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

7項原因致老化 快作筆記!

7項原因致老化 快作筆記!#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除了飲食因素之外,我們所接觸的各種外在環境也促使我們逐漸老化,陽光、空氣、交通環境、方便進步的電子產品與設備等,也都在不知不覺當中,緩慢地扼殺了我們的健康。1)     避免日光浴/講到抗老化這個課題,一定有充分的資訊告訴你:對長期暴曬在陽光下的運動,請敬而遠之,簡單的說,曬太陽曬過久會讓你的皮膚產生皺紋,對皮膚細胞造成永遠性且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於產生皮膚癌,如果你想要皮膚年輕又有彈性,那麼一定要避開夏日上午11點到下午3點的炙熱陽光,否則你將迅速的走上老化之路。2)     嚴重的空氣污染/城市和鄉鎮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與氣喘還有支氣管炎的盛行息息相關。光想像這些污染對於我們的皮膚,還有內、外在健康會產生多少不良影響,就令人不寒而慄,我們可以靠多吃新鮮抗老的水果、蔬菜來保護自己,這是對抗自由基和這些無形毒素,最直接有效的方法。3)     經常搭乘長途飛機/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經常乘坐長途飛機,但只是想讓各位知道,長途飛航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高空的臭氧、幅射、氧氣不足、高壓、時差和造成深度靜脈血栓的經濟艙症候群,都是健康的殺手。不得已要長時間飛行時,一定要多喝水,並且避開3S(sugar 糖、salt 鹽、stimulants 提神飲料)的引誘,我們的細胞一天需要大約2公升水份的補充,特別是在長途旅行的航行中,記得訂位時要要求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以便能順利如廁,還可以順便伸展一下手腳。4)     經常搭乘地下鐵或捷運/世界各地的大都市都有繁忙的地下鐵系統,這些複雜的線路裡,充滿著石棉浮游物等各式各樣的化學物質,還有嚴重的電磁波等等有害人體的物質,忙碌的現代人靠著這樣的運輸車廂通勤,雖然方便,卻帶給人更多的精神壓力和忙碌不堪的疲憊,其實坐公車、騎腳踏車或是乾脆用走路的,都是不錯的替代方案,不僅可以遠離各種毒素,也可以順便鍛鍊一下身體。5)     頻繁使用行動電話/這點讓我很火大!真的,就算是我的生活也一樣離不開行動電話,但也搞不清楚何行動電話明明是設計給人在外出行動時使用的,卻還是有人在家裡仍拿著手機聊天聊個不停?不要說受電磁波的影響了,光是講30秒的手機,就夠讓腦血管擴張,腦細胞受損,所以講到手機時,要想想如何少講一點電話,幫助大腦細胞恢復靈活與年輕。6)     化學合成物/除了隱藏在食物中的諸多化學添加物之外,日常生活中還有更多化學品,是我們直接塗抹在皮膚上的,大部分我們使用的保養品,會透過毛細孔的吸收進入血液,所以就算非用不可,為了你本人還有家人的健康,也要盡量使用一些天然的產品,上方的表格列出一些要特別注意預防的毒素,這些都是大部分人常常使用的化學添加物。7)     電子儀器 /所有的電子產品,包括我本人面前的筆記型電腦,都會發出或多或少的電磁波,有許多的電磁波強度比我們所知道的更強,並且透過不同的傳輸線一再地發送,根據電源觀測站(Powerwatch, 英國一個獨立的電磁幅射測量機構),尚.菲力普(Jean Philips)先生的說明,許多科學家都已經證實,被過多的電磁波圍繞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包含免疫系統受損、癌症和老人癡呆症等嚴重毛病。(本文摘自/吃出年輕的健康筆記/九韵文化) 

