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疾病

心絞痛、呼吸不順「吃胃藥」竟痊癒?醫:可能是「胃心症候群」

心絞痛、呼吸不順「吃胃藥」竟痊癒?醫:可能是「胃心症候群」#腸胃疾病

常有病患因胸悶、心跳快,常常莫名其妙就發作,去大醫院心臟科檢查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卻都檢查不出問題;又懷疑甲狀腺有問題,去新陳代謝科抽血、照超音波,也都沒問題,又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學會避免緊張、適度排解壓力,但是效果還是不佳。最後吃了胃藥,居然就好多了!到底怎麼回事呢?中醫師指出,造成這些小病小痛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胃心症後群」。

易飽、腸胃道不適 持續2週恐是胃癌

易飽、腸胃道不適 持續2週恐是胃癌#腸胃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平時工作壓力大,加上三餐不正常,對於胃痛與腹脹等症狀早習以為常,而現今市售治療胃痛、腹脹的產品也相當廣泛,不少人只要腸胃有不適,便會自行前往藥局購買成藥服用,以緩解這些惱人的腸胃疾病;醫師提醒,若在飲食時,常常吃沒幾口就覺得飽,甚至腸胃道不適狀況,持續兩週以上未見改善,當心可能是胃癌所致!胃癌早期無徵兆 常與腸胃疾病混淆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趙毅主任表示,雖然胃癌患者普遍以年長者居多,但現在仍有ㄧ些年輕病例出現。胃癌早期並無症狀,初期常與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混淆,而多數人總抱持著「好像沒那麼嚴重」的心態,而輕忽疾病的嚴重性,導致發現時往往已經是胃癌晚期了。飲食習慣恐為致病因 這些高危險群應當心趙毅主任說,胃癌好發於亞洲族群,且與歐美國家較不同,主要發生在胃的下半部,其中韓國、日本的胃癌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42人以及30人,因這兩國家的飲食中常會出現發酵食物、醃漬品、燒烤,其都會增加胃部病變的風險,對比臺灣11人、泰國5人,由此可見飲食習慣與胃癌風險息息相關。此外,趙毅主任提到,若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癌家族史或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者,皆屬罹患胃癌的高危險族群,需加以留心。腸胃疾病久久未癒是警訊 盡速就醫免癌上身趙毅主任提醒,日常飲食建議少吃醃漬、煙燻等加工食品,應以新鮮食材為主,且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若出現腸胃發炎、腹脹、腹痛等症狀,即使在飲食上已作調整,如避免刺激辛辣性食物、不抽菸、喝酒,但症狀卻超過2週仍遲遲沒有改善,就應盡速就醫,進行胃鏡檢查,避免胃癌找上門。(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注意!女性腸胃不好易誘發尿道感染

