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

腸腸沒問題   人生「大」事 「便」簡單

腸腸沒問題 人生「大」事 「便」簡單#大腸

沒事無聊滑滑手機、又不小心掉入美食的誘惑裡~雖然小編常常想要健康飲食,但看到IG裡朋友發的美食照、網美吃甜點又打卡怎麼都滑不完。跟麻吉相約聚餐,沒好好大吃一頓怎麼對得起自己?就算偶而火燒心、只要來個胃乳片、制酸劑,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後面引發的問題可能超過你的想像! 排便是人生大事,一點也不簡單! 關心排便不只事一天幾次、或拉肚子、便秘等問題,更需要去在意是否糞便沾黏馬桶、是否有有黏液、或是糞便老是不成形……..還有人糞便中還有一堆食物殘渣。 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有苦說不出 長期急、慢性壓力,加上作息紊亂,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讓人有苦說不出!飲食中的蛋白質若未經小腸完整消化吸收,會在大腸中被細菌利用分解,製造腐敗性短鏈脂肪酸,腸道菌叢漸漸失去平衡,很多人遇到腸道問題就是補充益生菌,殊不知如果是小腸菌叢異常增加,大多數人可能補錯了方式。 腸道禁不起折騰,當益生菌也罷工 其實酵素可提供廣泛的消化功能輔助,改善因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腸胃不適及發炎症狀,脹氣時吃酵素可能比益生菌來的有幫助,因為消化酵素把食物從大分子變成小分子,幫助分解食物,減少腸胃負擔,維持腸道健康。 腸道亂象是慢性病的源頭 愉悅的生活從好的腸胃道開始,腸道亂象是慢性病的源頭,從糞便看「腸道代謝功能」就是很好的評估;或從尿液看細胞有機酸代謝,補對營養素,也可透過食物不耐igG4 評估身體常見不適症狀是否為食物慢性致敏所引起,透過飲食輪替改善不適症狀,進而修復腸壁改善腸漏現象。

大腸長息肉就是癌症?醫:出現「這5大症狀」恐是警訊

大腸長息肉就是癌症?醫:出現「這5大症狀」恐是警訊#大腸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53歲陳女士本身有癲癇、憂鬱症病史,長期慢性便秘須仰賴軟便劑幫助排便。醫師以大腸鏡檢查於乙狀結腸發現2顆比鄰的鋸齒狀腺瘤,較大者有1公分,因此採取冷息切方式切除。 另有66歲盧先生長年於診所追蹤三高,衛生所檢驗糞便潛血結果為陽性,轉介至醫院胃腸內科門診。進一步作大腸鏡檢查時於整段大腸發現,長有大小不等的息肉共6顆,最大的息肉1.2公分位於乙狀結腸,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切除,診斷為管絨毛腺瘤。 大腸息肉是什麼?病變怎麼辦? 郭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詮斌表示,大腸息肉是大腸壁上的突起,由表皮不正常增生形成。依病理組織可分為: 1. 增生性息肉 2. 腺瘤性息肉 3. 鋸齒狀腺瘤 其中後兩者具癌化風險,需手術切除。而台灣50歲以上腺瘤性息肉發生率,男性約佔30~40%,女性則約15~20%。 林詮斌指出,大腸息肉通常無明顯臨床症狀,當發生以下異常症狀時,息肉往往已增大有明顯細胞病變,甚至已是大腸癌。因此早期發現腺瘤性瘜肉,並將其切除以預防大腸癌,就顯得格外重要。病變外顯症狀如: 腹痛 血便 排便習慣改變 裡急後重,即患者感覺急需大便卻無法順利排出 貧血 他提醒,50歲以上、近親罹患大腸癌、抽菸喝酒、肥胖缺乏運動、高油脂低纖維攝取都是大腸息肉的高風險族群。 大腸息肉治療方式有2種 大腸息肉治療前須評估病灶的位置、外觀、大小,目前主流是搭配內建影像強化設備輔助系統的內視鏡主機做評估。其中窄頻影像技術使用最廣泛,可將大腸息肉做清楚的分類。大腸息肉治療術主要根據息肉的大小選擇治療方式,小於0.5公分的息肉用切片夾摘除,大於0.5公分的息肉用鐵線圈套住切除,又可分為冷切除及熱切除2種方式。 冷切除不需接電燒機,故切除時間短,較熱切除不易發生延遲性出血等併發症,臨床上已廣泛使用於小於1公分以下的息肉切除,約90%的息肉皆可完整切除。1~2公分的扁平及粗莖息肉切除主要使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於黏膜下注射如生理食鹽水,使病灶充分隆起與肌肉層分離後,再以熱切除方式切除,可避免傷及肌肉層。 大腸息肉切除本身不會造成疼痛不適,但有極少數患者仍可能發生延遲性出血及大腸穿孔等併發症。一般建議息肉切除後2日內採流質及低渣飲食,第3天後可恢復正常飲食,1週內避免搬重物或劇烈運動。行息肉切除術後,如有發生持續大量血便、劇烈腹痛、不明原因發燒等症狀,需返院進行評估。 林詮斌呼籲,大腸癌的發生率已多年位居第1位,除了健康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外,糞便潛血篩檢陽性患者、息肉高風險族群應進行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找出可能息肉病灶並切除,永保健康。

