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掌握催生3時機

掌握催生3時機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士文 在懷孕過程中,爸爸媽媽都相當期待小寶貝的到來,但當預產期將近卻遲無產兆,難免會讓人擔心胎兒的狀況,催生與否自然也成為孕媽咪的煩惱! 催生是選擇自然生產的媽咪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因此「聽說催生會更痛?催生藥物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刺激性食物能讓胎兒提早誕生?」等相關議題倍受囑目,國泰綜合醫院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士文表示,催生與否和方式,視個人狀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何謂催生? 「催生」意指,使用藥物讓身體模擬生產狀態,其前提必須是孕媽咪已經出現「有效且規則的陣痛」,例如:子宮頸逐漸擴張、變薄但子宮收縮強度不夠,或是雖有規則性陣痛,但子宮頸未軟化,就必須使用藥物強化自然生產應具備的條件,幫助產程進展。 或許媽咪會問,通常過了預產期,醫師會視母胎狀況決定是否進行催生,但此時並無產兆,又為何稱為催生呢?林士文醫師指出,正確來說,過期妊娠須以醫療方式介入誘發自然生產,或甚至是胎兒未足月但合併重大異常,脫離母體存活機率較高時所使用的方式,稱為「引產」,因為催生與引產所使用的藥物與時機重覆性多,為避免大眾混淆,多數婦產科醫師會以催生來說明,但無論是催生或引產,都是以母子均安為目的。 催生時機1:產程不順 「自然產有多痛?」這個問題是許多女性害怕生產的原因之一,林士文醫師說明,每個人對於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而待產過程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為子宮強力收縮,宮縮強度漸增、子宮頸擴張、胎頭逐漸下降,是自然產的必經之路。他表示,從規則陣痛開始至子宮頸全開,稱為第一產程,催生與否便視此階段的狀況而定,第一產程中,子宮頸擴張進入加速期時,約每1小時擴張1公分,如擴張程度停滯不前,就會依據產婦及胎兒狀況,評估是否使用催生藥物強化生理反應。 催生時機2:過期妊娠 目前醫學研究並未發現開啟生產機制的關鍵為何,因此,需依照孕媽咪的經期及胚胎大小,推算生產日期,幫助孕媽咪在預產期將近時,提高警覺並隨時做好生產的準備。林士文醫師表示,過期妊娠定義為懷孕超過42周,通常此時可能會面臨胎盤漸漸老化,功能衰退,使胎兒無法獲得充足的營養與氧氣;胎兒過大增加自然產困難;羊水變少,增加子宮收縮對胎兒造成的壓迫,影響血液循環或甚至使胎便被擠出,再經由羊水被胎兒吸入,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可能使胎兒面臨存活條件變差的狀況。 因此,在懷孕40至42周之間,婦產科醫師會評估母體和胎兒的狀況,例如:透過胎兒監視器,監看胎兒心跳、臍帶與胎盤血流、體重大小等,如須提前生產,便會評估母體狀況是否適合使用催生藥物,誘發生產機制。 催生時機3:破水&特殊狀況 胎兒生長在充滿羊水的羊膜腔內,而造成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狀況稱為破水。破水的原因有很多,足月破水主要是宮縮壓力加上羊膜變薄所致,但若無其他產兆卻發生破水,稱為早期破水,其可能原因如:子宮受外力撞擊、子宮過度澎脹、子宮頸較短,甚至是泌尿道感染等。 林士文醫師強調,無論是足月破水或早期破水,若孕婦破水時間太長,可能造成羊膜腔感染,感染狀況若可能危害母胎安全,就必須評估是否讓胎兒先出生。此外,若罹患子癇前症、妊娠高血壓或胎兒太大等,增加生產風險或造成生產困難的狀況時,同樣需考慮催生或剖腹產。 ※原文刊載於2017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8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289-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爸媽不焦慮!搞定0〜1歲寶寶睡眠問題

爸媽不焦慮!搞定0〜1歲寶寶睡眠問題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小兒專科主治醫師戴君芙 0~1歲的寶寶是建立睡眠習慣的重要時期,從剛出生時吃飽睡、睡飽吃,有些邊睡邊吃,夜間斷斷續續要起來喝奶,到後來晚上可以睡到8至10小時,甚至睡過夜,都必須仰賴家長協助將寶寶的睡眠作息慢慢建立。 認識寶寶的睡眠周期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小兒專科主治醫師戴君芙表示,睡眠當下有著不同的週期,發生在夜間不同的時間。滿周歲前寶寶的睡眠週期則是45~60分鐘,前30分鐘為快速動眼期(REM),也是會做夢的淺度睡眠,之後才進入深度睡眠。由於深度睡眠時間較短,淺眠時間較多,這也是為什麼寶寶半夜容易醒來的原因。 了解各階段寶寶睡眠狀態 出生至4個月大的寶寶,睡眠斷斷續續,父母經常為了寶寶作息日夜顛倒或夜裡醒來好幾次,導致睡眠不足。