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有圖解》食不下嚥怎麼辦?腦中風病人「吞嚥3技巧」低頭吃更好吞

有圖解》食不下嚥怎麼辦?腦中風病人「吞嚥3技巧」低頭吃更好吞

80歲的李阿嬤日前因腦中風,出現吞嚥障礙情形,李阿嬤表示,吃東西時一直喉嚨感覺卡卡的,食物難以吞嚥,常常邊吃邊咳,醫師建議放置鼻胃管灌食,以維持身體足夠營養,但李阿嬤雙手合掌,落淚表示:「拜託啦!我不要放鼻胃管。如果醫師要幫我放鼻胃管,我寧願一輩子不吃東西」。

都是失智症⋯阿茲海默、帕金森和「路易氏體」怎麼分?醫揭關鍵差異

都是失智症⋯阿茲海默、帕金森和「路易氏體」怎麼分?醫揭關鍵差異

失智症是一群大腦疾病症狀的統稱,與記憶、思維能力減退相關,其實失智症不只一種,常聽到的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都屬於不同的失智症類型,但若是前兩者症狀特徵疊加,導致出現幻覺、注意力不集中⋯就要留意可能是另一種常見的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以下神經內科醫師說明這3種類型失智症的特徵,以及教民眾應該如何分辨。

糖尿病友如何預防足部病變?5招「足部按摩法」加速下肢循環防截肢

糖尿病友如何預防足部病變?5招「足部按摩法」加速下肢循環防截肢

糖尿病足部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指因長期糖尿病控制不良,使足部循環比較差,且因汗液含有葡萄糖,提供了細菌良好的生存環境,所以較容易感染,若加上神經退化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而使小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不僅不易痊癒,甚至造成敗血症,進而可能需要截肢住院,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甚至危害生命。

7歲弟屙出「羊便便」過敏大爆發⋯醫揭「腸漏症」讓身體慢性發炎

7歲弟屙出「羊便便」過敏大爆發⋯醫揭「腸漏症」讓身體慢性發炎

人體腸道除了能消化、吸收食物營養,腸道黏膜更是身體重要的屏障,能避免有害物質從腸道縫隙滲透到血液中。若腸道黏膜受損,就可能形成腸漏症,造成便秘、腹部不適等問題。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表示,想增加黏膜的修復能力,可透過飲食及補充營養品,來改善腸胃環境,如麩醯胺酸、益生質、益生菌等,有效幫助黏膜細胞修復。

新年大掃除用「減法」生活!網熱議「斷捨離」6撇步:這物品最先丟

新年大掃除用「減法」生活!網熱議「斷捨離」6撇步:這物品最先丟

新年即將到來,不少民眾趁著年末時節,開始著手整理家中不需要的物品,除了例行的大掃除外,也有人會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斷捨離」,藉由整理、丟掉生活雜物換來空間與心靈的自由。不過在斷捨離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無法抉擇要不要丟棄的東西,到底有哪些斷捨離小撇步,能幫助自己實現簡化物品的理想生活方式呢?一起看看網友怎麼說!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懶人包》PCV13、PPV23怎麼選?施打注意「5狀況」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懶人包》PCV13、PPV23怎麼選?施打注意「5狀況」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自12月25日起,開放第3階段施打,先前接種過PPV23疫苗的民眾,可再接種一劑PCV13疫苗。對此《優活健康網》整理一篇QA解答,包括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狀有哪些?公費疫苗誰能打?疫苗類型怎麼選?老人曾接種過疫苗者,再接種又該注意什麼?提供民眾了解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相關施打資訊。

老婦「日吞50顆藥」險出事!醫建議:可做「藥物健檢」替藥量瘦身

老婦「日吞50顆藥」險出事!醫建議:可做「藥物健檢」替藥量瘦身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吃藥是為了治療身體疾病,但吃太多藥反而會成為人體負擔。55歲的陳女士,因有三高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困擾,常覺得身體到處都不舒服,一度同時在12個不同科別就醫,每天要吃下35種藥物,加起來超過50顆,但仍然覺得身體沒有好轉,兩年前輾轉到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就醫,才將藥物縮減為先前的三分之一,精神與身體狀況也大為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