規律生活飲食也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

規律生活飲食也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大腸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生活規律、飲食節制,竟然也會出現血便?罹患直腸癌?一位無特殊疾病病史的6旬林女士,近一個月因斷斷續續有血便情況而至醫院求診,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罹患早期「直腸癌」。林女士一開始無法接受檢查結果,嗣後經醫療團隊詳盡說明後,終同意接受手術治療,順利移除癌細胞,之後只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追蹤即可。初期直腸癌治療以手術為主  但有可能連肛門一起切除安南醫院消化科蔡坤峰醫師表示,直腸癌是目前台灣發生率最高之癌症,由於其解剖位置與構造複雜以及周邊豐富的血流與淋巴循環之故,故其復發率較高且預後較差,除零期癌外,其他期別都有復發風險,特別是在術後前兩年,要非常小心。 蔡坤峰說,直腸癌第0~1期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惟骨盆腔空間較小故不易手術,有時必須連肛門一起切除,所以往往造成患者術後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合併有很大心理壓力。第2期開始會先進行前導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先縮小腫瘤範圍後再進行手術,術後依情況評估化療,醫師會盡可能保留肛門。依發生位置 出現不同病徵 需細心留意觀察蔡醫師指出,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分近端結腸癌(靠近盲腸)、遠端結腸癌(靠近直腸)、直腸癌三種。直腸癌因接近肛門,常見症狀是血便、裡急後重也就是有便意但卻解不出來、排便習慣改變及糞便變細等。而近端結腸癌表現症狀是以腹脹、貧血腹痛及體重減輕為主,遠端結腸癌則因位置靠近直腸,最主要表現症狀為大便習慣改變、腹脹腹痛及血便。政府全國性篩檢計畫之廣推讓國民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現今醫學日新月異對於直腸癌處理已經相當成熟,比如近年來新發展之「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手術」在切除結直腸之癌前病變與零期癌都一一證明安全有效。因此,蔡坤峰醫師呼籲民眾對直腸癌症狀必須有所警覺所以須定期接受篩檢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當然術後定期追蹤也是相當重要的。延伸閱讀: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是元兇直腸癌治療主流 同步化放療保住肛門 

血便以為便秘 女童大腸長息肉!

