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

連假出遊 5要2不遠離食物中毒

連假出遊 5要2不遠離食物中毒#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想遠離食品中毒,5要2不就對了!預防食品中毒的5要「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及要注意保存溫度」,以及「不要飲用山泉水、不要食用不明的動植物」2不原則,可常保飲食安康。食物徹底加熱 防諾羅病毒107年造成過內食品中毒的前三名病原性微生物,分別為諾羅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及仙人掌桿菌。其中最常被發現造成食品中毒病因的諾羅病毒,只需要少量的病毒就可導致上吐下瀉,諾羅病毒不耐熱,因此餐點都要徹底加熱至中心溫度70℃以上再食用,即可避免中毒。但要注意的是,酒精無法消滅諾羅病毒,所以在如廁後、製作及食用餐點前,一定要用肥皂等清潔產品洗手。至於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的貝類水產品,應避免生食,在烹煮蛤蜊或牡蠣時,當貝類的殼張開後,也要多煮一會兒再吃。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微量存在人體表皮的微生物,若調理食品者手部有傷口化膿時,就容易讓金黃色葡萄球菌孳生增殖,食品製備過程一不慎,就可能污染食品,食入後造成上吐下瀉等不適症狀。調理食品者應注意個人衛生及穿著整潔,並注重手部清潔及消毒,若手部有傷口,則需妥適包紮處理,並戴上不透水手套。餐點放室溫太久 恐孳生毒素在仙人掌桿菌方面,容易透過環境中的灰塵或病媒污染食品,菌體不耐熱,但可能形成耐熱性芽胞,因此便當或餐點製備後,又在室溫下貯存過久,就可能使仙人掌桿菌芽孢萌芽增生,並產生毒素,吃了導致腹瀉或嘔吐等症狀。食藥署建議,應注意衛生管理,避免食品受到灰塵及病媒等污染;食品食用前也要徹底加熱,烹調後應儘速食用,如未能馬上食用,最好保溫在60°C以上,或儘速冷藏(7°C以下)或冷凍(-18°C以下)保存。不生飲山泉水 不吃不明動植物出外郊遊遵守「不要飲用山泉水、不要食用不明的動植物」原則,曾有民眾飲用未經充分消毒及煮沸的山泉水,導致諾羅病毒食品中毒案例。此外,也曾發生誤食綠褶菇、姑婆芋、大花曼陀羅及蟾蜍等動植物後造成食品中毒之案例,秉持「5要2不」的原則,才能開心出遊平安回家。

吃隔夜菜 當心冰箱性腹瀉找上門

吃隔夜菜 當心冰箱性腹瀉找上門#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愛惜食物是國人傳統美德,但食材未保鮮,可能引起急性腹瀉等問題,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急診室發現,春節過後上吐下瀉患者約增加兩成,年輕族群及年紀長者都有,研判年輕人因衛生習慣不佳,感染諾羅病毒,年長者因吃隔夜菜或烹煮冰凍已久的食材引起「冰箱性腹瀉」,提醒民眾注意手部衛生,食物新鮮吃。食材買回家先分裝 每次煮一餐份量醫師指出,腹瀉分為急性跟慢性兩種,急性腹瀉約發生二至三周內,慢性腹瀉會超過三周。腹瀉患者除多休息,應適量飲食及補充水分、電解質,避免脫水。許多患者腹瀉時飲用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但高糖運動飲料不利吸收,其實溫開水是最佳補充水分來源,運動飲料建議成人對半稀釋飲用,而腹瀉孩童建議買電解水飲用為佳。營養師表示,現代人習慣一次購買大量食材,不小心就擺過期,有些食物外觀看似正常,但內部可能已有細菌滋生,建議做好食物保鮮及分類,可使用保鮮膜、保鮮盒,減少濕氣產生,延長保存時間。食材可先依每次食用分量做分裝冷凍,隔餐食物重複加熱,會造成含維生素C的蔬果營養流失,且隔夜菜放在冰箱冷藏,亦可能產生亞硝酸鹽致癌,建議購買適量食材烹煮,以一頓食用完畢為佳,避免引起健康問題。預防諾羅病毒 勤洗手徹底清洗食材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經由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污染物再碰觸自己的口眼鼻黏膜,或與病人密切接觸而感染。感染後會出現腹瀉、嘔吐症狀,也可能有發燒、腹部痙攣、肌肉痠痛等情形,預防方法為勤洗手、徹底清洗和保存食材。

B型人 較不易染腸胃型諾羅病毒?