遵循7大重點 遠離生理疼痛

遵循7大重點 遠離生理疼痛#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經期適度運動 /多數人因為缺乏運動、工作久做,造成身體氣血運行不暢,因此在月經時容易造成疼痛,很多女性以為月經期應該禁止運動,其實月經期適度運動有助於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收縮,幫助經血排出。經期適合做的運動有:柔軟操、伸展、太極、瑜伽(但不宜倒立)、快走、輕度的慢跑、騎健身車、打乒乓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月經期不宜太過激烈是競賽的運動,例如:賽跑、馬拉松、激烈的球類運動、伏地挺身等,除此之外,水中運動也應該盡量避免。2)     隨時保持情緒開朗 /在經期時,女性多有情緒不穩定、易怒、煩躁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多吃含有色胺酸的食物,例如:小米、芡實、蕎麥仁、葵瓜子、南瓜子、豆漿、腰果、開心果,來幫助穩定情緒。3)     減少寒性食物攝取 /有痛經症的人平時應該減少食用冰冷及寒性食物,尤其是月經前來潮的前2周,一直到月經結束都應該禁止,除了冰品之外,從冰箱中拿出的食物最好要放到室溫再食用,寒性的食物包括:西瓜、奇異果、火龍果、柑橘類水果、香蕉、水梨、柿子等等。4)     注意腹部保暖 /平日盡量少穿兩截式的服裝,減少腹部受寒的機會,月經期不要吹風、淋雨,非必要不要去戲水、游泳。5)     減少高鈉食物攝取 /月經前因為荷爾蒙的關係造成經前水腫,體重經常會有上升的狀況,並不是真正的變胖,但是有些人一看見體重增加就急著要減重,刻意食用低卡、零卡的減重食物,這些食物的鈉含量高,高鈉會造成水分滯留,反而更加重水腫,重口味、重鹹、重辣的食物往往鈉含量也較高,因此月經前最好飲食口味清淡。6)     多吃高纖及全穀類食物 /飲食中吃入的食物的變化為「水穀精氣」,成為人體「氣」的來源之一,因此人體氣血生化的來源來自於脾胃,而具有調補氣血最好的食物,就是五穀根莖類食物,例如:糙米、全麥麵包、小麥胚芽、地瓜……等,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B群,具有提振精神、安定神經的功能,對於有些月經期容易便祕的女性,多吃高纖食物也可以幫助排便。7)     減少糖分的攝取 /月經期食用過多的含糖飲料及甜食,會耗損體內的維生素B群,反而讓身體更不適、精神體力更差,很多人都認為月經痛時要吃巧克力或喝杯熱可可來止痛,其實這個觀念並不正確,吃巧克力止痛經心理層面的慰藉才是主因,因為吃甜食體內血糖升高會讓人有幸福的感覺,但這種幸福感只短暫的存在,而且在血糖下降後就消失殆盡,反而會感覺更憂鬱,這個就是「甜食效應」。巧克力對於痛經的女性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女性可以選擇可可濃度高於70%以上的黑巧克力或無糖巧克力,這樣既能享受巧克力溫順的口感,又可以穩定情緒,還能避免吃進過多的糖分不會發胖,可以說是一舉數得。(本文摘自/女中醫教妳解決惱人的婦科問題/高寶書版出版)