血便以為便秘 女童大腸長息肉!#大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4歲的小女孩一直有血便問題,曾至診所就醫,使用軟便藥治療但改善有限。至醫院進行小兒大腸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在大腸橫結腸中段有1個約0.8公分的息肉,息肉切除術後追縱7個月未有血便狀況,報告顯示為良性增生的「幼年型息肉」。兒童大腸直徑較窄 需用專用內視鏡新竹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主任連啟宏表示,小兒專用大腸內視鏡檢查設備,可提供3個月以上嬰兒到6歲兒童專屬的大腸內視鏡服務。年齡較小(或20公斤以下)的兒童大腸直徑較窄,必須使用管徑較細的兒童專用大腸鏡。小兒大腸鏡管徑較細,彎曲度與彈性也比成人大腸鏡好。兒童器官、體型小,處置精細度比成人要求更高。常見的下消化道影像學檢查包括大腸內視鏡、放射線科的下消化道鋇劑攝影,或核子醫學科的腸胃道出血掃描,各有不同原理、適應症及檢查時機。大腸鏡雖屬侵入式檢查,但能直接檢視大腸黏膜組織,能同時檢查及治療。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大腸鏡是重要的診斷工具。兒童少見大腸疾病 血便、腹痛速就醫病童接受大腸鏡檢查前,須配合進行低渣飲食。兒童,服藥反應快,會安排病童住院1天,於院內執行藥物清腸、禁食等準備並給予靜脈輸液維持體力。兒童耐痛度較差,檢查時會給予止痛鎮靜藥物並確認病童熟睡後才開始檢查,檢查期間及術後觀察生命徵象、包括心電圖、血氧及血壓,待完全清醒後才能進食返家。連啟宏主任表示,兒童大腸疾患發生率遠低於成人,幼年型息肉發生率約3%,多是單顆、偶發的良性病灶。臨床兒童最常見的下消化道出血是因便秘造成肛裂出血,多攝取蔬果及充足水分,並建立規律的排便習慣,預防便秘。家長可提高警覺,孩子有血便、腹痛、慢性腹瀉等症狀,盡快帶孩子到兒童胃腸科鑑別診斷。

大腸直腸癌精準用藥 救21歲女大生

大腸直腸癌精準用藥 救21歲女大生#大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103年癌症新發生人數為10萬3147人,其中約有1萬5千人為大腸直腸癌,約佔所有癌症的10%。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因素眾多,每位患者的成因皆不盡相同,診斷及治療的方式也會因人而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蘇祐立醫師表示,現今大腸直腸癌治療已走向「精準醫療」時代:治療時不僅只專注症狀本身,而必須直搗癌症發生的源頭,也就是基因突變,找出最適當的標靶用藥,把握寶貴黃金治療時機。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助腫瘤縮小、手術切除 21歲女大生重獲新生蘇祐立醫師指出,門診曾碰到一位年僅21歲即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女大學生,確診時就發現有肝臟轉移的情況,若要手術將腫瘤完全切除十分困難;後經過基因檢測發現她的腫瘤為RAS基因未變異,因此在評估後,治療策略上決定先採用化療合併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經過三個月的持續用藥後,檢查時發現腫瘤體積大幅縮小,因為這個讓人振奮的病情進步,醫療團隊決定進行手術切除,術後追蹤到現在已兩年,無復發且穩定控制,透過精準基因用藥進行術前降階的治療策略,成功讓這個21歲的年輕人重獲新生。針對RAS變異與否對症下藥,甚至進而縮小腫瘤已是醫界最新趨勢。蘇祐立醫師說,經大型臨床實驗證實,目前已獲健保給付的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針對RAS基因未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時合併化療一起使用,相較於單用化療可顯著降低疾病惡化風險,縮小腫瘤體積達63~65%,無疾病惡化存活期提升至10~12個月,平均存活期更突破兩年,長達26個月。此外,蘇祐立醫師也提到,研究顯示此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與化療合併使用時,腫瘤反應率可達近6成,在部份受試者中還觀察到腫瘤有快速縮小的情形,如同上述年輕女大生的案例,提供原本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新治療希望,增加手術可能性,改善患者存活效益。除了第一線的治療外,對於已接受過多重化療的患者,亦有臨床試驗證實,使用人類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單一療法,仍可達到10個月的平均存活期,帶給晚期患者一線生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面對大腸直腸癌不用怕蘇祐立醫師表示,現在的醫療技術已非常進步,藉由精準醫療可以讓治療方式與用藥方向更為切中病因,故建議在開始治療前,患者應先檢測RAS(KRAS與NRAS)基因,以及BRAF基因是否突變,也呼籲患者切勿灰心,應盡快接受正規醫療,勿信偏方,如治療時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應與主治醫師適時反應、討論,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9旬婦尿液變濁 大腸破洞害的!

