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尿路結石高峰期,入夏後,因尿路結石來求診患者顯著增加,跟冬天比,患者人數約增3~4倍,提醒如出現單側腰痛,或左下、右下腹痛,有些人會痛到生殖器位置,或有小便刺痛、阻塞感甚至血尿,很可能為尿路結石,宜就醫,可多飲水、少鹽分並少吃肉,降低發作機會。
夏季是尿路結石高峰期,入夏後,因尿路結石來求診患者顯著增加,跟冬天比,患者人數約增3~4倍,提醒如出現單側腰痛,或左下、右下腹痛,有些人會痛到生殖器位置,或有小便刺痛、阻塞感甚至血尿,很可能為尿路結石,宜就醫,可多飲水、少鹽分並少吃肉,降低發作機會。
「尿路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疾病,其中腎結石跟輸尿管結石宛若「不定時炸彈」,平常沒事不會感到疼痛,一旦發作就會痛到要人命!泌尿科醫師表示,尿路結石的成因是尿裡的水分含量太少,廢棄物濃度太高,長期下來便可能形成結石,但民眾只要透過正確的飲食、飲水,就能預防尿路結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尿路結石一定會有劇烈無比的腰痛、發燒或血尿嗎?答案是不一定。澎湖一名69歲退休公務人員的李阿伯,前陣子整整一個月每天排尿次數高達20~30次,常常上完廁所又有尿意,卻尿不出來。有一次外出旅遊,上車沒多久又想上廁所,只能用寶特瓶救急,嚇得他不敢出遠門。李阿伯以為自己只是單純頻尿,想說能忍就忍,殊不知來台與親友吃飯時,只要一坐下屁股就會出現刺痛感,同時尿意頻頻,讓他如坐針氈。結石滾動摩擦膀胱 造成有尿意錯覺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蕭惟中醫師表示,李阿伯來到門診,立即安排尿液檢查,顯示有明顯的潛血反應;接著做超音波檢查,發現尿道接近攝護腺的地方,卡了兩顆紅豆大共計1公分的結石。原來李阿伯20年前也曾受尿路結石所擾,當時曾出現腰痛及血尿的典型症狀,立刻就醫治療;萬萬沒想到這次的莫名頻尿,竟也是尿路結石所引起。治療方式採膀胱鏡碎石夾出,立刻減緩頻尿症狀,初期會排出一些血尿,屬於正常情形,一周恢復正常。常見的頻尿原因包含膀胱過動症、攝護腺肥大、尿路結石、泌尿道感染及膀胱惡性腫瘤。如果尿路結石發生在下段輸尿管或膀胱位置,會引起尿急、頻尿、尿滯留等症狀;如果結石在尿道堵塞,則會有解尿疼痛,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腰痛、血尿等典型症狀。當結石在膀胱裡面滾來滾去,摩擦膀胱時會刺激膀胱黏膜,造成有尿意的錯覺,但去上廁所又會因石頭卡住尿道,導致尿沒幾滴。結石塞住整個尿道 會形成尿滯留蕭惟中醫師指出,年紀大的男性也會受到攝護腺肥大的影響,造成尿道狹窄,只要大一點的結石就會卡在膀胱出口,出現尿不乾淨的問題;若是久未處理甚至還會塞住整個尿道,造成尿液累積在膀胱無法排出,形成尿滯留。夏季是尿路結石好發的季節,民眾如果自覺排尿次數變多,千萬不要以為頻尿只是小病,若是還有合併血尿、排尿疼痛,有可能是尿路結石在作祟,建議盡快至泌尿科就醫檢查,才能獲得妥善的處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李小姐常因泌尿道感染進出醫院,最近一次更是嚴重到腎臟發炎,引發敗血症,住院治療一周才穩定下來。檢查發現她的腎臟有一顆1.5公分大的結石,但因結石是屬於尿路結石,在X光片上看不大出來,無法用一般的體外震波碎石處理,醫師評估後,採取軟式輸尿管鏡加上鈥雷射碎石治療,李小姐術後恢復快速,隔天即出院。沒有症狀一定要治療嗎?尿路結石是泌尿科門診常見的疾病,台灣本土研究數據顯示,男性發生率約9.01%,女性約5.79%,整體約7.38%,好發40-70歲族群。更可怕的是,結石不但發生率高,復發率也很高。研究指出,結石治療乾淨後,一年內再復發機率約5%,五年內再復發率女性為30%,男性則高達40%。如果40歲以前就有結石、有家族病史、尿酸結石、感染性結石等,復發的機會更高,建議治療後仍須定期追蹤,避免更多併發症產生。一般結石常見的症狀是腰痛和血尿,有症狀時必須治療,但臨床上有一群患者是健康檢查時發現,或接受其他科醫師檢查意外發現。至於無明顯症狀的結石需要治療嗎?2018年英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平均大小約1公分的無症狀腎結石,追蹤5年,發現有39.5%產生結石相關的併發症(泌尿道感染、發燒、疼痛、腎功能惡化、尿路狹窄、結石增大需要手術等),26.6%需要手術介入,只有14.6%能自行排出。較年輕及結石每年增大的患者容易產生併發症,所以即使是無症狀的尿路結石,仍建議定期追蹤,臨床上有些患者因為沒症狀,發現時已經併發嚴重腎功能退化,想處理為時已晚,不可不慎。尿路結石有哪些治療方式?尿路結石常見治療方式為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和輸尿管鏡碎石手術,比較複雜的狀況還有腎臟鏡造廔取石或傳統開腹手術取石可選擇,醫師會視患者狀況給予合適的建議。