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大掃除全身痠痛 營養師教緩疲勞飲食

大掃除全身痠痛 營養師教緩疲勞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前大掃除代表除去晦氣,迎接新年好福氣。但大掃除常讓主婦們厭煩,也造成身體痠痛,大多隔天後才有痠痛不適感,稱為延遲性痠痛。主婦們很想不大掃除、不做家事,或者吃消炎藥、以泡澡按摩等方式減輕痠痛感,但你想過可以用食物來緩解做家事大掃除的疲勞與痠痛嗎?除蛋白質補充肌肉養分 3大保健品可適度補充SNQ健康優購網營養師林品蕎建議,主婦大掃除期間可補充牛奶等富含鈣質的乳製品,幫助肌肉放鬆、穩定神經;牛肉、雞肉和雞蛋等可補足肌肉所需養分;多吃天然蔬果如柑橘類、芭樂、莓果類,可對付發炎刺激物的侵襲,保護身體肌肉組織。此外,市面上眾多保健品訴求增強體力、緩解勞累、養足精氣神,可視情況補充:1)蜆蛋白/研究證實,蜆蛋白含有多種類豐富的胺基酸(精氨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等)、礦物質(鋅、鈣),皆是增強體力、修復細胞的重要營養成分。蜆蛋白含有肝醣,可緩解疲勞、補充細胞能量。建議挑選蜆類保健食品時,注意製造廠商育蜆的環境與規範,才能買到安全又衛生的蜆品。但腎病變和痛風患者不適合食用此類產品。2)藍藻/近年流行的藻類保健食品,因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礦物質、維生素B群等物質,屬高營養價值維他命食物,並已有多項科學研究發現藍藻可改善營養不良狀態,增強肌肉運動時的表現能力,延長肌耐力。藻藍素成分經實驗發現,可減少自由基、緩解發炎症狀,對於與活動力相連的關節處,關節炎有改善的趨勢。藍藻碘含量較一般海帶與昆布低,甲狀腺亢進者也能適量攝取、補充營養。3)牛樟芝/牛樟芝有台灣森林紅寶石之稱,從原住民日常生活中發現,食用牛樟芝可解宿醉、提振精神,甚至具抗癌、抗發炎作用。牛樟芝有三萜物質,當身體氧化壓力大時,可降低自由基生成,減少細胞受到損傷。建議消費者挑選牛樟芝保健品時,先認明商品有無依法通過牛樟芝連續高劑量餵食90天,確認安全無毒性。鳳梨酵素、橄欖多酚 肌肉緊繃可適度補充林品蕎營養師說明,除此之外,像是鳳梨酵素、橄欖多酚、薑黃素等具備抗發炎功能,常添加於舒緩肌肉緊繃或抗關節炎的保健產品內。大掃除後身體過於勞累發炎時,適時補充以上天然食物和保健成份也是自我保養方法。建議選擇有SNQ認證或健康食品認證的保健產品,更能安心食用。假使大掃除後肌肉非常痠痛,影響生活數日未癒,請盡快就醫

會站立的燕窩 廣生堂晴燕/君燕幸福燕窩 用整顆燕盞 做成會站立的燕窩!