注意!女性腸胃不好易誘發尿道感染#腸胃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上午小便頻尿、解小便有灼熱感,沒想到下午就出現血尿!26歲的王小姐消化不好,最近容易脹氣,解便不順、黏膩,且放屁時容易會有極少的糞便沾附肛門口,使得肛門口常有刺癢感。進行尿液檢查後確認王小姐不但尿道感染,且尿中還培養出大腸桿菌。幸好王小姐在接受3天抗生素治療後痊癒,現在恢復良好。 穿緊身褲、憋尿、局部摩擦易感染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巫慶仁解釋,夏季尿道炎發生會增加2-3成,女性好發率又高於男性,因為女性尿道較短,約只有4、5公分,細菌易移行到尿道口,再加上夏天溫度高,悶熱,如果再穿著緊身褲、憋尿,活動時局部摩擦,細菌就容易逆行到尿道上產生感染。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主任林德祺表示,幾乎所有尿道感染可以說是腸胃道菌種造成,尿道感染也可簡單分為2種原因。 1) 便秘/ 林德祺主任表示,夏日容易喝下大量甜膩的飲料、吃冰品,喝水少的結果容易便秘。當大便累積在大腸,膀胱更加容易擴張,加上膀胱與肛門同一組神經叢,只要膀胱收縮就會容易餘尿,也就更容易產生細菌。 2)  拉肚子/ 大腸桿菌是種特殊絨毛,容易附著於膀胱。拉肚子後因為肛門口容易沾滿細菌,若再加上不當清潔方式,就容易讓細菌逆流,造成腎臟發炎。 防尿道感染 女性一定要注意5大事項 巫慶仁醫師指出,尿道炎會造成尿急頻尿、小便疼痛感、尿液較混濁,味道濃、甚至血尿及發燒等症狀。如果沒有即時治療,有時細菌會逆行造成更嚴重的膀胱炎,或是急性腎盂腎炎。到了腎臟發炎時,常常就需要住院使用針劑的抗生素治療。當出現尿道感染的症狀時,一定要注意5大事項,才能阻止更進一步的反覆感染: 1) 飲料禁忌/ 少喝含咖啡因及柑橘類飲料,這2種飲料容易刺激膀胱排尿,造成症狀不易改善。 2) 少憋尿/ 憋尿會造成細菌孳生更多。 3) 停止性行為/ 避免局部摩擦刺激反覆感染。若不小心發生性行為應在發生後解尿、並且盡快洗澡。 4) 注意衛生/ 注意尿道口陰部、肛門周圍衛生。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避免將腸胃道細菌帶到尿道口,造成二次感染。 不同身分患者服用抗生素時間不同 林德祺主任表示,許多患者對於抗生素的服用天數會有疑惑,為什麼有些人只要吃3天,有些人卻要吃14天呢?事實上,看診時醫師會將患者分為單一身份及複雜身分。單一身份患者為只有「尿道炎」身分的患者,而複雜身分則為同時具有「尿道炎」、孕婦、糖尿病等多重身分的患者。由於複雜身分的患者由於常有膀胱收縮利差、尿道不易排空現象,為了避免增加感染機會,服用天數就會延長為7-14天。 防尿道感染 蔓越莓果乾、粉末才有效 林德祺主任另外提醒,許多民眾會喝蔓越莓汁預防尿道炎,這是由於蔓越莓能使大腸桿菌的鞭毛不附著於膀胱,降低尿道炎發生的機會。但市售蔓越莓汁真正的果汁含量少之又少,稀釋過後反而只留下一大堆糖份、色素。想要真正預防尿道炎,多攝取蔓越莓果乾及粉末才重要。 至於容易反覆感染尿道炎者,巫慶仁醫師表示,必須要考慮細菌是否有抗藥性、或是處於更年期、或是合併陰道感染有分泌物等狀況,而如果消化不好時,肛門口容易有癢感,可以局部沖洗或是使用濕紙巾擦拭肛門周圍,均可有效減少尿道感染的機會。

罐裝飲料騙人!0脂肪是假的

罐裝飲料騙人!0脂肪是假的#腸胃疾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氫化油、反式脂肪、變性油脂(過度加溫的脂肪)對人體都是不營養的,長期食用會成為健康負債,引發身心病變。氫化油是部份用氫化處理過的植物油,其耐高溫可重複油炸、久存不變質、口感不油不膩,可大幅降低製造成本,讓食物比較酥脆、提高賣相,但在製造過程中,容易產生「反式脂肪」,增加對人體的危害。反式脂肪 會誘發氣喘、糖尿病、過敏氫化油常見於各種包裝袋中的麵包、薯片、餅乾、人造牛油、速食麵、奶球中的植脂末、珍珠奶茶中的奶精、甜甜圈、爆米花、餅乾、冷凍披薩、冷凍甜點(蛋糕、幕斯、肉桂捲、罐裝食材)、炸雞、炸豬排、炸薯條、鹽酥雞、油條、洋芋片等食物中。反式脂肪則是「部分氫化植物油」所產生的非共軛反式脂肪,食用反式脂肪,會增加體內的壞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脂TG,也會降低好膽固醇HDL,此外,還會影響嬰幼兒與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誘發氣喘、糖尿病、過敏等疾病。0反式脂肪 可能喝進3克的反式脂肪但衛生法規是以人體能夠正常代謝的標準訂定,只要反式脂肪不超過百分之0.3就可以標示為0,這意味著,當你喝下標示「0反式脂肪」的100毫升罐裝飲料,實際上卻可能喝進0到3克的反式脂肪,所以,惟有少吃經油炸、烘焙過的食物,或上述零食,才是降低反式脂肪攝取風險的根本之道。至於有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新陳代謝症候群、肥胖症的人,本身代謝力就比較差,吃進反式脂肪更容易影響代謝功能,孕婦、哺乳中的母體、嬰幼兒,更不宜接觸到反式脂肪。西化飲食 增加罹患腸胃疾病的比率我們身處高污染的環境中,生活壓力又大,本身代謝、免疫、自律神經系統都承擔著比祖先更沉重的負荷,而因為現代栽種方式的演變,天然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又逐年下降,造成消化系統與肝膽代謝系統的負荷過重,較西化的飲食方式更增加了這一代人罹患胃食道逆流、腸躁症、大腸癌、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的比例。即使現行法規仍標示某些油脂耐高溫、可用煎、炸、烤等方式料理,但高溫料理後的食物成分難消化,最好減少食用的次數,以免吃進一堆美食,卻對身心帶來潛在的病變。(本文摘自/我也曾憂鬱/三采文化出版) 

