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光到室內戴墨鏡!治乾眼症別只靠眼藥水、淚液「脈衝光」更有效

畏光到室內戴墨鏡!治乾眼症別只靠眼藥水、淚液「脈衝光」更有效

2022/12/1(2022/12/1 17:43更新)
脈衝光以往常用在醫美改善血管狀況、除皺去斑,但竟然也能用來治療乾眼症?許多罹患乾眼症的患者不僅長期生活、工作備受困擾,即使用點眼藥水、人工淚液及熱敷來改善乾眼症狀效果也有限。台北榮總引進最新脈衝光療法,證實可有效改善症狀,而美國、日本研究皆證實,脈衝光亦可有效改善蒸發型乾眼症,可說是治療乾眼症一大福音。

本篇文章目錄

許小姐罹患乾眼症多年,經檢查診斷為蒸發型乾眼症合併角膜神經病變,她自述病情嚴重到連在室內都要戴太陽眼鏡,甚至任何白光、連電視都不能看,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不過在醫師使用脈衝光合併自體血清眼藥水治療後,乾眼症畏光症狀減少7成,角膜神經病變也好轉至完全消失。

延伸閱讀:
你是眼睛病變高危險群?6招顧好視力

乾眼症因「淚膜」失去失衡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范乃文表示,屬於慢性疾病的乾眼症可分為3大類型,缺黏液、缺水和蒸發型(缺油型)乾眼症。主要眼表病徵為:淚膜失去平衡,造成眼睛感到乾癢疼痛的刺激感,嚴重的患者更可能影響視力。一般人以為只有「乾」是乾眼症症狀,但范乃文指出,其實還包含:

  • 乾澀
  • 癢、刺痛
  • 異物感
  • 疲勞易酸澀
  • 反射性流淚
  • 間歇性視力模糊
  • 有分泌物
  • 看東西無法久看

范乃文說,「乾眼症與淚膜平衡有關,健康淚膜的成分總共有3層,包括最表層的脂質層,中間的水層與最內層的黏液層,皆對維持淚膜的穩定度功不可沒。」最內層的黏液層,可讓水分均勻貼附在眼表細胞表層;中間的水層,提供水份;最表層的脂質層,可穩定水份避免蒸發過快,而脂質層主要由眼瞼板腺分泌。

image
淚膜組成分為3層,包括最表層的脂質層,中間的水層與最內層的黏液層。(圖片提供:台北榮總)

延伸閱讀:
冬季進補也要補眼!鎖水為關鍵人工淚液挑選密笈大公開

脈衝光治療效果與副作用

范乃文指出,患者屬於哪一種乾眼症,醫師會評估淚膜的穩定度,觀察眼表各組織的表現,檢測水份的分泌量與淚膜中脂質的品質與量等,來對症治療。針對亞洲人最常見罹患的蒸發型乾眼症,北榮引進脈衝光治療超過百位蒸發型乾眼症患者,獲得有效改善且治療成效佳。

美國眼科醫學會2020年統整國際研究結果,已確認脈衝光可有效改善蒸發型乾眼症患者的乾眼症狀、淚膜穩定度與眼瞼板腺功能;日本研究也顯示,脈衝光治療對於混和型乾眼症(合併缺水與蒸發型乾眼症)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無法改善淚水的分泌、眼瞼板腺型態,對於乾眼症引起的眼角膜破損,治療效果尚待評估。     

脈衝光治療可利用提供熱能機轉,軟化阻塞的油脂,以及幫助收縮血管抗發炎、抗氧化,刺激調控眼瞼板腺的神經,促進腺體分泌。療程及效果有3大重點:

  • 療程:第1次治療後就有感緩解,經過第2、3次後效果會更加明顯且持續,若較嚴重患者可經醫師判斷再打第4次,每次治療完後建議防曬1週。需自費無健保,且療程期間不需特別休息或停止工作。
  • 效果:一般可維持9個月~1年,期間仍需定期回診追蹤。
  • 副作用:治療乾眼症所使用的脈衝光能量較醫美更低,患者副作用小於2成。可能會出現皮膚紅腫、水泡、睫毛掉落或飛蚊等,但多可自行修復。

乾眼症病因:高血脂在列

此外,范乃文提醒,近年乾眼症患者年齡層年輕化,其中以30多歲的乾眼症患者有明顯增加趨勢,主因可能是因長時間使用3C產品、造成眨眼頻率不足為主要罹病因素,且與高血脂也有密切相關。但如果以人工淚液或脈衝光治療乾眼症,仍無法獲得有效改善,需注意是否有併發角膜神經病態性疼痛,造成眼睛不適或畏光,可配合使用自體血清眼藥水治療改善。

為減少乾眼症的發生,范乃文建議養成規律的生活、飲食均衡,避免用眼過度。乾眼症為慢性的眼表發炎反應,若疑似症狀出現,不可坐視不管,應尋求適當的醫療幫助,避免造成眼表的長期發炎反應,與潛在性眼表受損的惡性循環。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