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

坐雲霄飛車 可排出腎結石!

坐雲霄飛車 可排出腎結石!#風險

(優活健康網/綜合報導)去遊樂園玩雲霄飛車,不只刺激、好玩,說不定還可以幫助腎結石排出。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坐雲霄飛車可讓較小腎結石通過泌尿道系統、排出體外,降低後續腎結石阻塞風險。坐雲霄飛車 幫助小腎結石排出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骨科醫學院泌尿科教授大衛‧華亭格表示,過去有些傳言說,遊樂園雲霄飛車可讓較小腎結石排出,這項研究證據證實這種說法,研究團隊以美國奧蘭多迪士尼樂園中的大閃電山雲霄飛車、太空山雲霄飛車等做實驗,研究結果似乎證實這種說法,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美國骨科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研究團隊運用3D列印技術、透明矽膠(Silicone)做成腎臟、泌尿道模型,並在裡面放置3種不同尺寸腎結石,接著,研究人員將這些模型放在背包,並將背包放置於60座雲霄飛車,研究結果顯示,坐中等強度雲霄飛車,有助較小腎結石排出,對部分腎結石較小患者很有好處。雲霄飛車位置 影響腎結石排出率研究發現,如果坐在雲霄飛車前方,腎結石通過泌尿道系統機率約17%,若是坐在雲霄飛車後方,腎結石通過泌尿道系統機率便躍升至64%上下,至於腎結石所在位置,則沒有太大差別。華亭格指出,若能在腎結石長大、阻塞泌尿道系統之前,便讓腎結石排出,就能避免後續手術、急診問題。腎結石患者在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之後,或者計畫懷孕之前,坐趟雲霄飛車,也許可以預防腎結石增大。每天喝2.5公升的水 少吃巧克力、地瓜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建議,若想降低腎結石風險,就要補充足夠水分,有腎結石病史的患者,醫師多半建議患者每天喝2.5公升的水,有時醫師也會要求患者測量尿液排出量,以了解水分補充是否足夠,如果住在炎熱、乾燥地區,或運動較頻繁,可能就要喝更多的水,尿液顏色澄澈、顏色較淺,代表水分補充足夠。梅約醫學中心也建議,想預防腎結石,少吃巧克力、地瓜、菠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飲食盡量低鹽,動物性蛋白攝取量也要控制,雖然可以吃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但如果要吃鈣片,就得謹慎評估,以免增加腎結石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骨折險癱瘓 前側開刀可降風險

骨折險癱瘓 前側開刀可降風險#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9歲的小瑞,工作時發生從高處摔落的意外,被救護車緊急送往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經過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第7節頸椎爆裂性骨折,導致四肢無法活動,經過脊髓減壓與人工椎體重建手術,術後預後狀況良好,康復出院,現在小瑞只需要帶著頸圈約6個月,鈦金屬人工椎體跟自體頸椎骨融合,就能正常生活與工作。肌力測試1分 頸部以下幾乎全部癱瘓花蓮慈院神經外科醫師洪祥益表示,小瑞的頸椎爆裂性骨折,造成脊髓腔、神經都受到壓迫,一般正常人肌力測試應該是5分,但是當時小瑞的肌力測試只有1分,簡單來說,就是頸部以下幾乎全部癱瘓,伴隨嚴重的神經痛。大部分的頸椎問題都可以從前側開刀洪祥益醫師表示,一般人會以為脊椎在後背,所以,受傷都要從後背開刀,但從神經外科醫師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頸椎問題都可以從前側開刀,而且前側開刀不用撥開肌肉,可直接進行手術,減少肌肉、神經受損的可能性,除了降低風險也能縮短恢復期。建造出一個安全的環境 確認意識洪祥益醫師表示,要恢復的這麼好,不只是醫護團隊的努力,從意外發生當下周圍的人、緊急救護人員、急診團隊,都非常重要,他提醒,不確定狀況的移動個案,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脊椎損傷的原因大多是車禍或者從高處墜落,意外發生後的第一時間絕對不是移動患者,而是要就患者本身周圍,建造出一個安全的環境,再來就是確認個案本身的意識,還有呼吸狀況,萬一有嘔吐的問題,可以讓個案側躺,同時要馬上撥打119請求緊急救護人員的支援。

