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海洋教育從「玩」開始

海洋教育從「玩」開始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郭兆偉 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能從玩耍的過程中,得到不同的經驗與資訊,無論是去海邊挖沙坑、築城堡、摸摸貝殼,感受海水冰涼的感覺,或是坐船出海賞鯨、感受海浪的波動、海風的吹拂,其實都是海洋教育的一環,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自然、喜歡自然、接近自然。  海洋教育從「玩」開始 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郭兆偉指出,即使只讓孩子單純在沙灘上活動,就有很多東西可以玩,例如:沙灘上的砂子顆粒大小不同、有粗有細,孩子可以透過觸摸、搓揉,甚至是將沙子撒滿全身去感受,或是,沙灘上不只有沙子,還混合著貝殼、石頭、被海浪沖上岸的其他生物、玻璃碎片,甚至是垃圾。 孩子藉由玩耍不但能感受與接近自然,爸爸媽媽也能在孩子親身體驗、發現問題時做機會教育,加深孩子愛護自然環境的意識,知識性的資訊不用多,也不用擔心孩子問了自己不懂的問題,一起找出答案的過程也是重要的親子互動,能讓孩子學習到「不懂並不丟臉,只要盡力找出答案」的態度。 安全環境.自在探索 或許有些爸爸媽媽對於帶孩子接觸自然環境會有所抗拒,例如:沙灘好燙孩子會燙傷、螃蟹可能會夾傷孩子的手指,又或是覺得自然環境很髒,孩子可能受到病菌的感染等顧慮,郭兆偉祕書長分享自己帶孩子體驗海洋的經驗,他說:「當我的孩子還不會走路,只能用手腳撐起身體爬行時,我就帶他體驗潮間帶的生態環境,這時候的孩子不懂得什麼是海兔、海蔘、海藻或螃蟹,還可能會覺得害怕,但是當他處在一個泥沙細軟、海水清涼的環境之下,自然而然較容易放開心胸,盡情探索」。 除此之外,他提醒,海洋教育不需要侷限場域或方式,因為不同的生態環境會有不同的生物及特色,對孩子來說都是新鮮的刺激,最好以住家附近、容易到達的目的地為優先選擇,將出門遊玩的負擔降低到最小,讓大人與小孩都能盡興享受大自然所帶來的樂趣。 大自然不可怕.懂得看臉色 長浪、海嘯、暗流、亂流等潛在危險,讓許多人對海洋抱持著戒慎恐懼的心態,郭兆偉祕書長指出,曾經有一個經驗讓他頓時懂得「大自然並不可怕」!只要我們了解他們的語言與臉色,並適時「退後」就能保持自身安全,擁抱海洋。例如:無論到海邊或岩岸玩,看到地上是濕的,很明顯就代表浪會打上來,要懂得觀察浪的前進是平緩的還是偶爾有大浪,再者,就是注意天氣、潮汐變化,像是颱風來臨前會有長浪、東北風與梅雨共伴時海浪會變大等狀況,應保持安全距離或擇日再前往。這些資訊都可透過氣象預報取得,手機APP也有相關程式,可多加利用。除此之外,選擇有救生員看管的水域,或請當地熟悉附近水域的教練陪同,幫孩子準備泳圈、手臂浮圈等輔助裝備,都能保護孩子的安全。 ※原文刊載於2017年7月號365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46-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8大生理變化 聰明辨別懷孕前兆

8大生理變化 聰明辨別懷孕前兆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盧信芬 「月經該來沒來」通常是女性懷疑自己是否懷孕的最初源頭,除此之外,噁心、想吐、頭暈、疲倦、乳房脹痛、腹脹、頻尿等是懷孕初期常見的徵兆,但每個人體質不同,身體自然會有相異的反應! 懷孕初期是指孕期的前12週。胚胎從5週大會開始分化出各個器官,並一點一滴勾勒出胎兒的雛型。但是,大部分先天缺陷便是發生在懷孕初期和中期,因此做好準備及早發現懷孕,才能避免器官發育在重要時期受到傷害。 胚胎成功著床 懷孕前兆逐漸出現 當卵子由濾泡中脫穎而出並與精子結合,且胚胎順利著床於子宮內膜之後,胚胎便會開始分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素,促進黃體素與雌激性的分泌,使子宮內膜保持穩定,直至胎盤發育足夠成熟之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素、黃體素與雌激素的分泌,就轉由胎盤負責。 懷孕過程中,除了胎盤會分泌某些特定荷爾蒙之外,像是為了產後泌乳,腦下垂體會分泌泌乳激素等,荷爾蒙的微妙改變,則會造成不同的生理反應,但這些症狀也可能是一般月經來臨前會發生的狀況,盧信芬主任表示,雖然驗孕才是確定懷孕與否的最好方式,但是,也要懂得觀察並留意身體發出的訊息;常見孕期生理變化如下:  1) 月經過期/ @內:若是月經週期比較固定的女性,容易因月經過期及早透過驗孕棒檢查出是否懷孕,但是有些女性經期較不規則,並不容易從月經過期這個跡象意識到懷孕的可能,因此,懂得懷孕初期可能出現的徵兆,有助於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懷孕。 