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大腦認知功能退化患者是一個漫長歷程,依著退化嚴重程度不同,有些患者無法做出合適的行為表現,也有些患者出現敵意、妄想等精神症狀,使照顧者疲於應對之外,也會產生困惑、無力、挫折、害怕、失望,甚至是厭惡等情緒,更可能還會引起照顧者的罪惡感,但照顧者的痛苦遠不只如此⋯
照顧大腦認知功能退化患者是一個漫長歷程,依著退化嚴重程度不同,有些患者無法做出合適的行為表現,也有些患者出現敵意、妄想等精神症狀,使照顧者疲於應對之外,也會產生困惑、無力、挫折、害怕、失望,甚至是厭惡等情緒,更可能還會引起照顧者的罪惡感,但照顧者的痛苦遠不只如此⋯
乾癢、紅腫、刺痛、畏光、模糊⋯等乾眼症症狀,是困擾著老中青三代人的文明病,大多數人都認為只需要多休息、點眼藥水就會自行恢復,然而乾眼症若不對症下藥,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角膜破皮、角膜潰瘍或穿孔。醫師建議,輕度乾眼症患者可在症狀還不嚴重時,先試著自我照護並常做眨眼操,就有機會找回水潤雙眼。
公費流感疫苗10月2日開打在即,衛福部疾管署卻爆出大烏龍,疫苗登記系統內容誤植去年版本,使得9月13日前晚上6點前已完成簽署的100多萬名家長需「重簽」才能打疫苗。對此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有行政疏失的確應道歉,也針對版本不同的流感疫苗副作用來說明。《優活健康網》整理出流感疫苗意願登記填寫「圖解7步驟」,提供民眾參考。
不少民眾只要身體有病痛,就習慣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來吃,但市售止痛藥琳瑯滿目,有些還強調同時可止痛加消炎。但你知道止痛藥該如何選擇,才能避免吃錯藥傷肝、傷腎又傷胃嗎?藥師指出,止痛藥可分為「非麻醉性止痛藥」和「麻醉性止痛藥」2大類,提醒民眾購買前一定要認明藥物成分。
台灣有「近視王國」之稱,超過63%為近視人口,且成長倍率還在增加中!眼科醫師提醒,其中台灣兒童近視的比例,在東亞地區也名列前茅,應從孩童時期就及早控制近視,避免惡化成高度近視,恐導致早發性白內障、視網膜剝離、近視性黃斑部病變和青光眼。建議可選擇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已被證實能有效控制或減緩兒童視力惡化達50%程度。
孩子常喊吃不下飯、沒胃口,或才吃一點就脹氣消化不良?小心長期下來生長發育比別人差!小兒科醫師指出,消化問題有可能是孩子腸道不健康的警訊,恐起因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如久坐、睡眠不足、運動不足等,將會增加體內腸道壞菌,更提供「1關鍵」增加腸胃吸收力,養出健康腸道、幫助孩子順利成長。
民眾想保養肌膚,常使用A酸、水楊酸等酸類保養品來進行煥膚,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酸類保養品雖然可幫助減緩痘痘、粉刺、皮膚暗沉、老化等問題,但因酸類本身具有刺激性,若未謹慎使用,可能會導致皮膚脫皮、泛紅。以下醫師列舉酸類保養品常見使用後3大不適症狀,以及提供相應解決方法。
李小姐在外商公司工作,龐大的業績壓力及不正常的作息讓她時常感到疲累,緊湊的生活也常常忘了何時該來月經。雖然已經結婚多年,但是一直未有懷孕好消息,婦產科檢查後才發現,是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做了2次的人工療程和2次的試管療程也沒有成功。醫師建議她可先找中醫調理身體,後續視情況再作不孕治療規劃。
59歲蔡先生經常有嘴破、口腔潰瘍症狀,有時是吃東西自己咬到破皮、有時是不明原因的小潰瘍或小血泡,原本並不以為意,但不久後即因發燒不退到住家附近的醫院就診,疑似肺炎住院兩天,出院後仍斷斷續續發燒,再加上明顯胸悶、呼吸困難,因急性肺水腫緊急送醫,轉診心臟科醫師後,診斷為可能與心臟感染有關。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數比例最高的「洗腎王國」,當持續出現下肢水腫、泡泡尿、易疲倦等症狀時,也代表腎臟功能正越來越差⋯一旦慢性腎臟病走到末期,是否只剩下洗腎一途?洗腎太痛苦,可以選擇不洗腎嗎?若選擇洗腎還能活多久呢?《優活健康網》訪問專家,解答洗腎病友最關心的壽命議題,提供給有需要的民眾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