血糖控制好 眼疾風險降37%

血糖控制好 眼疾風險降37%#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在台灣約有227萬名糖尿病患,且每年以2萬5千名的速度增加,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相當於每8.5個成年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小時就有1.1人死於糖尿病。全球逾9,300萬人有眼睛病變問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特別指出,2015年全球有超過1/3的糖尿病患者終其一生會罹患視網膜病變,超過9,300萬人因糖尿病而有眼睛病變問題,罹患視網膜病變的病人都有失明的危險,可是大部分的失明都是可以避免的。工作壓力大、體重過重、常有肌餓感現年52歲的陳先生,在38歲確診為糖尿病患,起初使用口服藥物,但因血糖數值一直無法達標,10年前聽從醫師指示,改用口服藥物搭配胰島素注射,後因工作壓力大、飲食控制不當,讓身高172公分的他,體重飆至94kg,甚至還得了憂鬱症。陳先生43歲那年,在爬坡時感覺非常喘、胸悶、腳也有水腫現象,求診後發現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有一條冠狀動脈鈣化嚴重、管壁變厚變硬、堵塞嚴重,確認病因是急性心肌梗塞,手術後醫師根據他的生活型態、體重過重問題、常有飢餓感等狀況,調整用藥方式,開始接受胰島素治療,也建議他隨身攜帶食物預防低血糖。喝果汁來補充、控制血糖中信兄弟棒球隊的強力打擊手蔣智賢,在高三那一年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他提到每道比賽期間,大約每2局就會測量血糖一次,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密集監控,只要血糖降低、不在標準值內,就會先喝果汁來補充、控制血糖,這是目前讓他在球場上可以控制好血糖的一個有效方式。糖化血色素下降1% 腎病變風險降37%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糖尿病平均血糖控制差、血糖波強調,平日必需做好血糖控管,將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控制在目標中,能有效降低併發症風險,糖化血色素每下降1%,小血管併發症發生風險,如腎病與視網膜病變的風險可減少37%,心肌衰弱梗塞風險可減少19%。

孕婦防疫 胎死腹中風險減半!

孕婦防疫 胎死腹中風險減半!#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婦女懷孕時,因體內荷爾蒙變化影響、營養需求的改變、以及孕期情緒與壓力等因素,使得心肺功能受到影響,免疫系統對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也變得脆弱,孕婦是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高危險群,同時也可能提高胎兒流產、早產及死產機率。任何懷孕週數的孕婦都可接種流感疫苗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科醫師陳欽德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孕婦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流感疫苗優先接種對象之一,我國自103年起也開始將孕婦納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任何懷孕週數的孕婦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有效降低與流感有關的死亡風險然而,2013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挪威研究指出,疫苗本身不會增加胎兒死亡率,還能在流感流行期間有效降低與流感有關的死亡風險,2016年3月西澳大學的研究表明,孕婦及時接受流感疫苗注射,能將她們在懷孕期間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風險減半,降低胎死腹中的風險達51%。出生後4個月內仍具近70%的疫苗效力陳欽德醫師指出,哺乳中的媽媽也能接種流感疫苗,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接種流感疫苗以及出生後哺育母乳,可以減輕出生後6個月內,嬰兒感染流感的嚴重症狀以及減少感染風險,「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6年5月刊登美國最新研究指出,懷孕時施打流感疫苗,其幼兒出生後4個月內仍具有將近70%的疫苗效力。新手媽媽、欲懷孕者 盡快接種陳欽德醫師呼籲準媽媽及產後新手媽媽們,應於10月流感季節期間儘早接種疫苗,準備懷孕的婦女,亦可考慮於流行季來臨前或流行期自費接種疫苗,在流感季才會有疫苗保護力。

習慣嚼檳榔 恐早10年罹癌!

