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

疫情、諾羅來攪局 醫籲:寶寶腸道健康掌握三重保護力

疫情、諾羅來攪局 醫籲:寶寶腸道健康掌握三重保護力#諾羅病毒

今年母親節,新手媽咪壓力一定不小,不僅新冠疫情衝擊,最近又有諾羅病毒來攪局;媽咪不但要顧好自己的健康、也要照顧寶寶免於病毒的危害,雙倍辛苦可想而知。 最近就有不少媽咪詢問該如何增進寶寶的免疫力?卓越皮膚科兒科聯合診所院長顏俊宇說,寶寶腸道的健康與免疫力好壞有直接關係!「寶寶的腸道問題多半是因為吃進去的食物所引起;尤其近期是諾羅病毒的高峰期,門診經常可見寶寶出現消化道不適的症狀造成嘔吐、發燒或拉肚子、水瀉等等。」 由於嬰幼兒時期是發展免疫力最重要的階段,寶寶的營養攝取來源要格外重視!而母乳因為具有其他乳源所沒有的保護因子與益菌生,能夠增強免疫力,讓處於發育期的寶寶腸道有更足夠的保護力來抵禦外來病毒的侵襲。 母乳中的兩大關鍵營養素「HMO母乳寡醣與核苷酸」 「國際嬰幼兒營養專家曾投入20年研究發現,母乳中的兩大營養素:HMO母乳寡糖及核苷酸,是提供寶寶腸道保護力的最佳來源。」顏俊宇指出,HMO母乳寡醣是提供先天保護力的第一道防線,有研究發現,與其他沒有攝取HMO母乳寡醣的寶寶相比,可以降低寶寶52%常見的感染風險。 HMO母乳寡醣在提升寶寶先天免疫力上有三道重要作用,包括能預防壞菌附著於腸道、調節平衡全身的免疫反應,以及可做為腸道的益菌生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增加腸道好菌的數量。」 「核苷酸則與免疫細胞的組成有關係,對後天免疫系統形成很重要。」他進一步解釋,人體細胞上有很多免疫細胞的接受器,增強後即能刺激免疫細胞的活化。「更重要的是,這兩大營養素是相輔相成,HMO母乳寡醣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加上與母乳等量核苷酸,能達到更健全、平衡由內而外的保護力。」 三重保護力更全面!水解舒復提供寶寶腸道多重保護 雖然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但仍有媽咪會在某些狀況下不能持續哺乳,如何找到更貼近母乳的替代方案,給予更全面的營養與免疫力,是媽咪普遍的困擾。 顏俊宇指出,配方奶中的蛋白質是以牛奶蛋白製作出來,與母乳蛋白不同,容易讓寶寶產生牛奶蛋白敏感的問題。「如果能將配方奶的大分子經過水解技術分解成比較容易吸收消化的小分子,同時融入可以改變腸道菌叢生態的益菌生,對寶寶消化道的發展會更有幫助。」而銜接先天及後天免疫力、與水解蛋白結合益菌生,這三重保護力,不只能幫助打好寶寶的健康基礎,也能讓媽媽們三倍好顧。 在疫情仍未明朗的母親節前夕,顏俊宇也提醒家長,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平常居家的清潔工作要做得更仔細,同時也要避免帶太小的寶寶前往密閉的空間,才能更全面守護自己與寶寶的健康,安全無虞地享受母親節的喜悅。 (圖/卓越皮膚科兒科聯合診所院長 顏俊宇醫師)