長壽訣竅 細嚼慢嚥最知道!

長壽訣竅 細嚼慢嚥最知道!#腸胃疾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牙科診療的目的是維持健康的咬合咀嚼!咬合是指上下顎和上下排牙齒咬住閉合,但是咀嚼就複雜地多了,除了上下顎、上下排齒列之外,還要加上臉頰肌肉、上下唇、舌頭等配合,綜合消化液如唾液的均勻混和後吞嚥,才是良好的咀嚼功能。沒咬碎的食物 約7成都排出體外「咬合咀嚼」功能從嬰兒時期便開始建構,牙科醫療所能修復的便是將此功能回復正常狀態,正確的咀嚼吞嚥,健齒美顏而長壽,好好咬就能減少腸胃病日本腸胃科權威,新谷弘實醫師在《不生病的生活》一書中提到:「沒有咬碎的食物大約7成都排出體外了。」從營養和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就是浪費。將營養成分分解 變成比頭髮還細大部分人可能認為:「咀嚼」就不過是把東西咬碎吞下肚,除了咬碎食物之外,牙齒和舌頭、消化道功能的搭配運用還包括切斷、研磨、分泌唾液和消化液等,這是系統化運作,需要組織多工作的配合,才能將食物裡的營養成分分解消化,變成比頭髮還要細小的微細體積,才能穿透腸壁細胞進入血液中,進而被順利吸收。俗話說得好,慢工出細活,進食時仔細地咬,否則只是浪費食物、花費不必要的金錢吃大餐打牙祭,徒勞無功,真的是「白食」,萬事起於首,利用各顆牙齒好好咀嚼,從食物進入口中算起,經腸胃消化吸收,最後排出,結束一段完美的歷程。細嚼慢嚥是舒緩身心的進食習慣腸胃病是忙碌現代人的通病,衛生福利部每年公佈的國人10大死因中,其中就有多項和消化系統出問題有關,我長期追蹤千千百百個嚴重缺牙、咀嚼失能,最後治癒的患者們,能從很客觀科學的記錄、堅定地說:細嚼慢嚥不只是一種舒緩身心的進食習慣,更是長壽、顧腸胃、美顏小臉、身心健康的根本之道,一切都從仔細咀嚼開始。減輕胃部負荷 有節食減肥效果細嚼慢嚥的好處多多:食物嚼愈碎、愈容易消化和吸收,咀嚼刺激唾液、胃液及膽汁、胰液消化酵素(胰島素、升糖素)的分泌,咀嚼反射飽足感,減少食量及減輕胃部負荷,有節食減肥的效果,食物殘餘愈少,大腸負擔愈少,降低腸胃炎及癌症的風險。(本文摘自/牙~40年名醫的真心告白所有看牙的黑洞,讓醫師告訴你:為什麼牙好人不老、為什麼不能亂拔牙、為什麼咀嚼能美顏?/時報出版)