會站立的燕窩 廣生堂晴燕/君燕幸福燕窩 用整顆燕盞 做成會站立的燕窩!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湯蕎伊) (圖片/廣生堂) 新年到好運到!過年全家歡聚,開心圍爐吃山珍海味的同時,為全家人準備活力十足的營養來源,燕窩是健康補給的好選擇。拜訪親友,獻上最真誠溫暖的關心與祝福,送一份健康好禮,一起分享幸福人生的好滋味,燕窩珍貴的唾液酸成份和EGF表皮生長分子,幫助我們一起呵護最在乎的人,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如何選擇最純粹、實在又安心的燕窩,給家人和朋友最真的祝福?只有通過層層檢驗品質把關,用頂級輕毛燕盞,MIT高品質製作技術的即食燕窩,美食家、燕窩達人的唯一推薦~廣生堂晴燕/君燕幸福燕窩飲。 三口滿燕的飽嘴口感 純粹好安心的晴燕/君燕幸福燕窩 廣生堂的晴燕/君燕幸福燕窩,精選整顆燕盞,透過獨家的3D旋轉殺菌釜殺菌熟成,讓燕窩在瓶中呈現站立的狀態,這只有用燕盞製成的即食燕窩才可以達成,當然,君燕窩的成分只有燕窩、糖水,高壓真空完整封存自然好味道,絕對沒有添加結蘭膠或增稠劑,會站立的燕窩才有好品質,才能通過嚴格的重重檢驗!飽嘴的口感,自然清甜的蛋香味,保證每一口都能吃到純正的燕窩。目前市面上的即食燕窩禮盒,大多是以碎燕或邊角料製作而成,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所謂的「燕窩固形物」,大都以懸浮方式散落於玻璃瓶當中,再看看內容物的成分,更可以發現除了燕窩之外的結蘭膠或增稠劑,這些對廣生堂來說都是不及格的。 晴燕/君燕幸福燕窩從生產完成到消費者手上 不超過一個月 除了會站立的燕窩品質保證之外,廣生堂的晴燕/君燕幸福燕窩還特別新鮮,廣生堂營運長王靜美表示,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即食燕窩,大都從國外進口,也就是從製作完成,經過運輸到台灣,通路上架鋪貨,一直到消費者手上,整個流程至少要三個月,也就是說你所吃到的燕窩已經是三個月以前製作的。廣生堂晴燕幸福燕窩獨特的地方就在於,不是燕條、不是燕碎,是用完整頂級輕毛燕盞製成!獨家自有專業燕窩生技廠、道地MIT台灣生產製作,經由世界專利高功率旋轉式殺菌釜,均勻受熱、時間短,營養完美封存!從生產完成到消費者手上絕對不超過一個月,保證最青、最新鮮! 迎接全新的一年,開啟健康鴻運滿滿幸福活力!連續22年食安零檢出的燕窩達人廣生堂幸福燕窩,為您獻上最新鮮的、品質最好的晴燕/君燕幸福燕窩,才符合「送自己人,要選好一點的」最高標準。廣生堂門市、專櫃、官網熱情提供晴燕幸福燕窩禮盒諮詢,廣生堂門市服務區域以外的朋友們可至官網及寶雅門市選購喔!  

睡不好?消夜吃錯食物啦!