防諾羅病毒,酒精乾洗手全沒用!醫揭「這7招」才有效

防諾羅病毒,酒精乾洗手全沒用!醫揭「這7招」才有效#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春天正逢季節轉換期,卻出現頭痛、噁心、拉肚子等症狀?小心是諾羅病毒找上你!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今年從228連假後急性腸胃炎就開始在全國流行,每週逾10多萬人腹瀉就醫,檢測出病原多為諾羅病毒(Norovirus)感染,民眾若本身免疫力較弱更必須謹慎留意。延伸閱讀:吐翻了!諾羅病毒好發初春諾羅病毒感染症狀諾羅病毒是一種單鏈的RNA病毒,一年四季都會造成感染,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亞東醫院感染科醫師蔡茂松說明,諾羅病毒的潛伏期通常是24至48小時,常見症狀包括: 噁心 嘔吐腹瀉 頭痛 肌肉酸痛 倦怠感 頸部僵硬 畏光 約有5成病患出現發燒症狀所幸大多數人症狀持續通常不超過3日,只要能適當的補充流失的水分,給予支持性治療都能在數天內改善。諾羅病毒的傳播媒介諾羅病毒傳染途徑以糞、口途徑為主,可以是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或食用被病人糞便所污染的飲水或食物而感染,若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感染。諾羅病毒對人類易感受性高,少量病毒就可以造成感染,且諾羅病毒可以在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1至數天,造就諾羅病毒發生集體感染的特性。諾羅病毒如何防範?蔡茂松提醒民眾,需嚴格遵守個人和食品衛生習慣,才能預防諾羅病毒:1. 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2. 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3. 徹底地煮熟食物。4. 不需烹煮的食物應該儘快食用完畢。5. 食物需要封上保鮮膜以預防污染,剩的食物應放在溫度適中的冰箱中。6. 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懷疑被污染的食物必須被丟棄。7. 避免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恢復工作。蔡茂松特別強調,洗手時若僅用酒精或乾洗手液,其實無法有效殺死諾羅病毒,建議用肥皂洗手;環境清潔則需要較高濃度(0.1%)的稀釋漂白水,若是處理嘔吐物及排泄物建議使用(0.5%)的稀釋漂白水。蔡茂松補充,雖然對身體健康者,諾羅病毒並不會造成大的危害,無須恐慌,但如果家中有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腎或心臟病疾患,則較易發生嚴重的病例,若出現相關症狀就要盡速就醫。

連假出遊 5要2不遠離食物中毒

連假出遊 5要2不遠離食物中毒#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想遠離食品中毒,5要2不就對了!預防食品中毒的5要「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及要注意保存溫度」,以及「不要飲用山泉水、不要食用不明的動植物」2不原則,可常保飲食安康。食物徹底加熱 防諾羅病毒107年造成過內食品中毒的前三名病原性微生物,分別為諾羅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及仙人掌桿菌。其中最常被發現造成食品中毒病因的諾羅病毒,只需要少量的病毒就可導致上吐下瀉,諾羅病毒不耐熱,因此餐點都要徹底加熱至中心溫度70℃以上再食用,即可避免中毒。但要注意的是,酒精無法消滅諾羅病毒,所以在如廁後、製作及食用餐點前,一定要用肥皂等清潔產品洗手。至於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的貝類水產品,應避免生食,在烹煮蛤蜊或牡蠣時,當貝類的殼張開後,也要多煮一會兒再吃。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微量存在人體表皮的微生物,若調理食品者手部有傷口化膿時,就容易讓金黃色葡萄球菌孳生增殖,食品製備過程一不慎,就可能污染食品,食入後造成上吐下瀉等不適症狀。調理食品者應注意個人衛生及穿著整潔,並注重手部清潔及消毒,若手部有傷口,則需妥適包紮處理,並戴上不透水手套。餐點放室溫太久 恐孳生毒素在仙人掌桿菌方面,容易透過環境中的灰塵或病媒污染食品,菌體不耐熱,但可能形成耐熱性芽胞,因此便當或餐點製備後,又在室溫下貯存過久,就可能使仙人掌桿菌芽孢萌芽增生,並產生毒素,吃了導致腹瀉或嘔吐等症狀。食藥署建議,應注意衛生管理,避免食品受到灰塵及病媒等污染;食品食用前也要徹底加熱,烹調後應儘速食用,如未能馬上食用,最好保溫在60°C以上,或儘速冷藏(7°C以下)或冷凍(-18°C以下)保存。不生飲山泉水 不吃不明動植物出外郊遊遵守「不要飲用山泉水、不要食用不明的動植物」原則,曾有民眾飲用未經充分消毒及煮沸的山泉水,導致諾羅病毒食品中毒案例。此外,也曾發生誤食綠褶菇、姑婆芋、大花曼陀羅及蟾蜍等動植物後造成食品中毒之案例,秉持「5要2不」的原則,才能開心出遊平安回家。

