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得知懷孕前做這些事要緊嗎?

得知懷孕前做這些事要緊嗎?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 懷孕後,常常是媽咪重新檢視生活習慣的契機,如果未知懷孕前,不小心做了可能影響胎兒而心生不安的行為,建議一定要仔細向婦產科醫師告知與詢問。 孕前行為 因為無法在性行為之後立即得知是否受孕,大多數女性初次得知懷孕的時間點多半已為妊娠5~6周後,此時,在驗孕前就已進行,但可能不利胎兒的行為,就可能讓得知懷孕的媽咪感到焦慮,無法全然為懷孕的結果開心。 第一孕期是胎兒細胞分裂最快速的時候,胎兒神經系統與心血管系統在這個階段會一一形成,蔡亞倫醫師認為,孕媽咪在懷孕初期對飲食與生活習慣有更多的留心確實重要,但同時,卻也容易因為不了解而對某些行為出現過度的不安感。蔡亞倫醫師解釋,事實上,多數媽咪擔心的行為,不必然都一定會影響胎兒健康,或是必須終止妊娠,但得知懷孕後,停止NG行為、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卻是孕育健康寶寶的不二法則。 得知懷孕前剛喝了酒 酒精之所以必須在孕期避免,原因在於酒精可能影響胎兒的神經系統,或是因為喝酒讓媽咪的血管擴張,影響輸送至胎盤供應胎兒的血液量,使胎兒無法獲取應得的氧氣與養分等。然而,這樣的情況,通常是對於知道懷孕後也無法停止酗酒的媽咪而言,才有最高的風險性,若只是得知懷孕前喝了一點小酒,但懷孕後已避免酒精,就不需要終止妊娠或擔憂是否會導致胎兒的不健康。 孕婦若酗酒,寶寶出生後罹患「胎兒酒精症候群」的比例高於32%。酒精成分中的乙醇,被肝臟代謝成乙醛後,會傷害體內細胞,導致影響胎兒的各階段發育,胎兒酒精症候群可能帶來的危害包括使胎兒出現生長遲滯、小頭症(腦部發育障礙)、智力障礙、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畸形或臉部特徵異常,如:臉頰小、鼻尖短、人中模糊等。 以為胖了吞服減肥藥 蔡亞倫醫師不諱言,雖然已知市面上的減肥藥分為作用於中樞神經的減肥藥(以抑制食欲達成減肥目的)與非中樞作用兩大類,但實際成分很難明確得知,因此建議孕媽咪一旦得知懷孕就停用減肥藥,以避免對胎兒造成危害。懷孕初期,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各器官高度分化,藥物的作用可能對胎兒的發育形成干擾,建議孕媽咪產檢時,確實告知,以利醫師後續追蹤觀察。 臨床上,若在得知懷孕後終止減肥藥物的服用,一般都不致危害胎兒健康,但仍提醒有懷孕準備的媽咪,備孕期間,仍應該謹慎服用任何成藥。 驗孕前連續服用感冒藥 為了維護胎兒,多數的孕媽咪會儘量避免在孕期用藥,但若得知懷孕前連續幾天服用感冒藥,是否會因此影響胎兒健康?蔡亞倫醫師表示,針對感冒所服用的藥物不外乎是解熱鎮痛、抑制鼻水、鼻涕或止咳化痰等作用,如果是經由醫師所開立的感冒藥,成分多屬安全,得知懷孕後,可與醫師詳細確認後,更換更符合孕期安全的用藥,但不必擔心之前服用的藥物會影響胎兒。 但若非經醫師依症狀所開立的藥物,是自行購買的成藥,則安全性較不確定,仍建議孕媽咪在產檢時詳細告知,尋求婦產科醫師的確認,多數情況只須立即停藥、持續追蹤即可,並不需要擔心會有危及胎兒的風險或考慮是否需終止妊娠。 重點產檢不馬虎 建議女性一旦有了懷孕的心理準備,就可檢視自身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在備孕期間適時修正或調整。若在未知懷孕前進行了某些NG行為,也不要過分焦慮,現行的產檢項目已能對胎兒健康、甚至基因問題,有較多的了解與掌握,孕媽咪只要把握產檢時詳細告知、積極提問、與醫師共同討論的原則,並確實施作醫師囑咐的必要產檢項目,即可為寶寶的誕生做好準備。 ※原文刊載於2017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7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994-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破解寶寶3%生長曲線的迷思

破解寶寶3%生長曲線的迷思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 小瑩有一個8個月大的可愛兒子,但每次回到婆婆家,總不免被問到:「這小孩是不是沒吃到營養?怎麼一直這麼瘦啊?」加上兒子的生長曲線始終維持在5%,讓小瑩越來越焦慮,究竟要怎麼做,兒子的體重才會增加呢? 媽咪從開始哺餵母奶後,就一直期望自己的孩子身高、體重發展能維持在標準以上,但有些寶寶從小奶量不少,吃副食品也沒特別挑食,生長曲線卻始終落在3%〜15%,讓媽咪不免憂心寶寶的生理發展是否健康。 3因素‧影響生長發展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表示,家長不妨善用兒童健康手冊內頁的「兒童生長曲線」來觀察,得以確實掌握寶寶的發展狀況。 