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

餐後3-4小時餓得發抖 當心是「血糖代謝」亮紅燈

餐後3-4小時餓得發抖 當心是「血糖代謝」亮紅燈#血糖控制

常在看診時請問病人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許多人的回答有,但隨即補上一句,「可是他們是年紀大了以後才發生的,這算遺傳嗎?」許多人誤以為所謂家族性指的是先天性,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第二型糖尿病都有家族史,而且比常在幼年發病的第一型糖尿病更為顯著。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馬文雅醫師表示,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屬於第二型糖尿病,病患同時有胰島素阻抗及胰島細胞功能不良的情形,這種代謝異常早在疾病診斷前十年甚至更早就已存在,可能與基因遺傳或肥胖有關。當產生胰島素阻抗,也就是胰島素降血糖的效果較差時,身體會代償性的分泌更多胰島素,此時雖然血糖正常,但容易出現饑餓感,往往在餐後3-4小時便覺餓得發抖,若因而導致過度進食,體重增加,則會進一步使胰島素阻抗情形加重,長此以往,當胰臟無力負擔胰島素分泌時,血糖才開始上升。之前曾有研究發現,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在糖尿病診斷之初,僅存50%,之後每年下降2-5%,這也是長期罹患糖尿病患者總是有藥越吃越多,甚至需要打胰島素來控制的原因。馬文雅醫師表示,臨床上診斷糖尿病,乃是空腹8小時血糖超過126mg/dl(正常為100)或是口服75克耐糖試驗後兩小時血糖超過200mg/dl(正常為140)。至於介於兩者之間則稱作「前糖尿病」,這些病人若能提早發現並採取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代謝便有機會恢復正常,反之若未加以注意,日後發生糖尿病的機會大增。馬文雅醫師說,常有病人問她,糖尿病會不會好,根據上述疾病發展的過程,糖尿病發病時已經喪失一定程度的胰臟功能,只能透過治療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普遍認為高血糖本身會進一步破壞胰島細胞,因此控制血糖是最基本的治療,然而對於糖尿病不可逆的進展,醫界也期待找到治療藥物。目前某些新藥在動物實驗上發現可以延緩胰臟功能惡化,似乎帶來一線曙光,然而在人體是否能有保存胰臟功能的效果仍待研究;理論上,罹病時間越短,殘留胰島細胞功能越多者應有較佳效果。在更多藥物問世之前,早期診斷並加以預防還是最重要的。馬醫師提醒,如果您的家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與其擔心自己是否也將步上後塵,不如早點接受檢查,必定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參加『禍藏糖心』宣導講座 預防糖尿病併發視覺障礙

參加『禍藏糖心』宣導講座 預防糖尿病併發視覺障礙#血糖控制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於98年5月30日(星期六)至9月26日(星期六)假警察廣播電臺地下一樓演講廳辦理5場次「『禍藏糖心』-糖尿病併發視覺障礙健康促進預防宣導講座」,歡迎市民踴躍參加!依據統計,糖尿病連續9年位居臺北市第4大死因,96年臺北市糖尿病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6.42人,約佔全部死亡人數的6.61%。根據研究,約有80%糖尿病病患至少合併一種併發症,如心臟病、腎臟病、失明和足部病變等,其中糖尿病人發生視網膜病變則為正常人的17倍。這些慢性併發症若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則可延緩疾病發生與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與治療。本次講座邀集國內專業的醫師、護理師、營養師以「認識糖尿病─診斷與治療」、「健康的糖尿病飲食」、「糖尿病的預防策略」、「多動的健康生活型態」及「現代人的體重控制」等不同議題為主題,進行糖尿病防治衛教宣導講座,讓參加活動的糖尿病人建立正確的飲食、運動、醫療等健康生活型態。每場次預計120個名額,民眾可事先電話預約免費報名。報名專線: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02)2599-4236分機17陳小姐,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顧好三「腰」 糖尿病不上身

顧好三「腰」 糖尿病不上身#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一個複雜多變的慢性疾病, 近年來越來越盛行, 主要是因為現代人普遍不重視預防保健,尤其是三腰的保養。 所謂的三腰,其實是指糖尿病以及代謝症候群等其他慢性病都需要重視的:腰尺,腰圍及腰子。■ 腰尺功能損壞 一堆慢性病上身腰尺,就是胰臟,尤其是其中的胰島細胞,它分泌的胰島素,幾乎主宰了血糖控制的好壞。澄清醫院平等院區 - 內分泌科 - 陳世爵主任指出,先天基因的因素固然是很大的致病因, 但是隨著生活習慣如飲食不當、運動不足、情緒壓力、酗酒等,也造成越來越多足以提早破壞胰島細胞功能的狀況發生,導致糖分、脂肪等代謝不良,進而引起肥胖、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甚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千萬不要以為腰尺細細扁扁的沒甚麼重要性,不好好改進生活習慣,不出幾年,它就會無聲無息的損壞了,到時候一堆慢性病及併發症就會找上您。■ 腰圍越大易罹患糖尿病腰圍, 就是指肥胖度,很多文獻都指出無論男女, 腰圍越大 ,不只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罹病率高, 而且也與癌症有關。另外,陳醫生建議,提早注意或減少腰圍的尺寸, 對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預防及控制應該有絕對的幫助。目前, 國人成年男性的腰圍應該不能超過90公分 ,女性的腰圍不能超過80公分,如果超過或接近了,最好是經過營養師以正確控制高糖高脂飲食,及透過運動教練加強運動強度或加長運動時間,來達成減重減腰圍的目標。 如果仍然超過太多, 也可以經由醫師評估後處方合法的減肥藥或食品配方。■ 腰子病變極可能成洗腎病人最後談到腰子,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腎臟 ,很多原因及疾病都會造成腎臟病變,糖尿病是尿毒洗腎的最常見原因,據統計國內目前的洗腎病人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糖尿病引起的,而在美國則已高達百分之四十。由於國人糖尿病日漸增加,糖尿病腎病變也愈來愈普遍。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併發症之一,也常導致病人的死亡。不旦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也花費許多醫療資源。■ 三腰確實與代謝疾病密切相關陳醫師表示,目前第一型糖尿病的腎病變,是按照權威學者丹麥之Dr. C.E. Mogensen分類,可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期(高過濾及肥大期)、第二期(靜止期)、第三期(腎病變初始期或持續微白蛋白尿期)、第四期(腎病變明顯期)、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或尿毒症期)。第二型糖尿病腎病變則只分四期:第一期正常尿蛋白期 ( ACR<30 )、第二期微蛋白尿期 ( ACR 30-300 )、第三期巨蛋白尿期 ( ACR >300 )、第四期末期腎病變 ( GFR < 15 )。綜合上述, 可以知道三腰 ( 腰尺、 腰圍 、腰子 ) 確實跟很多的代謝疾病密切相關, 而且三腰彼此間也互相影響 、互相輔助、 互為表裡, 要能兼顧三者 真的需要很多方共同合作。 例如專業糖尿病及腎臟病護理衛教及營養衛教, 給予生活上及飲食上諮詢輔導介入, 還有家庭社區醫學科 、糖尿病科及腎臟科醫師等的共同醫療照護 ,才能給病人完整健全的服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