建議家長到了寶寶4至6個月大時,可以協助寶寶建立規律的睡眠作息,才能讓他在穩定的模式下成長,家長也才能獲得充足的休息。 新生兒~3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沒有白天和夜晚的區別,3個月大前的寶寶,一天睡眠時間約16~20小時;新生兒剛開始會不分晝夜地醒來與喝奶,但逐漸因為生理發展成熟,晚上睡眠時間會逐漸比白天長一些。 3~6個月 寶寶通常3個月大以後,白天醒著的時間變長了,晚上睡眠時間也會拉長,大約可睡9~10個小時,有些甚至已經不需要半夜餵奶;大部分寶寶每天總睡眠大約14~16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則分散在白天的幾次小睡,一次可能睡2~3小時左右。 7〜12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幾乎都能睡過夜,稱得上是好照顧的時期。8個月大的寶寶白天還是需要小睡2次,每次約1〜3小時,晚上則可連續睡9〜12個小時,且夜裡不太需要餵奶。 5方法•培養寶寶規律睡眠 充足的睡眠不但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也能幫助身體穩定生長。當睡眠品質好、吃得好,身體也就健康,更可以培養寶寶專注力。因此,寶寶出生後必須靠爸媽協助建立睡眠習慣,戴君芙醫師提到,臨床上經常面臨許多家長帶寶寶就診時詢問如何調整寶寶作息,以下分享培養寶寶入睡的5種方法。 1 每日進行固定睡眠儀式 從4個月大以後,就可以開始建立規律睡眠模式,例如:每天晚上固定8點開始洗澡;9點提醒寶寶準備上床睡覺,並且撥放輕柔的音樂,為他安排10分鐘的睡前故事時間,只要每天重覆同樣步驟,大約1、2個星期後,寶寶就會漸漸習慣完成這些步驟後就該睡覺了。 2 了解寶寶睡眠個性 想要寶寶一覺到天亮,首先要了解寶寶的天生氣質與睡眠個性,通常出生後第3到4週開始,就可以觀察出寶寶喜歡哪一種哄睡方式。有時寶寶被驚醒哭鬧後,建議家長先不要馬上抱起,可讓寶寶側躺,並輕壓手部,以溫柔輕拍方式,培養寶寶自行入睡的習慣。 3 給寶寶日夜有別的區分 從出生開始,爸媽就可以先讓寶寶有日夜作息的建立,可利用明亮與昏暗的燈光來幫助寶寶區分醒著和入睡的環境差異,可以在白天保持明亮,夜晚則關掉室內燈光,保留一盞小夜燈,讓寶寶半夜醒來不會害怕。 4 白天多活動、睡前避免玩太激烈 白天多和寶寶玩,也可去附近公園走走,多抱抱增加安全感與減少哭鬧的頻率,且白天的小睡時間不要超過3小時,如果時間超過則要輕輕搖醒寶寶,和他玩一會兒,把一天最長的睡眠時間留到晚上。 5 分離焦慮時給予安全感 寶寶6個月大開始,可能會產生分離焦慮,可以在睡覺時給予玩偶安撫,半夜哭鬧時則握著他的手、拍拍背,提供足夠的安全感,但不要說太多話、也不要開燈,握著手讓他漸漸平靜下來即可。 ※原文刊載於2017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8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313-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人工生殖‧圓一個生兒育女的夢

人工生殖‧圓一個生兒育女的夢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不孕症科主任暨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揚 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晚婚晚育可說已是常態,錯過適合生育的黃金期後,容易在諸多因素的「橫阻」下,讓生兒育女的願望難如登天。所幸,有人工生殖科技的加持,讓求子之路走來雖然辛苦,不過,路的盡頭將會是一圓夢想之處!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不孕症科主任暨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揚表示,女性應把握黃金生育期,若面臨不孕的問題,應儘早就醫以尋求生殖醫學的專業協助,現在有多元化的治療方式,醫師會針對個別情況擬定個人化療程,他以「35歲之前不嫌早,40歲以前不嫌晚,40歲以上永不放棄」,鼓勵受不孕問題所困擾的女性積極求醫! WHO‧治療對象 李新揚醫師指出,不孕症是指夫妻有規律性生活、未避孕,經過1年仍無法懷孕,這時,就需要醫療的協助,「1年的期限是針對未滿35歲的女性所訂,35歲以上者,只要規律性生活達半年卻未懷孕,就要積極就醫」。 WHY‧治療理由 對於想生卻遲遲無法如願的不孕夫妻,接受不孕治療的最大理由莫過於早點圓夢!畢竟比起自然受孕的有限機會,人工生殖是相對兼具效率且成功機率高的方式。 李新揚醫師提醒,「上述不孕症的定義對象較廣泛,建議月經週期短於24天或超過35天的女性,應該要早點求醫,因為卵巢功能不佳,能懷孕的時間很短,再等待自然受孕是浪費青春,不如利用這段時間採用成功機率高的方式幫助懷孕」。另外,有子宮內膜異位、經痛、巧克力囊腫或子宮肌腺症病史者,也應早點尋求不孕症治療。 當然,懷孕不只是女性一人的問題,「若先生之前有隱睪症、癌症接受化療、年輕時得過腮腺炎的病史,與精蟲少或活動力差的問題,這些都會影響自然懷孕的機率,最好早點接受不孕症治療」。 