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黑眼圈跟過敏有關?電腦分析告訴你

黑眼圈跟過敏有關?電腦分析告訴你

這幾年過敏性疾病逐年增加,已經成為國民健康上最大的威脅。而長久以來黑眼圈一直被認為與過敏疾病有關,過敏免疫科醫師也經常被問到「我們小朋友有明顯的黑眼圈是否有過敏?」,長期以來一直無法得到真正的解答。為了真正了解此一問題,台大小兒過敏科醫師,陳建翰(目前在敏盛醫院小兒科服務)、林于粲醫師、江伯倫主任與中央警察大學溫哲彥教授、台灣科技大學的邱士軒教授一同開發出一個新的電腦評估方法,可以用來客觀地測定黑眼圈的顏色深度和範圍。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黑眼圈的顏色深度和範圍與過敏性鼻炎罹病時間長短、眼部和鼻子症狀都有相關性。此一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國際上過敏學研究方面排名第一的期刊【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所接受,顯示受到國際上相當大的重視。也因為此一研究受到國際研究的重視,所以被美國過敏免疫及氣喘學會的通訊特別撰文介紹。此一研究成果的主要意義在於:(1) 這是第一篇利用電腦定量的方法來研究黑眼圈,同時明確地證明黑眼圈的深度和範圍與過敏性鼻炎的嚴重度和罹病時間長短的確有關。(2) 未來可以利用此一客觀的評估方法來分析黑眼圈,並用來作為治療是否有效的重要臨床參考。(3) 這是結合不同領域和校際合作的一個重要例子,結合各種研究技術應用到生物醫學疾病上,將是未來的趨勢。這是第一篇利用定量的方法來研究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黑眼圈嚴重度,結合電腦科技評估的方式可以測定黑眼圈與過敏性鼻炎之間的關連性。未來,結合生物科技與國內已經很有基礎的IT和工程來發展,應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清明節健康吃「潤餅」 烹調宜少油、多蔬菜

清明節健康吃「潤餅」 烹調宜少油、多蔬菜

清明節即將到來,民眾習慣在清明節裡吃「潤餅」過節,但油炸過的春捲熱量較高,臺中市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潤餅內餡宜多選用蔬菜類食物,烹調時儘量減少油的用量,而糖尿病患者尤其應留意食用份量,因為兩張潤餅皮就等於四分之一碗飯,同時潤餅也應以未油炸過者為優先選擇,以免影響血糖及自身健康。同時亦呼籲民眾購買潤餅皮時,應避免選擇過白、過脆或製售之環境衛生是否良好,選購潤餅之食材亦應注意以天然色澤為宜。臺中市衛生局為讓消費大眾能食用安全之應景食品,如潤餅食材、掃墓拜拜用粿類製品等,共抽驗44件相關商品,其中1件豆干絲檢出過氧化氫陽性與規定不符,抽驗結果不合格率為2.27%。由於過氧化氫(H2O2),俗稱雙氧水,具有漂白、殺菌及防腐效果,不可使用於豆製品。民眾食用多了可能會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另外過氧化氫具有強氧化力,可造成皮膚、眼睛及腸胃道的腐蝕性傷害,長期食用有致癌的危險,台中市衛生局呼籲選購豆製品食品時,不要購買食物外觀異常白的加工製品,以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食用豆製品、潤餅皮 開水烹煮去除過氧化氫

食用豆製品、潤餅皮 開水烹煮去除過氧化氫

清明節將近,為使消費者能吃得安全又衛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今年3月初抽驗清明應節食品33件,檢驗結果共5件不符規定,4件豆製品檢出殘留過氧化氫,其中1件合併防腐劑苯甲酸過量、1件花生粉檢出黃麴毒素超出限量標準,不合格率為15.2%。衛生局表示,過氧化氫(H2O2),俗稱雙氧水,可做為食品殺菌劑,具有漂白、防腐效果,為豆製品及麵製品常見之違規添加物,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食品中「不得殘留」,同時亦規定「不得使用於麵粉及其製品」。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另外過氧化氫具有強氧化力,可造成皮膚、眼睛及腸胃道的腐蝕性傷害。衛生局提醒消費者可藉由開水烹煮並將鍋蓋打開揮發水蒸氣後再以多量水浸泡,並經常換水,就能將殘留之過氧化氫轉移至水中,達到去除過氧化氫的效果。食入過量的苯甲酸可能引起流口水、腹瀉、肚痛、心跳加快等症狀,並對肝、腎產生影響,故肝、腎功能不佳者,仍宜減少食入量。衛生局建議民眾在選購豆製品、潤餅皮時應避免選擇過白、過脆或業者宣稱可常溫下保存多時之產品,以減少購買到違規食品的機會。黃麴毒素不但具肝毒性,長期低劑量食用,則易導致肝細胞突變,造成肝癌的發生。花生等榖類食品業者在貯存、運輸或販售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尤其是在炎熱潮濕的夏季。衛生局建議民眾注意下列事項,以減少食品受到黃麴毒素之污染:1.選購穀、豆、乾果類食物時,儘可能選購新鮮(製造日期最近者)、包裝嚴格的產品。包裝若有破損或食品光澤失常,更忌購買。2.乾果、穀類、豆類、種子類食品,應以乾燥的密封罐貯存。3.家禽可能食入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飼料,故應少吃動物內臟,特別是肝臟部份。4.食物應儘可能貯存在低溫、乾燥處。5.食物發霉,應立即丟棄。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撥打1999熱線以市話費率計算,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1042。以上稽查結果,可上食品資訊網http://food.doh.gov.tw  或衛生局網站 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檢視包裝食品標示 健康營養有保障