若寶寶生長曲線落在3%〜97%之間都屬正常範圍;此外,從出生就一直介於3%,生長曲線變化不大也無須擔心,反而是曲線突然下降,或是始終位於3%以下,就必須注意,建議請小兒科醫師檢查評估。常見影響寶寶生長發展有3個重要原因: 1遺傳 @內:關於寶寶生長發展,其實「遺傳基因」是重要因素,尤其對身高的影響最大,一般來說,1〜2歲左右,寶寶的生長曲線會根據遺傳基因而有所變化,如果爸媽個子較高,寶寶生長曲線通常會上移;如果爸媽都偏矮小,寶寶要突破97%也不太容易,這是正常現象。 2營養 @內:飲食是寶寶攝取營養最直接的來源,從出生起到1歲階段,母奶或配方奶可說是最重要的食物,4〜6個月大以後會添加副食品,練習咀嚼和飲食技巧,嘗試攝取奶以外的營養;1歲後開始進食一般食物,奶類已成為輔助食品。在這些階段中,如果寶寶常會偏挑食,或是經常生病,尤其是常發生腸胃、呼吸道相關疾病,寶寶的飲食營養攝取品質都會較差,進而影響生長發展。尤其對剛出生至2歲的寶寶生長曲線影響最大。 3內分泌 @內:如果寶寶生長速度減慢太多,醫師會檢查評估寶寶是否有內分泌問題,通常在新生兒篩檢時就會知道,大部分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若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此為導致智商遲緩常見的原因之一,它的發生率約是1/3000〜1/4000,女性發生機率是男性的2倍,其中僅有15%與遺傳有關。 健兒門診與生長曲線 定期觀察生理發展 當寶寶生長如出現以下2種狀況時,就必須就醫檢查了解: ‧寶寶的身高低於身高曲線3%。 ‧寶寶的生長曲線突然由較高的百分比偏向較低的百分比。 因此,醫師於健兒門診測量時,如果寶寶生長發展突然下降較多、體重成長不足,通常會建議家長帶寶寶至小兒內分泌科,接受進一步抽血與照骨齡來檢查身體狀況,了解是否身體出現異常狀況,診斷是否為腸胃、飲食、營養或代謝內分泌異常所造成的生長遲滯,如有異常就再安排做進一步的治療。 體重過輕或過重 不同狀況要注意 許多家長總憂心孩子太瘦、太胖,潘俊伸醫師表示,先觀察生長曲線,過低或超標都可能身體已經出現狀況,必須就醫檢查。 體重過輕 當生長曲線圖的體重都低於3%時,可能要評估寶寶平日在飲食上的問題,如果幾乎都是餵奶,是否有厭奶狀況,或是已經4個月大,已經開始吃副食品,是否有挑食、偏食的情況,或是腸胃常有腹瀉、便祕;以及寶寶有過敏體質、鼻子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等都會影響食欲與飲食狀況,如有以上症狀,就必須轉至相關科別治療,改善病症。 體重過重 當寶寶體重的生長曲線超過85%屬於過重、超過97%就屬於肥胖。因此,當體重過重時也要請家長特別注意,是否平日飲食沒有節制,導致熱量過剩,或必需請醫師評估是否有內分泌、新陳代謝的問題,如:「小胖威利症」,為一種染色體異常造成的罕見先天性疾病,患者無法控制情緒,由於大腦下視丘的缺陷,導致體內無法產生飽足感,常導致體重過重等問題,甚至是年紀輕輕就罹患糖尿病。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只鼓勵不讚美‧不讓稱讚扼殺孩子的能力

只鼓勵不讚美‧不讓稱讚扼殺孩子的能力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中心正向教養講師暨心理諮商師陳奕維(FB粉絲專頁:陳奕維心理師所思所想) 不適宜的讚美,無助孩子能力的培養,如同Dreikurs(阿德勒的嫡傳弟子)曾說:「鼓勵之於孩子,就像植物之於陽光、空氣和水;而讚美就像巧克力糖,吃多可會蛀牙。」 沒有糖就不畫畫 大部分的家長明白從小在適當的時候讚美孩子,對孩子的能力發展具有正面影響,然而,不恰當的讚美,卻可能讓孩子對能力的養成失去動機。 陳奕維心理師舉例,心理學家曾針對孩童的動機設計一項實驗,實驗者將一群孩子帶至研究室中,在這個研究室裡放了許多色筆,讓孩子可以任意地在牆上塗鴉,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孩子很自然地拿起畫筆進行牆面創作。此時,為了研究「獎勵」如何影響孩子的動機,研究者開始提供餅乾、糖果等物品獎勵孩子的塗鴉行為,孩子也因為獎勵而認真塗鴉,但數次後,研究者告知不再提供獎品,孩子仍可繼續於牆面上塗鴉,但這些孩子卻因為失去獎勵,對塗鴉不再感興趣。 陳奕維心理師解釋,此即所謂認知上的過度辯證現象,孩子原本喜歡塗鴉的動機源於內在,但在大人開始給予獎勵後,孩子會自然的將內在動機轉換為外在動機,亦即原本喜歡塗鴉的內在動機,因為獎勵出現後,引導孩子認為獎品才應該是繼續塗鴉的動機來源,而忽略原本的內在動機(自然喜歡塗鴉的心情)。 陳奕維心理師進一步指出,如果孩子喜歡塗鴉,正確的鼓勵與引導應會強化他的內在動機,引發他對繪畫的熱情,使未來有機會讓他持續為熱情進行繪畫、發展繪畫的天賦,但若是錯誤的獎勵,在孩子尚未發現自己的熱情時,則可能會扼殺孩子做這件事情的內在動機,如果不給予獎勵,該如何鼓勵孩子? 