2) 陰道少量出血/ 臨床上,懷孕初期子宮內膜較不穩定,有可能因為胚胎著床產生出血,若因懷孕造成的出血,出血量明顯較經血少且天數短。 3) 乳房腫脹感/ 孕期乳房的腫脹感,主要來自於黃體素與雌激素的刺激所造成,未懷孕的女性可能在經前或經期感到同樣的變化;而乳房變大,則是為了產後哺乳需求,進而使乳腺泡增生及脂肪堆積。 4) 乳汁的分泌/ 一般而言,受月經週期影響與荷爾蒙變化,未懷孕的女性也可能因為乳頭受到刺激,而產生泌乳的情況,但分泌量相當少不易察覺。由於為產後哺乳需求做準備,懷孕期間泌乳激素濃度會增加,但受到黃體素的影響,並不會正式啟動泌乳機制。 5) 孕吐、腹脹/ 當胚胎著床時,為維持子宮內膜的穩定性,胚胎會分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素,刺激黃體素與雌激素的分泌。而黃體素會減緩平滑肌的收縮,使腸胃蠕動變慢,延長食物停留在胃裡的時間,就容易引發噁心、嘔吐,甚至是腹脹的感覺。 6) 疲倦、嗜睡、頭暈/ 盧信芬主任表示,許多女性在懷孕初期,會特別容易感到疲倦、想睡覺、頭暈,而自己也有深刻的體會。這些變化主要是受黃體素的影響,使血管擴張、降低血壓,加上血液大多聚集子宮而導致腦部血液供應較少。 7) 頻尿/ 懷孕初期,從外觀雖看不出腹部明顯變大,但隨著胎兒的成長,子宮便會逐漸變大,因此,會造成其他骨盆腔內器官受到壓迫,而當位於子宮前側的膀胱受到壓迫,儲尿空間變小,就會出現頻尿症狀。 8) 色素沉澱/ 乳暈、腋下、脖子、胯下、肚臍中線等部位,黑色素細胞數量較多、活動力也較強,因此較容易出現色素沉澱,而孕期受荷爾蒙的影響,改變則愈趨明顯。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578-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懷孕對腸胃道的5大影響

懷孕對腸胃道的5大影響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許沛揚 懷孕,有如讓女性歷經了一場身體的奇幻旅程,各種因懷孕而起的不適先後出現,在在考驗孕媽咪的耐受力。其中,腸胃道受到的影響幾乎讓每位孕婦都有所感受,只是程度輕重有別,醫師提醒,若有不適,千萬別忍著,講出來,才能讓醫師幫孕媽咪找到方式以改善症狀。 成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許沛揚指出,懷孕對於腸胃道的主要影響有二:一是蠕動變慢,二是日益增大的子宮推擠腸胃道,於是造成以下5種常見的生理反應: 孕吐 許沛揚醫師表示,妊娠噁心嘔吐的發生原因常是多發性的,可能原因包括妊娠期間荷爾蒙的變化,如: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CG)和雌激素(estrogen)的濃度上升、胃節律失調、幽門螺旋桿菌的影響及精神因素。他補充,精神因素可能是因生理改變影響了心理或是壓力,曾有研究顯示,讓孕婦處於輕鬆狀態,孕吐狀況會比較好,「建議孕媽咪儘量讓自己排除壓力,避免孕吐的發生」。 雖是正常反應‧仍要排除其他疾病 通常孕吐發生於妊娠初期到12至16週的階段,不過,也有少數孕媽咪一路吐到生。許沛揚醫師強調,「雖然噁心想吐是孕期的正常反應,但也要做鑑別診斷,排除嘔吐是因某些特殊疾病所引起,包括:中樞神經(如:腦腫瘤)、腸胃不適(胃潰瘍、腸潰瘍或幽門螺旋桿菌)與電解質不平衡(如:腎功能異常)等問題」。 避免脫水‧造成惡性循環 由於噁心想吐會讓人食不下嚥,許沛揚醫師提醒,「至少要維持水分的攝取,避免出現脫水症狀,因為脫水更容易促發噁心想吐,萬一形成惡性循環,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更大」。 約7至8成的孕媽咪的孕吐症狀還算輕微,「大多可藉由飲食的調整或簡單的藥物輔助達到緩解」,嚴重者僅3%至5%,其中,又約有1%的孕媽咪可能因嘔吐次數頻繁,無法進食任何食物,導致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體重下降,屬於「妊娠劇吐」,必須住院治療,「住院接受點滴注射,避免產生酮酸中毒,進而影響母體或胎兒的健康」。 胃食道逆流 許沛揚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在孕期很常見,而且從第一孕期就開始,隨著懷孕週數增加,發生的機會愈高,通常生完就會恢復」。由於孕期受到荷爾蒙和黃體素的影響,造成食道和胃中間的括約肌閉合能力減弱,胃酸逆流的機會因此增加,加上子宮隨著孕期增加而頂住胃部,使腹腔內的壓力上升,胃食道逆流會更嚴重。這時,胸悶、打嗝,甚至出現「火燒心」的不適感隨之而生,喉嚨也常常覺得不舒服或聲音沙啞。萬一孕前就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懷孕將使狀況更為嚴重。 影響‧腹脹、便祕與痔瘡 脹氣、便祕與痔瘡可說是孕期常一起出現的問題,且持續到產後。