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幽門桿菌

天冷吃鍋胃痛,元凶竟是幽門桿菌?醫曝「沒1用餐習慣」恐重複感染

天冷吃鍋胃痛,元凶竟是幽門桿菌?醫曝「沒1用餐習慣」恐重複感染

天冷吃鍋胃痛不適,竟是幽門桿菌感染,還可能傳染他人!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

特別企劃:凍卵QA

罹癌可以凍卵嗎?有哪些條件?醫揭癌友「凍卵最佳時機」不影響治療

罹癌可以凍卵嗎?有哪些條件?醫揭癌友「凍卵最佳時機」不影響治療

「罹癌了,我還能生小孩嗎?」凍卵不只是晚婚晚育的選項之一,也是罹癌病友保留生育權利的一條出路。但民眾對於「醫療性凍卵」仍瞭解甚少,台灣凍卵協會(TEFA)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僅有不到2成的民眾了解社會性凍卵和醫療性凍卵的差異。醫師指出,隨著癌症存活率提高,提早凍卵者大幅提升,有3大關鍵因素會決定癌友是否適合凍卵。

家人中風了⋯可申請補助嗎?出院後居家復健怎麼做?照護必知3重點

家人中風了⋯可申請補助嗎?出院後居家復健怎麼做?照護必知3重點

平均高達近10年的長照生活,許多家庭照護的辛苦都是從「中風」開始,誰會希望有一天自己會家人倒下來呢?一次不小心中風,從此就讓生活由彩色變黑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說明8大中風徵兆及相關預防、照護議題,並提醒民眾若想要預防中風,先從避免三高開始做起。

「重度聽力受損」失智風險飆61%!醫教1招預防失智:護耳又能顧腦

「重度聽力受損」失智風險飆61%!醫教1招預防失智:護耳又能顧腦

失智症是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而聽力損失程度也會影響罹病風險。美國神經科醫師理查.瑞斯塔克(Richard Restak)《預防失智大作戰》一書中,分享失智症的相關科學與醫學常識,包括各種失智症的類型,並提供簡易的自我檢測法,幫助讀者促進大腦健康,從此遠離失智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20種最強「排毒食物」推薦!常見的蘋果、芭樂都上榜:還能防便秘

20種最強「排毒食物」推薦!常見的蘋果、芭樂都上榜:還能防便秘

排毒要吃什麼?毒素在體內累積過多,除了會導致疾病之外,也會影響人體的氣血運行、代謝平衡、臟腑功能、精神狀態、皮膚氣色,甚至會加速人體老化。因此,如何有效抵禦外毒並排除內毒,成為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以下介紹的20種平日常見的食物,讓你可以排毒、養生、美顏又強身健體。

如何讓自己更快樂?教你用「五感」刺激多巴胺:喝杯水就有好心情

如何讓自己更快樂?教你用「五感」刺激多巴胺:喝杯水就有好心情

我們都知道「多巴胺」可以讓人心情愉悅,但要如何產生多巴胺呢?其實在生活當中透過五感就能做到!《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民眾在緊湊的生活當中放慢腳步,用身體感官去感受外在環境帶來的細微美好,透過呼吸、觸覺、視覺、味覺和聽覺,感知到自己喜歡的味道、口感、悅耳的聲音等等,能刺激腦內多巴胺分泌,心情自然就會輕鬆起來。

兩老看診「互不認識」卻合演戲?醫揭「暖心原因」看病不是只有治療

兩老看診「互不認識」卻合演戲?醫揭「暖心原因」看病不是只有治療

你是否曾經接受過陌生人的暖意?一次的診間相遇,就可擦撞出一次不同的火花,其實除了醫生的專業外,病人之間也可以互相打氣。專職牙醫師林峰丕於《與牙共舞》一書中,分享感動人心的診間故事,醫病關係從來不只有治療,治療病人的同時,可能也在治療患者的家屬。以下為原書摘文:

2個月瘦12公斤「頭髮」跟著掉!醫揭「頭髮需養分」快速減重成壓力

2個月瘦12公斤「頭髮」跟著掉!醫揭「頭髮需養分」快速減重成壓力

當今社會講求苗條是時尚、纖細是美麗,因此很多人都想追求「瘦身」,不過減重過頭也會害頭髮掉光光。開業皮膚科診所院長袁上雯於《所有的表面,都是功夫》一書中,整理20種常見的皮膚病,並分享感動人心的醫病關係,診間百態從表面到內在,都是真功夫。以下為原書摘文:

不用全切!輕熟女患「3期乳癌」醫用這招保留乳房:縮小不到1個罩杯

不用全切!輕熟女患「3期乳癌」醫用這招保留乳房:縮小不到1個罩杯

40歲的輕熟女小花,日前自行觸摸乳房發現有腫塊而到醫院求診,經門診醫師超音波引導切片檢查下,證實罹患多發性乳癌併有腋下淋巴結轉移,診斷為乳癌第3期。經醫師建議,先接受化療縮小腫塊,再採用整形式乳癌手術切除病灶,保留乳房完整性,術後乳房縮小比例不到一個罩杯,後續透過放射及藥物治療控制,避免復發。

小兒麻痺症照護需耐心:中醫調理、復健練習助改善

小兒麻痺症照護需耐心:中醫調理、復健練習助改善

小兒麻痺症完整病名為脊髓灰質炎,由小兒麻痺症病毒引起,急性期病發期有發燒、頭痛、嘔吐、腹瀉、頸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輕微症狀,大多數兩周內可以完全復原,少數產生後遺症的會出現漸進式肌肉萎縮症,肌肉質量下降,感覺疼痛和疲勞,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下降,四肢及肺部功能衰減尤其明顯。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祥師表示中醫典籍將小兒麻痺症歸屬於「五遲」、「五軟」、「五硬」等範疇,五遲指立遲、行遲、齒遲、...

2024健檢趨勢》健檢該怎麼安排?醫列「10大異常排名」第一名超常見

2024健檢趨勢》健檢該怎麼安排?醫列「10大異常排名」第一名超常見

你今年安排健康檢查了嗎?定期身體檢查可以幫助檢測和診斷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早期徵兆,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健檢項目,到底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對此,醫師分析「2023年10大健康異常檢項」,作為今年的健康檢查趨勢參考;若民眾看到健康檢查紅字不要慌張,定期檢查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正解。

2024白沙屯媽祖遶境》百里長征你跟得上嗎?醫2招舒緩鐵腿、足底筋膜炎

2024白沙屯媽祖遶境》百里長征你跟得上嗎?醫2招舒緩鐵腿、足底筋膜炎

每年3月「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遶境起駕,許多民眾跟隨媽祖,橫跨全台9天、300多公里的朝聖之路,然而不少人即使走到鐵腿、腳痛,還是想靠意志力撐完全程,該如何有效舒緩?骨科醫師提醒,除了行前充分做好暖身之外,當腳底和小腿出現疼痛、水腫時,也應適時地伸展與放鬆,並提供以下「遶境小撇步」保護雙腳,才能走得更長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