學習生活習慣、情緒管理 3歲開始最適合

學習生活習慣、情緒管理 3歲開始最適合#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調查發現,以不同的生涯階段作為分類,每一類投資金額定為相同的情況下,以投入的人力資源比較,嬰幼兒時期的投資報酬率是最大的。也有研究結果顯示,在幼兒教育投資一美元,可以獲得16.14美元的利益值。英國提供有效學前教育(EPPE)研究計畫的報告則顯示,幫助一名幼兒到教育機構學習約2500英鎊,與直接資助貧窮父母約17000英鎊,所得到的成效相同。也就是說,投資在嬰幼兒身上可得到的成效,比投資成年人高出了七倍左右。嬰幼兒時期的家庭環境與收入落差,帶來的基本學習能力差距,在將來容易累積成更大的程度差距。有研究結果顯示,去過幼兒教育機構,或在幼兒時期接受過高品質教育的孩童,到了小學之後也能維持優秀的學校成績,因此有研究者認為,最重要的思考、行為模式,一旦在嬰幼兒時期確立下來,進入小學之後要再矯正就會困難許多。所以最適當的做法,是盡可能提供高品質幼兒教育。對猶太人來說,一生中儀禮最多的時期,就是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出生之後,前七天被稱作是「Shalom Boker」,意思是保護孩子免於受惡魔侵擾的時期,Boker 是清晨的意思,這七天中,猶太男子必須熬夜保護孩子,父親的朋友們都會輪班幫忙,七天之後要為孩子舉辦慰勞禮拜。男孩在出生後的第八天要行割禮,三代的家人都必須出席,割禮需要快速施行、減少疼痛的專門技術,儀式結束後,親戚和鄰居等所有大人都會為孩子獻上祝福,從那天起開始叫孩子的名字。這也是他們團聚在一起的日子,住在同區域的所有人都會聚集到孩子的家,讓孩子得到無數的祝福。出生滿30天之後會舉行贖子禮,要把孩子帶到會堂,由拉比進行。贖子禮包含的意義,就是要表達對上帝賜予我們生命的感謝,還有生命將為了上帝持續下去的一種儀式。在以色列,孩子滿三歲時,政府就會派遣擁有幼兒心理治療師資格的人到家中,對孩子進行一個星期的觀察。若是診斷之後發現有問題,國家會為孩子做心理治療。這個觀察診斷主要是針對情緒、心理上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治療是越快越好,所以國家才會從三歲時就出面解決,這段時期若沒有做好心理治療,之後可能會導致腦部損害,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從孩子五歲起,開始實施義務教育,所有的教導都是透過與孩子談話的形式進行,課程以日常生活為中心,讓孩子反覆練習基本生活習慣。這時期的教育是要為一輩子打下完整的基礎,除了生活習慣教育,也要在具體的情況下,接受徹底的自我情緒管理訓練。例如,有一堂課是教孩子喝水,所有人從老師手中接過水,唱完感謝的歌曲後,跟大家一起分著將水喝完的習慣教育,這是為了要讓他們懂得對飲水懷有感恩的心,並訓練他們喝水也要一次一小口,存有與別人分享的觀念。也有一天,會要求孩子穿有鞋帶的運動鞋來學校,一方面讓他們學習自己綁鞋帶,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們在綁鞋帶遇到困難的期間,學著控制情緒。到了孩子即將要結束幼稚園教育時,會有兩名獎學士(類似督學)來到家中,就像三歲時曾經進行過的一樣,貼身觀察孩子,尋找是否有學習成就不良的兒童。學習速度較慢的兒童,會讓他在幼稚園多留六個月,做好適應小學課程的充分準備。(本文摘自/哈柏露塔,猶太人的教養祕訣/大是文化出版)

丟掉保養品!5個生活好習慣 讓肌膚水噹噹

丟掉保養品!5個生活好習慣 讓肌膚水噹噹#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肌膚變漂亮,不用加法要用減法!想要變得更美麗,請重視每天的飲食和生活習慣。1)天天吃得營養/謠傳「蛋白質、膠原蛋白是美肌的根源」,這是錯誤的說法。吃下的食物不會直接成為肌膚的營養。形成美肌的維生素等營養素,和腸內細菌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腸內細菌是以主食的成分,來合成必要的營養素。為了能持續不斷產生同樣的營養素,一定要好好吃飯,每日攝取營養的食物。對美肌有幫助的飲食生菜沙拉:多攝取酵素、維生素。溫熱蔬菜:多攝取食物纖維和維生素。味噌湯:多攝取蛋白質。米飯:每天吃。每週吃糙米1~2次。2)不喝營養補充劑、提神劑/除了保養品和化妝品,營養補充劑和提神劑中也可能含有對羥基苯甲酸、安息香酸等防腐劑。這些都會破壞腸內環境,讓營養平衡變差,肌膚變得粗糙。請注意生活規律,不要依賴營養製劑。3)多吃天然食品,攝取維生素/一般認為,每天攝取維生素C等營養補充品,對身體是有益的事,一直以來都受到推崇。但是最近陸續有醫生指出,吃太多合成維生素劑會造成健康傷害。人體的健康,保持著微妙的均衡狀態。不要過於依賴營養補充品,請多從食物裡攝取必需營養素。4)晚上 12 點以前就寢/熬夜對肌膚非常不好,這是有醫學根據的事實。很晚才上床睡覺,幫助肌膚細胞生長轉換的成長賀爾蒙分泌會不足。再怎麼晚也請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5)避免累積壓力/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白血球會增加,交感神經亢奮,引起肌肉組織發炎。如此一來容易形成痘痘,造成黑色素增加而形成暗沉、黑斑。為了擁有美麗肌膚,請為自己設定一段盡情放鬆的時間。(本文摘自/專櫃小姐不知道的保養真相!肌斷食計畫/世茂出版)

