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慈濟頭頸癌團隊 接力陪伴病友抗癌

慈濟頭頸癌團隊 接力陪伴病友抗癌

頭頸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發生的部位包括舌頭、嘴巴、唾液腺、咽喉、喉頭、鼻竇和其他分布在頭頸部的癌症,患者多為男性,其中近九成有抽菸、喝酒與嚼食檳榔的習慣。花蓮慈濟醫院頭頸部癌症團隊的整形外科醫師王健興六日晚間將在大愛電視的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中分享守護頭頸癌病人的生命與健康的醫療記錄。 在花蓮慈院的地下一樓,癌症醫療中心裡的研究人員與個案管理師,負責蒐集、追蹤癌症病患治療前、治療期間與治療後的資料,提供統計中心未來進行癌症醫學與流行病學分析,病友在回診前都會接到個案管理師謝樹蘭親切的電話叮嚀。 花蓮慈院頭頸癌團隊就像一群優秀的賽跑大隊,在病友抗癌的路上,接力陪伴病友,守護病友。除了耳鼻喉科以外,還有外科、血液腫瘤科、病理科、放射腫瘤科等專科及護理部,提供整合服務。無論是開刀,化療、電療、病體檢驗,團隊醫師定期開會討論病友的病情,提供病友不同病程的醫療諮詢。頭頸癌團隊不只在醫院裡服務病友,也定期舉辦溫馨的病友會或是居家訪視,因為病友離開醫院後的適應問題,更是癌症治療重要的一環。六日晚上九點半至十點,「志為人醫守護愛」,將邀請整形外科王健興醫師,分享花蓮慈院頭頸癌團隊,為了關懷遙遠的病友,二月底遠赴台東市舉辦病友會,以及家訪病友,關懷術後復建的情況。同時還有八位醫師提供鄉親電話茲詢問健康。

光田慶祝兒童節!邀請大貓熊和病童抱抱

光田慶祝兒童節!邀請大貓熊和病童抱抱

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又即將到來,許多小朋友都歡天喜地的準備要迎接這個屬於自己的節日。不過對於受到病魔侵襲,必須到醫院看病或住院的小朋友來說,今年的兒童節似乎特別難過。光田綜合醫院為了讓院內生病的病童們暫時忘卻病痛的煩惱,和健康小朋友一樣度過快樂的兒童節,特於今日在沙鹿總院小兒科門診區及兒科病房,舉辦「慶祝兒童節散播歡樂散播愛」活動,邀請到可愛的貓熊卡通人偶與小朋友互動玩耍並贈送兒童節小禮物,現場還有造型汽球達人為小朋友製作可愛的汽球,讓每個孩子都笑得合不攏嘴。為了讓院內病童度過一個與眾不同的兒童節,今年光田綜合醫院特別邀請到台中縣私立親子藝術幼稚園的老師與工作人員,巧扮成目前最受小朋友們歡迎的大貓熊現身,而光田綜合醫院吉祥物──小光、小田也粉墨豋場,帶領著志工至病房與兒科門診散播歡樂與愛的種子。活動中由幼稚園老師裝扮的大貓熊熱情的與小朋友握手玩耍,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紛紛要求與大貓熊「抱抱」,場面既熱鬧又溫馨。一名住院小朋友非常喜歡熊貓,貓熊人偶的出現讓他特別驚喜,精神也振奮許多,相約出院後,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再到台北木柵動物園和貓熊相見。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周宇光主任指出,由於最近早晚溫差大,因此目前住院的病童大多以感冒引發呼吸道疾病如氣管、支氣管炎或肺炎為主,提醒家長在換季期間要特別注意孩子添加孩子的保暖衣物。而每年的三、四月起即進入了腸病毒流行期,近來院方也已收到幾例腸病毒個案。醫師提醒家長,要避免幼童遭受腸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全家人力行「濕、搓、沖、捧、擦」的正確洗手方式,此外還需注意家中環境衛生,小朋友最常接觸的玩具亦可能是病毒傳播的媒介,最好將家中玩具清洗並放置太陽下曝曬,紫外線可大幅降低腸病毒的活性,同時最好減少帶小孩出入公共場所,若外出返家時,切記先洗手再抱家中小孩,以免自身成為傳播的媒介。