「鼓勵」與「稱讚」大相逕庭 陳奕維心理師表示,在阿德勒學派的觀點中,「鼓勵」和「讚美」並不相同,「鼓勵(encourage)」是讓孩子發展出勇氣、自信與行動力,讓孩子能發展出自我價值與歸屬感;「讚美」則會讓孩子依賴他人的認同與讚美,得不到認同或讚美就害怕失敗並容易放棄。究竟該如何正確給予孩子鼓勵?陳奕維心理師提供下列原則: 1) 避免價值評斷 不為孩子的行為套上「好」與「不好」等價值評斷,例如:「你這次考試考了100分,真的很棒」。這句話隱含著認為100分才是好的,會逐漸養成孩子只著重於追求分數的習慣,長此以往,若分數不理想,孩子不會肯定自己的努力,只以分數界定自己,會變得容易失去信心,但若改成「準備這次的考試,媽媽發現你真的很認真準備,很棒」,則會讓孩子覺得被重視的是自發「努力的過程」、獲得的成果是自己認真得到的,因而對自己的能力與成就感到自信。 2) 以孩子為中心 若家長總是說「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很聽話,很棒」,會讓孩子只為了得到家長認可而表現,未來也會習慣追尋別人的認可而採取行動,但當覺得自己有可能會表現不好、無法獲得讚美時,就會對自己感到沒自信。反之,若是鼓勵式的話語,如:「你一定很為自己感到驕傲」、「你有遵守約定,很棒」,則會讓孩子覺得「是我以自己的能力達成目標、完成任務的」,並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肯定。陳奕維心理師補充,鼓勵的話語,以孩子為出發點,主要在滿足孩子,讚美則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期待。 3) 避免比較 讚美通常隱含著「比較」,如:「說孩子做得比誰好」或「你是最好的」等,都隱含將孩子與他人比較的期望,這會讓孩子的行動或表現是為了勝過他人,並養成對輸贏有嚴重的得失心;但鼓勵的話語強調孩子與自己相比,看重的是個人能力的增長,當孩子未來在比賽中受挫、輸了競爭,也不會否定自己的成果。 4) 增強孩子的內在動機 「你彈琴比賽得了第一名,好厲害」與「你用心彈的旋律,我們覺得很感動」,前者的稱讚讓孩子認為獲得「名次」是重要的,一旦沒有得到名次,可能就會有強烈的沮喪感;後者的鼓勵,讓孩子明白「用心」可以讓曲子深入人心,名次的追求成為其次。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慎防2風險‧孕期出國旅遊要注意!

慎防2風險‧孕期出國旅遊要注意!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   今年3月,一名20歲準媽咪懷著7個月的身孕和先生一起前往沖繩旅遊,沒想到卻在當地早產,由於嬰兒體重過低,因此被送往特殊醫療中心治療。相關醫療費用至少須支付600萬日圓(約新台幣169萬元),這場意外的早產,不只讓夫妻倆擔憂寶寶健康狀況,也在經濟上陷入愁雲慘霧中。 近幾年不斷有準媽咪於懷孕期間出國旅遊,卻發生意外早產的新聞,究竟懷孕期間究竟適不適合出國?本篇就孕期搭機可能產生的風險與注意事項一一說明,讓孕媽咪能先行了解,謹慎評估出國旅遊的風險。 孕期18〜24週最適合出遊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旅遊最安全時間點,為孕期第18〜24週,因為這段期間,孕吐症狀幾乎都消失了,孕婦也適應懷孕時各種生理變化,精神較好,可說是整個孕期身體狀況最佳的階段。 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表示,搭機旅遊是否不小心會早產或引起其他風險,婦產科醫師也沒辦法給絕對的答案,只能不斷提醒孕婦,搭機旅遊都有基本的風險,要自我審慎評估才能將意外降到最低。其實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最關鍵的還是孕婦和胎兒的身體狀況,以及懷孕週數。 哪些孕婦不適合搭機? 懷孕已經滿35週以上,以及孕婦本身有早產跡象、前置胎盤、中重度以上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或鐮狀細胞貧血、體重過重、胎盤異常、妊娠高血壓、糖尿病或曾有婦科手術過的孕婦,不適合搭乘飛機。因胎兒可能易發生嚴重缺氧,導致胎死腹中、流產,或較容易發生腎小管血栓及血尿等症狀,故不建議搭機,如有特殊需求必須搭機,建議請醫師先行評估。 搭機事先注意2風險  懷孕時想出國旅遊,或因公務需搭乘飛機,懷孕的身體狀況本來就與一般人不同,孕媽咪必須事先做好各種準備,以及了解自己孕期是否適合搭機,以免發生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以下將懷孕搭機時易產生的症狀與風險詳列,提醒要出國旅遊的孕媽咪,於不同孕期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及搭機時必須防範的症狀,以事先預防,才能享受一趟平安又愉快的旅程。 1胚胎未穩定‧易引發流產 懷孕初期,孕婦經常害喜想吐、胃口不佳,加上胚胎還尚未完全穩定,並不適合出遠門。坐飛機過程中,孕婦很有可能會因為飛機的晃動和起落,長途奔波航程較遠的旅行,過度勞累而容易發生先兆性流產的下腹悶痛、出血症狀,必須更加注意小心呵護,因此,不建議此時搭機旅遊。 