許沛揚醫師解釋,因為要提供胎兒一個安穩的居住空間,母體會產生與平常不同的荷爾蒙,建立保護機制,如:黃體素,但同時也對腸道運作造成不小的影響: 脹氣 黃體素會減緩平滑肌的子宮收縮,使腸道肌肉因黃體素而鬆弛,讓蠕動的速度變慢,影響消化的速度,當食物還未在腸道完全消化時,在細菌作用下分解與發酵,就會產生大量氣體,順利排放出就是「放屁」,放不出則令人覺得「脹氣」。 便祕 許沛揚醫師表示,「便祕是有定義的,就解便次數來說,1週解便少於3次,且有1/4的時間需要用力解便,可能就符合便祕的診斷」。因便祕與腹脹的增加與懷孕期間受到荷爾蒙(尤其黃體素)的影響,使得大腸與小腸的活動下降有關,「也因此隨著懷孕週數增加,體內荷爾蒙量也隨之增加,讓大腸和小腸運輸時間拉得更長,便祕的機會也就在第二到第三孕期出現機會更高。另外,物理性的壓迫也是造成腸道傳遞速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尤其對於小腸的壓迫在第三孕期會特別顯著」。 痔瘡 痔瘡的發生主要與肛門附近的血循環受壓迫而產生靜脈曲張有關,「懷孕到後期受到子宮增大的影響,對局部的壓迫尤其顯著,所以,懷孕期間的痔瘡特別容易在懷孕後期出現,大約有3至4成的懷孕婦女會受痔瘡所擾,造成的常見症狀包括:肛門附近的搔癢、解便不適及出血,如果同時合併便祕的話,會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使痔瘡惡化」。 不過,有人雖解便正常,仍受痔瘡所苦,但如果糞便易於排出,對痔瘡的刺激就會相對減少。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03-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睡眠品質好•寶寶好好帶

睡眠品質好•寶寶好好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美國普萊斯頓嬰幼兒學齡前教育碩士暨私立咕咕園托嬰中心負責人林芝鈴老師    良好的睡眠品質,讓寶寶情緒好、各方面的成長也穩定向上,而及早建立良好的睡前儀式與睡眠規律,則是確保孩子日後於夜晚更容易進入睡眠的不二法門。   睡眠好讓寶寶心情好  美國普萊斯頓嬰幼兒學齡前教育碩士暨私立咕咕園托嬰中心負責人林芝鈴老師表示,當寶寶熟悉規律作息,對於既定的吃飯與睡覺時間習以為常,就會容易在既定的時間快速讓他進入預期的狀態(如:吃飯或睡覺),同時,也因為孩子可以輕易預測下一階段父母會引導進行的行為,因此比較容易有安全感,不需總是猜測或疑惑怎麼每天都不一樣而無所適從。 睡眠儀式從小做起 林芝鈴老師建議,從孩子2個月大開始,就應該開始帶入睡眠儀式,將睡眠的規律建立起來,例如,在每天固定的時段營造入睡氛圍,關上窗廉、開啟夜燈與舒眠音樂、提供睡前奶等,讓孩子逐漸養成一進入固定的氛圍就感到放鬆、準備入睡。 而當寶寶滿6個月後,建議爸媽在哄睡的過程中加入觸覺的安撫(透過背部畫圈或輕拍),來自爸媽的撫觸會讓寶寶感到安全並容易進入睡眠,若寶寶開始有吃手或摸小被子的徵兆,就是開始給予特定安撫巾的時機,當特定的安撫巾成為睡眠儀式的一部分後,未來如果因故須在不同的環境引導孩子入睡,熟悉的安撫巾就可以是輕易帶著走,且讓孩子可以更快安心入睡的關鍵。 寶寶睡眠時間分配 若家中空間較小,媽媽哄寶寶入睡時,爸爸看電視的聲音或使用的燈光容易影響寶寶的睡意,就可能需要請爸爸配合將聲音轉小或一起陪睡。隨著寶寶月齡別的不同,有不一樣的分配時間: 0~3個月 此時的睡眠時間約需18~20小時,新生兒多數時間都在睡覺,清醒時多半都在喝奶、換尿布或是洗澡時。 4~9個月 一日的總睡眠時數約需14~18小時,早上與下午的小睡從20分鐘到1個半小時不等,可能一天會有2~4次的小睡,晚上6~8點需避免小睡,以免影響夜晚9點之後的睡眠。 10個月~1歲 寶寶夜晚的睡眠需時10~12小時,建議晚上9點之前入睡;一天中,可安排上午與下午各小睡一下,一整天的小睡時間累積起來不要超過4小時,並避免晚上6~8點間小睡。 1歲後 夜晚的睡眠至少需8~10小時,一天當中建議安排1次午睡,時間不要超過3小時,或是若上午、下午各小睡1次,累積小睡的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且同樣需避免晚上6~8點的時間小睡。 孕期作息有影響 林芝鈴老師發現,懷孕期間,母親的作息也會影響胎兒,例如:她觀察送寶寶來托育的媽媽若經常值夜班,他們的寶寶通常也比較容易在夜間清醒、晨間入睡。 大寶寶乖乖睡技巧 如果1歲前寶寶的睡眠儀式未能建立,2~3歲後再嘗試建立孩子的睡眠規律會相對困難,建議媽媽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陪睡/ 如果之前的睡覺時間,都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房間嘗試入睡而沒有睡前陪伴的話,陪睡就很重要,有時孩子睡前只需要充分陪伴,就會甘願在家長的懷中睡去。 2) 低於現在年齡的繪本/ 如果是符合寶寶年齡的繪本,相對應的深度會讓寶寶有太多思考,所以應選擇低於孩子現有年齡的簡單繪本,搭配平淡沒有起伏的語調和音頻,讓寶寶逐漸出現睡意。 