治過敏無需花大錢!改變飲食習慣最重要

治過敏無需花大錢!改變飲食習慣最重要#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不行」這是許多過敏體質患者的心聲,也因此經常讓他們苦不堪言,不知道該如何改善!對此,醫師表示,若想改善過敏疾病,生活習慣的改變比吃藥更重要,其實只要用對方法,治療不一定要花大錢,另外,在飲食上也要杜絕所有的加工品,適量攝取維生素D,也能助於改善過敏體質。慢性蕁麻疹找不出原因 恐是免疫功能出了問題大林慈濟醫院過敏科吳政翰醫師表示,一般來說皮膚過敏分為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多數的皮膚過敏都會有搔癢的症狀,其中慢性蕁麻疹,常在一段時間內每天發作,通常找不到過敏原,這時就想想是不是免疫功能出了問題,因為有些慢性蕁麻疹和外界刺激有關,如抓、壓、冷、熱等,所以,患者可透過抽血檢查確認免疫功能,並吃藥控制。飲食療法維持三週 助於改善蕁麻疹體質對於有蕁麻疹困擾的民眾醫師也提供一套飲食療法,若能維持三個星期以上,有助調整體質,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藉此改善過敏症狀,其中有5點民眾要特別注意,且在飲食挑選上,不要只根據過敏原檢測結果來選擇食物,不但影響營養均衡,且對疾病沒有幫助。1)不要吃含有食品添加物的加工食品。2)肉類可以放心食用,但海鮮則要適量。3)雖然可以喝茶,但不要喝咖啡、果汁。4)水果中西瓜、梨子最安全,但番茄、草莓、櫻桃因含較高的柳酸,容易加重過敏體質,建議不要食用。5)蔬菜多數沒問題,但菠菜、茄子、南瓜及菇類適量即可。別在有迷思了!健康食品根本無法治過敏最後,醫師要提醒民眾,有許多人都會有吃健康食品來改善過敏迷思,但以目前的研究來說,紛紛認為吃益生菌對於多數人來說是無效,而魚油也幫助不大,唯獨維他命D確實有幫助,除了透過曬太陽自然產生維他命D外,也可以適量攝取補充。此外,若是父母都有過敏,子女有高達8成的機會也會遺傳過敏症狀,建議從小為孩子營造調整體質的環境,包括避開二手菸、空氣污染的環境,與其他孩子共處,對免疫系統的正常發育很有幫助。

樂閱讀/超級傷身! 3種最糟糕的生活習慣

樂閱讀/超級傷身! 3種最糟糕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

超商或是藥妝店所販售的各式各樣營養補充品(supplement)也是屬於一般食品。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其上標示有「營養補充食品」或是「健康輔助食品」的字樣,不過這並未經過任何許可或認證。也無法寫明商品具有任何療效或功能。各位或許會想,要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能夠宣稱商品具有療效或具體功能的話,不管是健康食品或營養補充品,只要提出申請就可以了吧!但是確認商品有效性的實驗、提出申請書的手續等,大概需要花費一億日圓以上。因此能夠提出申請的,僅限於能夠支付高額實驗費用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不管製造出多麼有效的商品,也無法提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認證申請,只能將商品當作一般食品來販售。不過,現在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的商品,其數量超過一千種以上。而且這些商品也成功地吸引到各位同學的注意。不,我並不是要說這是件壞事。因為至少表示各位注意到自己的身體,開始以健康為取向當然是件好事。不過,這並不說光靠特定保健用食品就夠了。特定保健用食品有幾項為人詬病之處,其一,確認商品是否有效的臨床實驗病例數,壓倒性地遠低於醫藥品的實驗數。其次,一旦認證某項商品之後,便幾乎不再執行任何監督管控的程序。實際上,在食用油中率先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的花王「Edible Coconut Oil of NAGASE」,後來遭指出含有致癌物質,製造商因而撤回之前所提出的申請。那麼,今後該如何與特定保健用食品或健康食品打交道才好呢?首先,希望各位同學銘記在心,「世上並不存在可以『抵銷不養生/不健康習慣的免死金牌』」。此外,希望各位考慮的,不是該攝取什麼才能夠得到健康,而是不該攝取什麼才有益健康。「不管車上裝設有多麼性能卓越的剎車片,一直踩著油門的話,也無法順利把車子停下」身體的原理也是一樣的。抽菸、暴飲暴食以及熬夜。這是導致成人病的三大原因。各位也非常清楚這些習慣對身體不好吧?那麼,首先就從停止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開始!其次才是做對身體有益的事。而經過醫學證明確實對身體有效的,也只有三項而已。也就是空腹、早睡早起,以及食用蔬果皮!換句話說,以成為奇蹟歐吉桑為目標的各位,比起「食用對身體好的特定保健用食品」,首先應該做的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戒除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的壞習慣」才是第一步。而改善生活習慣之後要加入特定保健用食品作為輔助,我也贊成。以為只要食用特定保健用食品,不養生也沒關係的話,沒有比這更愚蠢的想法了。特定保健用食品既不是萬靈丹,也不是免死金牌!(本文作者/南雲吉則)(摘自/男人的奇蹟養生術/天下雜誌出版)