WHAT‧檢查方式 不孕的問題可能出在女性身上,也可能是男性,因此,最好雙方同時都接受相關檢查: ‧女性檢查方式 1. 抽血檢查 李新揚醫師指出,抽血驗荷爾蒙依抽血時間分為兩類:一類是任何時間都可以抽血檢驗的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泌乳激素(PRL)與甲狀腺素(FT4 & TSH);一類則需要在月經開始的第2至第5天內抽血,檢測雌激素(E2)、黃體刺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 抽血時間  檢查荷爾蒙項目  檢查目的 任何時間都可受檢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 了解目前卵巢儲存卵子的數目,做為評估卵巢庫存量的指標。 泌乳激素(PRL)  與卵巢排卵荷爾蒙互相拮抗,太高將抑制排卵,導致不孕。 甲狀腺素(FT4 & TSH)  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都會影響排卵與受孕。 月經開始的第2至第5天內 雌激素(E2) 濃度高低可反映卵巢功能與功能性囊腫。 黃體刺激素(LH) 初步評估是否有腦下垂體功能低下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卵泡刺激素(FSH) 評估卵巢庫存量指標。 2. 陰道超音波 利用陰道超音波觀察女性子宮、卵巢及輸卵管構造,了解是否有病灶,如:巧克力囊腫、畸胎瘤、肌瘤、腺肌症等。同時,也可測量基礎濾泡數與子宮內膜厚度等,李新揚醫師補充,「測量基礎濾泡數可預測卵巢庫存量,評估是否需要更積極的方式幫助受孕;子宮內膜過薄或過厚都不利受精卵的著床,隨著月經週期讓子宮內膜的厚度有所變化,排卵期前後是子宮內膜厚度最大值,以此厚度評估是否可順利懷孕最為準確。為了方便患者安排到院檢查時間,初診可安排在月經開始的第2天至第5天,當天抽血,並預約在排卵期前後複診,在複診日做陰道超音波檢查並且看抽血及超音波報告」。 3. 子宮輸卵管攝影 利用X光觀察輸卵管是否有病變或阻塞,以及子宮腔的體積、構造是否異常。檢查時間為生理期結束後。檢查方式是將顯影劑注入子宮腔內,若輸卵管暢通,則顯影劑會經由子宮及輸卵管流入腹腔內,再照X光。此一檢查可同時確認輸卵管是否有水腫,若有積水可能影響胚胎著床。 4. 其他 李新揚醫師補充,若有骨盆腔發炎病史,還需要自子宮頸採樣以進行披衣菌DNA檢測。因骨盆腔發炎病史對生殖系統可能造成慢性傷害,影響受孕能力與增加子宮外孕的機會。 ‧男性檢查方式 相對於女性繁複的檢查方式,男性檢查方式很簡單,第一步就是精液分析,只要取出精液送檢即可(通常在禁慾3至5天後,用自慰的方式將精液收集)。從檢體中分析精子的數目、活動力與形狀,是否對自然懷孕造成影響,並視狀況評估接受下一步檢查的必要性與種類。 ※原文刊載於2017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8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314-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出生學教養 輕鬆學地理學人文.認識台灣帶著bobo一起旅行

出生學教養 輕鬆學地理學人文.認識台灣帶著bobo一起旅行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台灣,別稱「福爾摩沙」,這是拉丁文「Formosa」的中文音譯,代表「美麗」之意。16世紀時,葡萄牙船隻在航行中,發現台灣這個島嶼,船員不禁脫口而出:「Ilha formosa!」,意思便為好美麗的島嶼。現在,國際上說到Formosa,大多是在說台灣。 台灣依地理位置分成北部、中部、南部、東部與外島,合計共20個縣市,總面積大約36,000平方公里,雖然比起其他國家台灣算是一個小小的島嶼,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山又有海,孕育了非常豐富的自然生態。人文方面,目前總人口約2,300萬人,大族群可分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族與新住民(又稱為新移民),因此,在台灣也可以享受各種人文風情與美味料理。 寶寶幾歲開始適合旅行? 台灣是一座無時無刻都可以來趟微旅行的島嶼,開著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一天之中玩遍北、中、南、東,都是可能辦得到的事。然而,許多家長如果在還沒生小孩之前,就喜歡四處趴趴走,但當家中有了新的成員時,不禁會想問:「寶寶還那麼小,適合帶出門嗎?」其實這個問題要問的不是寶寶適不適合,而是「父母是否準備好了嗎?」 0~3個月大 出生後3個月內,通常不是寶寶適不適合外出旅行的問題,而是家長是否方便照顧?是否會因為照顧寶寶,造成旅遊的樂趣大減?因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需要餵奶、換尿布頻率高、哭鬧時不容易安撫等照顧因素,加上寶寶前3個月的頸部穩定度不足,大部分時間需要躺在推車之中,加上眼睛的能見度尚未成熟,寶寶似乎也享受不到出遊的樂趣。 