近年來有幾項新技術可提高結石處理的效率,並縮短恢復時間,減少手術併發症產生。1.鈥雷射輔助碎石:國內研究指出,相較於傳統的氣動碎石,鈥雷射輔助碎石的效率較好,可提高上段輸尿管結石清除機率,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輸尿管損傷,也可以減少術後需置放輸尿管導管的機會。2.軟式輸尿管鏡:鏡身可以轉彎,可以處理過去硬式輸尿管鏡無法處理的腎臟內結石,且有無傷口的優點。3.迷你腎臟鏡:相較於傳統腎臟鏡,管徑較細,傷口可小於1公分,對腎臟的損傷較小,可減少出血及術後疼痛狀況,縮短術後恢復時間。尿路結石若能及早治療,都能夠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在新科技協助下,即使手術也不可怕,恢復也都相當快速。若拖延不處理,可能會造成感染、腎臟功能退化等嚴重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數據顯示,台灣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尿路結石患者,好發率10%,高風險族群為30到50歲的壯年及中年人,且男性居多。患有嚴重尿路結石的65歲鄧先生,30年來經歷兩次「經皮腎造廔截石手術」及數次「體外震波碎石術」。每次尿路結石發作,鄧先生都會感到發燒、寒顫、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至醫院求診,醫師評估鄧先生反覆結石手術病史,若再以傳統經皮腎造廔碎石手術治療,除了無法完全清除結石,甚至可能造成大量出血風險。為確保手術安全,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林佳達醫師改以達文西機械手臂「腎盂切開取石手術」為他治療,術後鄧先生恢復良好,歡喜出院。尿路結石若長期置之不理 嚴重會引起敗血症常見結石治療方式多為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腎造廔截石手術、輸尿管鏡碎石術等方式。林佳達醫師解釋,結石的好發位置大小,皆有不同定義,如:腎結石大於2公分、下腎盞結石大於1公分、輸尿管結石大於1公分等等就屬於大型結石,難以使用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必須使用內視鏡治療或是開刀手術治療。尿路結石若長期置之不理,尿液容易滋生細菌繼而引發尿路感染,若造成腎盂腎炎時,會產生發燒、寒顫、頭暈、全身無力、食慾減退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引起敗血症。輸尿管鏡碎石術+軟式輸尿管鏡 可同時處理多顆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大小若在0.5公分以下,林佳達醫師建議患者以多喝水搭配服藥方式,使結石自然排出,最遲4週後若無自然排出、或是仍然有腎積水的狀況時就需接受積極治療;如果碰到成分較硬的結石導致體外震波碎石失敗的情況下,這時候就需採取「輸尿管鏡碎石術」將阻塞的尿路打通,有時甚至可以搭配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深入腎臟各個角落,配合雷射將腎內結石打碎成細沙後排出體外,過程中沒有傷口、出血量極低,還可以同時處理多顆腎結石,克服過去因腎臟結構或是流血風險難以治療的個案。另外,膀胱結石多與男性攝護腺肥大問題相關,也可能是因為腎臟結石掉到膀胱之後未排出體外進而在膀胱內長大,有時只是單獨一顆大型結石,但也有可能是小而多顆的結構,可透過尿液檢查、腹部X光、膀胱超音波、及膀胱鏡檢查等方式來確診。預防結石 不過度憋尿+多喝水如何預防結石平日就可以自行觀察,罹患泌尿系統疾病或容易引起結石的原發病者,或是長時間水分攝取不足的族群,結石復發率會比一般人高,需定期做追蹤觀察。此外,林佳達醫師也提醒民眾,平時不要養成過度憋尿習慣,記得多喝水、維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上廁所時須注意尿液是否時常呈現混濁現象,若有小便頻繁、想尿卻尿不出來、有排尿疼痛等現象,加上腹部悶痛或陣痛感、腰酸背痛、血尿的情況,可能已有尿路結石造成阻塞情況,務必迅速就醫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與尿道結石等泌尿道系統的結石問題很常見,尤其是在外工作的中年或年長男性更須注意這個問題。泌尿道結石最一般的症狀是血尿,其餘症狀因結石部位不同各有些許差異,腎結石通常沒有什麼症狀,偶爾會覺得腰酸,一旦結石卡在細小的輸尿管,就會產生劇烈的腰痛(腎絞痛),有時甚至會合併噁心嘔吐的症狀;膀胱結石除了血尿之外,還會發生突然解尿時解不出的尿路阻塞問題,萬一尿路結石合併感染引發腎盂腎炎,會有發燒與寒顫等感染現象產生。