「兒童飾染DIY」親子同樂溫馨共度兒童節

「兒童飾染DIY」親子同樂溫馨共度兒童節

在兒童節即將來臨前夕的4月3日(五)上午10:00,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於2樓門診小兒遊戲區,特別安排社團法人新竹市野鳥學會辦理「兒童飾染DIY」活動,讓小朋友過一個不一樣的兒童節。當天活動現場熱鬧非凡,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親子一同印染小手、小腳,留下值得紀念的印記,以及親手印染鳥形、樹葉等圖飾T恤,活動中小朋友的創意不斷,讓大家驚呼連連;野鳥學會同時也介紹鳥兒的種類及習性等相關知識,讓大家覺得收獲良多,更感受到節日歡樂氣氛,提前歡渡兒童佳節。該院小兒科謝德貴主任表示,近日天氣陰晴不定,瞬間速冷又速熱,小朋友紛紛掛病號,感謝野鳥學會在兒童節前夕能到醫院,帶來關懷與愛心,為小朋友和家屬加油打氣,學會成員熱心公益、犧牲個人時間來院辦理活動,此種精神令人感佩,當場謝主任也秀了一手國中時期學到的印染技術,印染了一件可愛鳥飾T恤。新竹醫院對推動公益、關懷弱勢一向不遺餘力,該院自97年起辦理「大新竹地區學童健康保護網計畫」,給予無健保學童就醫協助,期使弱勢學童及其家庭獲得完善的保護,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溫馨與和諧。野鳥學會是新竹地區一群因賞鳥而結識的熱心人士,於民國79年7月1日成立,是一個倡導自然生態保育的公益社團。學會定期及不定期舉辦各項近遠程的野外賞鳥活動、植物辨識課程,以及內容廣泛的自然生態通識課程,適合各種年齡層的民眾參與。自4月1日至6月30日止,野鳥學會亦在該院一樓杏苑畫廊展出「跳動的精靈-鳥類生態攝影展」,透過學會攝影師們的耐心等候,以相機捕獲鳥兒們美麗的身影,我們才得以近距離的看見她們的真面目,新竹醫院歡迎大家一同前來細細品味、用心聆聽這些美麗身影的婉轉鳥語。