9旬婦尿液變濁 大腸破洞害的!#大腸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一位高齡94歲的女性,2個月前因尿液變濁且有濃烈的臭味,子女帶她到附近診所看診,被認為是泌尿道感染,接受抗生素治療卻無法有效控制。看了婦產科、腎臟科和泌尿外科也都找不到病因,最後由大腸直腸外科找到病因。是乙狀結腸憩室堆積糞便而發炎與膀胱沾粘,形成結腸與膀胱間的「小通路」,導致糞便流進膀胱,解出糞尿液,其臭無比。尿液有混濁物質 竟是糞便跑進膀胱裡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佘冠旻表示,患者沒有症狀,尿液卻有混濁物質及類似糞便的臭味,原來是乙狀結腸長憩室與膀胱沾粘,憩室裡的糞便就流進膀胱裡,確診罹患了「乙狀結腸憩室炎併發結腸膀胱廔管」。考量病患年紀,選擇對身體負擔小的腹腔鏡手術,將乙狀結腸的患部切除約20公分,把膀胱約0.5公分的小洞修補,術後恢復良好,約一週就出院返家休養。愛吃高熱量食物、常便秘為高危險群佘冠旻醫師指出,喜歡吃高熱量低纖維食物、有便秘習慣的人都是高危險群,因為長期便秘容易造成腸道的壓力,尤其在末端的乙狀結腸更容易因腸道壓力而形成憩室,糞便堆積在憩室裡就有可能發炎,輕微的發炎可以服藥治療並改善飲食習慣。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與器械的進步,對許多年老病患不僅大大減少了併發症發生的機率,更縮短了恢復期。

維持理想腸內環境 早餐必吃

維持理想腸內環境 早餐必吃#大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日本的早餐又稱爲「朝餉」,原意爲平安時代天皇所吃的簡便式早餐,古時候的日本人,從天皇到一般百姓通常每天只吃早、晚2餐,鎌倉時代以後才逐漸增加中餐,之後演變成今天的形態,到了江戶時代,米食在一般百姓之間普及之後,開始出現具有強烈地方色彩的早餐形式。不吃早餐 自律神經平衡可能被破壞了例如,例如,江戶地區通常早餐吃剛煮好的米飯,晚餐則用冷飯泡開水或茶來享用,京都和大阪等地,則是在晚餐時煮飯,第2天早上將剩飯做成粥來吃,不像今天只要按個按鈕,就能用電鍋將米煮成飯,據說,古時候的人,準備早餐是件相當麻煩的事,現代烹飪器具非常發達,製作早餐簡單許多,但是不吃早餐的人卻不少,令人感嘆。「早上很忙,而且剛起床沒有食欲,所以不吃早餐。」這樣的人,自律神經的平衡可能被破壞了,人類的身體在白天時交感神經占優勢,到了晚上則切換成副交感神經占優勢,這種切換如果沒有規則,在晚間副交感神經無法占有優勢,早上起床後就產生不出食欲。早上沒有食欲 表示夜間沒有好好休息有一頭獅子在面前,可能隨時都會撲上來,陷入極爲緊張的狀態,必須馬上逃離才行,這時,你會感覺「飢餓」嗎?如果分神注意食欲,極可能一瞬間就被獅子吃掉了,晚上副交感神經未處於優勢讓身體呈放鬆狀態,這意味著睡眠中仍未紓解緊張,夜裡仍持續保持緊張的狀態。早上起床後,並未確實地切換成交感神經處於優勢,就無法產生出食欲,早上沒有食欲,就表示夜間沒有好好休息,早上食欲不振絕對不可忽視,因爲早餐具有決定一天狀態的重要功能,吃早餐能讓身體完全甦醒,使夜間下降的體溫慢慢上升,順利切換成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早餐能切換自律神經 還可調節排便不能進入副交感神經優勢的「放鬆狀態」,就無法確實地變更爲交感神經優勢,這就是不吃早飯的人,上午仍昏昏沈沈的原因,早餐不僅能切換自律神經,還具有調節排便的功能,吃了早飯,腸子受到刺激,就會甦醒並開始旺盛的發揮功能,這樣可以促進排便,防止便秘,維持理想的腸內環境。早餐和排便爲「早晨的2大放鬆活動」,因爲養成這2個習慣,就能確實保持自律神經和腸內環境的均衡,要活化司令官細胞,就必須保持自律神經的平衡,以及好菌占優勢的腸內環境。(本文摘自/不要輕蔑免疫力-世界級免疫醫學權威教你打造「不易生病」的抗癌體質/悅知文化出版)

