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幽門桿菌

天冷吃鍋胃痛,元凶竟是幽門桿菌?醫曝「沒1用餐習慣」恐重複感染

天冷吃鍋胃痛,元凶竟是幽門桿菌?醫曝「沒1用餐習慣」恐重複感染

天冷吃鍋胃痛不適,竟是幽門桿菌感染,還可能傳染他人!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

特別企劃:凍卵QA

罹癌可以凍卵嗎?有哪些條件?醫揭癌友「凍卵最佳時機」不影響治療

罹癌可以凍卵嗎?有哪些條件?醫揭癌友「凍卵最佳時機」不影響治療

「罹癌了,我還能生小孩嗎?」凍卵不只是晚婚晚育的選項之一,也是罹癌病友保留生育權利的一條出路。但民眾對於「醫療性凍卵」仍瞭解甚少,台灣凍卵協會(TEFA)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僅有不到2成的民眾了解社會性凍卵和醫療性凍卵的差異。醫師指出,隨著癌症存活率提高,提早凍卵者大幅提升,有3大關鍵因素會決定癌友是否適合凍卵。

素食者吃藥小心破戒!食藥署揭膠囊含「動物性成分」先注意1件事

素食者吃藥小心破戒!食藥署揭膠囊含「動物性成分」先注意1件事

基於宗教因素、環保、道德或健康考量,茹素在現今社會越發盛行。素食者通常不食用任何動物類食品,也有些純素者是不吃乳製品和蛋類。但是,我們常吃的膠囊藥品,到底是葷還是素?《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食藥署介紹素食者服用膠囊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成為全校第一不用高IQ!國小老師授「習慣養成法」先培養2種心態

成為全校第一不用高IQ!國小老師授「習慣養成法」先培養2種心態

許多爸媽會逼孩子唸書,其實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心態。擔任國小教師超過20年、教師河楡丁於《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一書中,將實證研究結合家庭教育方法,提供一套實用的系統化方案,更讓父母用具體技巧協助孩子,藉由生活中的練習,為孩子建立面對未來的最強軟實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慢性腎病就怕這些病變 抗衰這樣做!

慢性腎病就怕這些病變 抗衰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台灣,65 歲以上人口近四成有第三期以上慢性腎臟病,顯著高於青壯年人口,也比歐美國家略為偏高。老年慢性腎臟病患者造成衰弱比例較一般族群高,其衰弱盛行率在不同區域從26%到73%不等,但與社區老年病患衰弱盛行率約10-15%相較,仍明顯偏高。衰弱可能衍生依賴增加、失能、入住機構,甚至死亡等不良結果。跨科別老年醫學團隊 提供一站式服務根據2018年台灣腎病年報,近5年6...

拒當少奶奶 哪些人適合乳房保留術?

拒當少奶奶 哪些人適合乳房保留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逐漸上升,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醫師表示,確診後醫師會根據癌症分期與患者的期望來擬定治療策略,總體來說乳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荷爾蒙治療。患者不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化療,醫師會考量患者的腫瘤、健康狀況做不同的建議。由於治療選項越來越多元,若患者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

居家隔離被歧視 如何陪孩子度過?

居家隔離被歧視 如何陪孩子度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武漢肺炎影響我們例行的上學、工作及生活作息,而疫情持續地延燒可能造成憂慮、焦慮、憤怒、恐懼等情緒問題,不僅大人會焦慮,孩子也會跟著緊張。有些孩子因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回學校上課擔心同學異樣眼光;或對畢業旅行取消感到失落,面對疫情,重視孩子的心理防護和重視不被感染同樣重要,我們可幫助自己與孩子累積心理資產,訓練大腦功能,親子一起穩定心情、培養耐性、學習承擔力與行動力...

預防性治療 血友病友帶球上籃非難事

預防性治療 血友病友帶球上籃非難事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0多歲的陳先生是重度A型血友病友,雖然常被提醒不要進行打球這類激烈、易受傷的運動,但他熱愛籃球,只能在每次打球前先去醫院注射凝血因子,長久下來開始關節腫脹,每次打完球都要花時間冰敷,狀況日益嚴重。一年半前他開始接受預防性治療,使用長效型第八凝血因子針劑,現在只需每5天注射一次凝血因子,維持血液中凝血因子濃度,打球前不需要到院打針,惱人的關節出血腫脹也幾乎沒發生,...

青光眼會失明 6族群當心視力被偷走

青光眼會失明 6族群當心視力被偷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青光眼被稱為「視力的小偷」,若忽視不理恐有失明風險。醫師表示,青光眼常發生於年長者,且女多於男,但患者中亦不乏青壯輩,提醒民眾養成定期接受眼睛檢查的習慣,若發現眼壓偏高時應積極控制,以免視神經受損,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害。眼壓偏高 應積極就醫控制眼科醫師張朝凱表示,由於青光眼的病程緩慢且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當民眾察覺視野缺損時,視神經恐已出現不可逆的損傷,若未及時治療將有...

台首例試管兒35歲 醫出書紀錄足跡

台首例試管兒35歲 醫出書紀錄足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在1985年4月16日歡喜迎接首例試管嬰兒張小弟誕生,同時也是全亞洲第二例成功案例。今年適逢張小弟出生35年,接生團隊成員之一的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樹基醫師,為了留下台灣生殖醫學發展歷程足跡,撰寫《生命科學的奇蹟:台灣試管嬰兒發展史》新書,已出版上市。生殖醫學與時俱進 成功率提升陳樹基醫師表示,試管嬰兒在80年代的台灣還是一個未知數,醫療團隊...

醫界黑客松 好心鄰守護急性冠心症

醫界黑客松 好心鄰守護急性冠心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全球造成近十萬人死亡(暫),疾病管制署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疫行為指引,特地呼籲老年人和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多加注意,因為他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重症比率十分高1。 心血管患者罹新冠肺炎 重症住院占2成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於2月刊登的研究顯...

攝護腺癌較溫和?骨轉移5年存活率低

攝護腺癌較溫和?骨轉移5年存活率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攝護腺(或稱前列腺)約核桃般的大小,位在膀胱下方,環繞著尿道。雖然是個體積不大的器官,攝護腺也會長出惡性腫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攝護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目前是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更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於美國更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您可能也曾聽過親友罹患攝護腺癌,並對攝護腺癌留下一個印象:「攝護腺癌似乎是長得較慢的癌症。」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攝護腺癌經常給人較溫和...

關節疼錯認痛風 竟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關節疼錯認痛風 竟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歲的小玲(化名)近期膝蓋不舒服,至附近診所就醫後初步判斷是痛風,用藥後仍未舒緩,疼痛也從單腳變成雙腳,不久後甚至連腳踝也出現不適。逼不得已只好至大醫院骨科檢查,看診時經護理師提醒,才了解到有多個關節疼痛狀況,應先至風濕免疫科檢查是否為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正德醫院風濕免疫科林剛民醫師指出,後來進一步檢查才知小玲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不只雙膝、腳踝不適,還有忍受已久的下背痛...

肺癌化療人憔悴 中醫調節緩解副作用

肺癌化療人憔悴 中醫調節緩解副作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對夫妻一起來看診,先生牽著太太的手,扶著她慢慢坐下來,她看起臉色蒼白。先生說:「蔡醫師,我太太半年前發現肺癌第三期,有做化療、標靶治療,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身體也變得很不舒服,想要來用中醫調理身體。」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肺癌更是明顯地快速增加,根據統計,肺癌已超過肝癌位居男女癌症死因第一位。根據衛生署統計,在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快速增加,而且每年超過7000人死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