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女吃雞排長針眼 醫:注意5危險因子

女吃雞排長針眼 醫:注意5危險因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不只雙手不乾淨時揉眼睛,造成細菌感染才會長針眼。一名23歲蔡姓女患者,晚上吃了一塊雞排當晚餐,隔天早上要戴隱形眼鏡時發現右眼皮紅腫、疼痛。以溫毛巾熱敷、保持清潔 針眼可自行痊癒童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沛仁表示,患者因眼部疼痛、不美觀,也擔心可能是其他眼部疾病而到就醫,診察後才發現是俗稱針眼的麥粒腫,經醫師開立口服藥與眼藥水,患者回家休養5天後才復原。患者本身是過敏體質,遇上髒空氣導致眼睛發癢,常常不自覺去揉眼睛,加上近期睡眠不足且勞累,發病前一天又吃炸雞排,瞼板腺堵塞加上細菌感染而造成麥粒腫,經開立口服消炎藥及眼藥水後,一周內就能消腫。一般長針眼,在家自行以溫毛巾熱敷且保持眼部清潔,大部分都會自行痊癒,只是恢復期比較長。壓力大、常吃油炸物都可能長針眼麥粒腫俗稱針眼,人體眼皮上下佈滿了瞼板腺及皮脂腺,分泌出的油脂有保持眼睛濕潤的功能。然而油脂分泌過盛時,可能造成瞼板腺開口堵塞,若加上細菌感染就會發炎。長針眼5大危險因子,(1)揉眼、(2)疲勞、(3)睡眠不足、(4)壓力大、(5)常吃油炸物都可能造成瞼板腺堵塞。陳沛仁主任呼籲,預防長針眼,除了保持正常作息,飲食也要選擇清淡食物,若是針眼持續復發,就有可能是飲食所引起,油性膚質的人更要忌口,有過敏體質的人也要注意,不可搓揉眼睛防止細菌感染,若症狀持續超過2周或形成膿包象,要就醫尋求專業眼科醫師治療,避免患部更加嚴重。

前傾盯電腦 恐消化不良、頸椎病變

前傾盯電腦 恐消化不良、頸椎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俗稱電腦病的「VDT症候群」受到矚目的時間,應該有長達20年了吧。當身體向前傾一直盯著電腦畫面,用手肘撐著身體敲打電腦鍵盤,持續一、兩個鐘頭都保持這兩種姿勢,脖子、肩膀、背部一定會變得硬邦邦。交感神經亢奮之後,手腳會冰冷、血液循環下降,腳部甚至還會浮腫,如果一直持續上身向前傾的姿勢,隨著交感神經取得優勢,呼吸也會跟著變淺變快,壓力也會讓免疫力下降。呼吸變淺變快 會不自主地反覆深呼吸我有一位從事和電腦相關工作的朋友。這份工作壓力大到他長期現在恐慌中。當一個人的呼吸變淺變快後,會不自主地反覆深呼吸,如果在深呼吸的過程中過度換氣(呼吸量超過身體的需要),腦內的氧氣過度增加,會讓人陷入恐慌,我的朋友就是這種情形(其實就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這種情形讓他在往後的10年,花了大筆的錢到指壓師那兒報到才痊癒。其實,我有個完全不花一毛錢的預防對策,就是多做「伸展運動」。打電腦每過一個鐘頭就休息10分鐘,動動身體做做伸展運動,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紓解肩頸的痠痛。我朋友就是做了指壓之後,沒有修正上身向前傾的姿勢,所以脖子或肩膀一痛,就貼合類固醇的消炎痠痛貼布。痠痛貼布、消炎鎮痛劑 會使交感神經緊張、讓血液循環變差事實上,這類痠痛貼布的副作用足以使人致死,是非常危險的一種產品。簡便的痠痛貼布、消炎鎮痛劑(包括止痛劑在內),都會使交感神經緊張、讓血液循環變差。上身向前傾的姿勢不但會壓迫腸胃阻礙消化,還會造成肩頸的負擔讓人頭痛、頭暈,甚至發生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變。如果情形惡化,疼痛麻痺等不適症狀,今後有可能常伴你一生一世。大家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只要醒著不論是站是坐,都要抬頭挺胸,讓上身的重心往後,腹肌用力並伸展背肌。(本文摘自/你,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大是文化出版)