六成遲緩兒母親 最擔心孩子受歧視

六成遲緩兒母親 最擔心孩子受歧視

伊甸基金會針對家中有六歲以下小孩的母親進行立意抽樣,共獲得438位遲緩兒家庭及3437位的一般家庭,發現3成(30.2%)遲緩兒母親擔憂「孩子醫療費用開銷大」,為一般家庭的7倍(6.29倍)!6成遲緩兒母親擔憂孩子的「社會歧視」為一般家庭的2倍以上!即便如此,「不能說的秘密」是多數遲緩兒母親的窘境,填答「不喜歡別人問起孩子的情況」的比例高於一般家庭的8.19倍。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表示,透過服務過程中發現,遲緩兒近九成(89.91%)的主要照顧者皆為母親,此次透過問卷呈現母親獨力承擔照顧壓力的真實面貌。遲緩兒母親與一般家庭母親都共同擁有「孩子的支出比想像中多」、「照顧孩子比我想像中難」,以及「照顧孩子讓我身體狀況變差」的現象。在31個壓力選項中「擔心孩子就學時被欺負、取笑」、「孩子升學」、「未來沒人照顧、結婚、工作等」均為前六名。顯示遲緩兒母親擔心社會大眾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讓孩子被排擠、被貼標籤,社會適應不良導致受到歧視。然而,一般家庭母親較困擾的是「時間支離破碎,難以計劃安排自己的生活」,及「在教養孩子上與家人的衝突變多」,多屬於個人與家人親子間的問題。家有遲緩兒的母親擔心孩子未來的比例比一般母親高出1.97倍,且照顧的成就感低。另外「孩子的醫療費用開銷」和「醫療資源不易取得」的壓力方面,分別高於一般母親6.29倍與3.65倍,推估此與6成(57.29%)的遲緩兒母親為照顧孩子而放棄工作有直接關係。特別的是,此份問卷顯示出遲緩兒母親的處境如同「現代灰姑娘版」;在受訪對象中,遲緩兒家庭成員有二個以上小孩的比例為63.85%,且有11.8%的家庭另有一位以上的老人或身心障礙者需要照顧,足以顯出雙重的照顧壓力。◆ 伊甸早期療育十五年,致力成為母親的療育夥伴黃琢嵩指出,對於養育發展遲緩兒的母親來說,必須比一般家庭承受更多「社會歧視」與「醫療資源缺乏」的壓力,伊甸自民國83年推動早期療育服務以來,總共幫助超過六萬名遲緩兒,包括陸續開辦親職講座、家長團體等服務,且展開「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觀念倡導、推動「聯合醫療專業評估」,及經濟支持、尿布、奶粉等相關療育資源連結工作項目,為的就是幫助遲緩兒家庭減輕壓力!在4月1日伊甸慢飛天使記者會當天,內政部兒童局局長簡慧娟、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婦幼及生育保健組組長黃蔚綱、BabyHome寶貝親子網執行長江立群、以及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營運副總經理譚得祥蒞臨現場支持,陶晶瑩小姐與遲緩兒阿賢的母親共同分享照顧孩子的心得,呼籲家長把握孩子六歲前的黃金療育期,以及邀請大家為失能家庭加油!伊甸執行長黃琢嵩指出,4月開始,全國也將展開六場發展篩檢活動,幫助家中有六歲以下的孩子進行發展檢測,相關活動查詢可上伊甸官網http://www.eden.org.tw,或洽詢全省伊甸服務中心。

伊甸早療,幫助阿賢跨出人生的第二步

伊甸早療,幫助阿賢跨出人生的第二步

一歲時感染嗜血性病毒造成腦部受損的阿賢,不再能開口叫爸媽,也無法行走,焦慮的媽媽為了讓阿賢恢復生病以前的發展能力,每週必須帶著他往返伊甸早期療育中心、醫院,進行肢體、語言以及職能訓練等療育,不論在醫療開銷或是時間分配上都是極大的負擔。在經歷了三個學期的努力,原本賴在地上哭鬧的表達方式有了明顯的進步,經過特教老師的教導下,阿賢連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都變好了!現在,阿賢會對著最喜歡的玩具車低聲地說:「老師說不能買。」阿賢媽媽紅著眼眶說,「這些都是伊甸的功勞。」。不只是阿賢進步了,在療育期間,媽媽也積極參與伊甸基金會舉辦的親職講座,增進許多與孩子互動關係以及早療的專業知識。◆ 阿賢上學去,星光媽咪──陶晶瑩幫他加油!由於阿賢的療育情況良好,在伊甸慢飛天使記者會當天原本是阿賢要進一般幼稚園報到的第一天,此次活動代言人──星光媽咪陶晶瑩特別送了阿賢最喜歡的玩具車,祝福他能像車子加滿油,火力全開地向未來前進。陶子表示,她第一次看到阿賢的時候很驚訝,原來遲緩兒經過療育後還是可以發展得很好!而被問到之所以會成為代言人,她表示是因為體會到父母真的很辛苦,「光是餵荳荳吃飯,就要跟她玩高鐵開門的遊戲來吸引她,更何況是家中有發展遲緩的孩子,要操心的事比我們想像的多更多。」陶子也希望透過記者會給更多遲緩兒父母鼓勵,以及呼籲新手父母之間應該多交流資訊,更重要的是,多多注意伊甸的早期療育訊息,因為有很多資訊也是她來參加記者會才知道的。「幫小孩,就是幫媽媽!」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指出,社會上還有更多發展遲緩兒等待被發現以及需要接受早期療育的機會,及早付出愛心,就能為遲緩兒與媽媽握住長大的機會,捐款專線(02)2230-6685。