習慣嚼檳榔 恐早10年罹癌!#風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謝天渝教授是台灣口腔癌的專家,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暨亞太卓越口腔醫學與發展中心主任。他曾發表多篇與嚼食檳榔和口腔癌有關的研究論文。口咽癌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謝天渝教授表示,口咽癌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其在嚼檳榔盛行的台灣,最近我們檢定口咽癌的時間趨勢,利用年齡—時間—世代分析方法(age-period-cohort analysis)來瞭解年齡、時間、世代效益對口腔癌及咽癌的影響。結果發現就時間效應而言,口腔癌發生率增加的速度較咽癌快,特別在年輕族群中,口腔癌和咽癌發生率的差距尤其明顯,另外,比較口咽癌歷年發生率和菸、酒、檳榔歷年消費量之趨勢,發現口咽癌──尤其是口腔癌──發生率之增加趨勢,和酒及檳榔消費量上升趨勢有平行關係存在。口腔癌82.7%病人有嚼檳榔習慣我們也曾分析703位被高醫診斷為口腔癌的病人,發現82.7%的病人有嚼檳榔習慣,當檳榔、菸、酒3種習慣都有時,得病年齡約為48歲,只有檳榔加菸,或檳榔加酒,或僅嚼檳榔得病年齡約為50歲。而沒有檳榔、菸、酒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時則約60歲,換句話說,只要有嚼檳榔習慣,就可能讓你提前10年得口腔癌,此外,有檳榔、菸、酒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病人的死亡相對危險率,比無此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者高出5倍左右。長期又大量吃 得口腔癌的高危險群我們分析口腔癌和檳榔種類、數量、嚼食時間之相關性後,發現得口腔癌者皆有嚼檳榔20年以上,每天吃超過30顆之經驗,僅嚼荖花檳榔而得口腔癌者約占28%,而僅嚼荖葉檳榔為24%,荖花、荖葉混著吃為48%,顯示不管吃哪一種檳榔,只要是長期又大量,就是得口腔癌的高危險群。因嚼檳榔而得口腔癌的病人,血中腫瘤壞死因子(TNF –α)的量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而同樣得口腔癌但不嚼檳榔者,這種因數則高出正常人或高出因檳榔而得口腔癌者甚多,表示其功能正常,此外,正常人的免疫細胞如果加上檳榔的主要成分檳榔素時,腫瘤壞死因子及一些免疫促進激素皆下降,由此可知,檳榔成分的確會使免疫力下降。檳榔塊使免疫力下降我們也曾作過檳榔及其添加物致突變性之研究,發現到檳榔塊(檳榔加紅灰加荖花)的致突變性最強、其次是荖花、再次是純檳榔,這表示檳榔本身即使不加任何添加物,也仍然有致突變性,從這些研究可知,檳榔塊成分不但有致癌及促癌作用,更會使免疫力下降,長期大量嚼檳榔者即使無任何病狀,體內的免疫力都受影響。(本文摘自/健康,從齒開始/大於創意出版)

父母有酒癮 男孩上癮風險30%

父母有酒癮 男孩上癮風險30%#風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任何人都可能依賴酒精,持續暴露在酒精下會改變大腦,產生酒精依賴性。每個人產生酒精依賴性及成癮的風險雖然不一,但是只要腦部長時間暴露在足量酒精下,身體都會產生酒精依賴。每天喝酒超過3到4杯 成癮機會增暫時撇開已知的酒精依賴危險因子不談,從數據上來看,一個人每天喝酒超過3到4杯,成癮的機會通常便會顯著增加,對女性來說,導致成癮的量大約是每天3杯,另一個一致的發現是,酒精成癮的人往往表示,他們喝酒是為了減輕情緒上或社交上的困擾。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想藉由喝酒來自我療癒,以逃避情緒或社交方面的問題,就特別容易染上酒癮,但是,借酒澆愁並不能解釋所有的酒精成癮,最大的問題仍在於: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會選擇喝這麼多酒而導致上癮?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酒精依賴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酒精依賴,證據主要來自雙胞胎研究,這些雙胞胎的家長染有酒癮,但一出生就被沒有酒癮的養父母收養,這類研究讓研究人員得以釐清酒癮的先天與後天成因。清楚的是,酗酒有一部分來自遺傳,但單憑遺傳並不足以發展成酗酒,這些研究到目前為止的實際價值,是在容易產生酒精依賴的個體及家族身上找到共同的性狀或標記,這有助於辨認可能染上酒癮的個體,如果某人知道自己罹患這種病症的風險高於一般人,就可以對喝酒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家族有酗酒病史 風險幾乎增加1倍酒精成癮顯然就像糖尿病一樣,會在家族內流傳,家族沒有酗酒史的男性,發生酗酒問題的風險大約是10%,女性約為5%,然而,如果家族有酗酒問題的病史,風險幾乎增加1倍,例如,假設有個女性的一等親(子女、兄弟姊妹或父母)有酒癮,那麼她染上酒癮的風險將從5%上升到10%,以男性來說,若一等親有酒癮問題,他的風險就從10%提高到20%。父母有酒癮 孩子染上酒癮的風險也增加因此,男性及女性的風險都增加1倍,如果一等親、二等親(如叔伯、阿姨、姑姑、祖父母)及三等親(如表親、曾祖父母等)中的兩方有人酒精成癮,男性染上酒癮的風險便上升至30%,女性則上升至15%,因此,父母有酒癮,孩子染上酒癮的風險也增加,而男孩的風險又比女孩高。許多研究顯示,在酗酒問題嚴重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未來依賴酒精的機會也相對較高,男性特有的風險,雖然男女都可能因遺傳導致酗酒,但男性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似乎特別強烈,若一方的父親有酒癮而另一方則無,結果發現,父親有酒癮的人,受酒精傷害的程度通常小於父親沒有酒癮的人。(本文摘自/藥物讓人上癮/大家出版社)