B型人 較不易染腸胃型諾羅病毒?#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會不會得腸胃型感冒,與你的血型有關!每到冷颼颼的冬天,就是諾羅病毒發威的季節,引發腸胃型感冒大流行,使人上吐下瀉,且其傳染力極強,然而,有些人好像不容易被感染。印第安納大學生科系榮譽退休教授、微生物學家Patricia L. Foster指出,諾羅病毒感染與紅血球表面的醣蛋白有關,這類醣蛋白又決定一個人的血型,大體來說,B型的人對諾羅病毒較有抵抗力。諾羅感染力強 專家這樣分析根據疾管署,諾羅病毒感染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一般而言,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所幸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2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感染源包括被病毒汙染的飲水、食物,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再碰處口、鼻等處,接觸病人的排泄物、噁吐物等。只要10顆病毒顆粒就足以使人感染,諾羅病毒為何感染力那麼強?Patricia L. Foster在《現場科學》撰文表示,諾羅病毒是不具外套膜(enveloped)的裸核病毒(Naked capsid virus),受到一層蛋白質外殼(Capsid)保護,因此難以被酒精、肥皂、較弱的漂白水消滅。病毒可在手上幾小時,物體、食物中存活幾天。不容易被感染諾羅病毒?與血型有關Patricia L. Foster解釋,血型是由紅血球上的寡糖鏈(oligosaccharides)抗原,決定A、B、O等血型。這類抗原也出現在腸道的細胞,諾羅病毒會「抓住」這類抗原進行感染,例如常見的H1抗原。因此,許多特定歐洲族群缺乏H1抗原,較不容易感染諾羅病毒。目前已知有29種會感染人類的諾羅病毒,變異性很大,每個血型都對一些病毒有不同的抵抗力,一般而言,B型、或缺乏H1抗原的人對諾羅病毒較有抵抗力。諾羅病毒百變 疫苗難研發Patricia L. Foster指出,免疫系統很快就能殺死諾羅病毒,感染後卻很難獲得免疫力,相同病毒的免疫力只能持續6個月,也無法抵抗其他類型的諾羅病毒,因此反覆感染腸胃型感冒是可能的。由於這些特性讓諾羅病毒的疫苗研發困難,不過,目前科學家正試圖透過蛋白質外殼(Capsid)當標的,針對兩種最常見的病毒來研發疫苗,測試疫苗是否能減輕感染後症狀。參考資料:Your Blood Type Might Influence Your Risk of Getting the Stomach Flu(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諾羅病毒好發秋冬 疾管署籲勤洗手

諾羅病毒好發秋冬 疾管署籲勤洗手#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秋冬是諾羅病毒好發的季節,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27日至11月2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26,558 人次,全國近四週(第41至44週)共接獲55起腹瀉群聚通報,其中36起為校園群聚;55起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請民眾應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食物、接觸以及飛沫 都可能受諾羅病毒感染諾羅病毒是一群病毒,以前稱為類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s),可感染人類而引起腸胃道的發炎。疾管署表示,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經由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潛伏期一般為24至48小時,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加強消毒與清理 以降低病原傳播為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疾管署提醒,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此外,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正確洗手;烹製菜餚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應分開處理,並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有疑似症狀(尤其是食品從業人員),應在家休息,至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講座/感染諾羅病毒

講座/感染諾羅病毒#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諾羅病毒傳播力極強,侵入人體,有24至48小時潛伏期,發病後常見噁心、強烈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燒、頭痛、倦怠、肌肉痠痛、頸部僵硬。症狀通常在2至3天內緩解,但若瘋狂嘔吐、腹瀉嚴重,須留意脫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嬰幼兒等患者,可能會帶來生命威脅。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感染諾羅病毒」,教導孩子對於諾羅病毒正確的預防、辨識及照護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感染諾羅病毒時間:108年1月21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諾羅病毒好發至過年 上吐下瀉險脫水