仁愛院區4月開辦高齡長青整合門診

仁愛院區4月開辦高齡長青整合門診

臺北市銀髮族保健進入團隊專科醫師照護時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首先宣布,自98年4月起增設高齡長青整合門診,將由一群老年專科醫師及經驗豐富專業人員,天天提供老人門診服務,讓臺北市銀髮族不會求助無門。仁愛院區高齡長青門診成員包括:老年科專科醫師三名(神經內科一名、家醫科兩名),及心臟內科、精神科、神經內科、胃腸科、復健科、骨科、胸腔科、新陳代謝科、眼科、泌尿科、中醫科共13科的次專科醫師各一名。並有社區專科護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及志工等非醫事人員共同參與,提供老人整合評估及醫療照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說,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涵蓋很多複雜問題,尤以多重共病、多重用藥、孱弱狀態與老人症候群,恐非單一專業科別能獨立照顧。台灣在家庭計畫推動下,出生率逐年降低,以及戰後嬰兒潮世代加入,台灣老年人口將於民國104年後大幅增加。依照內政部資料,民國98年老年人口佔10%。其增加速度驚人,由7%倍增到14%的年數僅次於日本為27年。根據行政院經建會人口推計趨勢,2020年加倍到14%,在16年後的2036年又增加為21%。根據研究,65歲以上人口37%健康良好,59%健康不佳但可獨立生活,4.63%(約5.5萬)需長期照護資源。甄瑞興強調,高齡長者容易出現日常生活功能改變、體重減輕、反覆性跌倒、多重藥物使用、新發生的尿失禁、認知狀態改變等,長者經由高齡周全評估門診評估後,可得知病人疾病各種狀況,由老年科醫師及個管師給予建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經衛生署評定為「區域教學醫院」,肩負著社區醫療服務、教學、研究三大任務。仁愛院區高齡長青整合門診初期規劃每週一至五提供長青門診服務,每日開設1至2診。凡65歲以上需由整合型高齡長青醫療服務的長者,皆可經由網路或現場掛號來院就診,為能提供高品質醫療照護服務,每診限額20名,經特別門診醫師評估後有需要者,則可透過長青門診、周全性老年評估門診及長期照護門診等相互轉介,轉介相關科第2次掛號費優免。甄瑞興說,高齡長青整合門診每週二及週四設有高齡周全性評估門診,當天同時免費居家護理及社會心理諮詢,以發掘長者醫療、功能、社會、及心理問題,建立病患基本資料,擬定病患為中心的個人照顧計畫,以便長期追蹤變化。該院區可提供長者深入檢查、作精確診斷,例如:骨密度攝影、乳房攝影、全身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心智評估及所有相關實驗室檢查及X光檢查,提供藥物使用指導,居家照護、社區心理及營養諮詢服務等。高齡長青門診設有個案管理師,為80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同時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病長者、65歲以上出現急性日常生活功能下降併有老年症候群長者,或高齡長青門診專科醫師確認有需要收案長者列入個案管理。高齡門診收案病患固定每1~2週召集老年科、相關專科醫師及社工師、護理師、營養師開個案討論會。長者可經由長青門診醫師進行免費轉介,加強長青門診資源利用。