2後期防早產‧久坐易血栓 懷孕自29週以後,肚子會越來越大、行動也越來越不便,且越接近預產期時,只要過於勞累,都有可能引起宮縮、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風險。此外,懷孕後期搭乘飛機時,可能因在飛機上長時間必須久坐固定在座位上,無法活動,加上增大的子宮壓迫到血管,影響血液回流,易導致血栓形成。 預防下肢深部靜脈栓塞 深部靜脈栓塞是指離心臟最遠端的下肢靜脈管內,因為血液凝結成分、血管壁平滑性或血流動力等因素,形成血栓塊阻止靜脈血迴流,就像馬路塞車一般,整個靜脈循環動彈不得。尤其懷孕時最容易發生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如果長時間搭機,或者汽車、火車等,當久坐時間超過4小時,發生機率就會加倍。 因此,孕婦如要搭機旅遊,儘量前往短程距離,約4小時內的航程可到達國家最好;在搭機期間,為防止下肢靜脈栓塞,孕婦長時間搭乘,可預訂靠近走道的位置,穿著彈性襪並儘量每隔1〜2小時起身走走,伸展一下雙腿,搭機期間並多喝水、穿著寬鬆衣服,讓突發風險降到最低。 注意出國疫情與行程 孕婦對出遊國家的飲食衛生、交通工具與疫情狀況如:瘧疾、霍亂等疾病要先充分掌握,注意國外疫情資訊,遠離疫區,事先做好預防。特別是有些未開發國家、生活飲食上衛生條件欠佳地區,或是氣溫太冷、太熱的地方,在懷孕期間最好避免前往。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拒絕塞奶‧職場媽咪不憋奶

拒絕塞奶‧職場媽咪不憋奶

文‧整理/洪郁鈞 採訪諮詢/陳俊明中醫師診所中醫師暨好孕工作室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陳攸旻 從乳房脹奶、乳房腫脹,最後演變為乳腺管阻塞或乳腺炎,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若媽媽能在脹奶時,有效移出奶水,就能預防乳腺管阻塞或乳腺炎的發生。 不拘泥「定時定量」 以剛復職的媽媽來說,身邊沒有寶寶隨時提供吸吮,要兼顧維持奶量並且避免乳腺阻塞,就建議若在集乳時間到之前,乳房出現腫脹感時,徒手擠出少許奶水直至乳房舒適為止。陳攸旻中醫師強調,為了舒緩乳房腫脹預防阻塞及發炎,無須拘泥於「定時定量」,即使只有3至5分鐘也好,只要擠至乳房感覺舒服即可。 如同有尿意時就解尿,媽媽們儘可能不要憋奶,假使寶寶是少量多餐型的,媽媽若固守定時定量的擠奶模式,基於FIL物質的供需平衡特性及保護機制,比較容易讓身體錯過及時移出奶水的提示,反而可能使泌乳量越來越少。 追奶,擠奶次數比時間更重要 不少媽媽回到職場後,會感受到奶量供不應求,當母嬰分離時,哺乳的身體無法依需求餵食,且受到工作中集乳的各種時間和空間限制,加上壓力使然,泌乳量難以隨著寶寶的食量而自然調節,這時可利用增加擠奶次數來達到追奶的目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子女未滿2歲,須受僱者持續哺(集)乳者,除規定之休息時間外,雇主每日應給哺乳或集乳時間60分鐘(延長工時超過1小時,須額外增加30分鐘),若情況允許,建議規劃成每日3至4次(每次15至20分鐘),會比每日2次(每次30分鐘)更能確保充沛奶量。在誘發噴乳反射(奶陣)時,奶水流速快使得集乳的效率較高,待流速降低時即可收工,由於奶水永無排空之時,掌握少量多次的策略,一週左右就能增加泌乳量。 7至10日內可消失的乳房硬塊無礙 然而,除了把握及時移出奶水的原則確保乳腺通暢外,下列情況的發生也可能造成乳腺阻塞: 1) 哺乳次數減少:寶寶喝奶需求減少(突然睡過夜、大小餐),或媽媽因為過於疲勞減少哺餵次數。 2) 寶寶含乳姿勢不良,或總是固定相同的餵奶姿勢。 3) 物理性壓迫:胸罩及上衣太緊、背包太重,睡覺時壓迫到乳腺,肩背部肌肉緊繃僵硬。 4) 乳房組織受傷:乳房遭到撞擊。 5) 飲食因素:攝取使個人體質較易發奶的食物。 緩解乳腺管阻塞(硬塊),建議可讓寶寶下巴對準硬塊位置、調整姿勢吸吮,使硬塊前端奶水移出後,再逐漸舒緩後方的奶水淤積。陳攸旻中醫師指出,哺乳期間,乳房難免會出現局部硬塊,隨著奶水持續移出,硬塊於2至3天內縮小,一般可在7至10天之內消失。 若是乳腺反覆阻塞,硬塊出現太頻繁,可檢視上述幾項原因,並尋求專業泌乳顧問的協助來改善。此外,硬塊若未隨著奶水移出而縮小,則可能是乳腺囊腫或是其他乳房疾患,建議尋找對哺乳友善的醫師做進一步檢查,並評估持續哺乳的可行性。 寶寶下巴對準硬塊位置,緩解乳房硬塊哺乳姿勢示範線上看:https://m.youtube.com/watch?v=ME1E_LFLDpc ※原文刊載於2017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6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注意!卡介苗延後接種時程

