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醫學

誤信生育偏方「滴精法」恐陷3大風險!醫揭「人工授精」關鍵2步驟

誤信生育偏方「滴精法」恐陷3大風險!醫揭「人工授精」關鍵2步驟#生殖醫學

受晚婚晚育趨勢影響,台灣少子化情況嚴重,生育率連年下降,2024年雖逢龍年,估計全年生育率卻比上一次龍年下降近5成。但醫師門診觀察發現,近年至生殖中心求診的未婚族連年增加,生殖醫學應循合法專業醫療途徑,部分民眾自行採用民間偏方「滴精法」生育方式,恐造成後續法律、健康風險。

罹癌可以凍卵嗎?有哪些條件?醫揭癌友「凍卵最佳時機」不影響治療

罹癌可以凍卵嗎?有哪些條件?醫揭癌友「凍卵最佳時機」不影響治療#生殖醫學

「罹癌了,我還能生小孩嗎?」凍卵不只是晚婚晚育的選項之一,也是罹癌病友保留生育權利的一條出路。但民眾對於「醫療性凍卵」仍瞭解甚少,台灣凍卵協會(TEFA)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僅有不到2成的民眾了解社會性凍卵和醫療性凍卵的差異。醫師指出,隨著癌症存活率提高,提早凍卵者大幅提升,有3大關鍵因素會決定癌友是否適合凍卵。

罹癌會影響懷孕嗎?要先凍卵還是「冷凍卵巢」?醫建議3類人可評估

罹癌會影響懷孕嗎?要先凍卵還是「冷凍卵巢」?醫建議3類人可評估#生殖醫學

一個健康的女性,一生大約可排出400顆成熟卵,但隨著年齡越大,卵巢庫存量就越來越低,許多女性晚婚晚育,會選擇凍卵以保存生育機會,不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凍卵不再是唯一選擇,奇美醫引進「冷凍卵巢」自體移植技術,目前提供因接受癌症治而無法凍卵的女性,增加更多元的生育保存選項。

男性不孕恐是「無精蟲症」惹禍!醫解析「2類型病因」仍可正常射精

男性不孕恐是「無精蟲症」惹禍!醫解析「2類型病因」仍可正常射精#生殖醫學

不孕症男女都會有,而無精蟲症是男性不孕症的一大主因。一位34歲男性平時身體健康,性功能正常,但結婚1年多卻不孕,就醫進行精液檢驗才發現罹患無精蟲症,理學檢查睪丸、附睪都正常,卻摸不到輸精管,研判為先天性兩側輸精管缺失,雖有正常射精,但精液中卻沒有精蟲,醫師指出,需嘗試從睪丸內取精生子。

子宮內膜太薄能懷孕嗎?如何讓子宮內膜增厚?中醫「3招」順利懷孕

子宮內膜太薄能懷孕嗎?如何讓子宮內膜增厚?中醫「3招」順利懷孕#生殖醫學

子宮內膜薄影響受孕?一名39歲女性嘗試過3次人工授精,但在5週時流產,試管植入10週時卻發生胎停,她在試管療程中,雖服用西藥但子宮內膜仍僅有0.46公分;後續,經過3週的中藥、針灸療法並一併調理平時容易頭暈疲勞的狀況後,內膜厚度翻倍達0.82公分,試管植入後一次成功並順利產下一女。

懷孕初期陰道出血⋯當心流產!中醫揭密「安胎訣竅」人工受孕也適用

懷孕初期陰道出血⋯當心流產!中醫揭密「安胎訣竅」人工受孕也適用#生殖醫學

34歲的劉小姐,婚後便期待可以成為一位母親,3年來積極備孕,去年初自然受孕成功,但胚胎還沒滿4週時就流產,至生殖醫學門診接受人工生殖評估,進行人工受孕植入。這次胚胎約3週大時,因如廁過度用力導致大出血,雖接受黃體素及止血劑治療後已改善,但有復發風險,因此接受中醫保胎照護,積極調理身體狀況,並已於今年順利產子。

同性配偶、單身女性可生寶寶?「人工生殖法修法」拚2個月送行政院

同性配偶、單身女性可生寶寶?「人工生殖法修法」拚2個月送行政院#生殖醫學

衛生福利部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開放同性伴侶、單身女性及代理孕母適用,國健署長吳昭軍說,現階段籌備專家會議,將預告期收集正反意見凝聚共識,力拚2個月送進行政院;至於針對外界關注的「代理孕母」議題,婦團多次呼籲衛福部脫鉤處理,衛福部稱會與專家及各界設定相關配套措施,同時也取得社會共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