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怎麼做才對?專家教1句型:「感受+事實描述」才能好好說話

親子溝通怎麼做才對?專家教1句型:「感受+事實描述」才能好好說話

2022/9/29
隨著9月開學季的展開,孩子每天有一半的時間都會在學校裡度過,此時孩子開始接觸到許多不同於家庭內的人事物及刺激,並在知識與人際互動的過程中成長,更經歷著身心方面的變化,學齡孩童正值發展責任感及探索自我認同的階段,父母親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這段奠定未來發展基礎的時刻,也顯出其重要性。

本篇文章目錄

「快點洗澡,快點把飯吃完,記得吃藥,記得刷牙⋯⋯」這樣的場景是否很熟悉呢?許多父母親覺得孩子總是需要三催四請才能完成該做的事,但另一方面也期待孩子「長大了」要懂得自動自發,然而習慣有人催促的孩子,容易認為自己在配合父母的要求,並不需要自我提醒、做不好也沒甚麼大不了,因為孩子沒有從中獲得成就感,也不了解可能需承受的後果。

 延伸閱讀:
不想「數位毒素」奪親子時光?最新研究「這樣做」堅持1週就有效

親子溝通衝突化解 取決於父母態度

台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科呼籲,若父母親能適度放手,並建立家中的規則和默契,也許孩子需要好幾番嘗試、錯誤,但當父母將責任還給他們,孩子才能逐漸學會為自己的行為和決定負責。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加,許多父母親也會發現彼此的想法開始出現分歧,卻苦於不知如何溝通而演變成親子間的衝突及疏離,進而愈來愈無法理解彼此。其實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面臨著劇烈的變化,因而更加敏感,父母不如先以開放的態度傾聽,減少孩子的反彈與防備,以建立親子正向互動的習慣。

延伸閱讀: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壓力?專家揭親子溝通「真實情境」:先做1動作

專家建議爸媽用4技巧 拉近親子關係

有哪些具體行動是身為父母能釋出善意的方法呢?台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科也提供父母,可參考心理諮商專家建議的以下4個技巧,來增進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1. 以「我」的角度來傳達訊息:心理諮商師王智弘表示,利用以「我」的開頭,再加上個人感受及事實敘述,表達自己的感受取代直接否定與批評,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的真實想法,而不會只接收到以「你」開頭的指責,是一種兼具同理心的溝通方式。

好的例子,例如:「你這功課表現不好讓我感到很失望。」王智弘說明,這個句式是「你的客觀『行為』+我的『感受』是什麼」;反之壞的例子,如用情緒指責孩子說:「你這個王八蛋!」用批評語氣的結果,最後反而可能使親子關係容易越拉越遠。

2. 給予孩子具體的讚美:心理諮商師李岳庭建議,當孩子有好的表現,父母可以對其孩子的正向「行為過程」給予肯定及鼓勵,且要避免只是抽象地說:「你好棒。」而是要具體根據孩子「過程中的努力」給予讚美,並非針對孩子做出行為的結果給予鼓勵。如此一來,不僅能增強孩子的自信,也能促進這些行為的持續。

3. 接受孩子的想法與爸媽不一致: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葉光輝指出,溝通其實不是只有「一個正確解答」,面對雙方的想法差異,若以接納的態度,而不極欲說服、贏過對方,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彼此都能接受的選擇,藉此也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和情緒調節能力。

4. 幫助孩子探索自我認同: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聘兼臨床心理師黃惠玲也建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陪伴他們透過不同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價值觀等,且避免直接批評,除了能增加親子間的連結和理解,也可以使孩子發展出較健全、獨立的自我認同,而不致徬徨、失去對生活的目的感。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