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

注意力不集中?疑似低血糖作祟

注意力不集中?疑似低血糖作祟#低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沒有糖尿病病史,記憶力卻嚴重變差,恐是低血醣造成專注力及反應力下降。如果長期血糖過低又沒發現,會有失智的可能性,因此建議家中如有人突然專注力及記憶力下滑,應儘早到醫院求診,找出記不住的原因。一名50歲的陳姓男子,到門診求診時向醫師表示:一個多月來記憶力突然變得非常不好,什麼都記不太得住,擔心自己罹患失智症,經神經內科醫師檢查後,發現男子會記不住是因血糖過低所導致。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表示,此患者進行胰島素C-胜肽檢測時,高出好幾倍,三餐食慾正常良好的他,飯前血糖、或是飯後血糖檢測,血糖值僅在50-60毫克/分升(mg/dl)。留意低血糖症狀高血糖是指血糖濃度超過200 mg/dl,低血糖指血糖濃度低於70 mg/dl以下。造成血糖過低,主要是胰島素分泌過多、或是胰島素腺瘤引起,如果血糖過低時,腦細胞執行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專注力、反應力會下降,以及造成認知異常。1.)自主神經:發抖、顫動、冒汗、心悸、脈搏加速、體溫變化、四肢刺感、呼吸困難。2.)中樞神經葡萄糖缺乏:思考緩慢、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動作不協調、麻木感、注意力不集中、暈眩、疲倦、嗜睡。3.)不明原因:饑餓感、噁心、四肢無力、頭痛、感覺不對勁。低血糖性昏迷 嚴重恐致死根據臨床統計顯示,臺灣150萬名糖尿病患者中,約8成(約120萬人)曾發生低血糖的症狀,有頭暈、飢餓感強烈、全身無力虛弱、盜汗等低血糖現象。如能趕快進食補充血糖,並於回診時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副作用。但如果長期且反覆的低血糖,則可能不會出現上述症狀,直接以意識不清或昏迷表現。若低血糖時間持續太久(超過6小時以上),就會有腦部不可逆的傷害,甚至變成植物人或死亡。

糖友只防高血糖?小心低血糖無形殺手

糖友只防高血糖?小心低血糖無形殺手#低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只需要注意高血糖嗎?大家普遍認為糖尿病是高血糖導致,事實上控制血糖時,發生低血糖也會影響患者生活。低血糖除了出現冒冷汗、發抖等症狀,嚴重更將導致昏迷、致命。然而,面對低血糖,糖友卻多採取事後補救而非積極預防,血糖長期劇烈起伏,恐徒增心血管併發症及死亡風險。嚴重低血糖 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一般糖友多3至4倍根據研究指出,發生嚴重低血糖的糖友較一般糖友多3至4倍的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夜間低血糖及低血糖相關症狀,可能發生睡夢中驚醒、甚至昏迷送醫,嚴重時影響隔天的工作或學習,為此不敢參與過夜的活動,影響社交生活。低血糖問題若未能妥善處理或預防,成為糖尿病患者生活的枷鎖,對疾病管理更是一大隱憂!過去一般大眾對低血糖的認識僅止於輕微症狀,呼籲正視低血糖問題,中華民國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攜手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發起「解開枷鎖 正視低血糖」活動,邀請糖友分享過去低血糖經驗並拍攝解開枷鎖照片,更讓大眾一起響應、陪伴揮別低血糖!低血糖嚴重可能導致嗜睡、言語不清、不自主怪異行為台灣糖尿病死亡率高,據衛福部106年統計,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5位,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因而死亡。過去,大家普遍認為是高血糖所致,事實上糖尿病低血糖問題更是隱藏的糖友殺手!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秘書長表示,低血糖輕則出現自主神經症狀,如冒冷汗、發抖、心悸等問題;嚴重可能導致嗜睡、言語不清、不自主出現怪異行為、甚至昏迷、致死。除了生理症狀外,低血糖更連帶加速併發症發生。長期低血糖會造成心臟更多的負擔,研究顯示,嚴重低血糖的糖友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較一般糖友高3至4倍,整體死亡率更增加3至4倍,重擊患者的存亡問題。聰明用藥、飲食及作息 積極控糖糖尿病患者過去面對低血糖多半採取補救措施,但是根據健保急診數據資料顯示,10年間糖尿病患者因低血糖送往急診人數增加5倍,且出現低血糖症狀的患者住院天數也較一般患者多達1周。未能防範低血糖,不只是患者受累,更可能成為糖尿病病患與社會沉重的負擔。國內研究調查指出,高達9成5糖尿病病患都曾出現低血糖,更有3成糖友會反覆發生低血糖。王治元秘書長表示,面對低血糖應從治療端開始注意,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與糖尿病衛教學會呼籲糖友與大眾一起正視低血糖問題。除了聰明選擇用藥,更需從飲食、作息多管齊下。三餐定時定量、規律的活作息和運動都可以積極預防血糖過大的波動,並配合醫囑才是最有效控制病情的不二法門。