聖馬爾定撫慰小病童 汽球布偶魔幻秀

聖馬爾定撫慰小病童 汽球布偶魔幻秀

慶祝婦幼節,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邀請知名的「愛加倍」劇團、天主教聖嬰幼稚園一同到院關懷小病童,1日上午在該院兒科病房和門診區表演汽球魔術陪伴小朋友共度婦幼佳節,院長陳美惠與院方愛心志工並穿戴卡通人偶裝到病房探視小病童,宣導腸病毒防治和致贈洗手清潔用品,教導正確洗手的重要性。活動開場由聖嬰幼稚園的小朋友帶來熱情活潑的唱唱跳跳,表演高難度的啦啦隊體操,人型拱橋、疊羅漢隊形還引起現場一陣驚呼,小病童們開心得拍手叫好,忘卻病痛。美國喬治亞州愛加倍大布偶劇團巡迴世界表演,1日上午來到聖馬定醫院為小朋友們表演汽球魔術,教作花朵、彈跳老鼠和貴賓狗等造型汽球贈送在場的小朋友。此外還有猩猩、熊貓、捲毛狗等玩偶演出生動活潑的歌舞秀,小病童們在醫院大廳或坐或站,看得目不轉睛,現場充滿天真童稚的歡笑聲。院長陳美惠表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祈望所有人都能付出付出愛心,重視並關懷兒童教育、兒童安全等議題,讓兒童們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更年期發病主因:腎氣衰退導致

更年期發病主因:腎氣衰退導致

更年期綜合症是婦科常見疾病,發病率高。目前現代醫學對本病的治療,除一般性治療外,多採用小劑量雌、孕激素聯合作用,其副作用有所減少,但對服藥時限、服藥禁忌有較高要求。中醫則立足於整體治療,調節臟腑功能,副作用少,長期服用安全可靠。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 - 劉雅菁醫師說,中醫更年期治療可分為幾大類: 1.補腎為主,調整陰陽:造成更年期綜合症發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腎氣衰退引起全身功能失調。補腎重在調補腎陰腎陽,使之恢復相對平衡是治法的關鍵。劉雅菁醫師舉列,如王紀元以五子衍宗丸為主(枸杞子、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淫羊藿、川芎、丹參、白芍、澤瀉)治療42例,結果治癒15例,好轉26例,無效1例。2.調補心肝,改善症狀:此類治法認為,腎氣衰弱在更年期婦女為正常現象,陰陽失調才是治病的根本原因。3.衷中参西,化瘀消痰:婦女更年期後體內能抑制血小板附著血管壁和調節脂肪代謝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所以婦女更年期後常出現明顯的脂肪代謝紊亂和謝意黏稠度增高,屬於中醫的痰、瘀之證。故許多醫家採用活血化瘀、消痰的方法治療本病。如戚翠萍採用口服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本病40例,總有效率95%。劉雅菁醫師指出,加味逍遙散又名丹梔消遙散、八味逍遙散,由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炙甘草、牡丹皮、梔子所組成,功用在於舒肝健脾、和血調經。當歸則可補血以鎮靜,凡有心悸、健忘、不眠、精神不安等心血虛症狀。柴胡、白芍常配合使用,能加強疏肝鎮痛的作用。當歸和白芍配合使用能加強補陰、補血效能。白朮補脾益氣,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中、寧心安神,牡丹皮及梔子清肝瀉火,加強清肝熱。加味逍遙散全方疏肝解鬱,健脾和營,養血止血,寧心安神,對更年期陰肝氣鬱結引起的症狀療效顯著。