賈伯斯病!神經內分泌腫瘤易與腸胃疾病混淆

賈伯斯病!神經內分泌腫瘤易與腸胃疾病混淆#腸胃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近50的瑜潔(化名),體重在2年內掉了8公斤,平日偶爾會有嘔吐現象,也出現盜汗、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看遍腸胃科,做了腸鏡、胃鏡等種種醫學檢查後,找不到病因,甚至還被懷疑是精神壓力大所造成的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直到遇見在某醫學中心任職的腸胃科醫師堂弟,建議她做正子攝影檢查,才發現胰臟尾部附近,有一個4公分大的腫瘤,經手術切除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才解除了她困擾已久的怪症狀。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複雜 容易忽略延誤就醫高雄榮民總醫院健檢中心健康檢查科主任余憲忠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需要長期對抗的惡性腫瘤,近幾年之所以廣為人知,主要是因為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因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惡化轉移而去世,余憲忠醫師提醒,這類型腫瘤相當特殊,約有8成的腫瘤源自胃腸道或附屬消化器官,但因為症狀複雜又不典型,較容易被忽略而延誤治療。余憲忠醫師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是否有相關症狀,是依據腫瘤細胞分泌各式不正常的荷爾蒙而定,也有某些腫瘤沒有分泌的功能而無相關症狀,相對而言就比較不易早期發現。臨床上可能依其腫瘤位置和分泌之荷爾蒙發生不同的症狀,患者在症狀出現後,大多仍有機會治療。第一線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若無法手術清除,亦可透過藥物去控制其症狀,部分腫瘤對特殊藥物、化療或標靶治療也有一定的反應。余憲忠醫師進一步說明,較麻煩的是屬於不會分泌荷爾蒙的腫瘤類型,這類患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腫瘤變大後,壓迫到腸胃或附近器官時,就會造成阻塞、出血等併發症,甚至多半已出現轉移到肝臟或肺等部位,在治療上會更棘手。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警訊不輕忽 持續追蹤為上策余憲忠醫師提醒,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不典型,通常都以女性、40歲以上為高風險族群,由於容易與腸胃疾病、更年期症狀混淆,通常不易早期診斷,許多早期診斷的案例大都是進行健康檢查時,透過影像檢查或胃腸內視鏡檢查時意外發現。若反覆出現有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十大警訊時,或家人曾罹患過內分泌性腫瘤者,都應考慮進一步做完整的腸胃道或影像的健康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成立了「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讓更多病患或其家屬在此相互分享彼此鼓勵。欲知更多疾病相關資訊歡迎至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瀏覽或撥打免付費服務專線0809-010-580。

狂瀉不止!原來是神經內分泌瘤作祟

狂瀉不止!原來是神經內分泌瘤作祟#腸胃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大明(化名)連續腹瀉一個月,嚴重到一吃東西就跑廁所,看了多家腸胃科診所,大腸鏡、胃鏡檢查都顯示正常,卻仍天天狂瀉超過五、六次,影響平日工作與生活甚鉅。最近一次送醫,是因多日未進食,造成體重下降、暈眩後緊急送入急診室施打營養針。身體虛弱不宜手術治療 注射長效型體抑素減緩症狀嘉義長庚副院長兼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冠德描述:「該患者從腸胃科轉來血液腫瘤科,經電腦斷層發現,胰臟有一公分左右的腫瘤,切片後確診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但因患者症狀嚴重,且體重過輕、體力很差,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因此施予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接受治療後,患者腹瀉狀況明顯減緩,且恢復正常進食,一個月後身體狀況改善,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整體治療結果良好。」神經內分泌瘤難確診 緩解症狀、延緩腫瘤惡化為治療重點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因為賈伯斯而逐漸被大眾認識,李冠德醫師指出,但因患者的症狀如腹瀉、腹痛、咳嗽、盜汗及熱潮紅等,與一般腸胃疾病或更年期症狀類似,容易遭忽略或混淆,「這類患者往往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確診,且有超過一半的患者確診時腫瘤已經轉移。」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必須靠醫師的臨床經驗,而民眾自身也要有所警覺,如今診斷工具進步,「生物標記平台」能幫助早期診斷、監測治療的成效,但要確診及確認惡性度仍需採病理切片。李冠德醫師進一步說明,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手術切除是最根本且能根治的方法,對於無法切除或已經轉移者,治療重點則以症狀治療及延長壽命為主。「化學治療對神經內分泌腫瘤普遍反應不佳,近年診療上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或口服mTOR抑制劑,可有助緩解功能性症狀、延緩腫瘤惡化速度、延長存活期。」研究證實,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除可有效紓緩功能性症狀外,對於原發部位於間腸(mid-gut)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可延緩腫瘤惡化時間達15.6個月,目前已是國際治療的標準方針。李冠德醫師提醒,神經內分泌腫瘤是需要長期抗戰的慢性癌症,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預後極佳。因此,若有類似更年期症狀、長期失眠、腹瀉、腹痛等情形,且持續一年以上者,要有所警覺,儘早確診接受治療,才是防治的關鍵! 

Menu