炒青菜超油!快看飲食4陷阱

炒青菜超油!快看飲食4陷阱#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到秋冬,正是吃熱呼呼鍋物暖胃暖心的好時機,湯裡過多的鈉含量攝取,恐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台灣每5個糖尿病患者,就有1個死於心血管疾病。營養認知有很大漏洞據最新公布的「糖尿病患對影響心血管併發症之營養認知調查」,發現,國內糖尿病患者及其主要照護者重視腎病變、視網膜病變遠遠高於容易致死的心血管併發症,且調查也發現,民眾在降低心血管併發症的營養攝取認知有很大漏洞,更讓自己陷入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風險中。油脂造成血管堵塞、血壓飆高糖尿病患要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症,除了配合醫師藥物控制之外,飲食控制也很重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指出,過多油脂攝取會造成血管的堵塞、超標的鈉攝取會導致血壓飆高、血管彈性疲乏、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逾8成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每天能攝取多少鈉、近6成患者不會注意每餐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對此,蔡世澤執行長指出,過去糖尿病患者對飲食的認知多偏重糖份的限制,對飲食中致心血管併發症的因子,如:鈉含量及油脂,攝取量都缺乏警覺性,也是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盛行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高鈉」、「高油」飲食4陷阱臨床上也發現,很多糖尿病患認為一天只要有吃到菜就可以,甚至認為一家四口共享一盤青菜就足夠,開業診所營養師李婉萍進一步分析,患者常忽略日常生活中隱藏的「高鈉」、「高油」飲食陷阱,常見糖尿病患錯誤飲食陷阱有4項:1)     不知道青菜用炒的會很油2)     不知道鍋貼其實很油3)     忽略湯裡的高鈉含量4)     不知道炒飯、炒麵、燴飯鈉含量很高  

身高逾175 罹癌風險增3成!

身高逾175 罹癌風險增3成!#風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研究者追訪得到的癌症總體風險資料顯示,身高每增加10公分,罹患癌症的相對風險增加16%,最高的175公分以上組,癌症相對風險比起最矮的155公分以下組增加37%──這正是每日郵報那個駭人標題的由來。身高越高 罹癌相對風險也越高再進一步細看,研究者統計的17種癌症中,一共15種符合「身高越高,罹癌相對風險也越高」,其中有10種是所謂「統計顯著」,即這種正相關極可能是事出有因,其餘的5種則不能排除1種可能──觀察到的概率升高只是隨機的誤差。這10種癌症按其增加的相對風險大小排列分別是:惡性黑色素瘤32%,腎癌29%,白血病26%,結腸癌25%,非霍奇金淋巴瘤21%中樞神經系統癌症20%,子宮內膜19%,乳腺癌17%,卵巢癌17%,以及直腸癌14%。世界各地身高都與癌症呈正相關過往研究的綜合分析結果與此類似,不論男女,不論地區──不論亞洲歐洲、美洲還是澳洲,世界各地的人群中身高都與癌症發病率呈現正相關,這些資料看起來相當駭人,「罹癌相對風險增加3成」,看起來簡直令長腿妹妹們恨不得立刻截了自己的腿。發病率並不高 每千人中多2個人然而,假如考慮到研究人群中癌症的絕對發病率並不高,真正增加的絕對風險也就不那麼嚇人了,在追蹤的近10年裡,最矮一組的233,516人裡,有15,792人檢出癌症,癌症發病率是6.8%。最高一組的46,138人中,有4,092人檢出癌症,發病率是8.9%,平均下來,人們每年增加的罹癌絕對風險約為0.2%,換言之,每年最矮一組每千人中可能有7個人新檢查出癌症,而最高一組每千人中會有9人檢出──每年每千人中多2個人。(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危言聳聽,身體請注意!/信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