檢視包裝食品標示 健康營養有保障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2月至轄內各行政機關進行設置攤位及臨時攤位市售包裝食品標示查核,共檢查422種品項(2,841件次產品)包括有糖果、餅乾、巧克力等休閒食品及肉乾、茶葉、飲料、膠囊、錠狀等食品,共查獲15件產品標示不符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規定,違規項目計19件次,其中以未標「營養標示」4件次最多。衛生局檢查的攤位設置點包括市政大樓、電信行通大樓機關員工消費合作社、中央研究院、兒童育樂中心、醫院等共10個點。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消費者,市面上的包裝食品琳瑯滿目,如何吃得均衡、營養又方便,衛生局建議除了認清標示外,只要在選購包裝食品時多花點時間,認清「營養標示」,瞭解食品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作為選購的參考,就可減少營養素不均衡及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同時呼籲業者,食品衛生管理法已行之有年,業者有責任提供符合規定之包裝食品供消費者選購,並提醒各行政機關對於委外設置攤商應善盡管理督導 責任,如契約簽立、要求業者自主管理、產品主動送驗或廠商提供查驗合格報告、標示及廣告應符合相關規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於98年4月16日(星期四)上午9:00~12:00及98年4月23日(星期四)下午1:30~4:30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檢驗大樓6樓大禮堂(臺北市仁愛路4段10號)辦理2梯次「市售包裝食品之食品標示暨營養標示講習會」,歡迎業者逕行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meeting.health.gov.tw)報名參加。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10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民眾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別忽視鼻塞這個小毛病!!

別忽視鼻塞這個小毛病!!

鼻塞是民眾前來耳鼻喉科門診求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然而看似簡單的鼻塞症狀,其實背後隱藏之病因卻是十分複雜,若是輕忽甚至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奇美醫院耳鼻喉科 - 邱建鋐醫師指出,鼻子存在許多功能,其中詳細的機轉有些迄今仍未能充分被醫學界所瞭解。大體而言,人類的鼻子具有下列幾項主要的功用:提供空氣進入呼吸系統的通道;過濾吸入氣體中的微粒、灰塵、毒素以及微生物等;將吸入的空氣加熱潤濕;產生嗅覺。鼻塞顧名思義,就是鼻子呼吸空氣的能力受阻,進而產生吸不到空氣的感覺、甚至覺得呼吸困難。當鼻子的解剖構造以及功能產生異常時,便可能影響到吸入氣流的通暢。邱建鋐醫師表示,引起鼻塞的原因有許多,比較常見的有:鼻炎、鼻過敏、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鼻竇炎、腫瘤等。小孩鼻塞的原因又與成人較為不同,小孩鼻塞較常見的原因為急慢性鼻竇炎、腺樣體肥厚以及過敏,成人則較為多樣化。  舉例來說,鼻子過敏乃鼻腔黏膜對於環境中的過敏原過度反應所產生的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鼻水以及鼻子癢等,治療方法為避免過敏原刺激、口服抗組織胺或鼻噴劑,嚴重鼻塞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施行鼻腔雷射手術;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及鼻竇炎症狀多為鼻塞及流鼻涕,治療方式為服用黏膜去充血劑以及抗生素控制細菌感染,症狀較為嚴重者需以強效藥物治療、療程也較長;鼻炎或鼻竇炎症狀若久未痊癒,且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則可能已經轉變為慢性鼻竇炎,通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合併有鼻息肉生成者,需接受內視鏡鼻竇手術;幼童患者若感冒久治不癒則需注意是否有腺樣體肥厚或扁桃腺肥大的問題,嚴重者需手術切除以杜絕感染源;若鼻塞合併有不尋常出血或是頸部淋巴腫大者則需懷疑是否有腫瘤生成。邱建鋐醫師表示,對於因鼻塞前來求診的患者,詳細詢問其病史是很重要的,耳鼻喉科醫師初步會先以肉眼局部觀察其鼻腔,以評估是否有構造或功能上的異常;對於較為敏感或鼻腔狹窄不易檢查者,則利用鼻腔內視鏡進行更深入的探查;對於較嚴重的病灶例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或腫瘤,安排影像學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以獲得更多疾病資訊。民眾本身亦應時刻注意,若身體出現不尋常的變化,儘速尋求專業醫師診治,大部分鼻塞的問題是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治療效果的。