50至75歲注意!政府補助腸癌篩檢

50至75歲注意!政府補助腸癌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9年排名首位,根據104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國人平均每13個人就有1位罹患大腸癌。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沒有腸胃道不適、血便,就不須做大腸癌篩檢。但大腸癌初期通常無症狀,症狀出現時病況已較複雜,影響生活品質。定量免疫法糞便檢查 不須限制飲食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有效的篩檢工具,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未滿75歲的民眾大腸癌篩檢多年。國民健康署補助的新型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並不是傳統的糞便潛血檢查。只需要將採便管帶回家,拿著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專屬套管後,再送至符合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就可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不需在採便前限制飲食。國內外研究證實,糞便潛血檢查是有效的大腸癌篩檢工具。國民健康署及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針對50至69歲接受大腸癌篩檢民眾共307萬人為研究對象進行10年追蹤,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死於大腸癌的風險,結果顯示,篩檢率為56.6%時,就可降低死亡風險達44%。加工肉、紅肉、肥胖為致大腸癌因子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新型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無痛、不須限制飲食或灌腸,在家就可採檢,比大腸鏡檢查簡單、便宜,比傳統糞便檢查精確,適合普及式的篩檢。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透過大腸鏡檢查,以免延誤病情。醫學實證指出,規律運動、高纖蔬果有助降低大腸癌風險,加工肉、紅肉與肥胖為致癌因子。遠離大腸癌,要具備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香腸、臘肉、培根等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與少吃紅肉(豬、羊、牛),建議改以魚肉、瘦鷄肉等白肉來取代,菜餚多放菜蔬,以汆燙取代高溫油炸、燒烤,身體無負擔。國民健康署呼籲,不運動、肥胖,也是致癌的高風險因子,平日就需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並注意體重控制。防腸癌有三「及」: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醒身邊親友從50歲開始定期篩檢,時來運轉「腸」健康。

一匙沙茶熱量破百!做健康年菜有撇步

一匙沙茶熱量破百!做健康年菜有撇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除夕夜即為團圓夜。應減少大魚大肉,蔬果、蕈菇等高纖食材入菜,注重食物色彩營養學,年菜中可包含綠色波菜及長年菜、紅色蕃茄及紅蘿蔔、黃色玉米及鳳梨、白色杏鮑菇及山藥、黑色香菇及雲耳等。善用當季、在地食材 減少碳排放量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提醒,多選用清蒸、涼拌、水煮等烹調方式的菜餚,降低熱量攝取。盡量選購標示完整的包裝食品,避免來路不明的散裝糖果、點心或蜜餞等,除可評估食用熱量,也可追溯源頭廠商,安心食用。臺北市食安委員會委員楊玲玲說明,盡量選擇食物原始樣態,在地、當季食材優先,減少加工品,蔬菜比重大於肉類,簡單烹調,降低加工過程及未來處理廢棄物時消耗的能源,減少碳排放量。製作年菜應減少廚餘量,例如年菜中不可或缺的白蘿蔔,可將蘿蔔葉及蘿蔔皮醃漬後做成爽口的小菜。4少1高飲食原則 健康過春節傳統以肉類或海鮮為湯底的火鍋,油脂及鹽分都較高,可改用有鮮甜味的蘿蔔、絲瓜、番茄、花椰菜等蔬果熬煮高湯。而火鍋及菜餚沾醬也是隱藏油脂來源,一湯匙(約15g)的沙茶醬有109大卡熱量。臺北市衛生局呼籲,在春節期間仍維持「4少1高」的飲食原則,選擇少油、少鹽、少糖、少肉及高纖維的食物。採購應景食物的也應注意,不買外包裝標示不明、來路不明、顏色過度鮮豔的食品,並且注意乾、濕食材保存方式,當日未吃完的飯菜需充分復熱並儘速食用完畢。

