名)是個上班族,一忙碌起來三餐就常常不定時。因為工作壓力大,常喝咖啡來提神,也很喜歡吃甜食。工作到深夜時,更愛吃得飽飽地倒頭就睡。一個月前,開始出現嗝氣、嘔酸水的症狀;游小姐起初不以為意,但最近胸口開始出現灼熱感,也有胸悶、胸痛的症狀;晚上睡覺時常因咳嗽而影響睡眠。她十分緊張的去看了胸腔科及心臟科,做了心電圖以及胸部X光檢查,但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您是否也跟游小姐一樣有以上的症狀,卻檢查不出病因,或許您也得了「胃食道逆流疾病」。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 林健良醫師表示,正常來說,位於食道底部的下食道括約肌阻止了大部分胃酸的逆流。這條帶狀的肌肉除了吞嚥的時候,平常是不開啟的。如果這肌肉有不正常的開啟或是減弱,吃下的東西、胃中的消化液逆向跑到食道中,這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疾病」。典型的症狀以心口灼熱或胃酸逆流,導致嘔酸水、上腹脹、打嗝為最主要症狀。當胃液不正常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進入氣管,會導致各部位不同程度的發炎,而產生非典型的症狀,包括因胃酸逆流所導致口咽腔黏膜的傷害,使得患者主訴咽喉痛、咽喉湧起酸味感、聲音沙啞、喉部異物感,甚至在晚上睡眠中會由於酸水湧上咽喉而被嗆醒,並出現一連串劇烈的陣咳,甚至呼吸困難、胸悶、非心因性胸痛以及氣喘的現象;此類患者經常徘徊在各科門診之間,但症狀卻常常無法能夠得到緩解。林健良醫師指出,造成「胃食道逆流疾病」可能的原因包括:1.生理構造問題:例如老化、肥胖、食道疝氣、幽門(胃之出口)阻塞等。2.藥物引起:例如某些治療氣喘、高血壓的藥物,有可能造成括約肌鬆弛。3.食物引起: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食物。然而治療「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方法,林醫師就以下三點說明:一、改變生活飲食型態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症狀輕微者,可因此而改善不必吃藥。1.避免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2.吃完東西不要立刻躺平,因為平躺的姿勢,胃部的東西更容易逆流到食道。至少要等30分鐘到1小時,才能躺平。如果吃的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甚至要等3~4小時才能排空,而且不要吃太飽,否則胃部的壓力會更大。3.睡前二到三個小時不要吃東西,最好戒掉吃宵夜的習慣。4.睡覺時可多放一個枕頭,把頭部墊高15到20公分,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5.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這樣會增加胃部的壓力。6.減肥。二、如果症狀嚴重,或是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就得藉助藥物治療。如:制酸劑、黏膜保護劑、促進排空劑。林健良醫師說,如果以上的症狀治療無法改善,就要考慮做胃鏡,一方面排除其他嚴重疾病的問題(如食道狹窄、食道上皮細胞變性或癌症等),另外可以確定食道損傷的程度,包括發炎、破皮、潰瘍等,再依診斷服用以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包括:1.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2.質子幫浦阻斷劑-長效,是目前對抑制胃酸分泌最有效的藥物。三、當症狀非常嚴重,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時,就只好求助外科手術治療。林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症狀常常容易跟其他疾病產生混淆。當有以上症狀時,還是求助醫生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嬰幼兒補充益生菌 腸道環境較健康