3) 滿足未完成的需求/ 對2~3歲的寶寶來說,如果遊戲進行到一半被帶入房間睡覺,他可能會掛心未完成遊戲,如:積木才排到一半、機器人的動作未完成等,此時建議家長在帶孩子進房睡覺前,要預留讓孩子完成遊戲或讓遊戲告一段落的時間,例如:2分鐘後、鬧鐘鈴響後,讓孩子有預期「要去睡覺了,手邊的遊戲要先中斷」的心理準備,否則容易會出現不甘願而大哭、捨不得睡覺的情況。 4) 充分放電/ 在白天清醒的時間,可以多安排寶寶運動或進行體能活動,如:寶寶游泳、寶寶體操等,或是帶到附近有戶外遊樂設施的公園,讓寶寶盡情遊戲,使體力充分消耗後,夜晚更好入睡。 ※原文刊載於2017年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4期 相關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377-0.html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聰明處置.面對腸病毒不驚慌

聰明處置.面對腸病毒不驚慌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臺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鑾英 據臨床統計顯示,每年5月及6月是腸病毒疫情的高峰期,雖然多數感染只需配合醫師處方、重視營養與水分攝取,並充分休息便可復原,但由於腸病毒「重症」病程進展快速,仍讓許多家長感到相當惶恐。 演變為腸病毒重症的因素,除了感染特定型別的腸病毒(如腸病毒71型)之外,也與病毒量或感染者的年紀、性別與本身免疫能力息息相關,因此,懂得觀察重症前兆,才能讓感染者及時獲得治療,遠離更大的傷害。   腸病毒典型病徵 不同種類型別的腸病毒,所引發的病徵不盡相同;而同種同型的腸病毒作用在不同人身上也可能出現不同的症狀。臺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鑾英表示,高達半數的照顧者並不知道孩子「被誰傳染」或「在哪被傳染」,最主要是因為腸病毒的傳染力強,而且感染後也不一定會出現典型病徵,可能只出現輕微發燒、喉嚨痛或其他類似感冒的症狀,甚至有些成人因為抵抗力較好,感染了病毒卻無任何症狀。常見的腸病毒典型病徵多為手足口病與疱疹性咽峽炎,詳細說明如下: 手足口病 特徵為發燒、身體出現小紅疹,有些紅疹上可能會有小水疱,其多好發於手掌、腳掌、手指、腳指、膝蓋後方等關節處。 疱疹性咽峽炎 特徵為發燒、咽峽部出現水疱或潰瘍,造成流口水或進食疼痛。 張鑾英醫師指出,感染腸病毒有高達九成以上屬輕症,只有少部分病童會演變為重症,換個角度來想,其實並不需要過度緊張,目前治療腸病毒多使用支持性藥物緩解症狀引起的不適,多數病童若無出現其他重症前兆,多能於1周左右痊癒。 重症前兆 「年齡愈小的孩子,愈可能合併其他症狀」,因為孩子免疫功能較弱,加上,嬰幼兒許多器官功能都是出生之後才會逐漸成熟運作,較沒有完整的能力承受病毒的攻擊,而容易引發其他併發症,例如: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 張鑾英表示,腸病毒若非屬輕微感染,重症前兆大都會在感染後3~5天內出現,她提醒,重症前兆可能只出現一項,也可能合併發生,相關說明如下: 1) 持續高燒&反覆發燒 通常身體發炎或是免疫系統與病毒抗衡時,會使病患出現發燒反應。同樣地,腸病毒感染後,發燒為常見的病徵,但若持續高燒不退或是反覆發燒,就要前往醫療院所進一步檢查或治療。 2) 肌躍型抽搐 肌躍型抽搐多發生在孩子睡著時,照顧者可以明顯的發現孩子在睡眠中,突然像被嚇到般,產生大動作抽搐,有些孩子可能因此被嚇醒。她提醒,過去曾經遇過照顧者以為孩子只是「被嚇到」而帶去廟裡收驚,而延誤了黃金治療時間,目前網路資源相當發達,建議照顧者可參考相關影片,以了解抽搐的表現方式以避免混淆。 3.持續嘔吐 引發嘔吐的可能原因有很多,若孩子出現不明原因嘔吐,可能代表腦部發炎、腦壓過高等情況,此時也必須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4.手腳無力&嗜睡 因為腸病毒感染可能會影響腦部與脊髓,因此,少部分孩子會出現手腳無力或是嗜睡的情況,更嚴重還可能影響心肺功能、導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腳冰冷、冒冷汗等症狀。 張鑾英醫師提醒,感染腸病毒初期的1~2日內可能沒有典型病徵出現,但後續若出現以上4項重症前兆,務必提高警覺,及時送醫診治。 ※原文刊載於2017年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4期 相關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353-0.html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帶孩子一起出國吧!

帶孩子一起出國吧!