吃隔夜菜 當心冰箱性腹瀉找上門

吃隔夜菜 當心冰箱性腹瀉找上門#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愛惜食物是國人傳統美德,但食材未保鮮,可能引起急性腹瀉等問題,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急診室發現,春節過後上吐下瀉患者約增加兩成,年輕族群及年紀長者都有,研判年輕人因衛生習慣不佳,感染諾羅病毒,年長者因吃隔夜菜或烹煮冰凍已久的食材引起「冰箱性腹瀉」,提醒民眾注意手部衛生,食物新鮮吃。食材買回家先分裝 每次煮一餐份量醫師指出,腹瀉分為急性跟慢性兩種,急性腹瀉約發生二至三周內,慢性腹瀉會超過三周。腹瀉患者除多休息,應適量飲食及補充水分、電解質,避免脫水。許多患者腹瀉時飲用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但高糖運動飲料不利吸收,其實溫開水是最佳補充水分來源,運動飲料建議成人對半稀釋飲用,而腹瀉孩童建議買電解水飲用為佳。營養師表示,現代人習慣一次購買大量食材,不小心就擺過期,有些食物外觀看似正常,但內部可能已有細菌滋生,建議做好食物保鮮及分類,可使用保鮮膜、保鮮盒,減少濕氣產生,延長保存時間。食材可先依每次食用分量做分裝冷凍,隔餐食物重複加熱,會造成含維生素C的蔬果營養流失,且隔夜菜放在冰箱冷藏,亦可能產生亞硝酸鹽致癌,建議購買適量食材烹煮,以一頓食用完畢為佳,避免引起健康問題。預防諾羅病毒 勤洗手徹底清洗食材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經由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污染物再碰觸自己的口眼鼻黏膜,或與病人密切接觸而感染。感染後會出現腹瀉、嘔吐症狀,也可能有發燒、腹部痙攣、肌肉痠痛等情形,預防方法為勤洗手、徹底清洗和保存食材。

B型人 較不易染腸胃型諾羅病毒?

B型人 較不易染腸胃型諾羅病毒?#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會不會得腸胃型感冒,與你的血型有關!每到冷颼颼的冬天,就是諾羅病毒發威的季節,引發腸胃型感冒大流行,使人上吐下瀉,且其傳染力極強,然而,有些人好像不容易被感染。印第安納大學生科系榮譽退休教授、微生物學家Patricia L. Foster指出,諾羅病毒感染與紅血球表面的醣蛋白有關,這類醣蛋白又決定一個人的血型,大體來說,B型的人對諾羅病毒較有抵抗力。諾羅感染力強 專家這樣分析根據疾管署,諾羅病毒感染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一般而言,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所幸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2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感染源包括被病毒汙染的飲水、食物,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再碰處口、鼻等處,接觸病人的排泄物、噁吐物等。只要10顆病毒顆粒就足以使人感染,諾羅病毒為何感染力那麼強?Patricia L. Foster在《現場科學》撰文表示,諾羅病毒是不具外套膜(enveloped)的裸核病毒(Naked capsid virus),受到一層蛋白質外殼(Capsid)保護,因此難以被酒精、肥皂、較弱的漂白水消滅。病毒可在手上幾小時,物體、食物中存活幾天。不容易被感染諾羅病毒?與血型有關Patricia L. Foster解釋,血型是由紅血球上的寡糖鏈(oligosaccharides)抗原,決定A、B、O等血型。這類抗原也出現在腸道的細胞,諾羅病毒會「抓住」這類抗原進行感染,例如常見的H1抗原。因此,許多特定歐洲族群缺乏H1抗原,較不容易感染諾羅病毒。目前已知有29種會感染人類的諾羅病毒,變異性很大,每個血型都對一些病毒有不同的抵抗力,一般而言,B型、或缺乏H1抗原的人對諾羅病毒較有抵抗力。諾羅病毒百變 疫苗難研發Patricia L. Foster指出,免疫系統很快就能殺死諾羅病毒,感染後卻很難獲得免疫力,相同病毒的免疫力只能持續6個月,也無法抵抗其他類型的諾羅病毒,因此反覆感染腸胃型感冒是可能的。由於這些特性讓諾羅病毒的疫苗研發困難,不過,目前科學家正試圖透過蛋白質外殼(Capsid)當標的,針對兩種最常見的病毒來研發疫苗,測試疫苗是否能減輕感染後症狀。參考資料:Your Blood Type Might Influence Your Risk of Getting the Stomach Flu(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諾羅病毒好發秋冬 疾管署籲勤洗手