景氣低迷,藥師成為熱門聯誼對象

景氣低迷,藥師成為熱門聯誼對象

過往醫藥界大多是陽盛陰衰的領域,然而現在單身藥師卻是女多於男,藥師公會全聯會將在四、五月舉辦全國三場單身聯誼活動,為23至40歲的單身藥師尋找幸福的春天。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共事務部主任郭姿均表示,隨著金融海嘯及產業界不景氣,醫療界成為搶手婚姻伴侶對象,藥師公會全聯會陸續接獲婚友社洽詢合作舉辦聯誼活動,全聯會分析會員資料發現,過去藥師多是男性的世界,六十歲以上的藥師,男藥師是女藥師的四倍,但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醫療環境就業穩定,女藥師比例激增,卅歲以下適婚年齡的藥師,女藥師與男藥師的比例約二比一。「平常在醫院工作很忙碌,經常需要輪班,到了適婚年齡,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在醫學中心工作多年的小芳訴說小姑獨處的心情。因此,全聯會將在四月及五月舉辦三場單身聯誼活動。郭姿均主任指出,此次活動象徵以「牽阮我ㄟ手」藥草植物「左手香」為主題,三場活動分別為「紫葉左手香」、「青斑左手香」、「薄荷左手香」,左手香民間常用來解毒、消炎,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搓揉後有一股香氣,其專業芬芳做為藥師聯誼活動的幸運物最適合不過! 三場活動時間及地點如下:‧北區單身聯誼活動4/11(周六),八點半至五點半,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527巷88號,北投會館(捷運復興崗站二樓二號出口 ,開車者請停北投會館)‧中區單身聯誼活動5/3(周日),八點半至五點半,地點:台中縣后里鄉泰安村福興路50號,后里泰安驛站(搭火車區間車泰安站下,步行15分)‧南區單身聯誼活動5/16(周六),八點半至五點半,地點:高雄市小港區明聖街135巷10弄12號,淨園機場咖啡休閒農場。欲參加之藥師或想要認識藥師朋友者,想了解相關活動訊息,可逕洽02-25178827,聯絡人:李盈,email:[email protected] 與承辦單位聯絡,報名表格及海報也在全聯會網站上,供下載報名。

解決攝護腺肥大 綠光雷射副作用少

解決攝護腺肥大 綠光雷射副作用少

83歲的卓老伯伯(化名)患有遺傳性地中海貧血,導致無法透過經尿道電刀攝護腺切除術來治療自己多年的攝護腺肥大問題,造成長期生活品質不佳。上個月,卓老伯伯因急性尿道阻塞緊急就醫,後在醫師的建議下得知綠光雷射治療具備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的優點,因此決定接受綠光攝護腺汽化術的治療。術後卓伯伯生活品質改善很多。泌尿科鄭柏樹醫師表示,男性隨著年齡增加,包覆尿道的攝護腺也會不斷增生,造成排尿慢、夜間頻尿、解尿疼痛等困擾,年過50以上的男性有半數都有這種問題。攝護腺肥大除了年齡老化的因素外,國外研究發現與家族遺傳有關,一等親若有一人罹患攝護腺肥大,則發生攝護腺肥大機率便是一般人的4.2倍。臨床發現,約有三成患者症狀會較為嚴重,如果長期未施以治療,可能引發膀胱功能失調、尿毒、腎水腫、血尿、結石,健康堪慮。傳統治療以藥物、手術刮除為主,但因可能有出血、水中毒等風險,因此不適合患有心血管疾病與長期服用抗凝血劑或造血功能不佳的患者,且手術後平均需住院三至七天,術後可能會有尿失禁、精液逆流甚至陽萎的後遺症,讓患者望之卻步。但隨著科技進步,新興雷射治療手術以雷射讓增生組織汽化消失,不僅可解決攝護腺肥大問題,同時術後最快隔天就能出院,副作用與術中出血量少,可說是高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造血功能不佳之病人的福音。鄭柏樹醫師表示,每位男性都會遭遇攝護腺肥大困擾,且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提醒40歲以上男性一但發現自己有頻尿、夜尿、急尿、排尿困難、尿失禁等問題時,就應儘快到醫院檢查有無攝護腺肥大,趁早給予治療。