文/布布媽 有在看我部落格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蠻愛帶小孩趴趴走的媽媽,無論國內或國外。每次只要帶小孩出遊,都會無形中發現他們又多學了一點、長大了一些。難怪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真的很有智慧!(老公OS:明明就是媽媽自己愛玩吧?)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這幾年帶布布姊弟出遊的經驗吧! 留下親子美好回憶 有些新手媽咪會問我:「帶孩子出國不累嗎?我光在家弄小孩每天都累得半死了,想到要大包小包出門就頭痛。」這時我都會回答:「帶小孩出國當下當然累啊,累死了!行李又多、事情也多,而且一累還非常容易跟老公吵架。」「那為什麼還要帶孩子出國?孩子小時根本沒有記憶吧?」老實說,我也曾經有想過,小孩還這麼小,帶去哪裡根本也不會記得,何必自找苦吃? 但在布叮8個月大,第一次帶她出國後,我就瞬間明白了「帶小小孩出國的回憶不是他們的,而是爸媽的!」每當我看著肥肥嫩嫩布叮8個月大時在沖繩拍下的照片,想起爸爸和叔叔為了不吵醒她睡覺,扛著加起來20幾公斤的推車+娃兒走下玉泉洞(裡面大概有800階階梯吧)的往事,都會發自內心笑出來!當下爸爸跟叔叔應該非常累,但現在回想起來,卻只記得好笑、美好的部分,這就是親子旅遊吸引人的地方吧! 準備點心、玩具 搭機不失控 很多爸媽對於帶孩子出國最大的恐懼來自「小孩可能會在飛機上不受控」。布叮目前最遠飛到雪梨(9個多小時),小布最遠則飛到峇里島(5.5小時),值得欣慰的是,兩隻目前為止都沒有在飛機上暴走失控過。並不是我們家小孩特別乖(小布正處於好動年紀,怎麼可能乖?),而是媽媽我有應對措施。 首先,長途飛行前儘量不要讓小孩在機場睡著,撐到上飛機後再睡;起飛與降落時,可讓小孩喝一點奶、吃些小點心降低耳鳴的不適。另外,最好準備一些新的小玩具,讓小玩具在飛機上首度登場(因為拿玩過的玩具很快就沒新鮮感了),必要時再讓他們看點卡通,反正飛機久久才搭一次,在機上看一下卡通也不至於太嚴重。 適合親子旅遊的地方 目前認為沖繩是最適合親子旅遊的地方!除了搭機時間短、環境乾淨、餐點適合台灣人口味之外,沖繩更有美麗的海邊與飯店,推薦給首次想要帶小小孩出國的父母們。 最後還是要強調,帶小孩出國絕對沒有不累的,建議事前讓另一半參與行程規劃,討論可能會遇到的狀況,以及需要幫忙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不斷洗腦另一半:「累歸累,但小孩成長的回憶無價啊!」 ※原文刊載於2017年6月號364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相關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369-0.html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嬰幼兒5大常見咳嗽原因

嬰幼兒5大常見咳嗽原因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主治醫師林聖傑 當有異物、痰液,甚至是空氣微粒與粉塵等,刺激喉嚨與氣管,身體為了將這些外來物清出,而產生咳嗽的反射動作。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氣喘免疫科主治醫師林聖傑表示,當咳嗽反應劇烈,要留心寶寶的活動力與精神狀況,適時補充水分與營養,並給予舒適的環境,幫助寶寶度過不適期。 咳嗽是防禦機制 咳嗽幾乎是人人都經歷過的生理反應,尤其它是呼吸道感染常見的合併症,所以咳嗽經常與感冒劃上等號,但其實引發咳嗽的因素很多,而大多都是為了「保護」呼吸道,林聖傑醫師指出,喉嚨跟氣管相當敏感,當吸入病菌、異物、過敏原、呼吸道發炎產生的痰液堆積、鼻涕倒流或是胃酸逆流,都是引發咳嗽反應的因素之一,他強調,咳嗽不但能驅離從口鼻進入呼吸道的外來物,保護咽喉、氣管、各支氣管,也能避免呼吸道阻塞影響呼吸系統,是身體不可或缺的防禦機制。 嬰幼兒常見咳嗽原因 寶寶出生後,身體各器官的構造與功能尚未發展成熟,面對同樣的感染或是刺激,相對需要經歷較辛苦的病程,林聖傑醫師列舉以下5點為嬰幼兒常見的咳嗽原因: 1) 病菌感染 林聖傑醫師指出,不同病毒感染會有不同的症狀,常見的病徵,像是咳嗽、鼻塞、喉嚨痛、氣管發炎、發燒、痰液聚積,甚至因嬰幼兒氣管及肺部發育尚未健全,而演變為細支氣管炎、哮吼症、氣喘等。 呼吸道感染後,氣管或喉嚨發炎,會進一步造成局部腫脹或分泌物增加與堆積,影響呼吸系統的通暢度,因此,基於刺激物增加與為保呼吸暢通,咳嗽便會加劇。除此之外,百日咳也是出生未滿3~4個月的嬰兒,較容易感染的疾病,他表示,因為寶寶6個月大前,尚未完成疫苗接種,所以對百日咳仍未有足夠的抵抗力,因此容易受到感染。 