冬天離不開被窩 你該知道的暖身良方

冬天離不開被窩 你該知道的暖身良方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知道哪來的順口溜說,這天氣,床以外的地方都叫遠方;手勾不到的地方都叫他鄉,你也會這樣抱著被窩放不開嗎?《黃帝內經》對一年四季的 起居這樣論述:「春三月,夜臥早起。夏三月,夜臥早起。秋三月,早臥早起。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陽光。」所以冬天早睡晚起賴點床是養生,但是賴著不起就大有問題了。冬天早上會賴床,不只是因為天冷被窩暖,其實很可能是前一晚的睡眠品質不佳而導致。大家都以為冬天很好睡,睡眠品質應該很好,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事實並不然。胃暖助好眠 吃對食物很重要由於天冷,冬天容易吃得過多、過晚、味道過重,這些熱呼呼的宵夜,例如麻辣鍋、煮滷味、鹽酥雞,吃到胃裡要消化可不容易,滿肚子的食物滾動著,想要睡熟睡深,真是難為身體了;腸胃不好睡眠品質也會不好,這就是中醫的「胃不如則臥不安」。但身體冷冷很難入睡,如果真的很需要暖胃才好睡,建議可以用藥膳粥品代替濃重的宵夜,例如兼具安神效果的「龍骨金針粥」就是很好選擇。一到冬天,手腳冰冷時常讓人夜裡很難入眠,即便睡著了,也會因為身體冷無法進入熟睡;淺眠的狀態熬到了天亮,氣溫逐漸回升,身體才開始進入熟睡期,自然會起床困難,需要在床上多窩一陣子。在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提到,川芎、艾頭、艾葉、澤蘭、桂枝、良薑、樟根、風陳、香茅、紅花等,都是從底打通身體經絡循環,排出體內濕氣與重金屬的良方,用中藥材足蒸成為睡前暖身的好選擇。慢走、泡澡,也能達到排汗的效果,為什麼要用足蒸?因為從腳底打通全身氣血是最簡便的方法,用蒸的可以快速活化身體微循環,足蒸二十分鐘有如慢跑六十分鐘的效果。足蒸達到的第一個效果就是蒸完後會大量排汗,且晚上能非常好睡,它能重啟微血管循環,提升身體自我療癒的功能,而且蒸足桶省水、保溫,減少睡前因泡澡或泡腳增加的麻煩。科技助好眠 製造安睡頻率環境明明睡了很久,起床後卻還是頭暈腦脹,覺得精神無法振奮,也是冬天早上起床時常有的感覺。營造幫助熟睡的環境很重要,除了溫度、寢具、燈光之外,周圍的電磁波也影響著腦波活動,近年來,科技為睡眠輔助增加了好方法。腦波狀態是決定人們睡眠階段的主要關鍵,不同階段睡眠腦波都不同,國人研究出了獨家專利的深睡頻率晶片,開啟後晶片會模擬創造一個良好自然頻率磁場,降低周遭高頻電波對人體的影響,主動協助深睡期延長。如同處在大自然的場域中,身體自然放鬆、腦波放慢,導引自然入睡、穩定整段睡眠而減少睡眠中斷,讓身心放鬆進入深睡期修復自我,睡醒時的精神狀態就會煥然一新。龍骨金針粥食材排骨3到4小塊、金針花6到8朵、蔥少許、白米1杯、鹽少許藥材龍骨10克(3錢)、牡蠣15克(5錢)、知母6克(2錢)、蓮子(乾品)30克(1兩)作法1. 金針花先浸水1小時,蓮子亦先浸水1小時。2. 龍骨、牡蠣和知母加入約1公升的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0分鐘,去渣濾汁。3. 白米洗淨連同排骨、蓮子加入中藥汁,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九分熟時加入金針花續煮至熟爛。中醫師叮嚀1. 龍骨有鎮靜安神,收斂消炎,固精,袪痰,止血的作用。2. 牡蠣有鎮靜、鎮痛、收斂、解熱、使腫塊消散或縮小的作用。但多服有礙腸胃,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資料提供:《食在好粥》,快樂文化出版(本文摘自/魅麗雜誌125/126期/2/3月合刊號)