睡不好?消夜吃錯食物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已經數了100 隻羊,羊圈都快要塞不下了,還是睡不著覺,甚至愈數愈亢奮。對於晚上翻來覆去睡不好覺的人,這樣的場景就像夢靨般「陰魂不散」。或許你該檢視一下的飲食習慣。血清素不足 易躁鬱而睡不好研究發現,睡前幾小時攝取富含色胺酸(tryptophan)的食物能有助安眠。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曹雅姿解釋,影響睡眠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血清素」,因為血清素能幫助身體鎮靜、放鬆;一旦血清素不足,便容易躁鬱而睡不好。而色胺酸是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能幫助製造血清素。另外,也可多補充碳水化合物。研究指出,碳水化合物對色胺酸有錦上添花的效果,能提高人體的必需胺基酸中色胺酸的比例,使更多色胺酸能進入大腦,進而轉換成血清素,達到安眠的功效。碳水化合物對色胺酸有加分作用,但是蛋白質攝取太多卻有扣分的效果。當蛋白質攝取過量,其中所含的酪胺酸(tyrosine)會擠壓色胺酸的比例,大腦便不是製造血清素,而是製造多巴胺、腎上腺素(epinephrine)及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這些神經傳導物質會使你變得警醒且精神亢奮,與安眠作用恰恰相反。睡前不要吃高油脂食物 影響腸胃蠕動、消化機能還有一點提醒:睡前最好不要吃太多東西,特別是高油脂的食物,除了會發胖,也會影響腸胃蠕動、消化機能。因為身體得先處理該消化的食物,之後才能慢慢放鬆、進入睡眠休息模式。可想而知,入睡的時間便會往後延。1) 全麥麵包/全麥麵包加蜂蜜有助釋放胰島素,讓色胺酸順利進入大腦,助你輕柔入夢鄉。「這個方法對多數人都有效,它既有像安眠藥的效果,又沒有安眠藥的副作用,不會讓人上癮,」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臨床研究中心婦女健康計劃負責人茱蒂.威特曼博士認為。不過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也提到,不同於讓心情穩定愉快的飲食技巧,睡前吃的高碳水化合物求的是快速入眠,所以並不一定侷限於「多醣類」的形式,有時用簡單的「糖」效果會更好。2) 腰果/腰果是個紓壓、助眠的好食物。它含有色胺酸、麩醯胺酸、維生素B6、鎂等營養素,可幫助合成血清素及褪黑激素。其他像杏仁、胡桃等堅果也都是可替換的選擇。3) 芝麻/有時我們並非是因為情緒低落而無法入眠,只是白天事情太多,腦袋一直處於亢奮狀態。這時就需要GABA 這種神經傳導物質,讓腦部放鬆一下,如果合成不足,就會覺得腦子轉個不停,明明很累卻睡不著。而麩醯胺酸是合成GABA 的原料,可以吃點含麩醯胺酸的輕食,尤其是黑芝麻,同時含有色胺酸、麩醯胺酸、維生素B6、菸鹼酸、鈣,是超級助眠的好食物。吳映蓉建議忙碌的上班族,不妨買一包黑芝麻糊,加上兩匙小麥胚芽,就是睡前輕食的最佳選擇。而且市售的芝麻糊多半都已加了糖,可以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4) 熱牛奶/我們常聽到睡前喝杯溫牛奶有助睡眠,正是因為牛奶當中富含色胺酸。而且牛奶也富含鈣,加強大腦對色胺酸的利用率。優格、起司等乳製品也都富含色胺酸及鈣,都是睡前輕食的不錯選擇。5) 香蕉/有人稱香蕉為「帶皮的安眠藥」。香蕉跟牛奶一樣,也富含色胺酸,除此之外,還有助褪黑激素的製造,而且含鎂,可讓身體肌肉放鬆。6) 馬鈴薯/睡前吃一點馬鈴薯泥或烤馬鈴薯,可以幫助去除體內的酸性物質,減少對色胺酸的干擾。7) 蜂蜜/最近有研究發現,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能告訴大腦「該停止分泌促食素(orexin)了!」減少大腦中這種讓身體保持警覺的神經傳導物質。(本文摘自/輕甜食:零罪惡感的手作點心/天下雜誌出版)

泡湯祛寒 大餐後需間隔1.5小時

泡湯祛寒 大餐後需間隔1.5小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除了冷氣團報到外,每年農曆年前後,就是台灣櫻花綻放的日子。出外賞櫻時,可以幫家裡的長輩多帶一件防風衣物,戴上圍巾、口罩、手套等,並隨身攜帶一杯熱開水,務必做好禦寒防護措施。飲酒、大餐後 間隔1個半小時再泡湯不少民眾也會把握周末假期泡溫泉驅走寒意。一名60歲中年男子與太太一起去泡湯,剛泡溫泉沒多久突然覺得頭暈、冒汗,伴隨噁心胸悶,太太嚇得趕緊陪同就醫。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泡湯時勿超過15分鐘、泡湯後勿太快起身、勿單獨泡個人池、溫度勿超過40℃、避免冷熱水交替,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及飲酒或吃大餐後隔1.5小時以上再泡。胸口悶痛、呼吸困難 恐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徵兆寒流期間,也要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就醫。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在任何時間都要攜帶隨身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魚刺卡喉別吞飯!刺穿動脈恐致命