諾羅病毒好發秋冬 疾管署籲勤洗手#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秋冬是諾羅病毒好發的季節,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27日至11月2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26,558 人次,全國近四週(第41至44週)共接獲55起腹瀉群聚通報,其中36起為校園群聚;55起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請民眾應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食物、接觸以及飛沫 都可能受諾羅病毒感染諾羅病毒是一群病毒,以前稱為類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s),可感染人類而引起腸胃道的發炎。疾管署表示,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經由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潛伏期一般為24至48小時,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加強消毒與清理 以降低病原傳播為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疾管署提醒,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此外,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正確洗手;烹製菜餚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應分開處理,並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有疑似症狀(尤其是食品從業人員),應在家休息,至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講座/感染諾羅病毒

講座/感染諾羅病毒#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諾羅病毒傳播力極強,侵入人體,有24至48小時潛伏期,發病後常見噁心、強烈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燒、頭痛、倦怠、肌肉痠痛、頸部僵硬。症狀通常在2至3天內緩解,但若瘋狂嘔吐、腹瀉嚴重,須留意脫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嬰幼兒等患者,可能會帶來生命威脅。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感染諾羅病毒」,教導孩子對於諾羅病毒正確的預防、辨識及照護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感染諾羅病毒時間:108年1月21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諾羅病毒好發至過年 上吐下瀉險脫水

諾羅病毒好發至過年 上吐下瀉險脫水#諾羅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8歲的上班族鄧小姐出現間歇性腹部絞痛,以及反胃、嘔吐、腹瀉、畏寒症狀,掛急診發現開始略微脫水,經靜脈輸液、針劑治療改善。抽血檢驗呈現白血球略低、C-反應蛋白略微升高現象,可能是「諾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冬季急診最常見諾羅病毒肆虐,不論大人、小孩都可能罹患,好發期將延續至過年、初春,千萬不能大意。諾羅病毒致嘔吐、腹瀉 需注意脫水症狀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黃克孝說明,諾羅病毒傳染途徑是藉由被汙染的食物或水,由腸胃道進入人體,即糞口傳染。諾羅病毒傳播力極強,即使病毒數濃度不高,也可能在某些氣霧化的環境中汙染食物、食器而侵入人體,常造成大規模感染。諾羅病毒侵入人體,有24至48小時潛伏期,發病後常見噁心、強烈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會發燒、頭痛、倦怠、肌肉痠痛、頸部僵硬。症狀通常在2至3天內緩解,但若瘋狂嘔吐、腹瀉嚴重,須留意脫水電解質失衡,尤其是嬰幼兒、老人或免疫力低弱患者,可能會帶來生命威脅。進食前勤洗手 破壞病毒結構避免感染預防方式以勤洗手為重點,尤其是進食前一定要洗手。諾羅病毒缺乏酯質構成的包膜,肥皂加清水洗手,便可阻絕諾羅病毒傳播。很多人以為沒有接觸到病患及其分泌物,就不用洗手、逕行進食,但其實很多器皿、桌椅、扶手等可能被病毒汙染,一不留意很容易就會感染。黃克孝主任提醒,若要進行環境消毒,可用1:10稀釋的漂白水清洗沾過病患糞便、嘔吐物的衣物、器具,以及1:50稀釋的漂白水清潔消毒居住環境。大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避免生飲、生食。諾羅病毒患者可先在家休養,杜絕引起群聚感染的機會。儘管諾羅病毒少造成生命威脅,一旦出現類似症狀,盡速治療為上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