注意!卡介苗延後接種時程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邱南昌 一旦抵抗力弱的嬰幼兒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容易導致肺外結核症狀,嚴重者甚至危及性命,這就是每個寶寶都需要接種卡介苗的主因。然而,近年來因發現有接種卡介苗而罹患骨髓炎的情形,促使衛福部在多方考量下,將卡介苗建議接種時程從「出生24小時」,延後至「5~8個月」,以期望能降低可能的傷害、提高預防效果。 【小檔案】卡介苗BCG  主要目的:預防結核桿菌的感染。 疫苗種類:活性減毒疫苗。 接種時間:出生滿5~8個月,最遲1歲內。 接種方式:皮內注射。 施打部位:左上臂三角肌中點。 可能副作用:注射部位膿瘍、左側腋下淋巴結腫大、骨髓炎、瀰漫性感染等。 照護小叮嚀:避免摩擦、搔抓,保持接種位置的清潔與乾燥即可。 ------------------------------------------------------------------------------------------------------ 2影響 結核桿菌對嬰幼兒傷害大 在台灣,多數民眾對於結核病的認識,仍以「肺結核」為主。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邱南昌表示,結核病的病原為「結核分枝桿菌」,其可能侵犯人體任何部位而發病。除了易侵犯肺部之外,還可能造成「肺外結核」的症狀。 肺結核 肺結核俗稱「肺癆」,大部分較容易發生在成人身上。他表示,曾有相關研究指出,若成人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約95%是屬於此類症狀。肺結核患者的病情進展較緩慢,若未發覺及接受適當治療,可能成為潛在帶原者,將來發病會傷害自己或傳染給他人。 肺外結核 除了侵犯肺臟,結核桿菌還可能轉移至全身各部位,例如:淋巴結、骨骼、腦膜、胸膜、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或造成瀰漫性的肺外結核症狀。其中,又以「結核性腦膜炎」好發於免疫力弱的嬰幼兒族群,造成的傷害也大。 邱南昌醫師表示,「腦部受結核桿菌侵襲的機率少,但若嬰幼兒遭受感染,往往病況會比較嚴重,不但可能導致結核性腦膜炎,還可能因此造成腦積水、腦梗塞、腦部受壓迫等病變,甚至出現終身殘疾等後遺症,致死率高達20~40%」。 接種卡介苗 預防嚴重結核菌感染 因此,為了降低嬰幼兒罹患結核性腦膜炎及其他瀰漫性症狀,我國規定每個寶寶都必須接種卡介苗。邱南昌醫師補充,根據我國過去的統計顯示,「未接種卡介苗者的罹病率,比有接種者高出47倍之多」。由此可知,針對嬰幼兒結核桿菌感染症狀,接種卡介苗仍是目前最佳的預防方式。 活性減毒疫苗 激發抗體 卡介苗是一種由牛分枝桿菌(牛型結核桿菌)經過人工數代的培養、減毒後,所製成的「活性疫苗」。 疫苗的作用,邱南昌醫師比喻「有點像提前演習的感覺」。「先讓小兵(減毒的疫苗株)去攻打城堡(免疫系統)。小兵戰力弱,不太會造成危機(致病),但會引發一連串的防禦措施(誘發免疫反應);最後小兵被消滅,城堡恢復平靜。由於之前的對抗經驗,所以已建立一套戰略(如何消滅病菌、產生抗體等),產生免疫記憶。若之後真的碰到較強大敵人(結核桿菌)入侵,守衛城堡的小兵不會手忙腳亂,知道怎麼去對抗,因而也較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感染症狀)」。 延後接種 期望減少骨髓炎機會 原先的卡介苗接種時間為「新生兒出生滿24小時(體重需達2,500公克)」,但從105年1月1日起,延後至「寶寶5~8個月大開始,最遲1歲內完成接種」。邱南昌醫師表示,更改接種時程的主要考量與「接種疫苗後副作用」有關。 月齡愈小 骨髓炎機率較高 台灣擁有全球少數、可進行完整卡介苗不良反應主動監測的系統,透過此系統,只要醫師確診5歲以下嬰幼兒罹患肺外結核,就必須主動採集檢體,送至疾病管制署做進一步的檢測,以確認是被結核桿菌或卡介苗內牛分枝桿菌所感染,「因此,台灣幾乎不會漏掉相關的個案」。由此監測系統,再進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學檢驗方法發現,每年接種卡介苗的寶寶中大約有5~10個罹患骨髓炎。 疾管署參考了日本的情況,即日本在實施延後施打卡介苗的政策後,嬰幼兒骨髓炎、骨炎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有下降的趨勢。 因此,綜合上述因素,促使疾管署決定將卡介苗建議接種時程延後,以期望降低疫苗後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機率。 多方權衡 決定接種時間 總而言之,「疾管署希望能維持卡介苗減少嬰幼兒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等疾病罹患率的效果,但又希望能減少骨髓炎等副作用的發生」,多方權衡下,決定稍微延後接種時間至「寶寶滿5個月大」。但可能增加的風險是:寶寶來不及在施打卡介苗產生保護力前,就被結核桿菌感染。 不過,邱南昌醫師形容這是「享受好處,但也儘量減少壞處的影響」,如此才能讓卡介苗發揮更大的「預防效益」。 簡歷: 邱南昌醫師 現任/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 經歷/馬偕醫院臺東分院小兒科主任 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美國杜克大學小兒科進修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24-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胎兒過大過小都煩惱