冒冷汗、飢餓是低血糖?先別急著補糖

冒冷汗、飢餓是低血糖?先別急著補糖#低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5歲的黃小姐罹患糖尿病已經10年,平時沒有自我血糖監測的習慣,最近常抱怨肚子餓,吃了很多零食餅乾,發生冒冷汗、肚子餓、心跳好快等症狀,自認疑似低血糖。護理師量測血糖後發現血糖數值高達295mg/dl,並非低血糖,而查證後發現黃小姐最近一次糖化血色素高達9.6%(理想應控制在7.0%以下),已經出現血糖過高情況,黃小姐平時的處理方向可能錯誤了!高血糖、低血糖症狀相似 易錯誤處置導致高血糖惡化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糖尿病中心護理長郭昭岑說明,高血糖指血糖超過200 mg/dl,常見症狀為多吃、多喝、多尿,因為缺乏胰島素導致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利用,造成血糖過高。這時候突然肚子餓,如果沒有監測血糖,常讓糖友誤以為是低血糖,反而吃進過多含糖食物,造成高血糖惡化,導致產生高血糖急性合併症,如酮酸中毒及高滲透壓高血糖症,需要緊急就醫,要小心謹慎。低血糖指血糖濃度低於70 mg/dl以下,常因胰島素或口服藥使用過量、注射或服藥後未依照時間進餐、飲食不均衡或突然增加運動量造成。常見症狀為盜汗、發抖、昏眩、飢餓及心悸,嚴重甚至昏倒。為了區別是否為低血糖,一定要先量測血糖,若低於70 mg/dl以下,可立即服用15公克的含糖食物,如含糖飲料120CC、3顆方糖或是1湯匙蜂蜜等,15分鐘後再測一次血糖,如未改善,則重覆給予一次,若還是未改善症狀就需立即就醫。自我監測血糖 糖尿病友不可忽視的控糖秘招黃小姐喝完溫開水及休息後,冒冷汗、肚子餓及心跳加快的症狀獲得改善,詢問病史發現黃小姐最近生活不規律,未按時施打胰島素,再加上過年暴飲暴食,造成血糖過高。幸運的是尚未出現高血糖急症的徵兆,只需調整藥物及飲食衛教就能返家調養了。郭昭岑護理長提醒,為了瞭解居家血糖的狀況,自我監測血糖是糖尿病控制不可缺乏的一環。提醒糖友們一定要養成自我監測血糖的好習慣,才不會搞錯方向,導致病情加重。