諾羅病毒好發至過年 上吐下瀉險脫水#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8歲的上班族鄧小姐出現間歇性腹部絞痛,以及反胃、嘔吐、腹瀉、畏寒症狀,掛急診發現開始略微脫水,經靜脈輸液、針劑治療改善。抽血檢驗呈現白血球略低、C-反應蛋白略微升高現象,可能是「諾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冬季急診最常見諾羅病毒肆虐,不論大人、小孩都可能罹患,好發期將延續至過年、初春,千萬不能大意。諾羅病毒致嘔吐、腹瀉 需注意脫水症狀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黃克孝說明,諾羅病毒傳染途徑是藉由被汙染的食物或水,由腸胃道進入人體,即糞口傳染。諾羅病毒傳播力極強,即使病毒數濃度不高,也可能在某些氣霧化的環境中汙染食物、食器而侵入人體,常造成大規模感染。諾羅病毒侵入人體,有24至48小時潛伏期,發病後常見噁心、強烈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燒、頭痛、倦怠、肌肉痠痛、頸部僵硬。症狀通常在2至3天內緩解,但若瘋狂嘔吐、腹瀉嚴重,須留意脫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嬰幼兒、老人或免疫力低弱患者,可能會帶來生命威脅。進食前勤洗手 破壞病毒結構避免感染預防方式以勤洗手為重點,尤其是進食前一定要洗手。諾羅病毒缺乏酯質構成的包膜,肥皂加清水洗手,便可阻絕諾羅病毒傳播。很多人以為沒有接觸到病患及其分泌物,就不用洗手、逕行進食,但其實很多器皿、桌椅、扶手等可能被病毒汙染,一不留意很容易就會感染。黃克孝主任提醒,若要進行環境消毒,可用1:10稀釋的漂白水清洗沾過病患糞便、嘔吐物的衣物、器具,以及1:50稀釋的漂白水清潔消毒居住環境。大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避免生飲、生食。諾羅病毒患者可先在家休養,杜絕引起群聚感染的機會。儘管諾羅病毒少造成生命威脅,一旦出現類似症狀,盡速治療為上策。

講座/諾羅病毒感染

講座/諾羅病毒感染#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諾羅病毒感染俗稱腸胃型感冒的重要病源,無論幼兒、小孩、成人,甚至老人等全年齡層都可能致病,每年12月至隔年2月為病毒性腸胃炎的高峰,民眾應多加注意。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8(一)舉行小兒部衛教講座,由衛教師李雯玲主講「諾羅病毒感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中有孩子的民眾及重視防範感冒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諾羅病毒感染時間:107年1月8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 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14萬人腹瀉 「手」護健康抗諾羅

14萬人腹瀉 「手」護健康抗諾羅#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目前為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每年自3月至6月為腸病毒病例數增加最快的時節,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4週(2月12日至3月11日)腹瀉疫情以7至12歲及13至18歲兩年齡層呈現上升,上周腹瀉人數甚至達到14萬人,且多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想要積極抗病,民眾應自己「手」護健康,勤洗手、洗手後確時擦乾等良好衛生習慣,生病別逞強,在家休息才能避免疫情傳播。67%病例為校園群聚感染近四週累計通報108件腹瀉群聚中,72件為校園群聚(占67%),以國小至高中50件為多,其次分別為餐飲旅宿業(11%)及營區(7%)等場所。108件群聚案件中共70件病原檢驗陽性,其中68件檢出諾羅病毒(占97%),包含29件為國小至高中校園群聚案件及13件幼兒園群聚。噁心嘔吐腹瀉 症狀解除48小時再出門諾羅病毒常透過糞口傳染,傳染途徑包含衛生習慣差、和患者密切接觸、接觸或食用患者的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品。預防方式為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落實手部及個人衛生防護,烹製食物時應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由於諾羅病毒目前無特效藥可治療,民眾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建議充分休息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至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並注意正確洗手,降低病原藉由人與人接觸而增加傳播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