3個月以上~1歲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軀幹與肢體動作具備一定的穩定度,視力也發展到一定的成熟度,而且,睡眠時間也逐漸減少,醒著的時間較多,此時帶寶寶出門會比0~3個月大時容易許多,此時不妨來趟2~3小時的微旅行,帶著寶寶探索所居住城市周遭的地理人文,熟悉自己所住的地方。 1歲以上 此時,寶寶的行走能力逐漸成熟,帶著寶寶出門比起以往輕鬆許多,可以嘗試規劃6~8小時,較長時間的旅行。此時,是寶寶認知發展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因此,可以多帶著寶寶一起探索離家更遠的人文地理環境,在腦中累積更豐富的資料庫,對於寶寶未來的學習一定會有正向幫助。 安全第一最重要 帶著寶寶旅行,除了認識地理環境外,儘管寶寶的移動能力已越來越成熟,但對於環境的判斷能力尚未成熟,容易發生危險,例如:橫越馬路、單獨接近水岸邊、誤入草叢等。因此也須教導寶寶相關的觀念,例如:認識紅綠燈、認識危險區域與危險區域所隱藏的危機(例如:草叢中有蛇等)。 帶著寶寶一起認識台灣 在帶著寶寶出遊前,可以陪寶寶玩一些關於台灣人文地理相關遊戲,增加寶寶腦中的資料庫,當寶寶抵達曾經「在家玩過」的景點時,視覺衝擊與內心感受將會更加強烈,記憶也會更加深刻喔! 遊戲1) 台灣地圖玩遊戲/ 初階.地圖拼拼樂:可以到書局尋找現成的台灣地圖拼圖,帶著寶寶一邊拼圖,一邊認識台灣的地理位置。 中階.地圖著色趣:列印出兩張空白的台灣地圖,其中一張家長先依北、中、南、東,將相同區域的縣市塗上相同的顏色;另一張請家長先將各縣市剪下(建議裁  ▲台灣空白地圖 高階.環島大富翁:準備一張台灣地圖(建議以A3大小列印出來)和一顆骰子,將住家所在地做為出發點,投擲骰子並依循路線往前進,每到一個縣市時,須分享該縣市的地理人文相關事物,完成分享可得一分,如果同一個縣市抵達兩次並完成兩次的分享,則可以拿筆將該縣市上的圓圈塗滿自己的顏色,並可得到額外的兩分,比比看,誰可以得最多分! ▲台灣大富翁遊戲圖    遊戲2) 台灣景點圖片對對碰/ 初階.地形對對碰:依景點地理準備圖片,帶著寶寶一起做環境與地形分類,例如:山上、海邊、河邊等,每種圖片各找幾張具代表性的地點或事物(例如:阿里山神木、野柳女王頭等)。 中階.地標對對碰:準備具有代表性的地標圖片,帶著寶寶一起認識這些地標所在地的地名與位置,例如:台北101、蘭陽博物館或澎湖跨海大橋等,並將相同地點的地標放在一起,或貼到剪貼簿中,未來旅行時還可以邊玩邊拿出來比對唷! 高階.人文對對碰:準備各種人文風情相關的圖片,包括美食、文化代表物、藝術品等,帶著寶寶一起探索這些事物的所在地。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26-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布布教養日記:如何挑選幼兒園?

布布教養日記:如何挑選幼兒園?

文‧圖/布布媽 每到八、九月,就會陸續看到很多孩子開始人生中的第一個學習階段「進入幼兒園」。看著三、四歲的孩子們背著可愛小背包,放進老師規定的牙刷、水壺、喜愛的玩具等,與爸媽第一次分開上學去的照片,總會讓我想起布叮去年這時,也同樣經歷了這個令媽媽擔心、不捨、感動的階段。最近剛好也很多朋友在問我當初是如何幫布叮挑選幼兒園,就趁開學季節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幼兒教育機構,分別訴求不同的教育理念。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有「蒙特梭利幼兒園」、「雙語幼兒園」、「全美幼兒園」,甚至還有比較少聽到的「腦力開發日式幼兒園」。蒙梭幼兒園通常比較強調「獨立、生活自理、手作」,有些學校也會走「混齡」的教育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把學校變成一個「小小社會」,讓孩子們自由與不同年齡的朋友相處學習。當時,我也參觀了幾間蒙梭的幼兒園,覺得這種學習方式很棒,小朋友去上學後,會變得比較不依賴、願意嘗試。 但回頭一想,布叮的個性雖然在家玩起來很瘋,但在外卻是非常內向,我很怕她到了一個不熟的環境,如果一下子要求她自己很獨立,可能會無法接受或排斥上學。後來又參觀了全美的幼兒園,覺得全美的氣氛和教育理念比較歡樂,加上當時的園長和我說了一句「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孩子喜歡上學、快樂學習」,讓我覺得這環境應該會比較適合內向害羞的布叮。果然,上了一年後,她真的比以前大方、也活潑外向了許多。 把未來的教育規劃列入考慮 會選擇全美幼兒園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爸爸關係,姐弟倆未來應該會有計畫要出國念書。所以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有把「語文」當做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並不是要他們英文說得多厲害多流利,但至少希望他們從小對這個語言不會陌生,敢開口說英文。當然,選擇全美幼兒園只是第一步,小學之後要如何維持第二外語的能力也會是另一個關卡。因此,我覺得在選擇幼兒園時,也要把自己對小孩未來的教育規劃一起考慮進去,才不會到時覺得幼兒園念得很浪費呀! 千萬不要離家裡太遠 雖然知道有很多「知名」幼兒園都分佈在某一區,但我自己挑選幼兒園時,都還是從自己家裡附近開始找起。別以為10分鐘與30分鐘的路程差距似乎不遠,當每天早晚都要接送時,連多5分鐘都會讓爸媽覺得累啊!加上這階段孩子的突發狀況比較多,在學校突然生病發燒、跌倒撞到,可說是每個小孩都會遇到的問題,緊急時刻更會覺得學校離家裡越近越好呀! 但還是老話一句,適合我孩子的幼兒園,不見得會適合您的孩子,評估自己孩子個性、教育需求、學校師資穩定度、家中經濟狀況之後,才能選擇一個讓孩子和爸媽都放心的幼兒園喔!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36-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正確使用嬰幼兒藥物