狂歡別輕忽!夜間低血糖昏迷恐危命

狂歡別輕忽!夜間低血糖昏迷恐危命#低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年一度跨年連假又要到了!相信很多人已經準備好要徹夜狂歡,有跨年計畫的糖友們可要注意「節慶低血糖症候群」。一般人熬夜、作息不正常,只要在假期結束前調整。但對糖尿病患者而言,用藥後若作息不正常,或狂歡忘記調整藥量就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生機率,可能導致心悸、發抖,低血糖嚴重更會造成昏迷。一名28歲糖友,為赴跨年夜唱之約,出門前先行在家施打胰島素,沒想到歡唱途中竟倒臥在沙發上。起初朋友以為太累睡著,後來呈昏迷狀、叫不醒,緊急送醫後發現是低血糖所致,所幸急救後並無大礙。低血糖發生在睡眠時 無法即時補充恐危命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嘉鴻表示,節慶後低血糖在跨年、連假後就診率較平常高出1成,主因可能來自過去糖尿病用藥存在藥效釋放穩定性不足的問題,一旦患者用藥時間不規律,便容易發生低血糖,甚至發生昏迷、致死的憾事。血液中葡萄糖是大腦的最主要養分來源,當體內血糖值界於50至60mg/dl,身體會產生自律神經症狀,如心跳加速、顫抖、冒冷汗等。一旦血糖低於50mg/dl,腦部養分不足,可能導致幻覺、胡言亂語,嚴重時甚至昏迷不醒或造成腦部功能損傷。如果低血糖發生在一般時間,患者都還能透過糖果、果汁讓血糖回升,倘若低血糖發生在睡夢中,患者毫無知覺狀況下,可能會在睡夢中昏迷、一覺不醒,甚至死亡。就算能及時補充葡萄糖,長期讓血糖處於高高低低的狀態,會增加併發症的發生風險,疾病預後也不理想。反覆發生低血糖 主因來自用藥行為據統計,超過5成以上糖尿病患曾發生低血糖,且幾乎所有糖尿病患都曾因低血糖而出現冒冷汗、心悸、發抖及全身無力症狀,近半數的糖尿病患更因低血糖半夜驚醒、發抖、無力。近3成患者夜間血糖值低於50mg/dl,陷生命風險,糖尿病低血糖成為糖尿病患生命一大隱憂。然而多半糖友可能因為衛教知識不足,或對症狀習以為常、錯誤認定,而輕忽低血糖的潛在風險。不論是服用口服藥或施打胰島素的患者都可能會發生低血糖。林嘉鴻醫師說明,糖尿病患反覆發生低血糖主因來自於「用藥」行為,若患者未做好飲食、生活作息的搭配,用藥時間不規律、進食量不定,藥物劑量沒有調整,便很容易引發低血糖。據臨床觀察,患者發生低血糖時多半在夜晚睡夢中而不自知,若未第一時間處理,恐對生命造成威脅。服藥後未進食、三餐不定時定量、空腹運動都會影響低血糖林嘉鴻醫師也是30多年的資深糖友,無家族病史,14歲突然暴瘦10公斤而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林醫師以自身抗病的經驗提及,年輕時對低血糖的嚴重性根本不了解,和多數人一樣都認為高血糖對身體的影響比較嚴重。直到某天半夜,突然一陣暈眩、驚醒,驗血後發現血糖值極低,才趕緊吃糖補充血糖。一次夜間低血糖的經驗影響至深,不敢忽視低血糖問題,更由於擔心低血糖再次來襲,上大學前害怕外出過夜,甚至連畢旅、跨年都沒有參加過,犧牲許多生活的自由。林嘉鴻醫師鼓勵病患,低血糖唯有正視它、說出來,醫護人員才能提供最適合的協助。除了用藥,患者更要注意自己的飲食、運動習慣,如服藥後未進食、三餐不定時定量、空腹運動或過度運動都會影響低血糖問題。除了用藥調整,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配合醫囑才是最有效控制病情的方法。

吃到飽後卻低血糖!反應性低血糖作祟

吃到飽後卻低血糖!反應性低血糖作祟#低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8歲的劉太太就醫,原來半小時前開始出現手抖、頭暈、心悸、冒冷汗症狀。測量血糖值僅60,請劉太太吃點東西,症狀不久後就改善。但劉太太很疑惑,2小時前才和先生到吃到飽餐廳用午餐,平常也無服用血糖藥,怎麼會出現低血糖呢?「反應性低血糖」多發生於餐後4小時內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王維新表示,低血糖往往發生在餐前,可能是因為延誤用餐時間、運動過度或減重未補充足夠食物、或糖尿病患者使用降血糖及胰島素過量等原因造成。而劉太太的問題是所謂的反應性低血糖。「反應性低血糖」又稱餐後低血糖,多發生於餐後4小時內,常見在有胰島素抗性或輕微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身上。糖尿病前期,胰臟β-cell仍保有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但對血糖的反應延遲,直到血糖上升後期已經開始下降時,胰臟才趕工分泌了過多的胰島素,導致血糖下降過度。其他少見的原因包含一些腸胃道手術術後、胰島素自體免疫症候群、胰島素瘤等。醫師問診後發現,劉太太有糖尿病家族史,請劉太太做糖尿病篩檢,確診有糖尿病,後續門診規律控制中。低血糖處置 牛奶、巧克力並非首選王維新醫師表示,臨床上診斷低血糖最準確的是抽靜脈血,當血糖濃度值低於70mg/dl,又出現發抖、冒冷汗、心悸、皮膚溼冷、臉色蒼白、飢餓感、頭暈、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全身無力、思考變慢、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狀況。低血糖處置會立刻請患者攝取易吸收醣類,如糖果、糖水、含糖果汁。牛奶、巧克力等主要含有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比較慢,並非首選。餐後低血糖的患者,建議採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兩餐間隔時間過長;多攝取高纖或低升醣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如糙米、燕麥、全麥製品、蔬菜等,注意飲食均衡與多樣性。多運動,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王維新醫師建議高風險患者做糖尿病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使疾病獲得最好控制。

