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終,不少人開始準備大掃除,面對堆積如山的物品、衣櫃裡塵封已久的衣服,總想著「以後可能用得到」,到底哪些東西該丟、哪些不該丟?常讓人不知從何整理。醫師指出,囤積情況若嚴重影響生活,如空間受限、家具難以使用,恐是患上「囤積症」的警訊,建議採用小步漸進、3箱分類、一進一出等方式改善,若成效不彰則可尋求專業協助。
在國內外明星藝人的推波助瀾下,「單一食材減肥法」經常成為瘦身的熱門話題。這種減肥法主張透過只吃「特定食材」,如芭樂、蘋果、香蕉或豆腐等,來達到快速減重的效果。然而,此種飲食方式雖能達到一定的瘦身成效,卻不一定能瘦得健康漂亮,倘若長期如此進食,或將對身體造成不小損害。
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青少年中是一種相對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由於症狀顯著且不少發生於臉部、手部等裸露部位,患者容易因病灶外觀而產生自卑情緒,影響社交互動,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壓力、課業負擔等也可能誘發讓疾病惡化,增加管理和治療的難度。 臺大醫院皮膚部卓雍哲主治醫師表示,青少年的異位性皮膚炎與嬰幼兒的發病率相比雖有所下降,但仍遠高於成人,根據統計,異位性皮膚炎在成人中的發病率約為2%,而小兒階段高達...
地板是居家設計的基礎,影響著居住的舒適度與整體美觀。無論我們步入任何空間,地板的質地、色彩和溫度都在無聲中傳遞著居家生活的品質。而近幾年PVC地板與木地板討論度非常高,PVC地板以多樣的設計和出色的實用性受到青睞,而木地板則以天然紋理和溫暖感覺贏得了許多人的心。
青菜吃太多竟然不健康?常聽醫師說想瘦身「7分靠飲食、3分靠運動」,吃錯難怪瘦不下來!《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醒,看似健康的「飲食4大陷阱」其實是瘦身地雷,包括:吃豆製品卻偏愛吃油豆腐、全蔬食餐的食材選擇錯誤、一整天的喝水量不足等⋯。
8歲的林小妹妹,是一名小學生,1年前在學校不慎跌倒,臉頰遭撞擊造成深部外傷,如今傷口雖已癒合,卻留下長達約7公分血管增生型的紅色明顯疤痕,因擔心別人異樣眼光,上下課時總要隨時配戴口罩,為此家長帶她至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求助,醫師檢查後安排雷射療程,林小妺妺的臉頰疤痕明顯改善,才恢復往日的活潑。
57歲的劉女士,3年前確診高惡性的三陰性乳癌,並於去年癌症復發,腫瘤轉移到腦、肺,一度喪失視力及失憶,雖然緊急開腦後度過了危機,但肺部只能倚靠化療藥物控制,嚴重副作用讓她苦不堪言,導致她的體力狀況越來越不好,最在意的腫瘤大小卻沒有變小⋯
由於最近照顧意識的抬頭,讓民眾開始認識到「病人自主」的重要性,尤其是一想到如果是自己失智、失能的時候,不管是醫療或是財產上的處置都會出現問題,處理不好,還會造成家庭的糾紛,意定監護人的角色就因此而生。《優活健康》特摘此篇,分享意定監護的相關知識,幫助民眾解惑。
年紀大開始下背痛、常腰痠⋯當心腰薦椎退化性關節炎!神經外科醫師提醒,腰薦椎是骨關節的一部分,其獨特性在於彎曲活動外,也承載著全身的重量。當腰薦椎骨隨年齡漸長而退化,在反覆性運動下,腰薦椎體會產生結構性變化,產生活動功能問題以及疼痛症狀。
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數據顯示,老年人口預估將在2039年突破30%,銀髮健康除了三高問題外,骨質疏鬆帶來的骨折照顧問題與死亡風險,更可能影響家庭經濟與醫療資源,更需提早關注。 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2023年共識指引最新資料,台灣在亞洲區髖骨骨折發生率第一,骨鬆性骨折對生活的影響非常嚴重,除了可能導致行動不便,嚴重者甚至無法自理,髖關節骨折的發生更會增加...
近日,疾管署頻繁公布國內確診「麻疹」病例,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更預估「4月前恐出現高峰」,導致民眾人心惶惶。《優活健康網》整理「麻疹」的相關知識,一次搞懂痲疹症狀、麻疹傳染性、麻疹疫苗、麻疹預防,若民眾害怕被感染,建議少去人多的地方,也要落實基本防疫措施,例如勤洗手、戴口罩!
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我?該離職換工作嗎?當我們思考什麼是「好工作」時,腦海中常會浮現福利、特休、年終獎金⋯等等,然而職場福利再多,若遇到永無止盡的工作內耗,也該勇敢離開!《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你如何透過「5大信號」判斷目前工作是否該離職,重新找回自己的職場主導權。
想增加跑步速度、強化運動表現,除了平常吃課表、健身練肌力之外,其實還有個非常好的交叉訓練選擇已被證實有效,就是「室內腳踏車」。尤其對於傷後恢復跑步的人而言,這種低衝擊的交叉訓練好處說不完,甚至可以代替輕鬆跑!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騎腳踏車對你的跑步這麼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