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

護眼新視界 科學視角解析視力健康與臨床應用

護眼新視界 科學視角解析視力健康與臨床應用#藍光

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視力健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光環境調節不當,已成為現代視覺健康問題的重要成因。為強化視力保健知識並提供科學化的護眼策略,台灣輔助醫學醫學會與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共同舉辦「護眼新視界」工作坊,匯集光學與醫學領域的專家,深入探討視力健康關鍵因素,並提供實證支持的臨床應用方案。 藍光對視力健康的影響與臨床對策 本單元由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光與健康協會理事長周卓煇教授,主講「藍光對視覺與身體健康的影響」。周教授擁有美國密西根大學巨分子科學工程博士學位,曾任美國IBM研究中心客座科學家,其研究表明,藍光的高能量短波可能對視網膜細胞造成氧化壓力,進而導致黃斑部退化,並可能影響褪黑激素分泌,擾亂生理節律與睡眠品質。周教授將從科學與臨床的視角解析「好光」與「壞光」的區別,並提供適當的光線調整建議,以減少藍光對眼部與全身健康的影響。 視力自我修復的潛力與視覺復健技術 本單元由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監事楊顏福老師,講述「視力自我修復與臨床應用」。楊老師曾受高度近視與散光困擾,透過視覺復健技術成功改善視力,並累積多年臨床經驗,協助視力障礙患者恢復視覺功能。研究顯示,透過適當的視覺訓練與環境調整,可促進眼部肌肉的協調與視覺神經的可塑性,進一步減緩視力退化,甚至改善部分視覺問題。本次課程將涵蓋近視、散光、乾眼症、老花與黃斑部病變的視力復健策略,提供臨床可行的護眼方法。 臨床應用與視力管理策略 本次工作坊綜合臨床研究與實務經驗,著重於光環境、生活習慣與視覺健康的關聯,並提供具體的視力管理方案,包括: ● 光線調控與視力保健:解析光線對視覺與神經系統的影響,提供科學化光環境調整建議。 ● 視覺訓練與復健技術:介紹視力恢復訓練,涵蓋近視、散光、乾眼症等視覺調整方法。 ● 臨床案例解析:專家分享視力復健成功案例,探討不同視覺問題的對應策略。 隨著數位時代的演進,視力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次工作坊將整合最新科學研究與臨床經驗,幫助專業人士與個人建立正確的視力保健觀念,並促進護眼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透過科學化視角與臨床實踐,開啟護眼新篇章,為視力健康提供更全面的理解與應用方向。

頭痛焦躁又健忘⋯恐是「睡前追劇」害的!腦科醫師教「4關鍵」自救

頭痛焦躁又健忘⋯恐是「睡前追劇」害的!腦科醫師教「4關鍵」自救#藍光

一回到家就躺著發呆、滑手機、追劇,或許就直接這麼睡著,大概是許多上班族的週間習慣。但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在新書《腦霧》中指出,睡前追劇由於藍光和劇情內容本身的刺激,會導致大腦過於亢奮,反而難以入睡,因而傷害眼睛、損傷大腦,並提出4個解決措施,教讀者健康追劇也確保休息品質。以下為原書摘文:

睡覺前「1動作」害你變胖?研究增「5大風險」血糖心率全上升

睡覺前「1動作」害你變胖?研究增「5大風險」血糖心率全上升#藍光

睡覺開小夜燈,反而對健康造成傷害!根據《CNN》報導,一項新研究找來一群健康、年輕的人,參與睡眠實驗室的實驗,結果發現,在睡覺時即便只有昏暗的光線,例如:靜音開著電視機,體內血糖、心率隨之上升。「儘管睡覺時是閉上眼,光線仍會穿透眼皮。」美國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神經病學教授菲利斯.澤(Phyllis Zee)表示,長期之下,可能影響新陳代謝,導致變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睡前滑手機,竟會讓你「夜尿變多」?醫警告:多玩5分鐘都有影響

睡前滑手機,竟會讓你「夜尿變多」?醫警告:多玩5分鐘都有影響#藍光

研究已證實,睡前狂滑手機會影響腦功能,甚至導致夜間多尿、睡眠困擾問題。53歲趙先生不僅上班看電腦,下班後愛看電視職棒轉播,還邊開電腦繼續工作,睡前也會不停玩手機,這一年來,半夜睡眠總被多次的尿意打斷,使白天精神不濟、黑眼圈上身,工作頻出錯之餘,更擔心自己陷入尿失禁危機,前往泌尿專科就醫後,被診斷為「夜間多尿」。

睡前滑手機 失眠纏著你!