正確使用嬰幼兒藥物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馬偕兒童醫院藥劑部藥師張雅惠 嬰幼兒生病已經夠讓父母擔心了,如何讓孩子好好吃藥更是令人頭痛,不過,嬰幼兒使用的藥物不是只有口服,還有外用藥,認識每一種藥物的使用方式,才能確保嬰幼兒的用藥安全。 嬰幼兒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對於藥品的吸收、代謝、排除等狀況與大人不同,因此,所使用的口服藥或外用藥,自然不是以成人劑量的百分比計算,馬偕兒童醫院藥劑部藥師張雅惠強調,「為了保障嬰幼兒的用藥安全,應儘量使用由衛生福利部核准的『兒童專用製劑』,包括液劑、懸液劑和糖漿劑等。 用藥前再剝半或磨粉 張雅惠藥師指出,需磨粉的藥品,建議父母在使用前,自行將膠囊、錠劑剝半或磨粉。她解釋,需要父母自行剝半或磨粉的原因在於,一旦磨粉,藥品安定性變差,易受潮或氧化,縮短存放時間。若是由機器事先磨粉分包,可能產生的風險,如:混合數種藥品,造成藥物成分互相影響而影響藥效,又或者磨完前一人的藥物後,未將磨粉機清理乾淨,導致藥物殘留易汙染,這些都會對嬰幼兒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若有需要,使用前再將錠劑磨粉或剝半,可確保用藥安全。 張雅惠藥師補充,部分錠劑有刻痕,父母可用湯匙的凸面壓下刻痕,即可分成二半;也可自行買磨粉器,將藥物磨粉」。 若孩子吃的藥有錠劑,也有藥水,該如何服用?張雅惠藥師表示,先將錠劑磨成需要的量,再將確定劑量的藥水倒出,然後,把藥粉倒入藥水中混合,即可讓孩子同時服用藥水與錠劑。 讓孩子順利服藥的方式 每到餵藥時刻,總讓不少家長頭痛,該怎麼才能順利讓孩子好好把藥吃下去,張雅惠藥師提醒,「父母不必為了讓孩子吃藥而用騙的方式」,畢竟孩子很聰明,可以騙一次,很難騙到第二次,事實上,「孩子愈大愈不會抗拒吃藥,只要適時安撫情緒,使他保持輕鬆心情,通常自己就會願意吃藥」。 要注意的是不滿1歲的寶寶,她強調,「愈小愈要注意餵藥的姿勢是否正確?避免躺著餵,因姿勢不正確容易讓寶寶嗆到,可能因此引起吸入性肺炎。正確餵藥姿勢應該是大人抱著孩子,讓其身體稍微往後仰,或是讓孩子採半坐的姿勢。然後,再善用餵藥器(滴管)或針筒,沿著口腔側邊,緩緩把藥灌入,避免一次灌入太多而嗆到。 外用藥物的使用方式 張雅惠藥師指出,口服藥之外的外用藥物,也必須小心使用,以下針對不同形式的外用藥,一一說明正確使用方式: 皮膚用藥膏 她強調,「嬰幼兒皮膚角質的厚度只有大人的1/10,通透性高,對於外用藥品的吸收較好,所以,只要塗薄薄的一層,讓皮膚易於吸收即可」。請父母不要忘記,使用藥品前,務必先洗淨雙手! 塞劑 使用前,大人應先將雙手洗淨,去除塞劑外包裝,讓孩子側躺並使雙腳彎曲,將塞劑沾點溫開水,尖端部分朝前,以食指將塞劑塞入肛門約1至2指節深,讓臀部合起緊閉,維持躺姿約15分鐘,以避免塞劑掉落。 眼藥水或眼藥膏 使用前,大人必須先洗淨雙手,請小孩眼睛看眉毛方向,把眼瞼往下拉,再把藥膏或藥水點在下眼瞼的位置,點完後,請稍加按壓鼻淚管,避免藥水流入鼻腔而在喉嚨間有苦苦的感覺。若同時需要使用兩種藥水,張雅惠藥師指出,「兩種藥水先後使用須相隔5分鐘」;如藥水和藥膏都要用,「先點藥水,隔5分鐘後,再用藥膏」。 鼻噴劑 噴藥之前,先對空中噴一下,確認噴管有藥液,以及先清潔鼻腔。使用時,應讓孩子的上半身保持直立,頭部稍微前傾,噴時要先一手壓住一側鼻孔,噴另一側;呼吸幾次讓藥物稍微揮發,再換噴另一個鼻孔。 耳滴劑 幫孩子滴耳滴劑時,讓孩子側躺、頭部稍微向側傾、耳朵滴入處朝上,「由於3歲以下的孩子,耳道形狀與成人不同,因此,滴劑時,應先將耳垂往下、往後拉,再滴入滴劑;3歲以上,則是把耳朵往上往後拉,再滴入滴劑」。將藥物滴進耳內後,維持原狀1至2分鐘,避免藥物流出。 ※原文刊載於2017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8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11308-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寶寶嘔吐有原因 先天與後天因素各有可能