過勞死高危險群?!自我檢測是否”慢性疲勞”

過勞死高危險群?!自我檢測是否”慢性疲勞”

您會覺得整天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即使已經睡了一整天還是感到全身酸痛,頭痛、關節疼痛、肌肉痛、喉嚨痛等等,症狀像是感冒卻又時好時壞,拖了好長的時間就是好不了。現代人生活中充滿了壓力,如果壓力得不到紓解的管道長期下來,當壓力越來越多、越來越重的時候,就會在身上引發大大小小的症狀,而當壓力崩潰時伴隨而來的就是所謂「慢性疲勞」。大里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 塗是雋醫師表示,「慢性疲勞」在醫界把它定義為持續或斷續疲勞達6個月以上,休息也無法改善,並且伴隨有頭痛、喉嚨痛、發燒、耳鳴、肌肉酸痛、哀弱無力、憂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台灣有近4成的上班族擔心自己會過勞死,5成以上的上班族經常感到疲勞且有肩膀僵硬的毛病,以20至40歲的女性白領階級居多,女性是男性的4倍,腦力勞動者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率一般人的20倍。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患除了有類似感冒、全身關節肌肉僵硬酸痛、各種精神症狀外,還多合併有如食物或灰塵過敏的過度敏感症。腹痛、腹瀉或便秘、脹氣等腸胃症狀。頻尿或夜尿、排尿困難、經前症候群惡化、性功能障礙、性冷感、性焦慮等也是常有的生殖泌尿症狀。有些人甚至會有心悸、心跳過快、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心肺症狀。還會皮膚潮紅、盜汗、口乾舌燥、姿勢性低血壓等神經內分泌症狀等。塗是雋醫師指出,這些症狀的表現形態往往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很大,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在不同的階段中發生不一樣的症狀。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總是好好壞壞,往往不容易斷根卻也不會急速惡化,這類病人是真的生病,但卻經常被誤解為工作不力打混摸魚,長期下來病人更為憂鬱及焦躁。我們要如何能知道自己是否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候選人呢?塗是雋醫師提供以下標準,民眾也可自我檢測一下是否有這些現象!【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達六個月以上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之虛弱疲勞感無法因臥床休息而緩解日常生活可能受影響並且減少50%以上之活動註:必須排除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之疲倦感(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各種感染症或炎症、精神疾病、內分泌疾病或器質性病變、藥物或毒物成癮、濫用之副作用等)【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1.低度發燒(自測口溫37.5-38.5度)或畏寒2.喉嚨痛3.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直徑小於2公分)4.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5.肌肉酸痛6.即使從事過去可以勝任的活動也會產生持續24小時以上之全身疲倦感7.最近發生的廣泛性頭痛8.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無紅腫現象)9.精神或神經症狀(如:畏光、暫時性視盲、健忘、躁動不安、思考力衰退、無法集中精神、憂鬱等)10.睡眠障礙(嗜睡或失眠) ◎ 您當選了嗎?疲勞不是病,正常人偶爾都會感到疲勞,只要休息就會恢復,但慢性疲勞就是病態,如果疲勞症狀持續半年以上就很可能是罹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此時器官會出現障礙且連休息睡覺都無法恢復。要如何減緩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提醒工作者在忙碌之餘要抽空休息。塗是雋醫師說,國內外研究都顯示,少工作、多休息是減緩疲勞的最佳良方,每工作一小時就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花十分鐘深呼吸或散步,中午時小睡一下都可以改善疲勞症狀。其次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一項主要症狀就是不想動,但越不動會越疲勞,適度的運動不但不會更累反而會提升體能。調整飲食也可減緩慢性疲勞,三餐定時定量注意營養均衡,如果無法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營養,可適度補充維他命,少吃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以降低血管疾病的風險,多喝水少喝咖啡因的飲料,這對於症狀的改善亦有很大的幫助。 慢性疲勞症狀群已逐漸成為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如果覺得身體極度疲勞,凡事提不起勁來做就應該尋求醫師協助。但也因為沒有特效藥,在治療的過程中,塗是雋醫師強調,醫病之間的充份信賴與溝通是很重要的,醫師及家人、朋友以同理心給予絕對的心理支持,將有助病人脫離疲勞的困擾獲得身心的安頓。您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嗎?切記找您的家庭醫師為您的健康把關,且忌自行亂服藥物或聽信民間秘方,若延誤治療時機就得不償失了。