進香「起乩」?體力不支低血糖作怪

進香「起乩」?體力不支低血糖作怪#低血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台灣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將於今天晚間起駕,每年吸引數十萬甚至百萬信徒參與,場面聲勢浩大!有位68歲虔誠信徒林伯伯,去年參加進香活動時竟出現類似「起乩」的情況,開始喃喃自語且意識不清,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林伯伯因為年紀大牙口不好,長期營養不良,加上遶境活動量大,導致體力不支而產生低血糖的情況。掌握「遶境3313營養原則」 維持所需熱量與體力!在長達九天八夜的遶境過程,進香路線橫跨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四縣市,往返路程長達330多公里,估計每天至少要走12小時,根據國健署公佈的運動消耗卡路里計算表,以每小時4公里的步行活動量計算,一天下來遶境民眾熱量便消耗約3,000大卡,加上日曬、抬轎和舉香旗,消耗的體能與熱量可能將更高!彰化縣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課營養師陳紋慧表示,進香民眾可遵循「遶境3313營養原則」;多元補充3大熱量營養素及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取3:1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以維持體力,並且每30分鐘多喝水補充水分!必要時也能以營養品補充多元營養素,以維持足夠體力完成遶境參拜活動。陳紋慧營養師指出,蛋白質、醣類及脂質三大營養素,是提供人體所需熱量的關鍵,遶境活動前補充三大營養素,能增強體能,滿足長時間活動需求;而維生素與礦物質可調節身體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另外,因為運動過程中肌肉及肝臟的肝醣會被大量消耗,所以活動後應適度補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食物,二者比例最好是3:1。而且活動前、中、後,都應隨時補充水份,每30分鐘補充一次,才能避免水分攝取不足,引發不適症狀。水壺、防曬用具及營養補充品!遶境三寶適時補足使體力倍增!遶境參拜活動整天在外,除了需備妥個人藥品,一定要隨身攜帶水壺及防曬用具,以防中暑!陳紋慧營養師並提醒,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熱量主要來源,蛋白質則是維持肌耐力的主要營養素,雖然沿路有提供點心,但是行走活動時不便食用多種食物,加上單一種食物較難達到多元營養素補充,舉例而言,喝含糖飲料雖然可增加熱量,但缺乏有價值的營養素,而肉包可補充熱量及蛋白質,但缺乏調節生理機能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建議可適時補充含有多元營養成分的營養補充品,以一罐237毫升多元營養配方的營養品為例,含有熱量250大卡及多元的營養素,在遶境期間每日兩罐,可於起駕前及停駕休息時飲用,方便迅速補足遶境體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春節大吃後 糖友不當減重反致低血糖

春節大吃後 糖友不當減重反致低血糖#低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50歲的簡女士,罹患糖尿病近15年。雖然知道飲食該忌口,但體重卻增加20公斤,飆升至100公斤,低密度膽固醇為一般正常人的2倍,糖化血色素過高。血管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長時間膽固醇淤積在血管壁上,增添中風或心肌梗塞風險。調整用藥為每天一次的腸泌素針劑,降低糖化血色素並減重8公斤,低密度膽固醇回到標準值,擺脫高血糖、高血脂。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 近7成過重、肥胖農曆春節將近,年節團聚少不了圍爐、聚餐。然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去年6天年假中,約4成民眾體重平均爆增1.7公斤。年後除了體重增加,1成糖友飯後血糖超標,平均飆至200mg/dl。糖友體重控制遠比一般人困難,若糖友過年增肥,年後採取不當方式減重,導致血糖波動變化大,更容易加速大小血管病變。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陳品汎醫師提醒,逾百萬糖友血糖、BMI雙超標,屬於糖胖症一族。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4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近7成體重過重及肥胖,其中近6成體重過重、肥胖的女性糖尿病友並未採取任何體重控制。國外研究顯示,體重過重的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標準體重的患者高13%,心血管致死風險比正常者高27%。少量多餐、劇烈運動減重法 恐使糖尿病患低血糖但問題是,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體重遠比一般人困難。陳品汎醫師表示,臨床上有3成糖友會採用一般減重方式,如少量多餐、不吃甚至劇烈運動來達到減重的目的。然而對糖尿病患者而言,上述減肥方式易引發低血糖問題。腸泌素能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控制血糖,又能讓大腦產生飽足感並抑制胃排空。陳品汎醫師說明,糖尿病患者缺乏腸泌素,以致無法發出訊息調控血糖。針劑腸泌素治療,長期穩定控制血糖,更能幫助大腦抑制食慾。臨床研究證實,可幫助患者減輕5公斤的體重,一天一次針劑腸泌素療法,可幫助患者降低22%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患者可同時控糖、減重、更保心安。

夏日糖友忍一忍 控糖少吃冷飲冰品!