嬰幼兒補充益生菌 腸道環境較健康#胃酸

數百年前的保加利亞人常喝發酵乳,而當地的人也比較健康長壽;後來俄國的Dr.Metchnikoff首先以科學方法提出乳酸菌的生物療效,因而得到1908年的諾貝爾獎,他提出假說認為發酵牛乳中的某些乳酸菌能中和下消化道中的有害細菌,進而能促進人類的健康,後人尊他為乳酸菌之父。近三十年來,科學家對於這一類能促進人體健康的益生菌(包括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酵母菌等),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市面上許多優酪乳和乳酸菌製劑紛紛出籠,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臺安醫院小兒腸胃科方旭彬 醫師表示,其實餵哺母乳的寶寶,由於母乳中的β型乳糖無法完全轉變吸收,易被腸內菌發酵產生酸性環境(這也是餵母乳寶寶大便較稀較酸的原因),所以腸道環境有益於乳酸菌繁殖,其中特別是比菲德氏菌的量,要比餵哺嬰兒配方的寶寶高。而這些乳酸菌,可能在對抗病菌入侵腸道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嬰兒配方無法取代母乳的優點之一,也就是說,不需額外添加乳酸菌,就可以在寶寶出生後,創造一個自然而較健壯的腸道環境。至於目前益生菌的補充方式,主要可分為:經由優酪乳等牛乳發酵食品攝取、活菌冷凍乾燥粉末添加於嬰兒配方或牛奶中、或以膠囊等藥劑形式給予,通常菌量較多。現今益生菌在臨床上面臨的問題,包括:哪一種菌最有效?最能抵擋胃酸和膽汁的重重破壞到達腸道?怎樣的形式和製劑最有效?怎麼樣穩定製劑裡的菌株?吃多少?多久吃一次?吃多久才有臨床療效?還有危險性如何?這些問題正由科學家們努力研究探索中。方旭彬 醫師指出,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飲用優酪乳等是一種自然攝取的方式,其中的益生菌和低乳糖,對於腸胃不好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而言,不失為補充乳類製品中豐富鈣質的好方法。至於一歲以下的嬰兒,還不能喝優酪乳,最好的方式就是餵哺母乳,或者由合格的嬰兒配方奶中添加益生菌,以後天方式彌補無法餵母乳創造有益乳酸菌腸道環境的缺憾。如果有嚴重的腹瀉或醣吸收不良等適應症,就應該給小兒科醫生檢查確定後,開給更高菌量(每次一百萬至十億隻菌不等)的益生菌製劑。至於危險性方面,到目前為止,只有零星個案報告的菌血症或鰴菌血症發生在嚴重免疫缺陷或癌症轉移的病人,所以基本上說起來,益生菌作為生物治療劑是相當安全的。到底益生菌對嬰幼兒的健康有什麼幫忙呢?方醫師說,到目前為止有研究證實的如下:一、雙醣(如乳糖、蔗糖)不耐症。二、預防使用抗生素所引起的腹瀉。三、預防與治療嬰幼兒腹瀉。四、治療短腸症嬰兒之小腸細菌過度增生。五、降低齲齒的發生。六、加速牛奶蛋白過敏的復原並減少異位性溼疹的發生。以上所提的雙糖不耐症寶寶大便通常會有酸味且呈水狀,如有懷疑此症,應給小兒腸胃科醫師檢查,作糞便檢驗,如確定診斷,應該將飲食或奶中之雙醣去除,直到雙醣活性恢復為止;此時可配合使用益生菌改善雙醣活性。在預防嬰兒腹瀉方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Saavedra教授等人將含有比菲德氏菌和嗜熱型鏈球菌的嬰兒配方給正常嬰兒餵哺,另外與不含乳酸菌的一組作比較,發現添加益生菌的這一組比較不會有輪狀病毒感染,就算有感染,其病毒從糞便排出的時間也比較短。另外有人在給予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時,同時給予乳酸桿菌L.GG,發現給予乳酸菌可以促進腸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產生,也就是增強了腸子局部的免疫反應。方旭彬醫師說,在治療嬰兒腹瀉方面,近來有許多關於應用益生菌治療嬰幼兒腹瀉疾病的研究,例如將含乳酸桿茵L.GG之發酵乳或冷凍乾燥粉給予急性腹瀉的兒童,可以縮短水瀉的天數,同時增加對抗輪狀病毒的抗體。另外利用酵母菌加入口服電解液中治療急性腹瀉,也可以減少糞便的排出量和腹瀉天數。至於對便秘及躁動性腸道症候群的療效,根據Tufts大學Sherwood gorbach教授的說法:到目前為止,益生菌的治療效果並不好。方旭彬醫師提醒大家注意,上述所提的各種益生菌適應症,有其特別有效的菌種,而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益生菌製劑,昂貴但不見得已經有嚴格的臨床研究證實。而醣類不耐症或腹瀉,仍必須經由醫生診斷,循正規的治療(包括飲食和藥物),並在需要時配合使用益生菌才有幫忙,而非只依賴乳酸菌就會有效。總之,益生菌對嬰幼兒健康的影響總體而言是正面的,而如何真正不花冤枉錢而能正確運用益生菌來促進嬰幼兒的健康,則有賴於家長正確的認知,與充分和醫師溝通配合。