睡前滑手機 失眠纏著你!#藍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全台失眠人口超過400萬人。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2018年全台處方超過9億顆安眠藥,不禁讓人想問,睡個好覺真的那麼難嗎?身心科醫師指出,其實失眠背後很多原因,其中一項主因和使用3C產品有很大的關係。3月13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是由世界睡眠醫學學會(World Association of Sleep Medicine)於2008年發起的一項年度活動,目的是喚起大眾重視睡眠、關心睡眠,了解睡眠與身心健康的關係。螢幕藍光讓大腦誤判「天還亮著」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表示,夜晚光線減弱後,大腦中的松果體就會分泌褪黑激素,促進人體的睡眠。現代人使用的3C產品螢幕都富含藍光,這些藍光在進入視網膜後,會被轉換成神經訊號傳至大腦的視交叉上核,經交感神經傳導至松果體,松果體被錯誤通知「天還亮著」的訊息後,抑制並延後褪黑激素分泌,睡意下降。再加上若在床上滑手機或平板,常常越看越起勁,讓腦袋運轉不停、難以放鬆,會讓我們與床產生錯誤的制約,從「放鬆、睡覺」逐漸轉變為「清醒的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更睡不著,失眠的狀況形成惡性循環。2015年台灣睡眠醫學會曾對「睡前3C用品使用狀況」展開調查,發現20∼49歲的族群中,失眠者睡前使用3C產品的比例略高於非失眠者,而且47.3%主觀認為使用3C產品會影響睡眠品質。非用3C產品不可 就別待在床上王明鈺主任建議,如果真的要在睡前使用3C,第一步請離開床上,在其他地方使用,讓床回復為「放鬆、睡覺的地方」;第二步調整3C產品的螢幕背光,降低藍光強度,讓松果體發現「天黑了」,促進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睡意。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也表示,失眠跟焦慮、憂鬱、壓力或身體疼痛有關,如果沒有仔細評估找出背後原因對症下藥,只開安眠藥給患者,可能會導致患者安眠藥越吃越重。

你對常吃的葉黃素 認識多少?

你對常吃的葉黃素 認識多少?#藍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現代人們使用3C產品時間過長,對於視力的保養維護已成為重要課題。民眾除了需注意作息及使用3C產品時的姿勢和時間外,想從飲食補充營養,像是甘藍、菠菜、綠花椰菜、胡蘿蔔、南瓜、奇異果、葡萄、柳橙等蔬果,都是葉黃素含量較豐富的天然食物。另外,也有國人食用含葉黃素的保健產品作為該項營養素的補充來源。葉黃素具有阻絕藍光效果 防止黃斑部病變葉黃素是構成眼睛視網膜黃斑部區域的主要色素,太陽光中的藍色光進入眼睛會產生大量自由基,破壞黃斑部,導致黃斑部病變,嚴重可能導致失明,而黃斑部中含有許多葉黃素,葉黃素具有能阻絕藍光的效果,避免藍光對黃斑部造成的損害,防止黃斑部病變。飲食中也要留意,如缺乏抗氧化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鋅,或食用大量多元不飽和脂肪時,就會增加老年性黃斑部形成風險。葉黃素的功效1.過濾陽光和螢幕中的紫外線,保護眼睛。2.預防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及白內障,改善視力。3.延緩老化,降低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因為電視、螢幕、日光燈、陽光等,均會發出藍光等有害眼睛的光線除了讓眼睛疲勞,還會傷害到視網膜的中心部位-黃斑部感光細胞。因此,除了避免接觸藍光,葉黃素存在於天然植物中的類胡蘿蔔素,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E等養分,容易被人體吸收,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還可以避免藍光對眼睛的威脅。適時補充葉黃素也可以發揮保護作用。因為葉黃素能夠發揮過濾藍光的功能。適時的補充對於眼睛健康有正面的幫助。葉黃素可分為「游離型葉黃素」和「酯化型葉黃素」葉黃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具有吸收光線的特殊性質,與玉米黃素結構相近,天然食物中兩者時常並存,而葉黃素含量較玉米黃素為多,有助於過濾藍光等有害光線,並保護視網膜黃斑部。目前市面上常見,從含有大量葉黃素的金盞花萃取製成的產品,由於廠商製作金盞花萃取物的程序不同。護眼5招 顧好你的視力用眼過度、長時間暴露藍光和紫外線、高度近視及葉黃素低下等因素,都會促使黃斑部病變提早報到。護眼這樣做:1.使用3C產品,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2.戴抗藍光、變色鏡片或墨鏡,隨時保護眼睛。3.定期視網膜檢查。4.控制血糖、血脂肪及血壓。5.適量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魚油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綜合維他命。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食品添加物使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膠囊、錠狀食品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毫克,並把握「停、看、聽」3原則,想想是否需要購買、看清楚包裝標示、聽聽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意見,再決定購買行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