胎兒過大過小都煩惱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宜雍 懷孕後,為了胎兒健康,孕媽咪無不關心怎麼吃,才能讓胎兒長得好。只是難免因為一些狀況,使胎兒體重出現了過重或過輕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僅困擾父母,也考驗醫師該如何做出對胎兒最適當的處置。 胎兒大小與預產期有關 陳宜雍醫師表示,要評估胎兒是否過大或過小,必須先確認預產期,才能了解「胎兒大小是否符合妊娠週數應有的水準」。關於預產期,「最好在7至12週完成預產期校正,因為此階段的胎兒大小差異性不大,然後以此為基準,再進行評估胎兒大小」。否則隨著妊娠週數增加,每一個胎兒的生長狀況有如各走各的路,差異愈來愈大,就算是同週數的胎兒,也不可能一樣大,這時就要對照妊娠週數,以評估胎兒是大是小。 當胎兒過小時 若胎兒體重小於相同懷孕週數的胎兒體重分布生長曲線族群的10%,即稱為「小於實際週齡」。 原因 這時,先評估母體狀況,陳宜雍醫師表示,「如果媽媽本身較為瘦小,那麼胎兒的小是來自先天基因所致,只要活動力好,在子宮內有併發症的機會小,出生後的生長狀況多不錯!」換言之,這類胎兒小歸小,但並不等於「胎兒生長遲滯」。 當胎兒在子宮內未能達到預定週數的體重,又合併母體或胎盤的問題時,即稱為「胎兒生長遲滯」,他指出,「若為胎兒生長遲滯,可從臍帶血流不好、羊水過少與構造異常觀察,且出生後易有併發症」。 煩惱在於何時生產較好 陳宜雍醫師表示,「當胎兒有生長遲滯時,必須評估在子宮內狀況為何」,除了孕媽咪透過胎動感受胎兒的活動力外,產科醫師會以超音波與胎心音變化了解胎兒的活動力,由於胎兒生長遲滯造成胎死腹中的機會大增,為避免發生此一遺憾,必須考量週數以評估是否需要提早出生」。 至於胎兒以何種方式出生?陳宜雍醫師表示,「看當時狀況而定,若是胎位正,可先採催生方式,讓胎兒自然娩出;如果已有胎兒窘迫的情況,就考慮用剖腹生產」。 改善建議 胎兒過小,若是問題出在孕媽咪營養狀況不佳,可從飲食控制做起,儘量做到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甚至多吃一點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多少可追上一點體重。如果問題出自胎盤功能不佳的話,就無法以飲食控制改善胎兒體重。而且為了母胎兒全,須適時取出胎兒以改善母體狀況。 當胎兒過大時 相對胎兒過小,胎兒過大是指胎兒體重大於相同懷孕週數的胎兒體重分布生長曲線族群的10%。陳宜雍醫師表示,通常足月出生的寶寶,體重約2,500至3,999公克,4,000公克以上稱為「巨嬰」,國外的巨嬰體重則為4,500公克。 原因 常見胎兒過大的原因為「吸收好」,也可能是來自遺傳,當父母身材高大或肥胖,很可能導致胎兒過大,只要沒有羊水偏少且胎位正常的話,就不用擔心。陳宜雍醫師指出,如孕媽咪有妊娠糖尿病,很容易讓胎兒過胖。另外,也有一些少見疾病容易使胎兒過大。 煩惱在於生產時 陳宜雍醫師說,胎兒過大時,若為自然產,容易出現難產或肩難產、產道裂傷;剖腹則有因脂肪層厚使傷口處理較為費時、傷口感染機會大而影響癒合等狀況,至於因子宮收縮不良而引起產後大出血,則是自然產與剖腹產都可能遇到的問題。 若是母體有妊娠糖尿病又生下巨嬰的話,新生兒發生低血糖及低血鈣的機會較高,「出生後必須監測血糖,再根據病嬰之症狀及血糖數值做適當的處置」。 為了避免胎兒過大而增加自然產的難度,陳宜雍醫師指出,「可事先評估胎兒狀況與孕媽咪的子宮頸成熟度,視情況考慮於38、39週進行催生,讓事後的處置變得相對單純」。 生產方式有討論空間 臨床上,遇到超音波估計胎兒體重3,900公克逼近4,000公克時,產科醫師多會詢問孕媽咪對於生產方式的意願,事先取得共識,他解釋,「產前預估胎兒體重超過4,000公克,實際約只有3~4成真正超過4,000公克,超過4,000公克符合健保給付的剖腹產適應症標準,如未超過4,000公克,還要看產婦是否有內科合併症其他適應症,有的話,健保付,沒有就須自費」。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01-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TroubleTwo、TerribleThree真不是蓋的!

TroubleTwo、TerribleThree真不是蓋的!