盛夏多注意飲食衛生 慎防”沙門氏菌腸炎”

盛夏多注意飲食衛生 慎防”沙門氏菌腸炎”#胃酸

沙門氏菌約有二千三百多種,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會引起「腸性熱」的「傷寒沙門氏菌」和「副傷寒沙門氏菌」,造成「傷寒」及「副傷寒」,這二種均為法定傳染病,都會引起高燒不退、腹痛、肝腫大…等症狀。第二類是「非傷寒沙門氏菌」,以引起腸炎為主,通稱「沙門氏菌腸炎」,急性或慢性均有可能,大部分會解血絲便。臺安醫院小兒科 - 方旭彬 醫師指出,非傷寒沙門氏菌是在台灣引起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菌,常見於老人、抵抗力較差者、和五歲以下兒童,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沙門氏菌好發於夏天,但在台灣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且病例似乎逐年增加,可能是氣候溫暖加上環境衛生惡化所造成。一般在吃入污染物後六到四十八小時出現症狀。輕則黏便、水便、腹痛、發燒;重則血便、腹脹、高燒不退、劇烈腹痛、甚至嘔吐。典型的沙門氏菌腸炎之糞便呈深綠色帶黏液,就像是「臭水溝裡長滿青苔的污泥」一樣,如有血絲便,更像「長滿青苔的污泥參雜蕃茄醬」。急性期腹瀉可能造成脫水和休克,此外容易引發高燒不退、敗血症、壞死性腸炎、腸出血、甚至腸破裂穿孔(1~2%)。一但腸穿孔就必須緊急開刀,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病兒抵抗力不足,病菌易侵入血液後導致敗血症。此外還可能侵入腦膜引起腦膜炎,或造成肝膿瘍、肌肉膿瘍、骨髓炎……等。通常年紀愈小,發生合併症機會愈多。一旦有細菌跑出腸道以外的合併症出現,一定得用抗生素,且治療時間較長。方醫師表示,一般在經過適當治療之後,高燒和腹脹等症狀會陸續改善,少數病人還會有持續的慢性腹瀉,也比較容易營養不良。「非傷寒沙門氏菌」還可能在病人體內停留一段時間(即所謂帶菌者,腸壁、膽、泌尿道均是其隱藏的地方),糞便中會持續排出病菌達一至二個月之久,造成公共衛生的問題,在病人體力變差或病毒感染時,可能會再發病。「非傷寒沙門氏菌」會寄生在人類以外的宿主身上,包括許多家禽家畜甚至爬蟲類,而雞糞污染的「雞蛋」與「蛋殼」,是大家常接觸卻易被忽略的感染源。如果從養雞場買回的雞蛋,沒有清潔就放入冰箱,很可能污染到其他食品。所以最好買「洗選蛋」,可除掉大部分細菌,降低感染的機會。另外,喜歡吃生蛋或半熟蛋的人也容易被感染。假如蒼蠅沾過病人的糞便或含菌的雞糞,再沾到我們的食物上,就可能會致病。此外,鮮奶、魚蝦、火腿、小寵物(如小烏龜)……等都是主要感染來源。感染沙門氏菌不見得會發病,發病後的症狀也有輕重之別,方醫師說,這和個人的抵抗力有關。沙門氏菌怕胃酸,也怕腸道內的抗體,一個正常成人,須吃下十萬隻以上的沙門氏菌才會得病。嬰幼兒及老人家,體力、抵抗力差者,或因消化性潰瘍長期服用大量制酸劑的人,比較容易得病。一但得病,如果無毒性症狀、敗血症或其他器官組織的合併症出現,多半不需用抗生素,理由是會造成「抗藥性菌」的增加,病人容易復發或變成慢性帶菌者。事實上,養雞人家常在飼料中加入抗生素,這會增加沙門氏菌對某些藥物的抗藥性,間接影響到人類得病時使用抗生素的療效。沙門氏菌腸炎雖然可怕,卻可以預防。方醫師提醒多注意公共衛生,改善飲食清潔,注意感染源之隔絕,餵食寶寶前自己一定先洗手…等,均可達到預防效果。如果不幸發生疑似「沙門氏菌腸炎」的症狀,應立即找小兒科醫師做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三要二少』飲食準則 協助腸胃健康從根本做起