2) 胃食道逆流 「淺胃容易溢奶」其實也是「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之一,林聖傑醫師指出,因為寶寶胃部及食道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喝完ㄋㄟㄋㄟ之後,較容易發生胃排空延遲、食道收縮強度不足或賁門壓力減低等因素,而造成食物逆流的情況,當喉嚨受到奶水逆流刺激,甚至不慎嗆入氣管,都會引發咳嗽。 3) 過敏體質 @內:過敏物質的來源相當廣泛,例如:潮濕、特定食物、塵蟎、蟑螂、寵物披毛、病毒、冷空氣,甚至空氣品質不好,都可能引發咳嗽,例如:寶寶遇到冷空氣時,常咳嗽或打噴嚏。林聖傑醫師表示,過敏性咳嗽多為持續、反覆發作的咳嗽,多於半夜或早晨起床時較明顯,而且夜晚會咳得比白天嚴重。 4) 先天喉頭發育異常 先天喉頭發育異常,主要是氣管結構問題、血管壓迫或喉頭軟化等因素刺激咳嗽反應。通常天生結構異常問題,多在新生兒時期就會表現出來,也因此會及時被發現,並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5) 異物吸入 @內:近八成的異物吸入是卡在支氣管,典型症狀為突如其來的劇咳、呼吸困難、易喘;當卡在喉頭或氣管,會出現咳嗽、吞嚥困難、喉頭疼痛、呼吸困難等。他指出,吸入的異物可能立即危害寶寶的生命,但也可能因為異物非常微小,僅附著在呼吸道裡造成慢性咳嗽。 做好呼吸道保養.遠離慢性咳嗽 因咳嗽可能影響生活作息,所以如何改善、治癒也是令爸爸媽媽感到相當苦惱的問題,林聖傑醫師指出,除了找出咳嗽的原因以從根本治療之外,做好呼吸道保養也相當重要,像是居住環境維持合宜的溫度與濕度、良好的空氣品質、避免二手菸、外出戴口罩、遠離人多與空氣不流通的環境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可改善的方向。減少呼吸道刺激與感染,讓生理保護機制的咳嗽反應,不因過度反應而造成生活中的困擾。 ※原文刊載於2017年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4期 相關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379-0.html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醫療進步‧「胎兒水腫」有希望

醫療進步‧「胎兒水腫」有希望

「胎兒水腫」並非常見的疾病,一旦發生,將可能對母體健康和胎兒發展造成影響。所幸在醫療科技進步的現代,對胎兒疾病的理解日益加深,只要能在產檢時提早發現胎兒水腫的狀況,仍有機會藉由及早評估、治療,進而增加胎兒存活率。 文‧整理/郭盈秀 採訪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琬如 醫學上認為,水腫指的是「體內液體在不對的部位,有異常蓄積過多的狀況」。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琬如說明,「胎兒水腫」即是指「胎兒體內有兩處以上的不正常積水現象,如腹腔積水、胸腔積水、心包膜積水、皮膚水腫等」,通常是經由超音波檢查所發現。 然而,臨床上若發現胎兒體內其中一處有積水,仍有機會自行復原,除了檢查常見病因之外,醫師會持續密切觀察,以掌握其是否有發展成胎兒水腫的可能性(視評估治療與否等等),直到胎兒足月、安全出生為止。 2大類型胎兒水腫 吳琬如醫師表示,根據美國母胎醫學會(SMFM)相關資料,胎兒水腫主要可分為2大類型:「免疫型」和「非免疫型」。不過,目前統計上仍有15%~25%的胎兒水腫屬於原因不明的狀況。 免疫型 此類型多為「母體和胎兒的Rh血型不合」所致,尤其常見於血型為Rh陰性的母親。她舉例說明:如果孕媽咪(懷第一胎)血型為Rh陰性,爸比為Rh陽性,則胎兒血型為Rh陽性,且其體內有Rh陽性抗原。由於母體和胎兒間會進行血液交流,因此母體會產生抗體(可破壞胎兒血球),但此抗體不會影響這胎。若媽咪懷第二胎(胎兒是Rh陽性),母體內的抗體就會通過胎盤,攻擊胎兒,進而造成胎兒水腫、自體免疫型溶血性貧血等症狀。 吳琬如醫師表示,所幸目前台灣女性血型Rh陰性的比例不到1%,案例極少。一般來說,第一次產檢時會檢驗血型,若確定孕婦是Rh陰性,則建議生產完要施打RhD免疫球蛋白(Rh血型中,以D抗原不合最為常見),有助於降低下一胎水腫、貧血等機率;等到懷第二胎且進行超音波檢查時,醫師也會密切注意胎兒是否有水腫現象。 非免疫型 吳琬如醫師表示,造成非免疫型胎兒水腫的因素很多,包含:胎兒染色體異常(第13、18、21對染色體異常最為常見)、血液疾病(如:甲型地中海貧血)、子宮腔內感染(如:弓漿蟲、巨細胞病毒、微小病毒B19、梅毒、肝炎病毒等)、結構異常(如:胎兒或胎盤有腫瘤,壓迫血管而影響循環,或是增加胎兒心臟負荷;胎兒心律不整、腸子破裂、乳糜管發育異常、嚴重骨骼肌肉異常等)、雙胞胎輸血症候群、某些先天性罕見疾病及代謝疾病等等。 在台灣的胎兒水腫案例,以非免疫型的居多。一般而言,醫師通常會藉由產前相關檢查(如:羊膜穿刺、羊水晶片、高層次超音波等等),一一排除造成胎兒水腫的可能原因。 