試管嬰兒是否成功 關鍵在卵巢功能

試管嬰兒是否成功 關鍵在卵巢功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統計每8對夫妻就有1對有難孕問題。透過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提高生育機率,能讓難孕夫妻儘早懷孕,一圓養兒夢。醫師呼籲,難孕夫妻應儘早面對難孕事實,以免拖延治療,錯過黃金懷孕期。人工授精懷不成 試管嬰兒誕愛女難孕夫妻想要生孩子,通常會選擇排卵藥劑治療、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陳先生與林小姐夫婦曾經三次人工授精失敗,經由醫師建議,嘗試試管嬰兒療程,以累積胚胎的方式克服林小姐卵子過少的問題,最後終於成功懷上寶貝女兒。難孕救星 試管嬰兒助好「孕」據統計,每8對夫妻就有1對有難孕問題,為這對夫妻進行不孕症治療的台中大新生殖中心陳志宏院長解釋,人工授精是把先生的精蟲經過處理、清洗後,植入母體,讓精卵在體內受精。試管嬰兒則分為三代:第一代試管嬰兒直接取得母體卵子與精子在體外結合受精後植入體內;第二代試管嬰兒則可以先在體外結合多個胚胎,一次植入一顆,餘下的則冷凍起來,如果本次未成功懷孕,下次則可直接取用冷凍胚胎,無需另外取卵;第三代試管嬰兒會為成型的胚胎做「體檢」,以更精準的方式,確保胚胎染色體正常後才植入母體。AMH值低於2 卵巢功能已明顯衰退影響自然懷孕和試管嬰兒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卵巢功能的好壞。近年來,臨床上開始以抗穆氏管荷爾蒙AMH指數作為卵巢功能的評估指標。正常的AMH值介於2-6之間,低於2的話,懷孕機會幾乎渺茫。陳志宏院長指出,AMH是檢測卵巢存量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還要配合陰道超音波,看卵巢的大小、基礎卵泡數量,三者整合判斷,評估可以刺激出的可用卵數量。當AMH越低,早衰或卵巢衰退的速度會比較快,可受精的卵數也會比較少。另有一名難孕患者周小姐不孕1年到診所檢查,發現她卵巢功能低落,衡量卵子庫存的指標AMH只有1.35,低於正常數值,當時她決定先用中醫調養身體保守治療,一年後仍無消息,再次看診時,AMH只剩下0.5。精準醫療 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周小姐夫婦說:「當初還好最後有做試管,因為很多檢查不做到試管是不會知道的,例如說卵子的品質、厚度、AMH。治療過程中,醫師給我們一個很明確的方向,就是多取卵,次數增加,累積到一定數量後再一次植入。」陳志宏院長表示,治療過程中會按部就班進行檢查、治療,進入療程之後,再與難孕夫婦討論該採用何種策略,個人化的治療,有需要時,再做精準的醫療,通常可以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把握黃金懷孕時機 早日為人父母試管嬰兒因為精卵與胚胎都非常脆弱,在體外處理上不能有一點失誤,必須要有專業的儀器設備、熟練的人員操作及嚴格的品質把關。當女性在三十歲時,試管嬰兒成功率有五成,四十歲後就不到一成,所以醫師建議,女性一定要把握黃金懷孕時機,正視難孕症狀並尋求醫師協助,才能早日提升懷孕機率,成為好「孕」父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寶寶腹瀉7徵兆 當心要命速就醫