『三要二少』飲食準則 協助腸胃健康從根本做起#胃酸

失業率攀新高,竹科人腸胃亮紅燈!根據『竹科人腸胃警報大調查』發現,竹科人壓力大腸胃問題多,其中以「消化不良」、「便秘」、「胃脹氣」高居腸胃問題的前三名,根據估計,竹科人每年上吞千萬顆胃藥,下塞七十萬顆甘油球解決腸胃問題。根據調查中發現,近八成(79%)的竹科人表示有胃不舒服的問題,其中竟有一成五(推估約15,000多位)的竹科人,每月長達半個月飽受胃不舒服的困擾,已對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嚴重影響。除了胃部問題外,調查中也同時發現,有五成四的竹科人有便秘困擾,而大部份的竹科人認為便秘是小事不需就醫而置之不理,並有高達三成三的人使用甘油球來改善便秘問題。書田診所家醫科何一成主任表示:「竹科人的三大腸胃症狀背後可能都隱藏著腸胃的疾病,輕者如胃發炎、胃潰瘍等,嚴重也可能是胃癌、大腸癌等所導致的徵狀。一般人在胃不舒服時自行服用胃藥與排便困難時使用甘油球的方式,都只能暫時舒緩症狀,但這都是治標而不是治本的解決方式,若腸胃不適狀況持續發生,除了就醫找出真正病因外,同時也要從改善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以及維持腸道菌相平衡做起,攝取可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數量的飲食,以降低發生胃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的機率,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例如:國內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補充含雷特氏B菌之優酪乳500CC,能增加人體腸道中的益生菌雙叉桿菌與乳酸桿菌,增加排便次數並有效改善便秘,此外另有研究顯示,雷特氏B菌可協助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數量。營養師王伯玲營也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而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症狀,建議可遵循『三要二少』的飲食準則,包括:要補充益生菌、要多攝取新鮮蔬果、要多攝取纖維質,以及少油炸、燒烤食物與少刺激性食物。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過相關的飲食攝取,以達到腸胃健康的維持。」

胃食道逆流患者 飯後30分鐘內避免平躺休息

胃食道逆流患者 飯後30分鐘內避免平躺休息#胃酸

平均每10個人中,至少就有一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但如果您還將胃食道逆流視為小小的「毛病」,長期忽視不加以治療,小心自己會成為食道癌的下一位犧牲者。台中縣一名正值壯年的的男子長期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兩個月前因為食慾不振前往光田綜合醫院接受健康檢查,卻發現已罹患食道癌,且癌細胞擴散到全身多處,讓當事人與家屬難以接受。光田綜合醫院健康檢查中心王牧群醫師表示,這位先生年齡40出頭,本身從事高勞動力的工作,原本就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但他並未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任由胃食道逆流發作而未作治療。就在今年1月,開始出現容易疲憊、食慾不振且吞嚥困難的狀況,而且頸、背和肋骨還會有疼痛感。一開始他還以為是工作太操勞所致,但一個多月後,症狀不減反增,甚至連體重也急速下降。經光田綜合醫院健康檢查中心檢查後,赫然發現已有食道癌並轉移至肝臟、肋骨等處,經推測,可能因長期胃食道逆流所致。王牧群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主要是因為阻絕胃酸逆流的下食道括約肌不正常開啟或收縮功能減弱,造成胃酸逆流至食道所致,患者通常會有胸口悶與灼熱感,又俗稱「火燒心」,估計台灣成年人有此症狀者在10%以上。長年胃食道逆流會使食道表皮細胞一再受到胃酸侵蝕而發炎,久而久之,正常食道的「扁平細胞」將變形為「柱狀細胞」,變成「巴瑞特食道症」的癌前病變,未來演變為惡性主流的機率大增。因此在胃酸逆流或食道發炎時,就應加以治療,降低未來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造成胃食道逆流與食道炎的原因主要以不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和壓力大所導致。醫師建議民眾平時應少菸酒,少吃油炸類食物,三餐應定時定量,以八分飽為佳,另外,飯後30分鐘內儘量避免平躺休息,以免胃酸逆流。也提醒有胃酸逆流或食道發炎問題的民眾,應積極改善個人生活習慣並追蹤治療,每5年至少到醫院接受一次胃鏡檢查,才能預防疾病於未然,杜絕癌症的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