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頻尿、夜尿,檢查竟釀腎病末期!55歲李女士本身有高血壓,合併頻尿、夜尿情形,但她沒有太在意,直到近日出現水腫問題才就醫,檢查發現腎功能狀態不佳,已是慢性腎臟疾病第4期,讓她非常驚訝,自己平日排尿量很多,怎麼還會有腎臟疾病?醫師指出,頻尿、夜尿徵兆,其實代表腎功能已經受損。
輕忽頻尿、夜尿,檢查竟釀腎病末期!55歲李女士本身有高血壓,合併頻尿、夜尿情形,但她沒有太在意,直到近日出現水腫問題才就醫,檢查發現腎功能狀態不佳,已是慢性腎臟疾病第4期,讓她非常驚訝,自己平日排尿量很多,怎麼還會有腎臟疾病?醫師指出,頻尿、夜尿徵兆,其實代表腎功能已經受損。
天氣變化大,不僅容易造成感冒,還可能會增加眩暈的發生。70歲黃奶奶最近飽受眩暈困擾,尤其是在起床或姿勢移動的時候更加明顯,經中醫治療並透過針灸、按時服藥後,狀況明顯改善。門諾醫院壽豐分院中醫師唐漢維表示,眩暈除能用藥、針灸改善,也推薦對應「5大穴位」舒緩症狀,平時可多按摩保健,疏通經脈、調和氣血。
鄭小姐48歲,新冠確診後於冬季到來時,開始全身皮膚容易乾燥、脫屑、搔癢,搔癢嚴重致影響睡眠,曾至西醫就診,但療效不佳,且外用凡士林還會加重搔癢,就診時症狀為小腿乾燥脫屑,手掌搔抓出血,且搔癢狀況在夜晚尤甚,經中醫師給予科學中藥做治療,加上外用紫雲膏修復肌膚,治療1週搔癢難睡已減退,持續治療3個月多之後,皮膚已不再乾癢,目前轉而治療更年期問題。
在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去世後,大家才對「神經內分泌瘤」有較多認識。腫瘤科醫師指出,常見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原發處在胃、胰臟及腸道,全身器官都有可能轉移,更因症狀與過敏、更年期不適症狀類似,容易被誤診,病友平均需花費6年才能確診,提醒若出現長時間不明盜汗、熱潮紅、低血糖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
現代人常外食、久坐、缺乏運動,容易有便秘困擾,再加上飲食不均衡、作息不正常,便秘問題困擾著眾多人,有些人不得不依賴藥品解決排便問題,甚至用藥物來減肥。但專家提醒,吃錯藥物反而更傷腸胃,若瀉劑用藥超過7天仍未緩解便秘,須懷疑是疾病因素,應盡快就醫檢查。
大眾也許對「間質性肺病」這個名詞感到陌生,卻一定聽過「肺纖維化」這個疾病。肺部纖維化會造成乾咳、呼吸困難及運動耐受性下降等症狀,即使接受治療,仍可能造成急性惡化及慢性復發,甚至威脅生命。所幸,12月1日起抗肺纖維化藥物健保擴大給付,預估千人受惠,不僅能降低7成以上死亡風險,更有機會阻止肺纖維化持續進展,延緩肺部功能惡化時間。
天氣一變化,就容易心情不好?近日氣溫驟降,可能讓人感到情緒低落、悲傷、失眠、或疲憊,如果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就要小心是否罹患「季節性情緒疾患」,或稱「冬季憂鬱症」。福苗診所身心科劉佑閿醫師指出,「冬季憂鬱症」若未改善,除了影響生活,嚴重恐導致有輕生的想法,釀成憾事發生。
台灣「洗腎王國」惡名有望逆轉!台灣腎臟醫學會公布最新統計,發現台灣洗腎發生率已連續3年穩定下降,其中以40~64歲中年族群的洗腎發生人數下降最多。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腎病照護防治有成,可預期未來數字持續減少,台灣將步入「腎臟病正在消失中的國家」。
冬天一到,皮膚就開始乾癢、乾燥,原本嫩嫩的嘴唇也變得容易乾裂。嘴唇的表皮比起皮膚更加細薄,且沒有具備保護功能的皮脂腺,究竟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注意嘴唇的保濕及呵護呢?有中醫師就分享,冬天嘴唇容易乾裂的原因,並教民眾飲食「2招」保養嘴唇的方法,找回Q彈水嫩雙唇。
秋冬寒流來襲,正值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目前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今年累計感染病例數創近3年新高!今年政府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擴大至65歲以上長者,不同種類的PPV和PCV疫苗可各施打1劑,對此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呼籲,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CV13),再接種多醣體疫苗(PPV23),可達到最高疫苗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