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又是減肥旺季,在新冠疫情肆虐下,許多人宅在家而變胖,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推薦大家,現在開始執行今年流行的「1410飲食減重法」,就可以輕鬆健康減重,一個月平均「甩掉」身上肥肉2至3公斤。
Novavax即將在本周開打!相較於BNT、莫德納、AZ等新冠疫苗品牌,許多民眾對於台灣最新引進的Novavax疫苗還不太熟悉,到底保護力有多少?該如何施打、間隔多久?誰能施打?《優活健康網》為您一次整理「Novavax疫苗懶人包」。
新冠肺炎重複感染已有最新判斷定義,但民眾也疑惑想預防重複感染,要多久才能放心?哪些人最容易重複感染?北市聯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特別整理國外研究回應,並點出染疫年齡層出現「1現象」最容易二次染疫。
同時間能做好多事,在我們印象中,似乎代表了一個人很靈活、擅長運用實間。但鑽研分析世界成功人士思維策略的紐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艾蜜莉.芭絲苔(Emily Balcetis),在《決勝視角》一書中,直指「一心多用可做很多事」其實是錯覺,甚至引發錯誤決策,建議改用「廣角鏡」視角來修正心態,專注鎖定未來目標。以下為原文書摘:
夏天到,又是減肥旺季,在新冠疫情肆虐下,許多人宅在家而變胖,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推薦大家,現在開始執行今年流行的「1410飲食減重法」,就可以輕鬆健康減重,一個月平均「甩掉」身上肥肉2至3公斤。
暑假即將來臨,爸媽是否有關心孩子在「網路上的人際關係」呢?現今網路與電腦手機普及,人手一機網路吃到飽,過度使用網路除了影響孩子學習動機外,在人際孤立、身體健康受損、時間管理上也都容易受到負面的影響。但爸媽該怎麼判斷?如何好好親子溝通呢?
使用漱口水漱口,竟能降低口腔內病毒傳播?新冠病毒持續影響至今,新病毒不斷變異可能使感染力更強,因此如何降低染疫傳染力,仍為重要課題。
根據2021年台灣健保資料統計,61歲以上老年人,每約100人就有超過1人罹患巴金森氏症。但近期台灣最新研究證實,針對本土中草藥的「艾草」提取萃取物,能有效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運動功能,並減少腦部多巴胺神經元死亡、延緩神經退化。其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綜合與補充醫學領域排名第一的國際期刊《植物醫學期刊》(Phytomedicine)。
當腎臟病患者進入到末期時,由於腎臟無法運作,因此須要有替代的方法來排出身體的廢物,目前主要的替代方式有兩種: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其中血液透析是將血液導到外部透析機器進行血液淨化;而腹膜透析則利用人體的腹膜作為半透膜,藉由進入肚子的透析液將身體過多的水分及代謝廢物進行移除。
25歲李先生平時有運動習慣,身體強健,日前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儘管隔離期滿後過了好幾週,仍時常喉嚨有痰、會突然想咳嗽、合併胸悶易疲倦等症狀,感覺身體狀態大不如前,也常讓身邊親友緊張怕被傳染,於是求診於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康復門診醫師趙念廷,經服用中藥與穴道按壓,1週後即有明顯改善。
每個人在當下都有不同的人生功課必須對面,如果你茫然不安,得過且過,日本專業心理師永藤かおる與岩井俊憲,在《一看就懂!圖解 1小時讀懂阿德勒心理學》便想藉由個體心理學學派創始人阿德勒的學說,簡單明瞭地協助讀者整頓人生,釐清充實度的先後順序,搞清楚自己的空虛、茫然來自何處?才能朝正確的方向邁開下一步。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封遺書控訴「我的婆婆殺了我」曾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婆媳問題」。曾經歷兩段婚姻的知名皮膚科醫師蔡佳芬,則在《離開,才是真幸福》中提醒,女性如何在情感關係中,持續認清自己,將善意建立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之下,不為虛幻的「家庭完整」而壓抑痛苦,才能避免悲劇一再複製。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灣新冠確診數已突破350萬,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社會,該如何面對「長新冠(Long Covid)」?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近期在門診中,看到許多病人因新冠肺炎康復後依然咳得厲害,甚至出現呼吸困難、運動後易喘的現象,40歲以下年輕人出現細支氣管發炎,占門診人數7成,顯示長新冠影響不只侷限在年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