夏日糖友忍一忍 控糖少吃冷飲冰品!#低血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忌酒/所有的酒類都含有或多或少的酒精,而酒精在體內要由肝臟來解毒。糖尿病患者由於代謝紊亂,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在肝臟內儲存葡萄糖,所以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差。糖尿病本身會引起糖尿病性肝病,酒精會加重肝臟病變,如脂肪肝等,嚴重時可導致肝硬化。過量飲酒會引發高血脂,加速糖尿病患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過量飲酒還會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出現低血糖並掩蓋低血糖症狀而對患者不利。此外,長期飲酒還可能導致腸道營養物質吸收障礙,造成相對的營養物質及維生素缺乏。因此,重症糖尿病會併發肝膽疾病、心血管併發症等,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的患者,絕對不宜飲酒。酒類含有許多熱量,每公克酒精能釋放出七大卡熱量,如果只忌澱粉而不忌酒,血中的含糖量同樣會急劇上升。還有更重要的,胰島素能增強酒精的毒性,如果患者服用或注射胰島素,將更容易引起酒精中毒。中醫認為,糖尿病是陰虛燥熱所致,而酒乃純陽之品,古醫書《老老恒言》記載:「燒酒純陽,消灼真陰,當戒。」就是指飲酒會引起燥熱,傷害病體。2) 不要輕易服用中草藥/許多糖尿病患者都會嘗試服用中草藥來減緩病情,但是這種治療方法也隱藏著目前尚不為人所知的副作用。因為現在的科學研究並無法證明它們確實具有治療糖尿病的效果,或是確定它們可能產生什麼有害的副作用。醫生指出,不要輕易服用草藥,是因為即使由天然來源提煉和萃取的許多草藥,也可能造成患者不良的反應。雖然,對於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比較不會干擾日常生活的替代療法確實具有吸引力,但醫學界現在並不了解許多草藥的主要成分,以及它們可能有害的副作用。例如,一般認為葫蘆巴鹼可減緩人體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而降低血糖含量,但是它也會引起消化問題和出血,干擾抗凝血劑的作用,並且使孕婦提早產前陣痛。由於存在潛在的副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試用任何草藥治療之前,都應與醫生商榷。3) 女性糖尿病患者懷孕時忌吃涮涮鍋/羊肉、牛肉、豬肉等肉類可說是火鍋的主角,但是生的肉片都可能含有弓形蟲的幼蟲或其他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蟲。吃火鍋時,習慣把鮮嫩的生肉片放到熱湯裡燙一下就撈起食用,這麼短的加熱時間根本不能殺死寄生蟲,吃下的寄生蟲會在腸道中穿過腸壁,隨血液擴散至全身。糖尿病孕婦受感染時多無明顯不適,僅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弓形蟲幼蟲可透過胎盤感染胎兒,嚴重的會發生流產、死胎或影響胎兒腦部發育,而發生小頭、腦積水、無腦兒等畸形。本來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懷孕就已不容易,懷孕後又要冒著相當大的風險。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忌吃涮涮鍋。4) 不宜吃西瓜/西瓜具有消暑止渴的功效,它既是水果,又是飲料,老少皆宜,但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吃西瓜是不好的。因為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腺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量減少,所造成的一種身體代謝紊亂。罹患糖尿病的患者進食糖類食品以後,血糖會迅速升高,大量葡萄糖隨尿排出體外,帶出大量水分。西瓜含有大量果糖,在體內會變成葡萄糖,同樣會引起血糖增高,從而增加腎臟負擔,尿糖值增高,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忌吃西瓜。5) 不宜多吃鹽/對於糖尿病的保健,醫生通常會把限制飲食,特別是限制含糖分高的食品,作為重要的防治方法來指導患者。但是,對於限制鹽分的攝取則很少引起注意。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過多的鹽,具有增強澱粉㩗活性而促進澱粉消化,和促進小腸吸收游離葡萄糖的作用,會引起血糖濃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鹽。6) 不宜吃冷飲和冰品/因為冷飲和冰品中(例如:冰淇淋、雪糕等),含有較多的糖、奶、蛋等,如食用過多會使血糖驟然升高,不利於病情穩定。(本文摘自/輕鬆駕馭糖尿病/世茂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