想變臉?!正顎手術需充份溝通

想變臉?!正顎手術需充份溝通

牙齒不好看可以造成臉形的不好看,尤其有著顎骨畸形的人,常常把牙齒矯正好,臉形也變漂亮了,在年紀還小的時候,可以用矯正牙齒的的方法來改善顎骨的畸形,例如利用功能性的矯正器或頭套來矯正每一種不同類形的異常咬合。臺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吳碧礽表示,如果小時候沒機會矯正牙齒的人,到了成年一樣可以矯正,只是對於顎骨特別畸形的異常咬合,光靠矯正大慨無法滿足對改善臉形美觀的需求,這時可以配合正顎手術來改善臉形,正顎手術不論對於暴牙或戽斗都適合做,甚至國字臉的,沒有下巴的,都可以藉由正顎手術醫師的巧手妙手回春。一般說來做這種手術沒有太大的後遺症,手術的危險性也不大,但是對於臉形的改變卻非常的大。吳碧礽醫師提醒,想做這種手術的人,在術前要跟齒科矯正醫師及正顎手術科醫師做充份的溝通,因為改變顎骨的手術要成功與牙齒咬合穩定有絕對的關係,所以需要兩方面醫師的共同配合。另外還必須尋求家人支持甚至親朋好友的贊助,因為這種手術會使一個人幾乎完全變臉,有的人不能馬上適應,特別在剛開完刀不久,臉還是有點腫的時候,心情會顯得鬱抑,此時如果有家人及親友給與精神上的支持,會使患者恢復得更迅速。此種手術在術後大約需休息一星期,吃流質的食物,一個月之內大慨可以完全回復正常。吳碧礽醫師指出,不管甚麼手術都是有危險性的,例如失血過多,或神精暫時的麻木,甚至骨頭接合有問題,雖佔極少數但也不能太大意,事先做充份的檢察或準備是必要的,譬如可以在術前幾個星期內便先自行抽血儲備血液,在手術當中就可以輸回體內,便可以解決失血的問題。正顎手術對於改善顎骨的畸形有很快速的效果,成年人如果不希望浪費太多時間在矯正牙齒以期改善臉形,配合正顎手術是很好的選擇。

琴音同樂會~迦南護理之家長輩樂淘淘

琴音同樂會~迦南護理之家長輩樂淘淘

睽違已久的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宣教士龍樂德醫師,昨日偕同妻子龍竹安再度回到老家-台東,下午便以小老弟之姿,前往東基附設的迦南護理之家,彈奏多首悠揚的聖歌會見老大哥、老大姐,外加與來自台東縣政府社會福利館長青陶笛社的成員配搭合奏,現場儼然成為長青同樂會,個個浸泡在樂音中,歡喜吟唱。住民林阿嬤邊拍掌邊高興的說著:「哇!我好像年輕了十歲。」人稱「台東小兒科之父」的龍樂德醫師,過去除了在醫院是小朋友心目中慈祥有趣的的龍爺爺外,在員工的心目中他精湛的琴藝更是大家津津樂道。每每在各樣的聚會中,只要有龍醫師在場,一定會受邀演出。這回,趁著龍醫師賢伉儷難得返台一趟,便安排一場音樂饗宴,讓龍醫師以特別的方式來拜訪迦南護理之家的住民。「你幾歲啊?」也已七十二歲的龍醫師與現場的一位阿嬤話家常,當聽聞對方說八十六歲時,龍醫師呵呵大笑說,那我可是小老弟喔!這場音樂饗宴,龍醫師隨性獨奏多首聖歌後,便與另一團來自台東縣政府社會福利館的長青陶笛社成員合奏二首曲目,分別是「奇異恩典」、「愛的真諦」。流暢的琴音、悠揚的旋律,讓在場的長輩們聽的如痴如醉,龍醫師演奏完畢,獲得長輩們熱烈的掌聲。同樣也是長青族的陶笛社緊接著帶來十首台灣民謠,全是長輩耳熟能詳的歌曲,好多位阿嬤一時興起,開嗓唱起歌來,熱鬧歡樂的氛圍,炒熱現場,如同舉辦長青同樂會,度過一個愉悅的午後時光。龍樂德醫師,原在漫火煙天的越南行醫,1978年舉家來到東基服務,獲得第一屆醫療奉獻獎,在台20年後再度回到越南,2000年又回到台東為小朋友的健康把關,2002年退休返美。關於更多龍樂德醫師夫婦   http://www.tch.org.tw/tch/02/02.htm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