打開人體過濾器 讓毒素排出去

打開人體過濾器 讓毒素排出去#大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們發現,在胃腸道每一個部分裡,會排放那種毒素的只有腺細胞,在大量的糞便裡,含有有毒的排泄物,當中含有腸子黏膜與剝落的黏膜細胞,在晚上與禁食時,身體便傾向於積極排放含有毒物質的排泄物,就算完全沒有進食,每天也會排出超過20公克的糞便,若除毒素活動非常活躍,有時候就會出現「黑膽汁」情況。大腸的能力比其他部位強3倍根據博格(Buerger)的看法,罹患尿毒症或重金屬中毒的人會有大腸潰瘍的狀況,這些人的大腸排出的毒素,比消化道的任何一段都更活躍,的確,如果水銀進入人體─無論是意外吃下肚、從粉塵或蒸汽吸入,或透過皮膚吸收,其中將有很大部分的水銀會從腸子黏膜排出,然而,最主要的排泄途徑還是透過大腸黏膜,就處理水銀來說,大腸的能力比腸子其他部位強2倍至3倍。直腸是大腸的末端,它被濃密如海綿的痔靜脈網絡所包圍,它們如果膨脹,就可能會產生痔瘡。當肝臟必須負擔過多的解毒工作時,就特別有可能發展出痔瘡,古代的醫生會用水蛭在靜脈上放血,藉此讓肝臟和身體獲得舒緩。舌頭能夠精準地反應腸子的狀況我認為主要負責排泄有毒蛋白質的器官是大腸黏液,因此我稱大腸黏膜為人體內的「過濾器」,並且希望我的病人都能打開這個「過濾器」,如果過濾器堵塞了,那麼原本應該進入大腸的毒素便不得其門而入,只能繼續留在身體裡,對身體造成危害。沒有人能明白解釋為什麼過濾器會堵塞,就算對病人進行臨床檢查,我們還是無法了解原因,就連透過解剖也無法得知,但是,就我的經驗來說,透過對舌頭進行檢查,我們能夠評估消化道黏膜的排泄活動,並且判定過濾系統是否阻塞,換句話說,舌頭能夠精準地反應腸子的狀況。一旦罹患慢性疾病 舌頭通常是乾燥的正常的舌頭一定是濕黏的,然而一旦罹患了慢性疾病—包括癌症,舌頭則通常是乾燥的,而且只會有少量或根本沒有黏液覆蓋在上面,這表示身體的排泄功能受損,而且過濾器很有可能已經阻塞了。舌頭色深 表示排泄系統密集清毒素當病人接受治療之時,他們的舌頭又會慢慢有黏液覆蓋在上面,而且顏色也會漸漸變成白色、灰色,或甚至是鋼青色,覆蓋的程度愈高,顏色就會愈深,表示排泄系統愈密集地清除體內的毒素。如果身體的狀況沒有改善、過濾器還是堵塞,那麼間質裡就會充滿毒素,最後被迫進入胃裡,導致劇烈的陣陣嘔吐,進入小腸後則會導致腹瀉,進入皮下組織則會產生為期數週的盜汗,而且癌症病人還會出現典型的黃色汗液。(本文摘自/癌症大震撼!/柿子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