降血壓藥不宜自行貿然停藥

降血壓藥不宜自行貿然停藥

日前一位有高血壓病史的42歲男性,因意識不清送入急診室,到院時血壓高達200/110毫米汞柱、昏迷指數6分,電腦斷層顯示為腦幹出血。經降血壓、降腦壓後,送入加護病房進一步治療。不幸的是,雖經過醫療團隊全力搶救,病人狀況仍未見好轉,數日後經醫師宣判腦死。在與家屬做病史詢問時得知,病人在數月前經醫師診斷有高血壓並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服藥後血壓控制相當不錯。發病前兩星期,他自認為血壓已恢復正常,不想這麼年輕就與藥罐子為伍,所以停止服用藥物,沒想到兩星期後就遭逢此劇變。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腎臟科楊忠煒醫師表示,一般人大多認為西藥較傷身體,吃多了或吃久了會傷肝、傷腎,所以對西醫師的處方用藥並不是百分之百的遵從,經常會「偷斤減兩」。尤其是一些有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的慢性病患,這些慢性病在短期內並不一定會造成病人很大的不舒服,甚至完全沒有症狀,但醫師卻可能告訴你要長期吃藥,甚至說要吃一輩子!很多的民眾就會疑問:「我明明就沒什麼不舒服,為什麼要一直吃藥?」、「西藥吃多了,以後會不會要洗腎?」、「我血壓正常了,還要繼續吃藥嗎?」如果這些疑問未獲得解答,民眾自然不會乖乖的遵從醫師指示服藥。因此,楊忠煒醫師建議,有高血壓的患者,控制血壓到正常值比討論每天吃幾顆降血壓藥要重要的多,雖然各類型的降血壓藥有不同的副作用,不要因為吃了藥有不舒服就自行停藥,放任血壓高不管,一定要與你的醫師討論在你身上所發生的副作用,然後進行藥物劑量的調整或種類的更換,這樣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藥物組合。另外,楊忠煒醫師呼籲,就算血壓控制正常了,也千萬不可自行停藥,因為絕大部分的高血壓是一種「可控制」的疾病,而不是一種「可治癒」的疾病。貿然停藥有可能造成血壓反彈上升,甚至造成心、腎、腦等末梢器官的損傷、不可不防。該病患家屬在醫護人員與社工人員的陪伴下慢慢走出傷痛,並決定化小愛為大愛,做出了器官捐贈的重大決定。因為他們大愛的表現,病人的心、肝、和腎臟,也造福了四位器官衰竭的病人。

4/2世界自閉症關懷日,請您一同關懷!

4/2世界自閉症關懷日,請您一同關懷!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腦部病變所引起的廣泛性發展障礙,與唐氏綜合徵等疾病不同,它不會影響自閉症者的面容,因此自閉症者容貌與正常人沒有區別。自閉症的概念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閉症的症狀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主要特徵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以及活動和興趣範圍的顯著侷限性。自閉症的病因尚無定論,目前主要有神經系統損傷、腦的特定部位功能低下、多巴胺係統缺陷、遺傳、病毒感染和免疫缺陷等10餘種觀點和假說。現代醫學手段還不能從根本上治癒自閉症。專家說,2歲至6歲是自閉症最佳治療時機,越早治療越好。全球現約有3500萬人患有這種疾病,且正在迅速擴大,不分地區、種族、與社會階級都有發生自閉症的可能,目前全球每20分鐘就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以美國為例,每150個兒童就有1位兒童患有自閉症,每94位男孩就有1位男孩患有自閉症,因此聯合國於2007年12月18日第76次全體會議上,通過從2008年起,每年4月2日為『世界自閉症關懷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的認識和關注,而國內自閉症人口的現況,依內政部社會司的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自閉症人口,計有8,151人,較2007年的7,207人,增加達944人,其增加率為11.59%,是去年度國內各障礙類別人口數增加最快的族群,對於政府、社會,乃至於社區、家庭均將造成衝擊,不容忽視。或許在你身邊就有一個自閉症的朋友但你卻不了解他,也或許你以為宅男就是自閉症的一種,長久以來,社會大眾對自閉症誤解甚深,需要更多熱心民眾一起來認識及關注,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邀您跟您的朋友一同幫自閉症族群發聲!請在即時通訊軟體上註名『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懷日,請大家一起關懷自閉症者』!或請上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網站 http://www.autism.org.t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