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誰說老了就不能動?屏東民眾醫院院長張淑鳳於《愈跑愈年輕!》一書中,結合多年臨床與運動經驗,分享如何透過安全、科學的方法進行樂齡運動,幫助身體維持活力與健康。書中也強調身心平衡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從自己的步調出發,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重新感受年輕與健康的力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唱歌不只是娛樂,更是口腔運動!」門諾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葉梓賢提醒長輩,常開口說話、唱歌、咀嚼,都在鍛鍊嘴巴的肌肉。」他指出,許多愛唱歌、愛聊天的長輩,口腔肌力較佳,咬合力強、口乾與牙周問題也少,這些看似微小的習慣,其實是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鍵。
酪梨一直被愛美女性視為減肥聖品,每年一到夏天,酪梨的銷售量大增。隨著生酮飲食減肥的盛行,酪梨也更受歡迎。研究發現,吃酪梨不僅能改變女性腹部脂肪分佈,連內臟脂肪也跟著減少,而且真的有助降低膽固醇、維持血糖平穩。不過,最主要影響的是女性,男性則變化不大,顯示酪梨的減重飲食似乎特別適合女性。
你分得花椰菜和青花菜嗎?花椰菜又稱菜花,花球是由主軸和肉質花梗所組成,形成半球形,球面呈乳黃色,接近白色,口感較為鬆軟,是餐桌上的常見蔬菜。《優活健康網》整理花椰菜的相關小知識,包括花椰菜種類、功效、迷思、挑選與保存,還有近期很夯的「花椰菜粒炒飯」食譜。
減重方法百百種,除了用腸泌素(瘦瘦針)等減重藥物抑制食慾,利用水球置入胃中,讓胃的容積減少,使吃東西時很快就能感覺到飽足感,也是一種輔助方式。但在胃內「放水球」減重安全嗎?需留意哪些不適症狀?醫師指出,此術式通常適用於BMI大於30以上的患者,且需定期追蹤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
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有良好的健康狀態,卻在冬季特別感到憂鬱。沒有特別因素感到情緒落寞,沒有動力,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早上懶洋洋不想起床、整個人好像電力瞬間減弱一半,只想懶在床上。其實,日照時間縮短、氣溫低,自然界的動物原本就處於冬眠的狀態,為了應對寒冷環境與覓食的缺乏,會減少體力的消耗。在人類,除了活動力減弱之外,還可能引起情緒的變化。 初鳴堂中醫診所徐瑋億中醫師表示人們看到陽光就如同看到希望般雀...
日本旅遊注意了!日本近期流感病例大增,讓不少準備赴日旅遊的民眾相當緊張。疾管署分析,2025年日本流感疫情與台灣有點相似,都是較往年提早1個月,在9月底10月初就進入流行期,主要與病毒型別轉換等4原因有關,建議赴日前打疫苗,國內疫情則預估12月上旬再升。
48歲張先生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年初出現喉嚨異物感與吞嚥不順,本以為只是發炎,至耳鼻喉科檢查卻發現下咽部有腫瘤。進一步胃鏡檢查又在食道中、下段發現癌變,經切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已合併淋巴轉移,為第3期食道癌合併第4期下咽癌。後續,醫師透過過胸腔鏡、腹腔鏡執行微創次全食道切除手術,術後僅需定期以藥物治療追蹤。
在職場上常聽到「能者多勞」,看似稱讚能力出眾,實際上卻意味著你必須肩負更多工作與責任。職場上有些人喜歡接受任務挑戰,有些人只想做好份內工作,到底哪一種工作觀念才正確?如何學習在能力與工作中找到平衡?《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精選員工常遇到的職場問題,由專家解答正確觀念,並提供3招帶你探索職場中最適合自己的定位。
你是否有這種經驗?早上靠咖啡醒腦,下午補一杯提神,結果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隔天更累,只能再喝更多咖啡。身心科醫師提醒,你可能已經掉入了「咖啡因惡性循環」;咖啡如果喝錯時間,恐怕會讓提神飲品,變成「睡眠小偷」!《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最佳咖啡飲用時間,讓你白天有精神,晚上也能睡得好。
乳頭出現分泌物是常見的乳房症狀,要怎麼判斷是否為乳癌呢?台灣乳癌權威、台北醫學大學外科教授杜世興於《乳癌路上不孤單》一書中,以「診療室的生命故事」為題,娓娓道出乳癌病患在確診與治療歷程中所經歷的真實心聲,也涵蓋了許多與乳癌診療相關的重要知識與進展,並導入乳房疾病的正確治療觀念,免於面對乳房疾病徬徨無助的窘境。以下為原書摘文:
65歲魏先生近日因頭暈不適前往神經內科就醫,電腦斷層顯示其右側頸動脈因粥狀硬化出現嚴重狹窄,且大腦有陳舊性中風病灶。另61歲的林女士,過去因鼻咽癌接受放射線治療,雖定期追蹤,近期也因頭暈至門診就醫,檢查後同樣發現有頸動脈狹窄問題。兩位病患在神經放射科醫師評估下,分別接受頸動脈氣球擴張術及頸動脈支架置放術,術後頭暈症狀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