魚刺卡喉別吞飯!刺穿動脈恐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將至,難免大魚大肉,但要小心雞鴨肉小骨頭或魚刺,成為刺傷喉嚨、食道和胃的凶器!一名年輕人參加公司尾牙吃飯時狂吐,嘔吐物帶有血跡,緊急送醫照胃鏡發現,食道有2公分的撕裂傷,研判是遭雞骨頭割傷。 延伸閱讀: 魚刺卡喉嚨怎麼辦?會自己消失嗎?教你3招「正確自救法」別亂喝水 若吞飯、喝醋 恐怕刺傷動脈、肝臟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醫師溫奕志表示,農曆春節將至,餐餐雞鴨魚肉美食,民眾要小心這樣的美食可能成為凶器。過往的春節急診的病患中,最常見造成胃腸肝膽疾患的原因,就是被魚刺或雞鴨骨頭卡到喉嚨甚至傷及食道。也有零星的喝太多酒傷及肝臟,吐血送醫的個案。 萬一被魚刺或雞鴨骨頭卡到喉嚨,吞飯和喝醋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如果魚刺卡到食道壁,刺得更深可能刺穿食道,傷到胸主動脈,嚴重出血會危及生命。魚刺或小骨頭一旦刺破胃壁,極可能會刺傷肝臟。最好即時就醫,以免釀成大禍。 延伸閱讀: 誤吞細小魚刺沒關係?男小腸破裂穿孔 空腹時服藥 易沾黏於食道而潰瘍 溫醫師強調,過往病例中,有民眾在春節長假罹患感冒,自行購買成藥服用。然而如果在空腹時服用,因藥物黏貼在食道或胃壁,造成潰瘍出血,春節就得跑急診,真是煞風景。 農曆春節的愉快假期享用美食,同時也要注意食道和腸胃的保護,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最容易被魚刺或雞、鴨小骨頭這樣的「凶器」危害,千萬不要依循偏方吞飯、喝醋,應立即就醫。

天氣濕又冷 易生病、致憂鬱!

天氣濕又冷 易生病、致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冷空氣接力影響台灣!除了身體感受的冷外,心情是否也受到影響呢?其實,天氣是能夠預測一天情緒變化的重要指標,天氣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一起從天氣來看看情緒。低溫、雨天間接導致沮喪不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諮商心理師沈孟筑表示,溫度是影響情緒很重要的因素,在寒冷的時節裡,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努力運作,來保持身體溫暖。身體中有限的能量,忙著處理低溫對身體的影響,較無法有效防止病毒或細菌攻擊,使冬天容易生病,更容易影響情緒,讓我們感受到沮喪與不安。雨天雖然不會直接影響身體機制,卻會影響生活方式,並進一步影響情緒。例如,下雨天使出門慾望降低,減少出門社交互動的機會,而社交互動被視為有效的抗憂鬱方式。下雨天容易淋濕,導致疾病產生,致使煩躁、挫折、生氣等情緒。在溫度低又下雨時,這樣的負面心情會更明顯!陽光影響褪黑激素、血清素分泌 造成憂鬱情緒沈孟筑諮商心理師表示,雖然溫度、雨天皆會伴隨低落、憂鬱等負向情緒,但冬天裡真正影響情緒的是陽光!陽光影響內分泌系統中的褪黑激素以及血清素,陽光能使大腦停止產生褪黑激素(也就是睡眠激素),使我們更加警覺清醒,並更有能量。血清素被視為是「令人感覺良好的賀爾蒙」並被使用在許多抗憂鬱劑中,而透過陽光的照射吸收,能使大腦能產生血清素,改善神經傳遞。在冬天裡,陽光才是預報情緒的指標。不論天氣直接或間接影響情緒,收看天氣預報時,也別忘想想如何調適心情。

陰雨綿綿易憂鬱?日照不足致情緒失調

陰雨綿綿易憂鬱?日照不足致情緒失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我們的情緒。寒流來襲,如何避免寒冷的天氣影響情緒?身體保持溫暖、經常外出活動、增加陽光攝取,都是對付寒冬憂鬱的良方!洗澡前先開電暖氣 避免穿脫衣物間著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諮商心理師沈孟筑表示,低溫會影響免疫系統,容易生病,並影響情緒,因此保持身體溫暖非常重要。可使用電暖器提升室內溫度,維持室內溫度在18至27度。在穿脫衣物或洗澡前,身體容易著涼,建議可先用電暖器將房間或浴室吹暖再穿脫衣物。平時若要出門,身上可搭配口罩、圍巾、帽子、或是暖暖包,維持身體溫暖。雨天降出門慾望 減少互動生負面情緒下雨天潮濕的天氣大大降低出門的欲望,減少與人互動的機會,易增加負向情緒。盡可能的讓自己外出從事社交活動,可以增加良好情緒。倘若出門意願低,可請親朋好友邀約外出,或是主動報名有興趣的活動或課程,幫助自己在雨天有動力外出。沈孟筑諮商心理師表示,冬天日照時間短,加上台灣冬天陰雨綿綿,使得太陽露臉的時間更少。雖然受到陽光照射不足的限制,但可在家中裝設模仿陽光照度的日光燈,增加類同於日照的光線吸收,減少季節性情緒失調狀況發生。