寶寶腹瀉7徵兆 當心要命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節期間,處處充滿團聚與熱鬧的氣氛。許多商家過節休假,新鮮食材常常取得不易,過盛的年夜飯隔餐加熱食用,或是四方親友團圓,都可能造成腸胃炎病毒株南北交流,導致各種類型腹瀉發生。寶寶腹瀉恐危命 注意7徵兆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陳思穎醫師表示,年紀越小的寶寶來說越要小心腹瀉。腹瀉會帶走身體的水分及部分電解質,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嚴重時,甚至會危及寶寶生命。以下7點是寶寶腹瀉,需要就診的危險徵兆:1)拒絕或無法攝入液體2)尿布中有粉紅色(結晶)尿3)在1至2小時內就數次水瀉4)不尋常的躁動不安5)眼窩或前囟門凹陷6)頻繁嘔吐7)腹瀉超過2周補充體內水分、電解質 每人皆應洗手防範腹瀉時的處置,若是哺餵母乳的嬰兒應增加哺乳次數,已食用固體食物的嬰幼兒,則要多補充電解質補充液(非運動飲料),維持體內的水分及電解質,仍可進食如少油、好消化的食物,增強體力。盡量避免茶類、奶類製品、高含糖量的汽水、果汁,否則可能會加重寶寶的腹瀉。每個人如廁後、接觸寶寶前必須先洗手,換尿布後也需要清潔雙手,才能防範傳染。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陳思穎醫師提醒,過年時小孩常因大吃大喝、用餐習慣不佳、食物保存不良等原因,造成腸胃炎、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胃炎、體重快速上升。建議家長在年節期間適度控制小孩飲食,不可過度放縱,也要多注意清潔衛生。

久站不只腳水腫 深部靜脈栓塞恐截肢

久站不只腳水腫 深部靜脈栓塞恐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7歲的張先生2周前搭機往返日本,剛開始覺得左小腿腫脹、不舒服,後來愈來愈痛,自行按摩、熱敷都沒效。因左下肢腫脹、疼痛,合併肌肉無力就醫,經醫師診斷為左腿深部靜脈栓塞。下肢較易發生深部靜脈栓塞 嚴重恐壞死截肢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李文煌表示,肢體靜脈分為淺部與深部靜脈,淺部靜脈為肉眼可見,深部靜脈則是在身體較深部的結締組織中與動脈伴行的血管,負責將肢體的血液引導回流至心臟。當肢體靜脈發生血栓時,血液會回堵至肢體末梢,造成肢體腫脹、疼痛,皮膚顏色變深、出現慢性皮膚潰爛,進而影響肢體功能。因為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合併細菌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下肢發生深部靜脈栓塞較上肢常見,輕微者造成行走不良、無力走路、腿部功能受損,嚴重者若腫脹太厲害,引起動脈血液循環受阻,使患肢缺血壞死,未及時處理可能截肢。下肢血栓流至肺部造成肺栓塞,就可能造成呼吸衰竭、心律不整,猝死。久站、久坐、老人、孕婦 深部靜脈栓塞高危險群好發靜脈血栓的高危險族群有長期久站或久坐者、中老年人、孕婦、腫瘤患者、血液黏稠者、血管內膜受損者。目前下肢深部靜脈血栓檢查,主要透過超音波確定是否阻塞、阻塞的位置和範圍。而較高位的血栓,如髂動脈血栓,就須借助靜脈電腦斷層掃描,電腦斷層亦可確定肺部或腹內下腔靜脈是否栓塞。李文煌醫師建議,高危險群應避免長時間站立,如因工作所需長時久站,建議穿上適合的彈性襪。亦要避免長時間久坐,搭乘長途交通工具、長時間坐辦公桌的上班族,最好每隔2小時站起來活動筋骨並喝水補充水分。平時亦需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調適震後創傷 心理師教安定5字訣