有尿路結石者、無適度運動、暴飲暴食都是尿結石高危險群泌尿道結石的原與體質和飲食有關,不過,有泌尿道感染、有家族尿路結石病史、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曾有尿路結石者、無適度運動、暴飲暴食、常坐辦公桌不喜歡攝取水分者,都是罹患尿路結石的高危險群。對於泌尿道結石,治療上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像是小於2公分腎結石,一般採用低侵襲性的「體外震波碎石術」,大於2公分或者較複雜的結石,就必須進行手術;輸尿管結石與膀胱結石,則需以泌尿內視鏡經由尿道逆行,將石頭擊碎後取出。控制攝取易致尿路結石的食物 像是高草酸、高嘌呤、高鹽而尿道結石是復發率很高的疾病,所以,若曾患有這種疾病,要定期進行尿液常規檢查、腹部X光攝影或超音波檢查外,飲食方面要多喝水,讓排尿正常並避免泌尿道感染,也要控制攝取容易造成尿路結石的食物,像是高草酸、高嘌呤、高鹽與過量的蛋白質食物。而小於0.4公分未合併腎水腫之尿路結石,可多喝水並觀察,這種情形有95%的機會能自動排出。(本文摘自/40+的健康讀本/遠流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2歲的王太太尿路結石,曾多次體外震波碎石及輸尿管鏡碎石,但已有1年半未回診。近日王太太高燒不退、右腰劇烈疼痛,緊急就醫經 X光檢查,發現右腎盂及左腎上腎盞明顯結石,透過尿液培養,確定「奇異變形桿菌感染」。以抗生素控制感染,再進行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廓清右腎結石,最後以體外震波治療殘存的腎結石。尿路結石好發30至55歲男性、有痛風病史者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泌尿科醫師徐先炤表示,尿路結石及尿道感染為最常見的泌尿科疾病,發作時讓人坐立難安、病苦萬分。尿路結石的成因眾多,飲食、氣候、遺傳、職業、年齡、種族、藥物、內分泌疾病等都有關。尿路結石好發於30至55歲的男性、工作流汗較多的勞工階級、有痛風或糖尿病和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病史者,若日常生活飲食中吃過多富含動物性蛋白質,如動物內臟、海鮮等,或是高尿酸食物如菠菜、茶、巧克力、大豆等,更容易導致結石形成。預防尿路結石 需注意喝水、體重、飲食、運動徐先炤醫師說明,結石治療如果小於0.5公分且沒有明顯阻塞,可保守治療、定期追蹤。若結石較大或有阻塞情形,則要積極處理。多數結石可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治療,成功機率可達70%以上,其他治療則有輸尿管鏡或腎臟鏡碎石手術,大多數患者都可獲得改善。結石宜定期追蹤,避免結石愈來愈大甚至併發感染才警覺。阻塞愈久或感染嚴重,即便治療也易造成腎功能損傷的後遺症。根據統計,尿路結石治療後5年再發機率高達60%。預防勝於治療,日常把握4大要訣,多喝水、體重控制、飲食控制及適當運動,為預防尿路結石及感染的不二法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腰痛原因竟是尿路結石在作亂!一名57歲的施先生,半夜突然腰痛、頻冒冷汗,一整晚都沒有睡好,隔天上班卻感到腰部隱隱絞痛,且尿中有血。過去曾有結石經驗的他,預測可能又是舊疾發作。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主任張賜祥表示,施先生是因結石引起輸尿管阻塞,小於0.5公分的結石,只要多喝水、多運動,結石就會自動排出體外。尿路結石有時會引起嘔吐、冒冷汗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源嘉鳳表示,每到夏季來臨,尿路結石患者變多,有時因輸尿管絞痛收縮引起腸胃道不舒服,合併嘔吐、冒冷汗等症狀。施先生本身是痛風患者,更容易引發尿路結石合併腎臟疾病。少運動、久坐、少喝水特別容易尿路結石台灣是尿路結石的高發生率地區,夏季常因為流汗、喝水量少,尿量減少增加尿液中的濃度,容易形成結石。尿路結石常常發生在男性身上,年齡分布以30~50歲居多,再加上受到職業與生活型態的影響,如少運動、久坐辦公室、少喝水、常憋尿、代謝異常,或是尿路感染及痛風族群,特別容易罹患尿路結石。每日至少補充3000CC的水分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源嘉鳳主任表示,如果結石阻塞太久,恐會合併尿路感染或腎臟功能受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至少要補充3000CC的水分,天氣熱、發燒、腹瀉時及運動後,更要增加水分的攝取。張賜祥主任同時提醒,痛風患者要減少攝取高普林類的食物,控制血液中的尿酸,才能預防尿路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