孩子求知慾旺盛 引導步驟很重要

孩子求知慾旺盛 引導步驟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知識分為好幾種。一名教師開始解釋天空中的事物時,首先描述外觀,然後用星辰的升起與落下來定義東方和西方。他常碰到的狀況是有個娃娃說:「不對,才不是太陽升起和落下,是地球在轉,爸爸是這麼告訴我的。」這類型的知識無可救藥,因為像這樣提早知道地球在轉的孩子,永遠不會對外觀付出足夠的注意力。大眾不擅長主動求知 最後得知的就認可當人家跟他談論天體,為了描述外觀,不可能忽略周圍的輔助形態,這孩子卻會以為並非如此,然後白費力氣地去追尋哥白尼的行星排列次序,認為那才是觀看星星的該有方式。哥白尼提出的次序的確是外觀的真理,但我認為,在真正形成太陽系的觀念以前,應該連續觀察兩三年,並且依循各種外觀形貌。在確定有把握之前就先懷疑,這是一種過度普遍且無法治療的惡習。大眾不擅長主動求知,因為在眾人的想像中,最後得知的真理就是他認可的那個。但真理不可能像這樣從一人的頭腦灌輸到另一人的腦袋裡;對從外觀出發,尚未得到真相的人來說,那毫無意義。多少人曾一面翻開報紙,一面心想:「來看看能量儲存法則是不是仍然正確無誤。」這是白費力氣的雄心,你不能遷就你所沒有的東西。懷疑是一種過程 代表的是確信首先必須懂得那個法則,用千百個例子來測試它,然後才有辦法構思第二個原則,也就是所謂的第二法則。它不破壞第一法則,而且若沒有第一法則它本身也毫無意義。而且必須兩者皆多次應用,才能進入懷疑其中一種的狀態。懷疑是一種過程,為了試煉它,首先必須感受到腳下有一股難以撼動的抵抗力。懷疑代表的是確信。請注意思考笛卡兒,這位前所未見、最大膽的懷疑論者。我們或許可以說他並不如醉鬼、胡言亂語的狂人或多疑的瘋子,因為在那些可悲的頭腦前,世界時時崩解,外觀變化萬千,像一團混沌,要靠作夢才能讓人有點概念。然而,並沒有人願意說這些衰弱的腦袋處於懷疑狀態。費心去造就真理 非失去好奇而接受真理而且他們能懷疑什麼?相反地,你知道笛卡兒在疑思之時,舒服地待在壁爐旁,比任何人都清醒,擺脫所有激動情緒,對這堅實的世界再放心不過。比較起來,我認為知名的龐加萊大可以去懷疑地球的運行,因為他先前已長期地努力思考過這個題目。但這並不代表先前那個孩子可以從長椅上起立,說:「地球在轉不見得正確,也許那只是一種說法。」從一個觀念到另一個觀念,這其中有階段步驟,而最後,在所有觀念之外,每副頭腦都該跟隨自己的進度,永遠費心去造就真理,但不任由好奇去接受真理。如果這份智慧能被更深入了解,幾乎所有人在面對愛因斯坦提出的各種弔詭時,都敢像我這樣說:「我還沒學到這個程度。」(本文摘自/論教育/麥田出版)