文 圖/布布媽 今天要來偷講一點我兒小布的壞話。回想起小布2歲以前,真的是一個天使寶寶,很愛吃東西、脾氣也算好相處,就在我竊喜「老二真的是來報恩」時,2歲以後的他突然越來越有個性,生氣和被我們罰站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終於,小布在2歲半到接近3歲的此刻,進入了「激怒爸爸媽媽姊姊」的高峰! 「堅持」特別多的2歲半 由於2歲半之後語言能力大爆發,他們開始想對周遭的人事物表達各式各樣的意見,所以這年紀的小惡魔們,常常有著「外人無法理解,但他們卻莫名堅持的點」。舉小布為例好了,我跟他常常為了「出門時要媽咪換衣服?還是爸比換衣服?」「刷牙要媽咪刷?還是爸比刷?」「叫他把丟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不是點心時間不能吃餅乾。」之類的小事,僵持超過半小時。有時趕著出門幫他穿好鞋子,他會為了「今天我想要爸比幫我穿,不要媽咪幫我穿!」坐在門口崩潰大哭,該崩潰的應該是我吧? 就大人的邏輯,我們會覺得「這種小事到底有什麼好堅持的?」試著「理性」與他們溝通無效之後,內心的怒火就會越來越高漲,最後結局免不了就是大人生氣怒吼,小孩大哭不止。 我跟小布最長僵持過快1小時的時間,他有他的莫名堅持,我也不願讓他這樣為所欲為,於是母子二人就這樣對看到肚子餓(小布是很有個性的獅子座,而我是很固執的摩羯座)。但我後來發現,要對付這年紀的孩子,首先要讓他們不要把情緒漲到最高點,因為就我的豐富經驗來說,通常那個時間點,小孩根本聽不進去爸媽在講什麼,而且會變得超級盧。 冷靜、理性態度 面對失控場面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一開始與小孩意見有分歧時,要冷靜、理性地告訴他「怎麼做才是對的」,並且「帶領著孩子一起做」(一起做是重點)。譬如說,之前小布生氣有時會丟玩具,如果我一開始就責備他,並叫他自己去把玩具撿起來收好的話,愛面子的他一定是越講越不去收,然後又落入「媽媽生氣、兒子哭鬧」的循環;但如果我換個方式,先跟他說「生氣時丟玩具是不對的,玩具會痛痛而且會壞掉!」先理性的跟他說做錯了什麼,接著說「我們一起去把玩具撿起來好嗎?」給小布一點台階下,其實大多可以避免後續僵持不下的情況發生。 其實我覺得3歲孩子真的很可愛,開始能跟大人溝通、表達自己想法,但相對的也開始很有意見,我想這時候我們除了更多的耐心之外,也要摸索每個孩子的個性特質。最後,每當被激怒時,別忘了跟自己精神喊話:「一切都是過程啊,可怕的3歲總會過的!」共勉之! ※原文刊載於2017年7月號365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502-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海洋生物總動員 和bobo一起探索神祕的海洋世界

海洋生物總動員 和bobo一起探索神祕的海洋世界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回想小時候,每當電視播著卡通《北海小英雄》時,總是會對影片中的小男主角小威投以羨慕的眼光,多麼希望每天都能像他一樣搭著大大的船遨遊於大海之中,與刺激的冒險來個不期而遇。同儕之間也有不少小男孩,夢想著長大後可以成為偉大的水手,以大海為家。我想,不只是小孩子,不少大人們的心中應該也藏著有同樣的夢,尤其是看完熱門動漫《航海王》之後。 無論是孩童或大人,對於海洋總是懷抱著滿滿的希望與期待,做什麼事情都會將海洋列為主要選擇之一。有些人在鬱悶時會想到海邊遙望大海,對著大海一吐心中的怨氣,自然心情就會好一些;有些人則是將海邊當做是度假的首選,許多台灣人每年總是會安排幾天到墾丁、小琉球等海邊度假勝地旅行,躺在沙灘上享受陽光的溫暖,踏著浪花享受海水的柔情,堆著沙堡享受上天所賜予我們的禮物-最天然的黏土,當然這也是孩童們的最愛。 海洋的高深莫測,不只是海平面上瞬息萬變的海象,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的70%以上,因此海底世界更是截至目前為止人類尚未完全探索、充滿神祕面紗的領域,也因此人類對於海底的世界充滿了想像與好奇,衍生出許多關於海洋的傳說與臆測,例如亞特蘭提斯海底文明、世界上是否有人魚存在等,以此為故事、電影題材的熱度更是不亞於外星人。因此,充滿題材的海洋世界,也廣泛被運用在教育、玩具設計與故事繪本之中。 讓寶寶認識海洋世界的方法 1) 透過繪本、布書、著色本或卡通影片(如經典的《海底總動員》)、APP(如免費版的《寶寶海洋學校》),讓寶寶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認識海洋生態。 2) 藉由玩偶讓寶寶認識海洋生物,建議可以找特徵較明顯的生物,例如小丑魚、章魚、鯊魚、鯨魚、海龜、海馬、海膽、海豚等。 3) 為每種海洋生物找一首童謠、帶動唱、手指謠、故事繪本或卡通影片等,如此一來,可以讓寶寶對於海洋生物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有許多家長會將小丑魚搭配著《海底總動員》中的尼莫一起認識,因而產生令人感到驚喜的效果,有些寶寶看到小丑魚時會因此而大喊:「尼莫!」 4) 準備與海洋相關的洗澡玩具,如海洋生物、船隻等,趁著洗澡有水時,跟寶寶來場模擬海洋世界的遊戲。 5) 利用海洋相關的玩具讓寶寶邊玩邊認識,例如拼圖、配對板等。 6) 將每種海洋生物的特徵或動作設計成肢體動作,先表演給寶寶看,然後引導寶寶模仿做出一樣的動作。 7)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除了室內的活動外,家長可以安排度假時間,帶著寶寶一起到海洋生物博物館參訪,體驗真實的海洋世界。 8) 如果沒有時間安排海生館之旅也沒關係,在住家附近尋找有飼養海洋生物的水族館,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唷! 9) 帶著寶寶一起到海邊度假會是更棒的選擇,看著沙灘上爬行的螃蟹、擱淺在潮間帶小水池內的各種生物,這種體驗一定會比看圖片或看水族箱裡的魚類更加強烈,更令人感到興奮。只是準備的工作與須注意的事項相對繁瑣許多,例如防曬、環境安全等都必須有周全的考量,不過一定要掌握的原則--必須是「合法的」海水浴場! 教導寶寶須珍惜與愛護海洋 近年來,海洋生態環境因人類種種自私的行為(如亂排廢水或廢油、過度捕撈海洋生物、填海造陸、探勘石油、隨意亂丟垃圾、大量使用塑膠袋等),寶寶的未來是否還能見到美麗的海洋呢?