3方式‧評估&診斷胎兒水腫 @內:一般來說,為了診斷胎兒是否有水腫相關症狀的可能性,婦產科醫師主要會透過以下方式來評估: 1) 詢問孕婦病史 吳琬如醫師表示,根據台灣的種族和地域性,可能罹患胎兒水腫的高危險群有:胎兒染色體異常、母體地中海型貧血、子宮內感染、胎兒結構異常、胎兒乳糜管(毛細淋巴管)發育異常等等。 因此,婦產科醫師會優先「詢問孕婦病史」,內容包含:個人血型、第一次產檢時是否有檢測出地中海型貧血、過去懷孕(產檢)狀況、懷孕過程中是否有特殊感染或其他內科病史、家族中是否有人罹患特殊遺傳疾病等。 2) 超音波檢查 初步理解孕婦病史後,還必須搭配專業儀器的檢查,才能更精確評估胎兒水腫的可能性。她表示,一般會以超音波詳細檢查胎兒結構,包含心臟、內臟、顱內結構,以及用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評估胎兒是否貧血。必要時,還可進一步採用胎兒核磁共振檢查,輔助診斷。 3) 對症深入檢查 之後,醫師再根據懷疑的可能病因,安排孕婦進行不同的侵入性檢查,例如:抽母體血液,檢驗病毒抗體效價(與感染有關);羊膜穿刺、羊水晶片等檢查,觀察胎兒染色體狀況、是否有部分罕見疾病基因、檢測是否有病毒DNA等等。她補充,必要時需抽取臍帶血(檢查代謝性問題),確認胎兒是否有貧血症狀,或已受病毒感染。 不同水腫病因的醫療處理建議 在胎兒水腫的醫療處理方式和預後狀況上,吳琬如醫師表示,主要可從造成水腫的病因特性(系統性、局部性)來看。 系統性 若是系統性問題,如胎兒染色體異常(唐氏症、透納氏症等),預後狀況並不好。她以唐氏症為例,雖然水腫症狀可以被治癒,但唐氏症患者出生後的學習和照料是另外一個長期的課題。對此,醫師會與父母討論、評估是否繼續妊娠的可能性。 局部性 如果造成胎兒水腫的病因是局部性問題(如:乳糜胸、胎兒腫塊等),對醫師來說,此類胎兒出生後,可藉由新生兒科的特殊照護或小兒科的手術治療而得以根治。無論之後採取保守觀察或積極治療,醫師都希望能達到兩個目的:其一,緩解腹中胎兒症狀;其二,由於有水腫的胎兒早產機率高,因此會儘可能讓胎兒成長到足夠週數、體重,「讓新生兒有更多生理上的優勢,進而有利於兒科團隊醫師找尋病因和給予治療,以提高治癒的機率」。 簡歷: 吳琬如醫師 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經歷/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松山分院主治醫師 台兒診所兼任主治醫師 英國母胎醫學會(FMF)進修 彰化基督教醫院基因醫學部研修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學士 ※原文刊載於2017年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4期 相關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339-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親子賞鳥益處多•體驗自然生態奧妙

親子賞鳥益處多•體驗自然生態奧妙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財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冠羽期刊編輯馮雙  學齡前的孩子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對於台灣經常可見的鳥類,家長不妨以細心、耐心的態度引導孩子認識與觀察,讓他們從學齡前就對自然美學增添一份欣賞的角度,從生活的每個街角開始,一起來遇見飛行過客的驚喜,並藉此擁有親子美好互動的回憶! 許多家長常覺得住在都市中,似乎很難帶孩子接觸到大自然,何況是賞鳥。其實只要帶孩子出外細心觀察,在住家周邊的公園、動物園、甚至只是巷口的大樹、有水池的地方,或是隔壁住家的花草樹木,都可能成為鳥類棲息與生活的環境。賞鳥過程中,也能促進孩子學習到以下收穫: 1) 多元感官刺激 有時對大人來說只是一個看似無聊的小公園,都能開啟孩子無限的想像、創意與戶外探索;尤其年齡越小的孩子反而較不怕動物,也不需要另外上課,只要來到戶外,就會對他們感官有所刺激與影響,因此,家長應多多帶孩子留意身邊的大自然,當孩子最好的引導者。當看到鳥時,不只是告訴孩子鳥類名稱、特性,也能引導孩子觀察,從生活、環境中進行教育。 2) 從大自然主動發掘再驗證 較少在戶外的孩子對於鳥類的認知有限,家長可先帶領孩子從百科圖鑑或繪本去認識鳥類,從中先了解鴛鴦、竹雞、小白鷺、翠鳥等的特徵、特性,當到了戶外實際探索時,孩子就會知道小水鴨吃什麼、小白鷺和夜鷺有什麼不同。若看到不認識的鳥類,他可能更加好奇,想要去了解:這隻鳥要飛去哪?牠都吃什麼等等,鼓勵孩子在大自然中主動發掘問題和觀察,而不是馬上翻書找答案。 