癌友福音!口服化療副作用較小

癌友福音!口服化療副作用較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對癌症患者來說,化學治療排期如果落在新年期間,要到醫院進行治療,相當不方便。近年來,癌症治療發明了口服化療用藥,在臨床醫療研究報告上有著很好的成績,讓癌友在家也可以接受化學治療。口服化療好處多 療效和針劑差不多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表示,傳統的化學治療是採針劑注射治療的方式,近幾年已經有相當好的口服化療,不管是在胃癌或胰臟癌的治療都有相當大的好處。早期健保只給付打針的化學治療藥物,在TS-1納入健保後,慢慢很多醫生就用這種口服藥物替病人治療。口服化療與打針兩者的療效差不多,但仍需視病人情況來決定使用。口服用藥較便利 化療無需跑醫院打開藥罐,倒出足夠的藥物再喝水吞下,口服化療看起來跟一般生病吃藥沒什麼兩樣,所以許多人會覺得口服化療不像在接受化學治療。謝瑞坤董事長進一步解釋,口服化療因為天天使用,所以在治療一個療程所需的藥會平均分十幾天用完;可是針劑的化療會在一天內注射接下來十幾二十天的藥量,所以副作用方面,口服化療會比較小。因為當輕微副作用出現時,病患發現後就會停止用藥;但打針一次性注入一個療程的藥,治療後所產生的副作用只能等它慢慢消退。謝董事長曾有一名病人經營小本生意販售衣物,常需要到醫院化療打針,治療完後需要趕快回到工作崗位上值班。後期治療時,由於無法常常請假,建議她以口服化療的方式接受療程。療程持續了好幾年,這位病人因此能好好維持工作正常上班,保有收入,兼顧治療。化療兼顧生活品質 口服化療新選擇臨床顯示,癌症病人使用口服化療藥物,不僅能降低接受化學治療的心理壓力,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雖然有人擔心口服藥物會忘記吃藥,但現在也已經有許多醫療用的APP能提醒吃藥、記錄服藥情形,所以下次癌友在接受治療時,不妨和醫生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讓抗癌路上少一點不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過年顧好家中孩童 居家注意5事項

過年顧好家中孩童 居家注意5事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連續6天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有兒童的家庭別忘了對居家安全做個總體檢。家長可以參考對居家保所設計的環境安全檢核表,從門、陽台、地板、窗戶、沐浴設備、幼兒睡床、物品收納等共40項檢核指標逐一檢核,確保居家安全無虞,安心過好年。事故傷害 為兒童青少年死因首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表示,根據兒少死因統計結果分析,「事故傷害」是造成兒少死亡的首要原因。105年度未滿18歲,因運輸事故、意外墜落、溺水、意外中毒以及火災意外等事故傷害致死者共有239位。兒童事故傷害的類型,除了車禍與溺水外,以居家意外事故,包括跌墜落、壓砸傷、燒燙傷、異物梗塞、中毒較常見,近年又發生罕見的電視機砸傷、玩電線、插孔觸電、一氧化碳中毒及動物咬傷等意外。兒童常見事故傷害 5大類注意事項家中有6歲以下兒童的家長需注意,往往家長不留神,幾秒鐘內孩子就會發生意外。不要讓幼兒離開大人視線,更不可讓兒童獨處在易發生危險或傷害的環境下,避免自高樓墜落、玩火引燃、溺水或玩窗簾拉繩窒息等意外事故發生。社會及家庭署整理常見於春節期間的居家事故傷害種類,提醒國人提高安全意識,平平安安過好年:1)注意香火/祭拜祖先時注意香火,避免觸傷兒童。燒金紙時,避免幼兒靠近火爐。2)熱湯、熱鍋的擺放/春節圍爐端熱食時別讓幼童靠近廚房,不要使用桌巾或將熱湯放置桌緣。用餐時熱湯避免靠近幼兒座位、電熱鍋儘量靠牆放,避免電線懸空以免絆倒拉下熱鍋,造成燙傷事故。3)防範墜落、動物咬傷/兒童好奇心特別強烈,探索新奇事物,家長應提高警覺,請勿隨意觸摸陌生動物。注意高樓陽台安全裝置,避免兒童墜落。4)洗澡注意/天冷洗熱水澡,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避免幼兒好奇伸手玩水或瞬間跳入浴池燙傷。瓦斯熱水器不可放在密閉間,保持空氣流通。5)留意行蹤/前往人潮眾多的遊樂設施或寺廟,家長要隨時留意孩子的行蹤與舉動,事先告訴孩子如何自我保護,走失如何聯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