寶寶嘔吐有原因 先天與後天因素各有可能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急救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沈上博 寶寶的健康不外乎是爸爸媽媽最關心的事,面臨小寶貝突如其來的嘔吐,必然讓許多新手爸媽驚慌失措。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急救加護醫學科主治醫師沈上博指出,寶寶嘔吐的原因可以大致分為腸胃道相關疾病和非腸胃道相關疾病,另外,根據發生的時間不一樣還可以分為先天性或後天的疾病引發。 先天性問題 一般而言,新生兒發生嘔吐,有較大的機率可能與先天構造異常有相關,這些構造異常有些在產檢時就可以透過超音波的檢查發現,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的異常無法透過產檢得知。 1) 新生兒感染或先天性代謝異常/ 新生兒的感染可能是在產前或者生產過程中因母體的影響而出現的狀況,其病原有可能有病毒、細菌或黴菌。先天性代謝異常的寶寶,通常是身體的代謝酵素缺乏,無法完全分解吃進身體的物質,也是有可能以嘔吐外加活動力低下來表現其症狀。 2) 腸道阻塞/ @內:剛出生的寶寶,無法得知腸胃道有沒有阻塞,倘若出現新生兒喝的奶全部吐出的狀況,臨床上需要做檢查排除「腸道阻塞」造成的疾病。 ‧十二指腸狹窄、閉鎖:十二指腸閉鎖引發的嘔吐多半混有黃綠色膽汁,並且胎兒在腹中時,因為腸子沒有羊水養分的經過,因此閉鎖下方的腸子都會很細小、發育不全,出生後需開刀處理,後續再看喝奶水的狀況,評估腸子功能是否正常。 ‧腸道旋轉不完全合併腸扭轉:新生兒先天性腸扭轉發生機率較低,症狀為嘔吐並伴隨腹脹、甚至血便的情況,這類的疾病是新生兒急症,須及早將腸扭轉的部位透過手術復位。 ‧巨結腸症:新生兒的巨結腸症,是因大腸的肌肉缺乏副交感神經節,以致無法調節大腸運作。巨結腸症的徵狀除了嘔吐,也會伴隨排便困難,導致腹部逐漸脹大。 3) 胃食道逆流/ 新生兒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嘔吐,稱為溢奶。溢奶不會像病態型的嘔吐一樣,把所有吃的量全部吐出,因此溢奶為正常現象。這種情況到寶寶3至6個月大以後就會改善,無須過於擔心。倘若寶寶頻繁嘔吐且有拒吃奶的症狀,就有可能是嚴重胃食道逆流,建議就醫檢查治療為宜。 後天疾病引發的嘔吐 臨床上6個月以上的寶寶,嘔吐原因與後天疾病較相關,因為若是腸胃結構異常,早在新生兒時期就會有嘔吐的狀況產生。 1) 幽門閉鎖/ 寶寶幽門閉鎖好發於出生3週至2個月左右的嬰兒,這些寶寶剛出生時並無異狀,但是3週後會開始出現嘔吐,為噴射狀吐奶,且不會有膽汁的顏色,寶寶雖然吃得很多,但約莫30分鐘內就全部吐光,因此會導致嬰兒一直呈現飢餓狀態,幽門閉鎖治療的方式須將肥厚的胃幽門肌肉切開,讓奶水得以通過。 2) 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 細菌感染引發的嘔吐好發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較常見的為輪狀病毒和沙門氏桿菌感染,這種腸胃型感染的症狀除了嘔吐,還會伴隨腹瀉、活動力差、甚至發燒,其中嘔吐的情況也較為嚴重,次數較多,甚至沒有進食也會吐水及胃液,造成原因與食物衛生習慣有關係。 3) 腸套疊/ 腸套疊以1到2歲最常見,腸套疊的形成有幾種狀況,其中最常見的是小腸末端套入大腸造成腸子阻塞、腫脹,合併症狀除了嘔吐之外,肚子還會一陣一陣地絞痛,最明顯的徵兆就是寶寶會在每隔5到30分鐘出現週期性哭鬧。如早期發現,治療方式是將顯影劑或水從肛門灌入,讓腸子灌通並推回原位。 4) 其他非腸胃道原因/ 非腸胃道來源的嘔吐原因也是族繁不及備載,常見的有中樞神經疾病、心臟疾病或腎臟疾病。這些原因雖然極為罕見,但若嘔吐合併強烈乾嘔且活動力明顯變差,沈上博醫師則建議,應儘速送醫檢查。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44-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掌握胎兒健康 量測胎動的2大原則

掌握胎兒健康 量測胎動的2大原則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日升 胎動,是孩子出生前與媽咪最大的互動,更重要的是可以得知他在腹中的狀況。通常不可能24小時都利用超音波檢查胎兒的狀況,因此大多數的時間,並不清楚肚皮下發生了什麼事。唯有正確測量胎動,孕媽媽才能及時掌握胎兒健康。 孕期各階段的胎動頻率 胎兒在子宮內大部分的時間在睡覺,少部分的時間在活動,胎兒剛開始兩次清醒的時間間隔大約30分鐘左右,之後每一個小時內有40到50分鐘的睡眠時間,10分鐘左右的活動時間,妊娠後期的睡眠時間則會拉長至3至4小時,清醒時間增加到30分鐘。 許多媽咪認為胎兒在半夜的時候活動次數較多,但事實上胎兒的睡眠時間和活動時間是規律在運作,但在孕期的不同階段,孕媽媽能感受到的胎動頻率也不相同。 1) 懷孕初期/ 懷孕16週起,媽媽們開始感覺到胎動。但這時候的胎動並不明顯,因為胎兒身形還很小且力量微弱,因此孕媽咪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2) 懷孕中期/ 17到29週之間,也是胎動最頻繁的時期,這時候的胎兒身形大概只佔據子宮一半左右,所以還有空間讓胎兒在肚子裡做較大動作的活動,但因為肌肉還在學習,所以動作不多,孕媽咪感覺到的胎動多半以滾動為主。 3) 懷孕後期/ 約自29週起,胎兒成長速度快,子宮內所剩空間不大,手腳不能完全伸直,只能以四肢的簡單活動為主,加上睡眠時間拉長,使得活動次數減少,但力道明顯變大,有時,孕媽咪隔著肚皮就能摸出胎兒的手、腳、膝蓋。 