3) 從賞鳥活動學習保護生態 家長想帶孩子認識鳥類,最方便的莫過於和孩子共同參加台灣北、中、南不同地區野鳥學會所定期舉辦的各項賞鳥活動,經由學會內資深鳥友規劃出有趣的賞鳥路線,讓家長與孩子們能透過活動,從中學習、體會以下各種親近大自然鳥類的觀念: 了解基本賞鳥倫理 參與野鳥學會所舉行的賞鳥活動,除了有解說員從旁解說,趣味橫生的介紹鳥類生態,讓孩子體會鳥類觀察的樂趣,更教導基本的賞鳥倫理,從活動中培養孩子尊重自然的態度,學習欣賞而不打擾的好習慣。 學習與自然和諧共存 透過賞鳥活動的專業教學志工,帶領孩子在活動中以動手操作、實際體驗、用心感受與腦力思考等方式來進行戶外探索與觀察,可讓孩子慢慢因接觸而了解,進而關懷與珍惜環境,與自然一同成長,重新學習生命的意義。 ※原文刊載於2017年6月號364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相關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364-0.html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胎兒太小怎麼辦?認識胎兒偏小的6大因素

胎兒太小怎麼辦?認識胎兒偏小的6大因素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怡伶 「胎兒太小囉!」當這句話從婦產科醫師口中說出時,孕媽咪心中難免會浮現「正常吃怎麼都沒胖到寶寶?體重增加難道只胖到自己」等疑問。專業醫師表示,通常孕媽咪只要把握均衡飲食原則,胎兒多能攝取足夠的成長養分,除非經過評估發現其生長狀況異常可能為其他疾病所致,才須密切追蹤並進一步檢查。 影響胎兒體重的常見因素 除了胎兒體重量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誤差值之外,還有許多內在因素的影響,例如:多胞胎、遺傳、胎盤功能不佳、母體血壓高、血液回流受阻,甚至是營養攝取不夠充足,都可能導致胎兒體重偏輕,陳怡伶醫師指出,如何改善胎兒體重偏輕,最重要的是確認原因為何,才能根本解決。以下為影響胎兒體重增加不理想的6大因素: 1) 孕婦身形嬌小 孕媽咪的體型天生較矮小,胎兒也可能因為基因遺傳而長得較小,因此,評估胎兒體重是否落於正常區間,除了參考量測表之外,也需考慮個別差異。 2) 多胞胎 當母體需要同時供應營養給1個以上的胎兒時,多胞胎所能分到的養分相對會比單胞胎還要少,加上子宮空間的限制,胎兒的體型和體重會相對較小。 3) 母體營養不良 在台灣,營養不良的狀況已相當少見,但是,懷孕中後期,胎兒成長速度會逐漸變快,因此婦產科醫師會叮囑孕媽咪,除了均衡飲食之外,應增加熱量與蛋白質的攝取,才能讓胎兒獲得足夠的成長養分。 4) 胎盤與臍帶功能 胎盤與臍帶是母體運送營養和氧氣給胎兒的重要器官,因此,若胎盤功能不佳,或臍帶打結、受壓迫等因素,甚至是血液灌流不足,就會影響胎兒吸收養分,進一步使體重增加不理想。 5) 母體血壓高 一般而言,孕期受荷爾蒙的影響作用,媽咪多會有血壓偏低的狀況,但若孕媽咪本身有高血壓或家族遺傳,更要小心妊娠高血壓與併發症。因為,血壓高代表血管阻力大、血液循環差,會進一步影響胎盤功能,阻撓養分的輸送。 6) 先天染色體異常與疾病 造成胎兒發育異常的可能因素多為先天染色體異常與特殊疾病所致,例如:與神經管發育異常相關的小頭症,或其他基因染色體異常造成的四肢短小、骨骼變形等,使得胎兒體重增加較不理想。 改善方式 陳怡伶醫師表示,若胎兒超音波預估太小、體重偏輕,但其差異未超過2周大小且隨周數增加成長,不屬於病態性狀況,其實孕婦藉由調整飲食,再搭配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與休息,多能讓胎兒順利成長並增加體重。必要時,也可請專業營養師針對個別狀況調整。 如果,胎兒體重差異大於2周,且未隨周數增加而成長,則會先以高層次超音波評估胎兒構造是否異常,以及臍帶、子宮血流灌流阻力是否增加,若懷疑為基因染色體異常便須進一步檢查。她指出,目前子宮胎盤灌流問題,部分可以藥物治療。至於基因染色體異常,及早發現也有助擬定胎兒出生後的治療計畫。 多吃牛肉、榴槤、雞精,喝甘蔗汁能讓胎兒長胖? 從坊間這些幫助胎兒增加體重的食物可以發現,其營養素不外乎就是高蛋白、高糖分與高熱量。陳怡伶醫師表示,熱量與蛋白質是胎兒成長必需的營養素,這也是為什麼懷孕進入中期,婦產科醫師會建議孕媽咪要多攝取300大卡的熱量與10公克的蛋白質。不過,多300大卡熱量的食物分量並不如想像的多,孕媽咪還是要有所節制。 而高糖分雖能使胎兒體重增加,但會增加胎兒代謝負擔、體型虛胖、過大,進而增加自然產風險。她提醒,每個人體質不同,同一種食物作用於不同孕媽咪及胎兒身上,不一定會有相同的結果,請把握淺嘗原則,勿過量食用。 ※原文刊載於2017年0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4期 相關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343-0.html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