別喝了!先戒咖啡 緩解夜尿、漏尿問題

別喝了!先戒咖啡 緩解夜尿、漏尿問題#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年紀增大,排尿問題是許多人說不出的痛!這問題可是男女都有!男性年齡越長,可能會攝護腺肥大,出現漏尿、夜尿、小便無力、排尿延遲、滴滴答答等問題,60歲以上的男性盛行率高達80%;而女性則是被尿失禁問題困擾。醫師表示,要治療泌尿道疾病,建議先由改變生活習慣作起。振興醫院泌尿科楊景偉醫師表示,由於雄性素和雌激素分泌不平衡,導致男性攝護腺會在40歲後開始增大、50歲生長速度加快,良性攝護腺肥大會使尿道變窄,若嚴重阻塞會造成腎功能惡化、膀胱功能受損,引起日後膀胱無力。而婦女的尿失禁問題,是因年齡、認知功能障礙、行動不便、肥胖、生產、停經等原因造成尿失禁;漏尿的原因是由於膀胱內壓大於尿道關閉壓力所產生的。治療泌尿道疾病 改變生活習慣為首要 楊景偉醫師建議,良性攝護腺肥大的保健,在睡前盡量少喝水,忌茶、咖啡等利尿性飲料,且忌諱過度喝酒和服用安眠藥,並減量服用感冒藥、過敏藥和止瀉藥等,因這些藥物會抑制膀胱收縮而解不出尿。至於治療尿失禁,楊景偉醫師說,需改變生活習慣,減少咖啡攝取、減重、戒菸,並治療慢性咳嗽、慢性便祕等問題;再來接受生理治療,利用膀胱訓練,或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療法來緩解症狀;或是透過藥物治療,如果情況仍然嚴重,就必須手術處理。

高血脂無感殺手 積極藥物治療保命

高血脂無感殺手 積極藥物治療保命#生活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資深音樂人馬兆駿因心肌梗塞世猝逝,其父於69歲也同樣完全沒有徵兆驟逝,馬兆驊與小弟馬兆駿以前從未自覺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與檢查的重要性,直到痛失家父與小弟,馬兆驊才到醫院檢查,血管攝影竟發現右冠狀動脈達70-95%嚴重阻塞,血脂數更是紅字,拖下去恐連命都沒了,今(11)日他出席記者會鼓勵病友戒菸、規律運動、並準時服藥,控制病情、生活能更健康、精彩。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幸榮醫師表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肇因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長期累積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阻塞,最後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心肌梗塞或甚至猝死。林幸榮醫師進一步說明,不同於血壓、血糖等波動所造成的生理反應可察覺,血脂的高低其實是「無感」的,因此惟有患者及早到醫院抽血檢測血脂,有異常及早治療,才能避免憾事。運動飲食改善 搭配藥物 遠離心血管猝死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殷偉賢醫師也表示,每降低1%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壞膽固醇),冠心症、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即降低1%,且今年8月健保署,已放寬降血脂藥健保給付規範,提醒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應將LDL-C控制在100mg/dL以下,並建議高危險群應謹記戒菸、藥物治療、降低體重、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才能降脂保命。林幸榮醫師提醒,每位成年人應每年至少一次到院檢測血脂,一旦發現數值異常,應該根據自己疾病的風險高低,積極治療,不然等到心血管疾病發生,再介入血脂治療已經太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