如何正確測量胎動 胎動除了是胎兒與媽媽的互動之外,也可以從胎動中得知胎兒的活動力, 胎動若有所減少,表示可能有重大的問題,因此,正確測量胎動的目的是避免遺憾發生,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適時掌握胎兒的健康。 原則1:一天至少十次 兩小時內胎動達十下,且一天內感受到十次都在胎動的標準中。測量胎動並不一定要在某一個固定時間,可以藉由通勤、午休等瑣碎的時間測量,即可簡單掌握寶寶的健康。由於有時候胎兒比較不愛動,可能是因為孕媽媽忙於工作而忘記吃飯,導致胎兒肚子餓,因此活動力下降,適時補充糖分、熱量,加上起來走動、輕微搖晃肚子,通常胎兒在一小時內就會醒來開始活動。但若超過一、兩小都沒有感覺到胎動,就要儘速就醫。 另外,若媽咪懷的是多胞胎,胎動次數也要個別分開計算。通常產檢的時候,醫師會告知胎兒的位置,請孕媽媽們一定要分開計算多胞胎的胎動。 原則2:次數減半是警訊 計算胎動次數是掌握胎兒健康的關鍵,除了上述基本原則外,若是孕媽媽有明顯感受到胎動次數減少為原先的一半,建議先藉由吃東西、走動以試著改善胎動狀況,但若胎動還是明顯減少,且持續超過一個上午,就建議到醫院做檢查,確認胎兒健康狀況。 由於孕媽咪在臨盆前因為子宮空間變小且羊水減少,因此胎動會比較不明顯、次數也比以往降低,還有若是媽媽感冒不舒服,也會造成胎兒活動力下降,但這兩種情況下的測量基本原則仍不變,胎動次數一天至少還是要有十次。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05-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戒除奶嘴看時機

戒除奶嘴看時機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 戒除奶嘴對寶寶來說是重大的改變,此時爸媽的支持與鼓勵很重要,必須與寶寶站在同一陣線。 吸吮是本能也是需求 大約於妊娠32周,胎兒在媽媽腹中即已能做出吸吮的動作,出生後,在正式邁入心理學領域中所謂的口腔期時,吸吮的需求已經存在,一方面是為了出生後,透過吸吮,能夠順利的從媽媽乳房中獲取奶水,另一方面,對某些寶寶來說,吸吮也能滿足自我安慰的需求(在早產兒病房中,有些早產寶寶因為太小無法吸吮奶嘴,醫院甚至會提供細小的管子讓早產的孩子吸吮,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在早期人類育嬰的經驗中,吸吮奶嘴即已有所紀錄。 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表示,有許多研究是針對寶寶吸吮奶嘴的行為進行探討,發現對寶寶而言,奶嘴的功能除了提供安撫、滿足孩子的吸吮欲望之外,也能促進口腔肌肉的成熟發展,對某些孩子更提供幫助達成規律作息的目的,例如:成為睡前的安撫儀式或增加睡眠品質。 此外,在安全考量上,新生兒吸吮奶嘴可避免寶寶趴睡造成窒息、被毯遮蔽口鼻,以及避免寶寶呼吸中止,有助預防新生兒猝死症,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新生兒吸吮奶嘴的行為,基本是給予支持,唯建議給予奶嘴的時機點應晚於出生後3~4周,待寶寶已建立吸吮乳房的習慣後再提供奶嘴,避免奶頭混淆。 觀察徵象 選定戒除時機 雖然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出生後使用奶嘴給予支持,但研究仍顯示吸吮奶嘴可能帶來副作用,包含影響齒列的發展、有微幅增加罹患中耳炎的機率,以及因為奶嘴未保持清潔所帶來的感染風險與可能讓寶寶減少練習口語表達的機會。說明如下: 1) 影響齒列/ 經常性的吸吮奶嘴確實會造成寶寶齒列的變形(如:暴牙或牙齒歪斜),張龍醫師指出,孩子3歲之前,因吸吮奶嘴所造成的齒列不整,可在戒除後快速恢復整齊度,但若超過3歲,自動恢復整齊度的機率就減少,因此建議家長可以觀察,若寶寶的齒列已受吸吮奶嘴影響整齊度,就建議可以考慮3歲前協助寶寶戒掉奶嘴,若齒列的整齊未受影響,則可在6歲前(長出恆齒前)慢慢協助戒除(齒列整齊度是否受影響,通常與寶寶吸吮頻率有關),同時,也建議可以請教熟悉的牙醫師,請他依據孩子的牙齒狀況提供建議。 2) 微幅增加罹患中耳炎可能性/ 因口腔、鼻子與耳朵相連,因此對有些寶寶來說,吸吮奶嘴的行為可能對耳咽管功能有所影響,存在讓寶寶增加罹患中耳炎的機會,建議若寶寶經常性出現中耳炎的症狀,就應考慮為寶寶積極戒除奶嘴。 3) 奶嘴不清潔成致病原/ 吸吮奶嘴的另一個隱憂來自於奶嘴的清潔度,因為必須放入寶寶口中,因此若奶嘴上附著致病菌,便很容易讓細菌直接被寶寶吃進體內,建議使用奶嘴必須經常清潔與消毒,才能避免孩子病從口入。 4) 影響語言發展/ 研究發現,寶寶吸吮奶嘴影響語言發展的定論並未獲得支持,但張龍醫師認為,若孩子長期或整日吸吮奶嘴,確實可能因此減少開口說話與練習正確口語表達的機會,讓語言的發展速度受到遞延,建議可在孩子逐漸懂事後,協助他減少吸吮奶嘴的時間,並經常與他對話,幫助孩子每階段的口語發展。 戒除奶嘴的時機點,醫界有不同的主張,有些醫師建議於3歲前,也有醫師認為可遞延至6歲前,張龍醫師建議,若孩子出現前述徵象時,可隨時積極為他戒掉奶嘴,否則便可與孩子在取得共識後,慢慢達成戒除奶嘴的目標。 