調適震後創傷 心理師教安定5字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數天前的天搖地動,讓過往的平靜安全泛起不安。在寒冷的天氣中,心中的擔心不免加劇。可能會覺得緊張、對環境較為敏感、甚至出現夜不成眠的情況。幫助調適緊張心情  心理安定5字訣此時要如何幫助心裡安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臨床心理師林宛玲表示,可依循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霍布福爾提出的心理安定5字訣「安、靜、能、繫、望」,來幫助調適:1)安-促進安全感/確保自身與環境安全,避免過度接觸會引發不適的資訊與畫面,可促進安全感,降低因地震帶來生理上的創傷壓力反應,減少災難性認知(如整個世界都很危險)。2)靜-促進穩定與平靜/從事促進正向情緒的活動,例如腹式呼吸、靜坐、緩和運動、聽音樂等,促進內在穩定與平靜,減輕因地震帶來的創傷焦慮,降低因焦慮引發的強烈負向情緒或影響與睡眠、飲食等日常生活。3)能-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透過從事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和能力的事情,產生「我有能力做到」的效能感,增進抗壓能力。4)繫-促進聯繫/尋求社會支持,透過親友陪伴與支持,地震創傷經驗帶來的情緒能被瞭解接納,也有助於獲取災難應變資訊,實際解決問題。5)望-灌注希望/已發生的災難避免自責,專注在可協助個人達成目標的資源與力量,找到未來希望。親友互相陪伴 或是尋求專業協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沈孟筑諮商心理師表示,可先透過這些方式自助,也將這些方法傳給親友,互相訴說、陪伴,建立安心網絡,共度艱難時刻。若緊張、不安或是失眠情況持續存在,並已影響到您的生活、學業或工作,建議可前往身心科接受心理諮商專業協助,或是撥打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求助。

瘋手遊得「媽媽手」 3招舒緩痠痛

瘋手遊得「媽媽手」 3招舒緩痠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年迎新送舊,忙於大掃除或是過度著迷手機遊戲,當心造成肌肉不適。一名40歲的女性上班族因奮力大掃除、瘋手機遊戲,右後背至右手痠麻不適,右大拇指也痛到伸不直。大掃除、玩手遊 頸部、拇指肌肉都出問題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許芳毓說明,患者因大掃除,長時間過度抬頭清掃天花板或高處窗台,姿勢不良,引起頸部肌肉過於緊張。加上打掃休息時,投入近來風行的手機遊戲,大拇指過度使用,痛到伸不直,拇指伸展及伸直肌群發炎,引起俗稱「媽媽手」。如果不理會頸部肌肉緊繃與媽媽手,頸部肌肉緊繃會拉扯頸椎,可能導致頸椎提早老化,造成麻痛、灼熱及刺痛等神經症狀。媽媽手則會使大拇指無法伸直、彎下,無法使力,拿筷子、端碗、移動滑鼠等小動作都成問題。減緩肌肉不適 物理治療師教運動3招這名患者經過熱敷、電療及教導拉筋後,不適症狀已漸漸恢復。許芳毓物理治療師特別傳授3招運動,每次均停留15 秒,重複10次,一天2回合,新年宅在家也能輕鬆做,避免肌肉僵硬不適:1)頸部訓練運動/雙手合十,放後腦勺,雙手往前施力,頭部頂住雙手,不要被推動。訓練頸部肌力。2)收下巴運動/收下巴,感覺脊椎有拉緊,耳垂對準肩膀。放鬆頸部肌肉。3)大拇指伸展運動/大拇指包在4隻指頭中,握拳,手臂打直,小拇指側向下彎,大拇指側邊拉緊。放鬆拇指伸長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