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連假把握時間追劇,開工上班又長時間盯著電腦、手機,現代人總是離不開3C產品,每當看著小小螢幕,脖子容易固定姿勢前傾或後仰,長時間下來造成肩頸痠痛。中醫師提醒,長期肩頸痠痛若不治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後遺症,建議居家3招伸展運動可幫助放鬆肌肉,做好肩頸保健才不會影響生活品質。
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一個?企業家、社會運動家雅各.布拉克(Jacob Burak)於《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一書中,將複雜的心理學原理與人生哲理,以幽默文字呈現,帶領讀者克服自己的恐懼、偏見、自戀等負面因素,幫助讀者建立秩序,活出更具意義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即將到來,此時氣溫與濕度高,使濕邪、熱邪交互作用,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肌肉痠痛、水腫,天氣忽冷忽熱,容易進一步誘發皮膚敏反應、呼吸道疾病等。中醫師建議,不防自製藥膳湯與茶飲,及按壓位於下肢的「豐隆穴」、「三陰交穴」、「太衝穴」,幫助去除濕氣,增進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若從「抗病基因」這個領域來看,互補的重要性其實遠勝過速配,而且女性似乎特別擅長透過嗅覺,來找出最互補的基因組。根據當代心理學家赫茲和凱希爾,兩人於一九九七年在費城莫內爾化學感官中心發表的研究:「對女性而言,一個人的氣味是(挑選情人)最重要的單一變數。」研究顯示 女性偏好抗病基因最不同的對象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女性有辦法捕捉某些微弱到不行,但很確定是嗅覺的信號,讓她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寶寶發燒,父母都會很焦慮。寶寶莫名發燒,是因為要長牙嗎?其實孩子開始長牙約落在6至9個月大時。而這段時間,母體給孩子的抗體多半已消逝殆盡,小孩容易因感染而發燒,多半跟長牙無關。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27(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幼兒長牙會發燒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及關心小兒家庭疾病照護須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孩子需要管教時,為了清楚地傳遞孩子需要學習的訊息,會習慣地把當下的問題講清楚,裡面通常也會有很多情緒。然後,為了讓孩子記得,我會把過去類似的問題提出來佐證,證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一定要改!然後,繼續循循善誘地告誡他,這狀況不改對未來可能的不利影響,因此一定要改!以為自己教得很清楚,孩子其實聽得很模糊。針對當下問題 一次一個重點靜下心來看,不論自己覺得講得多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飲食靜觀(eating meditation)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練習。《科學人》雜誌曾報導一個研究顯示,人們吃東西不是真的感覺到餓才吃、飽就停,而是用眼睛來判斷與決定,眼睛看到食物沒了,才覺得應該停止。至於吃到什麼味道,經常就不是重點了。飲食靜觀的練習 打開所有感官臺灣自稱是美食天堂,但我們吃到的美味是真的食物,還是食品添加物的組合?我成長的年代沒什麼食品添加物,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如今,我們用藥物治療生活的每一個面向、每一道裂痕;包括逛購物中心、塞車、洗碗或訓斥小孩時產生的各種精神官能症、焦慮與抽搐。一切都可以被貼上標籤、平息、麻木,讓我們寧靜祥和的飄浮在藥物雲端上。就連蓋德森(Henry Gadsen)本人都沒領悟到,自己多麼有遠見。養生不只預防疾病 更彰顯了菁英身分當他在1980年接受《財星》訪問的時候,你在紐約應該只能找到幾間零星的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英格蘭萊斯特市的紐瓦克屋博物館,有一個搖晃的樓梯,走上去會看到丹尼爾.蘭伯特的肖像,這是在1806年畫的。蘭伯特重達53英石(335公斤),被視為醫學界的一大奇案。蘭伯特胖到無法工作,卻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跟別人收一先令,讓人來「參觀」他。蘭伯特是英國史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肥胖哥,而且靠著在全國各地展示自己的身體而大發橫財。光看肖像就知道他晚年生活如何:富裕又受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最近國內外生酮飲食蔚為風潮、防彈咖啡也越來越夯。陳立川博士表示過去20年來,不斷體驗對自己有益的飲食方法。直到親身實證後,訝異發現將脂肪攝取量提高到生酮標準後,酮症狀態下產生許多好處,著述《脂肪與油救命聖經》分享食療!正確的生酮飲食,輔以重金屬排毒,陳立川博士舉例如安全除汞、黏土浴、油療法、咖啡灌腸等,會促進新的粒線體產生,也會逆轉壞的粒線體,完成生酮三階段蛻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現代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曾發表一篇影響深遠的〈論詭異〉,自此掀起了心理學界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解釋各種現象的深厚傳統—也就是採用心理學的精神動力理論,這源自於佛洛伊德、榮格等人的精神分析法。二手的恐懼體驗 滿足了本我的誘惑從佛洛伊德的傳統學說來看,恐怖電影可提供一種二手(但安全)體驗的驚悚來探究本我,並喚起深埋已久的情緒,以及被長期禁止的欲望。而從榮格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家長自己太累或狀況不好時,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把家人拖下水。年輕的父母在各方面的責任均日漸加重,沒有時間、也不會想到要照顧自己。一天忙下來,回到家通常已經很累了。拖著疲憊的身心面對小孩,實在沒太多力氣停下來,好好聽他說一些沒那麼重要的事情,或陪他玩自己沒興趣的遊戲。身體覺察 讓疲累的身心重獲能量慣性疏於照顧自己的情況下,親子與夫妻間的關係都悄悄地越來越緊繃,而越緊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某段期間的狀況非常糟糕,面臨事情膠著、難解的困境,心裡非常的苦。跟好朋友傾訴,出於深深的關懷,朋友告訴你:「放下吧!」我們點點頭,悠悠地說:「要是能這麼容易放下就好了。」我們很少能因為別人勸告放下就放下。對當事人而言,放下是最難的,否則就不會如此受苦。有力道的放下,唯有自己體悟,透過別人口中說的,影響都很有限。「放不下」過去 導致對未來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