戒除奶嘴需要爸媽的支持與鼓勵 戒除一個習慣,即便是成人,都需要時間與毅力,張龍醫師提醒,為孩子戒除奶嘴時,爸媽的支持很重要,必須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不要持相反立場或對孩子說難聽的話,必須認同孩子的需求、陪著他一起戒除吸吮奶嘴的習慣,告訴他需要戒除的理由與好處、給予他鼓勵、認可他的進步,並協助他尋找可以另外取得慰藉的方法,如:安撫巾或玩偶。 同時,為孩子戒除奶嘴時,如果沒有立即性必須戒除的理由,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循序戒除,讓他可以對戒除奶嘴這件事有心理準備,但張龍醫師提醒,戒除期間,若遇上孩子生病或因為某些變故造成孩子的重大失落時,不要強行戒除奶嘴,建議此時可讓奶嘴暫時成為孩子自我安慰的角色,讓戒除計畫延後達標。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46-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婦須知自然產與剖腹產‧生產風險面面觀

孕婦須知自然產與剖腹產‧生產風險面面觀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醫師   風險經常伴隨著事件而存在,無論是剖腹生產或自然分娩,不但皆存在相同的生產風險,不同的生產方式也各自存在不同的一般性風險。 早期社會生產具高風險 早期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生產有時須賭上媽媽的性命,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與醫療儀器的日新月異,因為分娩所發生的天人永隔事件已不多見,臨床上,懷胎足月後順利讓寶寶誕生的比例超過99%,產婦的死亡率也低於千分之2。 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醫師表示,早期社會產婦遭遇難產的情況可能來自兩個面向,其一與媽媽本身的內科疾病有關,如:甲狀腺異常、紅斑性狼瘡、高血壓或糖尿病等,若這些疾病於生產過程中發作,會讓產婦面臨生命危險或併發嚴重的後遺症,而另一種狀況則來自於生產過程的意外情況無法掌控,例如:產程過長使子宮收縮無力造成產後大出血,或是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等狀況所造成的產前嚴重出血等,都會讓母胎生命同時遭受威脅。 醫療進步讓多數生產風險可掌握 然而,以現在的醫療技術而言,只要孕媽咪有定期產檢,即可針對內科疾病預先歸類為高危險妊娠情況,並進行風險防範,而生產過程的意外,也可在儀器監視下有效降低發生率。 以因待產時間過長所造成的產後大出血為例,在早期沒有超音波的年代,若胎兒太大,遲遲無法讓產程順利推展,待產程一拉長,產婦的子宮會逐漸無力收縮,最終當胎兒娩出後,子宮仍無法收縮,致使產婦凝血功能不良,即可能造成血崩(產後大出血)。此種情況在現代醫療處置中,除了能在待產過程中,透過儀器監看胎兒情況,也會確保在子宮疲乏前進行剖腹,讓寶寶平安出生、解除可能的生產危機。 仍有無法規避的生產風險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不僅產婦本身因素所造成的生產風險可有效降低,透過超音波、胎兒監視器與基因檢測等儀器與技術的發明,許多自費檢測也讓胎兒的健康與健全狀態能在產前有9成以上的掌握,但毛士鵬醫師不諱言,即便目前的醫療技術再進步,生產仍存在風險,其中產婦部分,包含有輕微子癲前症傾向的產婦,生產時血壓突然飆高造成子癲症,或是羊水栓塞與不明原因的產後大出血等狀況,都無法在產前予以預防;胎兒部分,其健康風險則包含:許多器官功能或代謝功能,必須等寶寶離開子宮後才有機會得知,產前透過高層次超音波或基因檢測都無法預先掌握狀況。 剖腹生產降低難產率 早期對孕婦狀況無法掌握,又只能選擇自然分娩時,有許多可能危及母胎平安的狀況難以避免,如:胎兒臀位(胎位不正)、胎盤早期剝離或植入性胎盤等,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與剖腹生產的應用,高危險妊娠的孕媽咪可以在懷孕期間就及早發現,並針對可能發生的狀況積極防範,同時配合在適當時間以剖腹生產方式將寶寶抱出,以維母胎平安,因此,剖腹生產雖屬醫療介入行為,但卻確實地降低高危險妊娠產婦於生產時發生危急狀況的比例。 不同生產方式所帶來的一般性風險 分娩時發生子癲症、羊水栓塞與產後嚴重出血等產科急症,此些無法預知、發生率偏低、緊急,並潛藏致死率的生產風險,不會因選擇自然生產或剖腹生產而有太大的差異,除此之外,以目前的醫療環境而言,「生產行為」非常安全,因此,即便是沒有剖腹產適應症的孕媽咪,對於生產方式反而也有了選擇機會,而不同的生產方式,也同樣存在一般性的選擇風險,即便不致危害產婦性命,但一樣需要孕媽咪於選擇時事先了解。 自然分娩仍為優先選擇 雖然剖腹生產與自然分娩的一般性風險都能在妥善應對下獲得控制,但在無剖腹產適應症的前提下,自然產仍是婦產科醫師優先的建議,除了兩相比較下,剖腹產的好處沒有大於自然產、自然產的生產風險沒有大於剖腹產之外,其中自然產產後復原快,使媽媽體力恢復快、銜接母乳哺餵與育兒生活亦相對能較快上手,就能夠帶給媽媽許多好處。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1039-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