許多海洋生態學家認為,愛護海洋的環保觀念應該從小扎根,透過淺顯易懂的卡通影片、玩具設計(例如有個海龜玩偶的肚子打開後不是食物,而是垃圾)等方式來讓寶寶們意識到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從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適時將海洋生態與良好的生活習慣連結在一起,讓寶寶了解正確的觀念,在潛移默化之下,寶寶長大後勢必更有能力承擔起保護海洋世界的重責大任! 帶著寶寶一起做環保! 從小培養環保意識,學習保護海洋,也保障自己的未來。 1) 教導寶寶垃圾分類的概念,在家中丟垃圾時,可以帶著寶寶一起丟入正確的桶子中,家長也可以在垃圾桶上貼圖片供寶寶對照。 2) 到海邊玩沙、戲水的同時,也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巡視沙灘上的狀況,如果有看到垃圾隨手撿起後,丟至垃圾桶或帶回家丟。 3) 家長扮演寶寶學習典範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少用垃圾袋、少買塑膠瓶裝商品、自己攜帶餐具與環保袋等,寶寶從小耳濡目染,將來也容易養成良好的環保觀念與習慣。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45-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給孩子吃「甜」要節制

給孩子吃「甜」要節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翁慧玲 大家都知道攝取過量糖分會對人體造成負擔,然而喜好甜味是孩子的天性,面對生活周遭充斥著含糖食品,爸媽該如何避免小寶貝吃進太多糖分呢? 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翁慧玲表示,常見的砂糖、冰糖、方糖或紅糖等,其實都是加工精製後的蔗糖,無論是哪一種糖,若「過量攝取」,經身體代謝後會轉變為脂肪,儲存於肝臟或身體其他部位,進而引發其他疾病。 幼兒每天建議攝取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除了正常飲食之外,一日當中所攝取的糖分,以不超過總熱量10%為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1~3歲大的幼兒每日飲食攝取總熱量依活動量不同約需要1,150~1,350大卡,翁慧玲營養師指出,若以每日所需總熱量為1,150大卡計算,每日可額外攝取之糖分為115大卡( 1公克=4大卡),約28公克。 例如:1顆方糖約5公克,1瓶100c.c.的養樂多約含3顆方糖,只要喝2瓶養樂多,含糖量為4(大卡)X5(公克)X3(顆)X2(瓶)=120大卡,遠遠超過幼兒1日可攝取之標準,由此可見,幼兒每日可額外攝取的糖分並不多,不小心控制就非常容易超出建議攝取量。 攝取過多糖分對幼兒的影響 若人體攝取過多糖分,會造成肥胖、三酸甘油脂過高、形成脂肪肝,或引發其他代謝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還會加速細胞的老化;有研究顯示,吃甜食可能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不易安撫、精神亢奮等情緒變化。她指出,單就部分個案無法斷定孩子情緒不穩定是吃太多甜食所致,但攝取過多糖分會對身體造成負擔,這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生活周遭有很多食品為了增添風味而加入大量糖分,對幼兒來說,這些吃進嘴裡的「甜頭」,除了會造成疾病或影響情緒之外,最直接影響了孩子的食欲,進而使部分營養攝取不足並影響發育與生長,此外,也可能增加蛀牙的風險。 酌量提供的教養原則 喜好甜味可說是孩子的天性,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糖果餅乾,孩子很難不被吸引。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糖果餅乾,除了含有高糖分以外,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適口性、美觀性等,還會使用其他人工添加物,例如:人工色素、反式脂肪酸、防腐劑等,若大量食用,可能會影響健康甚至成為誘發疾病的潛在因子。 營養師翁慧玲說明:「3歲以下的嬰幼兒,生活環境與接觸對象多以家庭為主,限制含糖食物相對較容易」,她以個人經驗建議,減少孩子吃糖可訂定規則,例如:一週一次或這個東西吃完就沒有了,既能滿足孩子對甜食的欲望,又不讓孩子養成吃糖果餅乾的習慣。」除了訂定規則酌量提供甜食的頻率與分量之外,家長應不主動提供、不把零食做為獎賞、避免家中囤積零食,減少孩子「想吃」的念頭,最重要的是,為不影響正餐食欲應避免在飯前給予。 自製甜點 許多爸媽為了讓孩子獲得充足營養、健康成長,對於食材選用及料理方式相當講究,以自製甜點取代市售產品,翁慧玲營養師表示,甜點的種類選擇相當多,可以天然食材、具有營養價值的甜品為首選,例如:紅豆湯、綠豆湯或蓮子銀耳湯等,食材本身就具有甜味,剛開始煮給孩子吃的時候,可試著減少糖分添加,或以料多湯少的供應方式,讓孩子多吃具有營養的食材,少喝甜湯。 而甜味劑也可使用水果或原味優格取代,但她提醒,無論是水果內的果糖,或是原味優格添加的少許砂糖,都是熱量來源,「過量」攝取還是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點心聰明選.健康無負擔 翁慧玲營養師指出,一般5歲前的幼兒,1天建議給予5~6餐,而餐與餐之間的小點心,可以提供奶類、水果類、主食類,同時也要注意點心的分量,以不影響孩子吃正餐的食欲並適時調整為主。她提醒,享用甜食的喜悅容易讓人忘情,但不要忘了「淺嘗適量」原則,才能讓心肝寶貝健康且快樂成長。 ※原文刊載於2017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5期。 文章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preview-10610-0.html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